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大咖眼中的极简生活美学
生活美学设计中的简约风:极简生活美学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生活美学设计# #生活用品设计#
导语:在BOE Alta发布会结束之后,来自京东方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李学政、北京京东方多媒体事业部的石乐,BOE设计与研究中心中心长吕继刚、家居设计师吕永中、室内设计师黄志达,以及胡依林一同参与了有关设计、美学、简洁、艺术、生活等方面的讨论。

主持人:尊敬的现场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BOE沙龙现在开始。
尊敬的各位来宾,现场的设计师艺术家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在刚刚的发布会结束之后,共同参与到今天的BOE Alta主题沙龙活动,今天的沙龙环节给大家不一样关于美学体验的感受,今天我们即将围绕简洁的美学这样的话题,以及它所延展出来的艺术、设计,生活方式和生活美学等等一系列的话题展开讨论。
首先要向各位介绍的是来自京东方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李学政先生,以及还有北京京东方多媒体事业部的石乐先生,还有BOE设计与研究中心中心长吕继刚先生,与此同时坐在李总身边也是非常有名的家居设计师吕永中先生,同样还有知名的室内设计师黄志达先生。还有这位胡依林先生。
感谢6位的参与,参与今天沙龙的探讨环节。
刚刚现在的很多朋友已经参与体验到刚刚非常精采的发布,与此同时,现场的很多朋友已经体会到了BOE Alta独特的魅力和美学。我们将共同展开一系列探讨,探讨这样一款从中国创造的艺术产品体现的超凡理念,极致工匠的精神。我们也相信今天这样一场探讨为现场的朋友带来启迪。
首先吕永中先生,我看到关于您的采访,有一个采访观点和你的想法触动很深,你当时说不太喜欢过多的标识,更多的希望更厚重的油彩,这样能组成人和物的关系,组成极致的美。观念和概念正是BOE Alta所体现完美的路线。特别想了解一下李先生你如何定义极致的极美?BOE Alta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吕永中: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我第一眼看到BOE Alta这款产品的时候是两个月之前,中国有这样的东西,让我比较兴奋的一点,有这样的东西代表某个时代可能出现,代表某种勇气,以及我们对内在东西更深的展现。这款产品来说,内部比外在要多很多。前面这个时代,我们多数会追求一个所谓的式样,所谓表面的东西,现在我们回归到一个本身的状态来,呈现更多的态度跟诉求,是对于这款产品的一个感觉。最重要的是胆量跟勇气。
回到极简主义这个命题,极简首先是一个态度跟哲学层面,极简不是一种简单,为了极简会付出很多的代价,我相信这种代价一定会为长远产生效益,这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种方式。极简比简约更有能量,简约每个人都能做到,极简是能够有某种宗教追求的人才可能做的到。我自己也努力的往这个方向发展和追求,但是我想我们所谓的极简更是对当下的一种反思,对当下的人文跟我们未来面向的一种态度和一种语言。造物,我们生活的用品等等一切围绕生活展开,同时,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去勇于表达我们的态度跟表达我们的追求,这是产品的最佳极简。
主持人:非常深的领悟,再次感谢吕先生,刚刚提到极简的概念,其实在开场的时候我也提到另外的概念,匠人精神,今天BOE Alta也体现这样的匠人精神。具体怎么体现的,我想请教BOE的吕先生给我们详细的解说一下。
吕继刚:刚才吕永中先生已经提到了我们这个产品是一个极简的一种追求,极简是很难达到的一种精神,这个精神要到一定宗教的感觉,我们这个产品在做的时候,大家看到的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一个显示功能,一个音响功能,我们为了追求非常纯粹的功能所付出的努力是非常多的。比如后背板的设计,电视的后备板都会有凸起,必须要有散热板和螺丝,而我们这一款产品都去掉了,唯一追求让这个产品尽可能做到极简的状态。整个产品包括从主机到盒子到摇控器所有看到的地方没有一个螺丝,这是执着的精神才能达到的,还有音响,还有我们喇叭网的设计,每一个细节,甚至喇叭网孔洞深度,这一个喇叭网材质的厚度我们都考虑到了。甚至我们在做这个底座的时候,在消费者比较忽略的地方我们也做了抛光处理,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设计人员跟工程技术人员执着的心态和对消费者的一种人文关怀。从每一个细节可以看到处处体现了执着和匠心,BOE团队通过这个产品带给大家的一种执着的匠心之精神。
主持人:想听听来自设计师的朋友,听胡先生BOE Alta匠人匠心的精神。
胡依林:首先我看到这款产品的时候,BOE能够接受这样好的设计是很难得的状态,同意你刚才说的真正好的设计是来自哪里,20%是设计,80%更多的心思是花在用户根本看不到的地方,去把产品呈现的更好。我是一个很强迫症的设计师,你想要去把最后的不到一毫米的东西做好花的心思可能是更多的天数。如何纯粹还原本身的功能,产品带给别人的东西是恰到好处的幸福感,看到这个东西在那里带给你的是状态,它的功能很单纯,大家都想做大而全,这是国际上设计行业和领域的通病。但这个产品只做了两件事,看了很好,听了很好,这就够了。匠心用这样的词是恪守初心,你的电视带给你的东西这就两样够了,不需要很多繁复的东西。在电视上,外观的设计,电子的设计,甚至你的UI,你们传承的东西。没有LOGO这件事情,对设计师来说真的太牛了。谢谢!
主持人:谢谢胡先生,非常感谢各位,刚刚非常小的探讨,在场的朋友理解了BOE Alta极简,匠心的精神。一个好的产品在市场和用户当中好的推广,不仅要有好的设计,还要讲生活的美学,来完美的实现生活的理念,和我们目标受众完美的结合。说到生活美学把接下来的问题抛给黄先生,黄先生是非常知名的设计师,在这样的领域非常有造诣,同样也有创意。黄先生穿的也非常帅气,你是如何看将美学和设计结合起来的?
黄志达:每个人都在追求心目当中的一种美,我们仅仅去讲美学我想应该不够,还是要跟实际上面结合起来,像我们生活当中也是两个方面。比如我们在空间里面,比如在灯光这样一个角度上面,对空间起到气氛跟情景上的作用。它从内而外,从外而内交叉的感受,这种感受给你很直观的。在空间的应用设计上也是如此的,在我们空间的每一件物品,每一个色调都是结合性的,追求心目当中的一种美。
主持人:非常感谢黄先生,我们对美有更加全面的理解。接下来的话语权交给石乐先生,我特别想了解BOE Alta想传递给消费者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
石乐:刚才听到几位老师的讲话,今天大家的想法和我们做Alta的想法不谋而合。当时我们做了这款产品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洞察,参观过我们的展示区的来宾有这样的注意,Alta其实用了845天完成这款产品的企划到上市,这里头花在市场企划和洞察的天数超过380天,将近一半的时间分析市场,分析消费者的想法,我们突然发现市场上有这样一类消费者,各位就是这个消费者群体的代表。一方面他们不需要非常复杂的功能,你拿一个摇控器50%、60%的的键是摁不到的,你可能花钱买这个功能,这个功能可能一辈子只有一两次,这种充满噱头,过度包装的概念和功能其实是很多消费者不需要的。反过来对于他看电视最核心的需求,画质、音质他们有独特的要求。
第二点刚才黄先生有说到,我家里头一个非常漂亮的装修,一个空间,我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电视作为我客厅物件的主角放在那,他们当时在市场上看了很多的产品,功能很好,外观不错,但是满足不了我的要求,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Alta这么一款产品的初衷。
其实对于环境和空间的美来说,我们为什么要做一条线,强迫症的人,处女座的人接受不了是电视背后插一大堆线,每次看到它的时候很抓狂,每次搬家或者换了新的电视,不得不重新把这个电缆接到电视上去,这是他们的痛点,我们克服了很多的困难,我们内部也有争执为什么要做一根线?为什么要解决别人没有做到的这些问题?我们为了这样的消费者,我们需要做这样的功能。李总也提到奥维云网和北京国际设计周和BOE一起做了一个调查,调查里头显示有超过85%的消费者更钟情于包豪斯的设计风格,它应该是一个极简设计的一个风格的代表,这里头大概有80%以上的消费者会钟情于那些设计感超赞的产品,这样的调研结果也反映了Alta这款产品定位当时选择是没有错的。今天听了几位老师的表达我们更坚定了对Alta的信心。
大家提到极简,前两年有一本书特别流行叫做《断舍离》,日本的一个作家写的,这本书的核心意思是怎么样通过反思人和物品之间的关系,把人的注意力从关注物品本身,从关注功能转向自身需求的关注。我认为这本书核心的意思是这样的观点。
刚才,胡总有提到最好的设计不是追求最棒,而是这样就好,这也是日本的一个设计大师他的想法。也有人说潮流易逝,风格永存,对于Alta来说用一句话概括它,就是功能易逝、风格永存,我们并没有把核心注意力放在花里胡哨的功能上,更重要是怎么样打造一款符合真正本质需求的产品。
主持人:可以总结为这样的一款产品其实想传递给消费者的精神是化繁为简的生活方式,同样对美学无限追求的方式。Alta是一款结合设计之美和精神之美的艺术产品,自从问世以来获得两项设计界的大奖,也是对于中国创造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设计的中国创造的代表之作。我们刚刚讲了一个词叫中国创造,不得不回顾一下中国制造,大家都非常了解中国制造,中国制造第一个条件反射想到的概念会觉得很多产品做到物美价廉,销售很好,非常实用,从来没有把它的美学超出它的实用价值,BOE Alta它的美学价值超过它的实用价值。
接下来的问题提给李总。Alta所承载的精神价值对于中国创造有没有什么开创性的意义?
李学政:这个问题问的很深刻,对我来讲做这款产品,两个大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在于这种产品它真正源于对市场趋势和消费群体的洞察,然后在技术上把它来实现,为什么做这款产品,我自己做全球营销做了10几年,世界各地主要的市场都去过,两个大的印象,或者是触动,一个触动是我们到美国和欧洲的(英)这些商店里面去看,九几年的时候摆在货柜最显眼位置的是日本的家电,松下的索尼的,2000年以后,是韩系的家电,找中国的产品很难,即便找到中国的一家电视也是在一个很偏远的角落,最下面的盒子翻出来一看这是中国品牌,我们又很受触动,我自己在这个行业里面国内国际很长时间,感觉到我们给国外的印象不应该仅是世界工厂,我们一定能够做好的产品。
我记得在大约2000年前后参加一个中国很高级别和韩国双边的论坛,那个时候韩国的产品刚刚在国际上起来,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当地的媒体的社长,他私下跟我讲,他说其实中国到现在都是世界工厂的概念,是廉价、低端的感觉,很少见到中国的品牌。中国5000年的文化,很多做品牌的沉淀和底蕴,像一口一口的油井,13亿人每个人都有巨大的能量,哪一天迸发出来的时候,中国的品牌和软实力就一定能够出来,这一点我们很触动,我们一定要做好的产品,要改变对中国世界工厂低端制造的印象,我们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中国要素的品牌。我们完全可以做的更好,大家一起努力,包括在座的媒体,需要大家整个一起来行动。像今天吴秀波讲的,他做影视内容产品,他的原则也是把中国的文化带向世界,影响力出来了。大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时尚类的,家装类的,文化类的,电子,高科技行业,大家都用这样的想法,只是谁先做,谁有这个勇气做,做这个产品他需要的是一种勇气,一种代价,甚至是一种宗教般的信仰,这是我们做这个产品的一些深刻的想法。
谢谢!
主持人: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当中,李总的见解,我们也相信Alta带来关于中国创造全新的概念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启迪。不妨看Alta这款产品的品质上,特别关注的话题,这样的一个品质来说从Alta的设计,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设计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黄志达:刚才说到一个线的问题,我是处女作的。未来世界我不敢下大的定论,每个人从自身而发,特别是电子产品的钟情不需要理由,一定是从使用当中促进对它的传播,这个力量一定是胜过各种传播,它是体验式的传播。
我相信大家应该跟我一样这个感觉绝对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说的,估计不用预测,应该这个出来已经是占领了很大的席位,也是对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改变,走向世界的一个很大的观点。
主持人:接下来问一下吕永中先生,你是处女作吗?
吕永中:我不是,我有处女作的情节。
主持人:请你来说你的看法,Alta的设计,对于中国的设计的理念,或者设计产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启迪?
吕永中:我不敢说对中国,起码对我的启发,本身这款产品的本质为什么要极简,不需要那些无用的东西,把所有的能量力量专注的使在它应该的地方。第二个问题它具有家居的特色,未来的电器一定跟我们的家居空间要发生关系。比如线是整体家居里面特别重要的事情,我们要换一个插头插座我们得电视机弄出来,再一个黑暗的角落插上去,对一个生活品质的追求。我发现它勇敢的把这两个东西拆分开来,把盒子跟显示屏拆分开来,使这个更多持续性的可能性,这个盒子可以变动性,减少了重新更换,很多是有点环保的意义,或者说可变化的意义。一根线的突破看上去就一根线,其实带来整个工艺的突破,带来生活品质的提高,这是业内首创,我觉得这是非常厉害的一件事。我们创造不可能只是简单的一个花样,本质的洞察,以及对生活的关怀,对人性的需求是成为这个产品能不能成为经典,以至于推动中国制造往中国智造转变的关键。
主持人:谢谢吕先生。
胡依林:两位老师刚才说看的比我更高,更远一些,我稍微了解知道,我今天在坐车,我在Alta身上看到的东西是什么?中国的设计跟产品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差不多就好,跟极简,大家都说简约一点差不多就好,把一个东西做到80分,可能需要花的精力是50,你想做到85分要花100,做到90分可能要花200,最后那一点点的东西坚持,能够把你的产品上升到另外一个不同的层次,哲学的层面看这个东西。做这么多年工业设计来看做的很多特别细节的东西,超乎我想象工艺的细节。
主持人:接下来时间马上进入今天媒体的问答环节。
提问者:我向请问一下吕永中先生,我们在刚刚发布会,包括现在咱们也在聊除了极简我也关注另外一个词匠心,能不能您给我们分享一下你在你的设计历程当中关于匠心的故事?你是怎看待Alta它的匠心的设计?
吕永中:我学设计,我后来当了20年的教设计的老师,在同济大学,我从一个大学教授变成了木匠,这是我人生的飞跃,匠是一种执着,一种人生阅历以后的执着。通过这个匠我得到了非常多的东西,比方说我跟木头成为相互依赖,跟相互能沟通的,我花时间跟它待在一起,不管木头还有金属我发现它给我巨大的能量,我工作之外的很多小的点都从这个过程当中得到。我们了解材料越深,我们了解事物越深,有匠人的心态就能听到无数的声音,无数你看不见的东西。这样应该是一种方式,特别是对当下中国的设计师也好,企业也好,品牌也好,都是我们更深入的去聆听,更深入的去实践,更深入的把每个点做的更透,呈现无数个很深入的闪光的点的时候,这个国家真正立起来了。匠这个词在有的地方听起来是贬义词,你是木匠,很匠气什么的,这样不对,有一个词叫做巨匠,很高于大师。我真正的灵光一现的概念占我项目的十分之一还要更少,在工作当中无时无刻都要有,把这个点落下去,持续下去,积蓄的能量展现下去的时候,花了我更多的时间,我喜欢这样的时间。
提问者:我想问吕继刚先生,咱们这一次也邀请国外的设计师团队参与研发和设计,你在跟国外的设计团队一起合作当中,你最大的感悟在哪?
吕继刚:在跟国外的顶尖的设计公司一起合作的一年多中,我体会很深刻,在国外的设计公司学到很多他们的设计理念,包括一些新的方法论,这一点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当然在另一方面来说通过这一次次的合作,我们中国的设计实际上在快速崛起,甚至有很多方面已经做的非常优秀了,这是在合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取长补短,以前我们仅仅是在学习,而现在我们是在互相学习。我们的合作伙伴通过跟我们合作,也从中学到了很多,而且最后对我们也是感激的心态,源于跟我们匠心又追求完美主义的合作,这是共赢的一次合作。我们的产品也算是中西合璧的经典产品。
主持人:接下来有请第二位提问的媒体朋友。
提问者:大家好!众所周知的话,现在当今这个时代已经充斥着很多智能化、数字化类似的概念当中,家电市场存在一种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当中,咱们BOE Alta一款产品,未来怎么做到在这个市场上抢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石乐:这个问题是我被问到很多的问题,Alta推出的时候不是智能的电视,跟市场上大多数厂家来说差异是非常大的,智能这个来说,我们没有做智能,并不代表我们没有考虑用户有智能的需求。说两个定律,第一个定律是摩尔定律,每18个月,保持集成电路芯片的性能价格不变,集成电路芯片的性能18个月机能提高一倍,针对芯片提出这个定律。京东方的董事长王东升先生也提出一个定律叫王氏定律,他所说的显示器件如果要保持价格不变,我们必须每36个月把显示器件的性能提升一倍,这代表什么样的问题呢?我简单说芯片的更新速度会快于显示器的更新速度。传统的做法是做加法,我们把智能和显示屏放在一起,普通家里面的电视使用寿命是5到8年,两年你的芯片内存就会过时了,如果你想要最新的技术,你必须要把你的电视扔掉,再买一台,才能跟上芯片更新的速度。作为BOE来说这样的做法不太负责任的一种做法,我们针对智能的解决方式,把芯片和显示器分开来,显示器的部分做到经典唯美,不光有高清的画质,震撼的音效,同时有非常美丽的外观,可以和室内的环境保持5到8年的搭配,可以不过时。对于智能这件事,我们用了Alta Cube把芯片放在这个盒子里头,如果你发现你的智能系统要落后了,你只要花很少的钱把Alta Cube升级,或者花再少的钱买外部的设备接到Alta Cube上,你就可以保持和智能时代的同步,这是我们对智能的解决方法。确确实实和市场上同类的产品不太一样,我们认为我们这样的做法是有理由的。
另外一个问题,你提到说未来怎么样去抢占市场,与其说抢占市场,不如说我们去创造一个新的市场。还是从吕老师的角度说,我关注吕老师的微博很长时间,我们设计这款产品的时候,开始的时候我们需要很多的灵感,吕永中老师转了一条微博,大概的意思是中国在崛起,我们有互联网+,我们有亚投行,我们有现在很火爆的牛市,我们有很多很多别人不具备的优势,但是我们在振兴中华,提振经济的这些努力里头,有多少是指向美学生产力的,这一点我看到了以后,引起了我很深刻的反思。随着中国社会的成长,尤其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在发生很明显的变化,今天在座的各位,刚刚大家都已经提到了未来的消费更多的不是大众这种分类了,而是每一个群体会有自己独特的品位和价值追求,这个是未来消费市场的一个趋势,我们与其去思考,去抢占市场,我们不如去思考怎么样迎合消费趋势的变化,特别是对于我们之前一直忽视美学这一点,如果我们能够创造美好的产品,我们现在能够以自己是一个匠人为荣,我认为我们中国一定能够创造更伟大的产品。
谢谢!
提问者:这个问题请问黄志达先生,您之前有提到过在家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是静,你是如何诠释这个概念的?你认为一个闹中取静的家居设计应该是什么样的?
黄志达:刚才我说我是处女作的,我的同事说我很闷,我也有不闷的时候。说到静,是我追求的一个设计境界。现在在整个钢筋水泥的城市当中每一个人都在追求的心境,在整个社会环境当中,我们只能说在家居内部进行打造,外部因为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内部的问题可以从静延伸到我们东方的禅学作为内部的一种追求的境界,禅学很深广,作为家居的设计,可以遍布到它的物品,颜色,包括它的形体,材质等等都是一个大包围,让他心目中的感受。从这一点我们也看到这里面有需要很多的物品,刚才也说到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成为其中之一,像Alta产品,可以成为视觉性艺术品的一个电视产品。从这个纬度来讲,我们就会去感受到每一样东西的结合度来感受这种内部的打造的静态心理面的一个感受。
无论怎么样从我内心对静的追求来讲,是一个结合,是需要从形体,它的干净度来感受的。我会不经常的,单一的用一样东西,反而用多种的方式材质来做一个结合,这个是我的一个设计追求。
提问者:我经常被人问到两个问题,什么是建筑?是不是土木工程?做产品之后别人问什么是设计?我恨提问题的,我把这个问题告诉给大家,刚才提到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到底是什么创造,什么是中国制造?我特别想知道,在这样极简的电视机的设计,中国创造到底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加我的一个经历,我研究什么是好的设计,怎么能做出好的设计,我和美国的一个建筑师交流的时候,说到中国的文化,他说美国没有文化,刚才你说到中国创造,中国创造立足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是不是中国创造的非常重要的出路,是不是唯一出路?有没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李学政:我们为什么做这款产品也是我们在考虑的事情,在家电这20年,甚至过去世界工厂30年,中国产品走到哪里都是给人家代工,中国的品牌起不来。什么是中国创造?什么是中国制造?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个方面是我们中国企业不管是华东、或者长三角还有珠三角,很多的工厂,全世界的东西都是在那里产的,为什么国外的客户来中国买东西的时候,他会问你一个问题,这个电视屏多少钱?你的底座用什么材料,多少钱?你的机身是塑料的,多少重量,每一克多少钱?每一个螺丝多少钱?给你算材料,按斤按两来算成本,然后加上你的加工费,这是制造。创造另外一个极端的反差是为什么现在比如说欧洲他的时装,欧洲不管是法国的,还是意大利的时装、鞋、化妆品,我们要买一款很贵的一款包的时候,很多的钱,而它也没有什么材料,为什么没有人跟他算,你用多少克的牛皮,给你算这个成本多少钱,没有按成本来考虑你的价值,你的品位,你的化学反应,这是欧洲、法国也好、意大利这些国家,他的品牌能够起来,大家能够去买,更多的是它的价值,而不是考虑它的成本。中国创造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家来买这款产品的时候,不会问你的玻璃多薄,你的底座用多少克,你要考虑我用多么的匠心,我的工艺,我用多少脑力,到那一天的时候,人家买一款中国的产品,他不会问你成本,他认同这个价值,它有美学,有品位。另外中国创造来讲,还要考虑靠智力和脑力去做商业,而不是靠体力,体力也需要。像欧洲也好时装界也好,还有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大家首先想的是脑力,包括我们这一款产品的创意花了845天,花的最多的时间是在创意上,我们的智慧也是价格,也是不可估量的,哪一天我们Alta也好,包括中国各方面的产品也好,往那一摆大家首先一看这个钱值,我不给你算成本,这是创造跟制作的区别。包括我个人,我们的团队,包括我们做这个产品,不管公司的使命目标也好,也是我们这帮团队这些人的梦想,我们想干,我们能干,我们能干的很好。
提问者: 我这里有一个问题要问一下吕永中老师, 怎样才能做到去芜存菁,怎么保持它的精华?
吕永中:产品是立足于这个时代的东西,不是一个龙椅,不是我们古代的东西,它的基础是立足于这个信息时代的状态下,不要在上面搞很多龙的图案,不要表示是中国就弄中国的符号,这是太低级的东西。老子说大道至简(音),西方不管西班牙、德国很多国家的设计师真正参透了大道至简,在这个意义上中西是一样的。有的时候我们研究国外的东西,回头看看会发现古代的哲学跟文化的东西是很有价值的,我们没有参透,我们简单的扣帽子,我们背着沉重的包袱,最后年轻人都不喜欢它,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我做中英合作的事,英国的一个百年的牌子,找我来设计一款床,两方的匠人一起打造这个床垫,我设计完以后合在一起,他是100多年历史的品牌,我们也有最好的传统的工艺,但是是要用在现代生活的空间,在这么一个关系命题里面我们追求的都是一样的东西,你要传承英国的贵族气质和生活态度,我要重塑中国人的贵族气质跟生活态度,两个点找到差异和融合的地方,因为使用的状态不一样。这个命题最终我们无法用简单的美学层面去讨论,更多是哲学的层面去讨论,我不赞成它是要表明的,然后用中国的符号活活的把它套上去,那不是中国,不是中国的道,它存在的符号,那个龙只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才有意义,那个时代过了也许要改变,也许要调整。
主持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参与,有请台上的6位领导一起合张影。
网址:6位大咖眼中的极简生活美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21193
相关内容
6个让你的生活更加美好的极简App一位极简主义者的生活哲学
日式“极简”生活美学:简单,甚好
柏厨家居美学示范:极简极雅致 极美极自然
设计大咖林振中:领会生活美学 提升设计师软实力
2021成都家具展开幕 好风景家生活演绎极简生活美学!
让人眼前一亮的生活美学:如何通过简单的视角提升幸福感
SEMAR西玛:从产品美学到生活美学 服务中国家居生活品位升级
家居设计中的极简美学
《极简主义》:过极简生活,做简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