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大数据融进小生活 让群众更幸福
把幸福融入日常行为,让生活充满幸福感。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哲学感悟# #幸福生活的实践#
近年来,大数据产业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产和生活方式。一个个虚拟的数据和概念正变身成一个个APP软件,一部部终端,和人们的衣食住行联系得越来越紧密,大数据融进小生活,让群众更幸福。
城市管理网格员正在检查隧道路段消防设备。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1+N”网格化 城市管理精细化
近年来,习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为落脚点和出发点,通过科学划分服务网格、明确服务内容、落实奖惩办法等措施,探索出一条“1+N”网格化和“数字智能化”双轮驱动的城市管理新路径。
在习水城市中心,一张无形的网将其划分成了146个基础网格,130名城市服务工作者,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收集数据情报并及时反馈到指挥中心,确保整个城市有序运行。
王玉是杉王街道第十一网格网格员,在服务网格内巡查时,发现赤水西路十一中门口城市道路3盏照明路灯损坏,影响市民出行。网格员立即将现场情况通过“城管通”APP自行处置窗口上报到“遵义市网格化指挥协调系统”。
习水县城市管理“1+N”网格化指挥中心。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指挥中心对网格员上报问题后,会自动通过系统平台交办到设施所,设施所收到派遣问题后就会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维修,实现了问题发现、快速解决的高效运转体制。”习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习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1+N”网格化指挥中心,于2023年7月正式投用。在这里,指挥中心全天候受理网格员系统上报、投诉举报、网络媒体反映、各级各部门转交办等城市管理问题,通过“遵义市网格化指挥协调系统”交办到职能部门。从最初的层层交办、多部门投诉,到现在的一键传达、一站式受理,“网格化”+城市管理正织起一张横到边、纵到底的城市管理网格,初步实现了“一网统管”平台运行、“一屏统管”全局资源的指挥调度模式。
工作人员介绍跳蚤云图使用。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智慧图书馆带您走进书香习水
习水县图书馆面积1332.61平方米,现有馆藏图书总量达到20多万册,年订购报刊60多种。作为习水县基层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其智能化建设对于提升服务质量、满足读者需求、推动全民阅读具有重要意义。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提升图书馆智能化管理水平?如何让阅读走进千家万户,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习水县图书馆在2022年投入资金44.47万元,引入云图书馆平台,配备了OPAC查询与数字阅读一体机、图书自助借还机、大数据展示系统等终端智能设备。同时,在全县设立分馆245个,形成以县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书屋为阅读点的总分馆制,实现了县、乡、村图书的通借通还和全县图书“一张网”管理。
习水县图书馆。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分馆——管理员可以用手机为读者借还书籍;
县馆——注册读者按提示点击屏幕,凭身份证、账号密码或“人脸识别”任一方式即可在自助借还机上轻松快速完成图书自助借阅;
馆内OPAC查询与数字阅读一体机——读者既可以精确查阅图书的馆藏详情及层架信息,快速找到想要读的书籍,也可以在线浏览图书馆资讯、活动或阅读电子资源;
大数据展示系统——多维度呈现总分馆实时运营数据。
随着图书馆智能化建设的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也成为习水县图书馆又一项创新,让图书馆成千上万的电子图书资源得以全民共享。如今,只需通过手机下载“跳蚤云图”APP或“习水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读者即可随时随地阅读电子图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习水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数字图书界面。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此外,习水县图书馆还通过馆校共建、馆企共建等方式丰富全民阅读生活,在线上服务和线下活动中创新做好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思想政治和全民阅读融合发展,以书香习水建设助力文化强县。
“云图书平台的引进,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孤岛式运营现状及诸多弊端,实现了各级各类图书馆、书屋之间的数据互联、资讯互通、资源共享,实现了图书馆的传统业务管理与互联网、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纸质图书和数字资源的一体化管理。”习水县图书馆馆长陆安琴介绍。(王烨)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网址:习水:大数据融进小生活 让群众更幸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15737
相关内容
生活更方便 群众更幸福(深阅读)【群众性活动】 DIY“皂”就幸福生活
沿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让群众品出“幸福味”
数字赋能社区“智”理,守护群众的幸福生活
人居环境大改善,群众满满幸福感
数智金融顾问成群众生活小助手
胜利街道盯紧“关键小事” 让群众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让社区居民“幸福底色”更足——汉阴扎实做好社区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感
推进数字化赋能,让人民生活更幸福
“数字金融”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