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出行成生活常态——人民政协网
参与政府的绿色出行政策宣传 #生活常识# #环保生活Tips# #绿色出行理念#
昨天是世界“无车日”,今年的主题是“优选公交,绿色出行”。本报昨天报道,在南京,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59%,绿色出行已成为市民的“新常态”。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无车日”,我市不再设定限制机动车通行区域,也不再要求机关公车减驶,只是倡导市民绿色出行。这种情况下,公共交通仍成为不少市民当日出行的首选,表明绿色出行理念已为越来越多人接受。昨天相关部门组织的“无车日”活动受到热捧,同样说明了这一点:2016年江苏四城万人公共自行车PK大赛,有4000名南京市民报名参加。而整个南京,办理公共自行车租借卡的市民已有40多万。
随着绿色出行成为“新常态”,“优选公交,绿色出行”带来的好处逐渐显现。数据显示,2014年,南京拥堵排名全国第6位;2015年,南京拥堵排名大幅下降至全国第26位;2016年上半年,南京拥堵排名继续下降至第30位……
而绿色出行能成市民“无车日”乃至日常出行的首选,除了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外,与我市大力推进“公交都市”建设、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强有力支撑密不可分。
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人,少不了会遇到公交车久等不来、拥挤不堪、堵在路上寸步难行、公交站离家较远等问题。有的人受不了这份“罪”,只好开私家车上下班。然而,随着私家车的增多,道路越来越堵不说,空气质量也不堪尾气污染重负。不仅如此,私家车增长和公交出行难陷入了一个“死循环”:道路越拥堵、公交车越难坐,开车人越多;开车人越多,道路越拥堵,公交车越难乘。
破解这一“死循环”,我市开出的药方是建设“公交都市”,构建一个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公共自行车和轮渡为延伸、出租车为个性化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目前,我市共有6条地铁线,运营里程225公里;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92%,建成67条近300公里公交专用道;建成遍布地铁站、商业区、大型小区的公共自行车站点1509个,投放5.2万辆车;推出电动汽车租赁业务;通过手机APP、智能公交站亭等就能获悉公交车到站等情况。可以说,正是在这些硬件设施的支撑下,越来越多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我市公共交通日均运送乘客550万人次,较2012年日均增加130万人次,市民日均使用公共自行车达16万人次。
当然,让绿色出行更加深入人心,让“无车日”从1天变成365天,成为常态,尚需相关部门提供更多支撑。比如,优化公交站点、公交自行车站点的布局,与地铁实现无缝对接;增加智能公交站电子报站,让一些不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特别是老人,也能对公交到站等信息心中有数;增加公共自行车在市区的覆盖率,加大公共自行车的调度力度,减少公共自行车租借中的“早上小区无车可借、地铁站难以还车”晚上则相反的“潮汐现象”。还有,加大公交换乘优惠幅度,鼓励更多市民选择绿色出行。(宋广玉)
网址:让绿色出行成生活常态——人民政协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22396
相关内容
倡导绿色出行 低碳生活让苏州更美好——人民政协网中国节能:落实“双碳”行动 引领绿色低碳——人民政协网
绿色出行渐成都市生活新常态
年轻用户带来多样化生活出行选择——人民政协网
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旧货“变废为宝” 循环经济“绿意”满满——人民政协网
绿色出行,让生活更美好
“智慧物业”搭起生活服务圈——人民政协网
区民政局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活动
人民出行:荣获绿色出行行业示范企业 打造未来城市的理想出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