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逆袭有绝招:整理收纳!方寸之间,天地至宽
亲子收纳最近在中国很是风靡,原因很简单,经济宽裕了,互联网发达了,上午拿出手机点一点,下午东西就送到了手上。
二胎放开了,为了满足孩子买起东西来从不眨眼的中国父母,买买买的洪荒之力更是挡也挡不住。
然后呢,家里的东西越堆越多,看看上海这房价,你们可用可不用又舍不得扔的东西占据了多少个平方,就算一个平方是平均8万人民币吧,想想这是多大的浪费呀。
来欣赏一下家有“熊孩子”的日常。
照片来自80后妈妈Yuan的展示。
原本,她家宝宝的空间干净又温馨:
只等Yuan烧了一碗面的功夫,这个空间发生“地震”了...
“罪魁祸首”居然萌萌地躲在沙发后面,专心致志地把玩具储物盒,排成一排,当小火车开!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的“熊孩子”特别的多,为什么民国时期少有“熊孩子”呢?
“第1整理术”的主笔田麒鸣提出了一个很有见地的观点:她阅读了八册民国老课本,发现提到“整理教育”内容的达五册之多。整理收纳的观念从小养成,有规矩、知礼节,“熊孩子”自然不“熊”了。
来欣赏其中一课
第二册第五课《整理》
传达观点:要从小养成独立整理物品的习惯。原文摘录:“诸生所用书籍物件尚不甚多,及积多之后,任其颠倒杂乱,必致无可寻觅,欲用者无所得,不需用者转堆置满前。......勤为整理,及习惯以后,虽多亦不觉其难。勿以为现有之物甚少,遂听之不顾。......自己应用之物,各须自己整理之,若必待他人代为整理,则能力太薄弱,不免可耻矣。”心得分享:教导低年级小朋友时,使用这样的字句:“自己的物品要自己整理,让他人替代整理,是能力低的表现,很羞耻的行为。”如果能在拥有物品还很少的小时候,就独立养成勤于整理的好习惯,即便以后慢慢物品增多,也不会不适应,能随时随地让自己身处整洁的环境,这本身也是一种个人魅力。
除了我们礼仪之邦的泱泱中华有教育孩子整理收纳的传统,一衣带水的日本,收纳整理的教育更是发达。
在日本,有一本很神的书《别再说你没时间》。
这本书,上市3个月,即加印4次,在日本亚马逊上拥有5星好评。
书中,美里女士介绍了她独创的“超级整理法”:用两周时间学会整理物品、信息,进而完成对自己大脑的整理。
“在对一万多名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后,我发现,凡事都能做得好的学生,有个共同特点:能将自己的桌子,打理得井井有条。”
美里女士曾担任大型补习班的讲师,后来又开办了一家教授IT技能的学校。
她把“超级整理法”融入自己的教学之中,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从整理自己的桌子做起,最终显著提高了学习成绩。
而跟踪调查之后发现,这些善于整理自己桌子的学生,即便进入了社会,也会在工作上不断取得成果。
“通过整理办公桌……能够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因为时间充裕而更加从容,不必对眼前的工作敷衍了事,进而保证了工作品质。”
熊孩子可以从整理桌子这件小事做起,改变自己的人生~
通过整理收纳让熊孩子变身成功达人,不只是我们亚洲人的心愿和举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美国,也有相关的科学研究结论:让孩子早做家务,可以和人生成功划等号!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专攻家庭教育研究的教授Marty Rossmann2002年发表了一项震撼教育界的研究成果:家长通过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简单方法,就能对孩子的未来施以极为重要的积极影响。
Rossmann博士分析分析了三个年龄段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情况:3-4岁、9-10岁和15-16岁;对照他们在25岁时的学习、事业与人际关系状况;并且衡量了家庭教育方式、性别、IQ值等变量的影响,最后发现:
与9-10岁、甚至15-16岁才开始参与家务劳动的孩子相比,3-4岁就开始学习在家务劳动中发挥积极角色的孩子,在25岁时普遍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顺利完成学业,在职场上获得良好的起步,拥有和谐的家庭关系与人际关系。
“参与家务,能够卓有成效地教会孩子责任感、如何对家庭做出贡献、培养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懂得关爱他人的同理心。”Rossmann博士说。
从青少年变为成年人有一个所必需的控制系统脑前额叶(prefrontal lobe),脑前额叶支配对情绪的控制、自我意识、理性思考、判断与决策能力、长期规划和延迟满足,这个控制系统更依赖于在人生经验中通过尝试与犯错而得到发展。
心理学家Alison Gopnik解释说:“在采集-狩猎-农耕时代,孩子必须快速成长为一个采集者、猎手、煮饭以及照料更幼小的孩子,脑前额叶因此得到同步发育。
而在现代生活中,青少年除了学习,几乎不做任何事。
在历史上大部分时期,儿童都是在7岁、而非像今天这样,可能要到20多岁才开始实践生活技能,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控制系统(脑前额叶)的发育时间大大延迟。
做家务有诸多好处。
能够非常有效地促进孩子的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技能的发展,这些动作不仅能让孩子的身体素质得到很好的锻炼,还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因为它能促进负责抽象思维那部分大脑的发育——比如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
做家务还能为孩子带来幸福感。研究发现,当孩子们发现他们能为家庭做出有意义的贡献时,他们会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深层次的幸福快乐。
最后,从长远来看,从小学会在家务中承担积极的角色,还能让孩子拥有更幸福的婚姻。
2007年,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分担家务为衡量婚姻满意度的三大首要因素之一。2013年由密苏里大学、杨百翰大学和犹他州立大学的众多学者专家共同进行的一项关于家庭问题的研究中也发现:懂得彼此分担家务的夫妻,婚姻生活更幸福美满长久。
整理收纳是一门学问,要想学好,就要跟着专业的人,学做专业的事。
第1整理术与日本专门家检定协会合作的《整理收纳达人》讲座,受欢迎程度可以用爆棚来形容。
授课老师都是整理界的高手,让我们来膜拜一下!
广泽克美:来自北海道的日本专门家检定协会创始人、理事长。她曾说:“学习整理收纳,不仅可以提高生活品质,还可以迎来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精通整理的人,忠于自己的内心,也会更多关心他人。”
池田惠美:日本最大整理收纳协会——housekeeping的1级证书持有者、日本专门家检定协会的讲师、中国区负责人。10年前,她在上海遇见了自己的白马王子,后定居上海,从事企业培训师工作。
周一妍:前《外滩画报》主笔,“第1整理术”出品人,日本专门家检定协会理事。旨在把小而美的简约生活理念传递给更多人,探索适合中国人的终极生活方式。
“第1整理术”和日本专门家检定协会未来还计划以公益活动形式,将中日合璧的整理文化,输出到各大国际(双语)学校,以及沪上各大高校,期待大中小学生通过整理桌面、整理宿舍、整理学习笔记,营造更高效的学习空间。
网址:“熊孩子”逆袭有绝招:整理收纳!方寸之间,天地至宽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1846
相关内容
12种时间管理方法,逆袭自律女孩狠狠开挂如何教孩子做好时间管理(9个小妙招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房间收纳整理妙招
收纳整理的技巧和方法有什么
家庭搬家后客厅怎么收纳?吐血整理4大绝招,让你家大一倍空间!
172本收纳整理类相关书籍PDF电子版百度网盘资源合集,包含住宅收纳设计全书/新编家庭收纳手册/最强收纳空间设计细解/小空间收纳高手…等
收纳整理有窍门
如何用收纳整理的思维助力孩子成长
告别脏乱,家庭收纳整理妙招大全!超实用
怎么做好家居收纳 家居整理收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