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街坊携手美化阳台,广州越秀这一街道唤醒背街小巷绿意

发布时间:2024-11-29 14:20

美食探索:体验地方特色美食街,如成都宽窄巷子、广州上下九步行街。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主题游玩法#

11月24日,旧南海县社区窗阳台绿化项目暨第二届六榕设计节启动仪式在越秀区六榕街道旧南海县社区开展,六榕街道联合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共同打造社区窗阳台绿化项目,推动16个社区绿美街巷创建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唤醒沉寂在背街小巷的巷陌小景,改善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视觉审美“高低差”。

其中,六榕街道旧南海县社区成为广州市越秀区窗阳台绿化提升工作试点,社区居民分享日常生活中的植物故事,商铺代表们发起“看护自然承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生态文明。

升级背街小巷

以人气“旺”带动企业“兴”

背街小巷虽“背”且“小”,却是居民出家门的第一条路以及生活的主阵地。它蜿蜒漫布于城市的角落,一头微缩着城市的功能品质,一头连接着居民的人间烟火。

2024年初,六榕街道针对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街区景观视觉落差较大等问题,谋划绿美街巷创建项目,通过应用绿植、花卉、墙绘、灯光等元素,对背街小巷进行微改造,使街巷焕然一新。

目前,六榕街道16个社区绿美街巷创建取得初步成效,多个街巷点缀千日红、白鹤芋等适合本地气候、四季常青的植物,使得绿植与街景、巷景、家景串联成线,让“‘看不见’的城市自然”活化再生。

800x534_6743ecf91b1cf.jpg

800x534_6743ecf933385.jpg

街道两边应用绿植、花卉等元素,布置多处微景观。

六榕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项目设计之初便旨在引导居民全链条参与,每个社区根据群众意见筛选出1个具有较好改造潜力的背街小巷开展创建。其中盘福社区、第一津社区发动近20家企业、800余名群众参与,布置23处微景观,率先完成示范点创建,街巷绿化度大幅提升。

街巷的美化也使得六榕街道频频出圈,旧南海县社区的特色咖啡文化和象岗山社区的电影文化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来打卡。六榕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让植物为街区颜值增亮度,让历史为街区内涵增厚度,不断擦亮街区品牌,打造新的流量增长点。

美化社区居住环境

实现“推门见绿,开门即景”目标

今年9月,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成为越秀区窗阳台绿化提升工作试点,并纳入街道绿美街巷项目进行实施。

旧南海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何丝丽介绍,惠吉东路、惠吉西路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归国华侨修建的,小洋楼上的阳台景观很好,社区里很多居民都有在庭前屋后种植绿植的习惯。此次窗阳台绿化项目在此基础上再升级,引入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共同打造,实现“推门见绿,开门即景”的目标。

“每一个居民的选择和审美共同决定着街区气质的理念,我们倡议社区居民共同绿化窗阳台、美化家居环境,让往来行人抬头见景。”何丝丽介绍,通过跟华农团队的多次走访,社区在前期整合设计了14个示范点,其中涵盖公共区域、机关单位、街区商户以及居民代表的窗阳台。“现如今已完成惠吉西3个示范点打造,有很多居民和商户看到效果,主动找到社区了解这个项目。”

“住得更舒服了!家门口被各色植物点缀着,每家每户的微景观都各有意趣,开花的时候,在家门口就能闻到花香。”住在惠吉西9号的李阿姨说,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居住环境,也带来了好心情。

800x534_6743ed6c86879.jpg

800x534_6743ed6c1c71d.jpg

社区居民、商户主动参与旧南海县社区窗阳台绿化项目。

在商铺外栽种植物,仿若搭建了一个小花园,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旧南海社区打卡。“社区微改造后,环境变得好了,越来越多的客人来到这里消费。”豆荚咖啡主理人单豪透露,社区也经常组织商铺策划活动,比如不久前海丝文旅周开展集章打卡活动,人流量比平时大了好几倍,大家都受益。

高校、街坊携手美化窗阳台

青年大学生组成“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当天,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工作站正式揭牌,旧南海县社区所在的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党组织代表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委员会签订共建协议书。

“学生们进门入户,和群众深入交谈,普及植物知识和管养方法,帮助居民解决烂根、黄叶、不开花等技术问题。”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高伟介绍,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动员青年大学生,以绿美志愿服务为纽带,立足专业优势行走在六榕街的街头巷尾,观测植物,采集数据,听取居民意见,带动居民参与社区窗阳台绿化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高伟与团队成员不仅在景观设计搭配上出谋划策,还搭配香料、药用植物和烹饪佐料等实用性植物。比如,香囊草、马缨丹、石菖蒲等香料植物可制成香囊,熏衣、驱蚊、安眠;金银花、猫爪草等药用植物,可用来煲汤、泡茶;迷迭香、薄荷、香茅、小葱、八角等烹饪佐料,方便做饭时随手一摘,为美食添味。

今年以来,团越秀区委深化校地联动,对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23所高校73支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结对73个项目落地18个街道开展服务。近8000名团员志愿者下沉社区报到参与绿美广东、社区微改造、城市品质提升等志愿服务活动超过500场,为“老城市新活力创新示范区”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图片:通讯员 李文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

网址:高校、街坊携手美化阳台,广州越秀这一街道唤醒背街小巷绿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13163

相关内容

喧闹多趣的街头生活 | “镜中生活:街头巷尾”优秀摄影作品展
治理背街小巷 改善生活环境
变堵为疏分类施策,武汉径河街道背街小巷换新颜
【新时代文明实践进行时】清理背街小巷 扮靓人居环境——乌鲁木齐市全面强化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广州一小伙开交换商店助街坊“以物换物”,手账记录交换过程
市城管委:背街小巷关系生活舒适度 力争两年整治提升3257条
为什么说商业街区的成功答案,藏在“土旧”的古文化街中?
沉浸式街区丨生活美学与烟火气融入新型文旅街区,助力激发街区新活力
岳阳市加强小街巷提质建设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这些“新晋网红”老街区商业的改造“流量密码”,让年轻人更爱逛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