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这为我们描绘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蓝图,也为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基层践行;既需要政府部门的科学管理,也离不开企业、个人的多方参与。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企业要以创新开辟绿色发展新路。建设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广泛使用面向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技术,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善生态。在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保护与修复、城乡绿色基础设施、生态农业等领域广泛使用绿色技术,有效保障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以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水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强化燃煤污染、工业企业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大力整治“散乱污”企业,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兴水利、除水害,大力整治工业废水和城乡生活污水,严控地下水超采,建立健全垃圾处理常态长效机制。全面排查土壤污染状况,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力度,坚决整治突出问题。大面积植树造林,积极建设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和生态廊道,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的部署要求,充分集成整合资金政策,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河流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真正改变治山、治水、护田各自为战的工作局面。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倡导推广绿色消费。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强化资源稀缺意识和节约意识,实现从过度消费向适度消费转变,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节约,处处讲节约”的良好风尚。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加快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执笔:马丽娟)
网址: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1151
相关内容
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广泛形成面临的挑战及建议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从何入手?
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节能“云”推广亮点纷呈
养成绿色生活方式
环境规制能够诱发居民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吗? 来自中国的证据
【绿色生活】广东出硬招!“七大行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全国生态日丨各地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