城市向绿而生 生活向美而行——西安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4-11-11 14:10

  口袋公园、社区公交巴士、绿色工厂……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随着西安城市生态环境日益优化、城市绿色底色越来越浓,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逐“绿”也让西安这座古城不断释放绿色民生福祉,为市民生活注入鲜活动力。

  建设口袋公园

  增强群众幸福感

  11月5日早上8时许,70岁的王大妈与老伴在早市买完菜后,坐在西安市八府庄十字口袋公园的椅子上晒太阳。看着眼前嬉戏的孩子,王大妈满眼笑意地说:“小公园,大方便!别看公园小,早晨能锻炼、晚上能散步,非常方便。”

  王大妈亲眼见证了家门口这片地方从过去的“脏乱差”变成现在的“绿而美”。口袋公园建成后,不但为城市增添了绿意,还成为附近居民休闲遛弯的好去处。

  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是规模不大,但具备绿化、造景和休闲功能的城市开放空间。口袋公园把过去单纯的绿地、空闲土地和街区转角,变成了健身场、游乐场和休闲绿道,为市民增加了“家门口”的活动空间。

  除八府庄口袋公园外,去年以来,西安市相继建成流光公园、氧丘公园等多个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场地。

  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需求,西安市坚持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立体增绿,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闲置土地、道路节点、街头转角和现有绿地等城市土地“边角料”,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不断提高公园绿化活动场地覆盖率。

  截至2023年11月底,西安市新建和改造提升了包括雁塔区丈八东路沿线口袋公园、浐灞生态区玄武东路口袋公园在内的134个口袋公园,为周边居民日常休闲、运动提供了场地,群众幸福感得到增强。

  优化公交服务

  提升出行满意度

  11月4日上午8时许,家住西安市航天基地聚福苑小区的王婷,在小区门口乘坐S17路社区巴士直达樊家十字,然后在航天城地铁站乘坐地铁2号线前往公司。

  王婷说,之前小区到地铁站没有直达公交,加上小区门口有一段斜坡,出行很不方便。自从小区门口开通了S17路社区巴士运营线路,大家出行的烦心事解决了。

  同样享受到出行便利的还有家住西安市御景城的李乐。自从小区门口开通125路“招手停”线路后,她在家门口的御锦一路便民站就能乘坐公交车前往上班地点。

  “招手停”是指在现有固定公交站点的基础上,在线路沿途的支路、街巷上设置相应路段,实行“招手即停、随上随下”的一种运行模式。今年6月24日,西安公交集团推出125路、232路、S4路、S14路和S18路首批5条“招手停”线路,方便群众出行。

  今年以来,西安市不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累计新开调整公交线路24条,其中,新开公交线路17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7条,为雁塔区、经开新区、浐灞生态区等区域12所学校、26个居民小区,环山路周至沿线5个村镇的数万群众提供公交出行便利。

  “今年,我们确立了‘定廊道、降重复、优接驳、减盲区、多模式’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推进公交线网优化调整工作。”西安市交通运输局二级巡视员李斌科说,为方便群众出行,西安持续加强公交与地铁“鱼骨式”衔接,优化城区公交线网和站点布局,围绕重要区域开通“公交+”线路,满足市民差异化、个性化出行需求;持续完善微循环公交网络,打通社区到地铁站的“末梢交通”,以社区巴士为重点,着力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

  污水变废为宝

  优化水资源配置

  一直以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都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一种体现。近日,记者走进西安市鄠邑区中节能(西安)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焚烧热电联产项目厂区,看到工人们正在对一车从城市运来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项目占地面积137亩,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2250吨,年发电量约为3.5亿千瓦时。厂区的发电、设备冷却用的都是再生水。”中节能(西安)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生产管理安全总监马福刚说,作为工业用水大户,为了高效利用水资源,项目设计之初就将水源确定为鄠邑区第二污水厂再生水。目前,厂区每天再生水使用量为3500吨,按照每吨再生水比自来水便宜3元左右的标准计算,每年大概能节约成本300多万元。

  截至2023年年底,西安市累计创建节水型企业54家,节水型企业覆盖率为32.7%(按用水量计),已超过国家节水型城市中节水型企业覆盖率20%以上的标准要求。

  西安水务集团净水处理公司第四再生水厂于2008年投入运行,主要把生活污水通过自动化回收处理成中水,再把中水用于工业生产和城市绿化。

  第四再生水厂副厂长巩文科介绍说,前后经过两次提标改造,目前水厂出水指标稳定达到排放标准,处理后的出水一部分经漕运明渠流入渭河,一部分用于工业用水和市政杂用等。2023年,第四再生水厂共处理污水1.81亿吨,其中1.75亿吨用作渭河生态补给,对改善渭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将污水变废为宝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西安持续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大再生水资源利用力度,实现了节水与增效同频、绿色与发展共振。截至目前,西安市已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46座,再生水已广泛应用到工业利用、市政绿化、生态补水等领域,城市再生水利用率由2020年的26.46%提高到34.3%,中水利用也为西安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支撑与保障。

  (首席记者 李荣)

网址:城市向绿而生 生活向美而行——西安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工作纪实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1125

相关内容

威海市人民政府 媒体报道 威海日报:擦亮生态底色 建设绿色之城——威海市加强生态环保工作纪实
文明东营|建设能源节约型城市 享受绿色生活
江苏无锡:城市更新,生活向“新”!
江曼琦:城市“三生空间”优化与统筹发展
西安城管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 推动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TOD模式下 发现公园城市生活美学
发展改革委:强力推进节能减排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
世界环境日:绿色城市 绿色生活
绿色生活:实践导向的“减碳”策略
西安市“倡导绿色环保理念 培育健康生活方式”专场活动在临潼举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