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居住环境变化

发布时间:2024-11-29 19:24

提升生活品质,从改善居住环境开始。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改善# #舒适居住环境#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食、住、行、用,方方面面的生活质量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下面,我们来看看在居住方面发生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1998年前), 我国的住房制度是福利分房制度。大部分城镇居民的住房是租凭单位或房屋管理部门的房屋。只有少数富有的居民才能有自己的房间,人口多,住房面积小,三代同居1室,是当时住房条件的真实写照。

福利分房制度易滋生腐败,一些有权有势的人通过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得到了最棒的房子,但是另一些人就只能被迫分到又差又小的房子,运气不好的甚至没有!这很不公平,也引发了许多争执。

有些单位通过职权以及各种利益关系来换取更多的房子,这让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困扰。

自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后,我国逐渐取消了福利分房。

七八十年代,住房大多是分配的。筒子楼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住房样式。当时的人们觉得很时髦。筒子楼面积狭小,每个单间大约有十几个平方米的面积,它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住房样式。也是七八十年代中国企事业单位住房分配制度紧张的产物。

80年代中期,城市里许多人住进了带独立卫生间,厨房的单元房,居住条件上升了很多。单元房与筒子楼相对。相当于西方的公寓。住户除了出入自己的单元之外,无需和别人共用空间。这样虽然保护了隐私,但是也使得城市社区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

人们为此集思广益,建立起公园花园,组织起许多社区活动,为人们提供更好的集体活动空间,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进入90年代,(1988至今)国家大力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变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至此,原先的福利分房被商品房逐步取代。房屋楼价问题成了人们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商品房周围的环境远远高于之前的房屋。但是因为价格以及分配的问题,人们经常为这种问题发生多次争吵。

21世纪后,随着高层住房普及,许多人也搬进了新式的现代小区。小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相对独立居住环境的大片居民住宅。这样的规划不但保证了个人的空间,也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从以前的瓦房,平房,到现在的楼房,公寓,别墅。这一类类的房屋见证了改革开放后人类的发展。

房屋改变了人们现在的生活,人们选房的眼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前许多人愿意到城市人口密集的地方去买房,而现在许多人更愿意在郊外一些安静的地方买别墅,远离城市嘈杂环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每天越来越忙碌。多数人每天就只是上班,下班回家,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但是却忘记了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关系。使得人们越来越疏远。我们不应该在现在这个发达的时代忘记最基本的礼仪,我们不应该在现在这个发达的时代,只把自己关在一个小房间里。我们应该多去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

更新于 2019-03-03

网址:改革开放40周年居住环境变化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15545

相关内容

改革开放40年,出行方式有哪些变化?
改革开放40年,从家电进化看生活变迁
【改革开放40周年】听合川人讲述煤油灯下的时代变迁
改革开放40年:出行更便捷
改革开放40年,出行方式多样化
【改革开放40年】交通工具演变诠释绿色理念
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住房改善
改革开放30年 聚焦吉林百姓休闲娱乐生活变化
改革开放40年变迁: 休闲娱乐 让生活从单调走向多彩
改革开放四十年:传统文化升级 又成生活时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