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低碳生活每一天》教案+学案+课件+课堂作业(共6件)
'生活是自己的课堂,每一天都是新的课程'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哲学感悟# #日常生活哲学#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2低碳生活每一天 教案
12 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1课时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设置两个相关的话题:“地球‘发烧’了”“减少我们的碳排放”。
“地球‘发烧’了”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具体数据中了解气候变暖带来的灾难以及其后变暖的原因。
“减少我们的碳排放”这个话题旨在引导他们通过探究、反思自己的生活,尝试去改变日常生活中不恰当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碳排放。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气候变暖有一些体会,但对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却很少了解,教师需要引导他们从地球变暖的事实和带来的危害中了解和体会过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及原因。
2.了解“温室气体”, 以及应对气候变暖的举措。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地球“发烧”的原因以及危害。
【教学难点】
懂得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温室效应的相关材料及视频文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
一、导入新课
1.观看关于北极熊的视频,说说你的感受。你想为地球做点什么吗?
2.学习主题:地球“发烧”了。
3.思考:
(1)地球“发烧”了指的是什么?
(2)地球“发烧”的原因和危害是?
(3)你听说过温室效应吗?
二、了解现状
1.气候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你感受到了吗?
展示教材第88页的三幅图片,了解气候发生的变化。
2.你还知道哪些地球“发烧”的症状呢?
3.阅读教材第88页“知识窗”,说说你的理解和看法。(用实际数据说明世界气候在变暖,向全球发出警示)
三、交流探讨
1.小组讨论:
全球变暖对自然和人类有什么影响?结合自己的经验,组内交流,并派代表说说本组观点。
如: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低洼陆地或者是临海国家就会被淹没。
2.你还知道哪些因气候变暖而带来的灾害吗?
如:干旱、洪涝、海平面上升、台风、海啸……
3.联系生活,发挥想象,探讨以下问题,说说本组观点。
问题:现在很多地方夏天连续几十天都是40℃左右的高温。假如在不久的将来,夏天连续30天都是45℃高温,会有什么后果?
观点:损害人体健康、持续干旱,损害农作物收益、极易引发森林火灾、损害动植物生长、影响社会生产生活……
四、联系生活
1.阅读教材第90页“温室气体”的自述,回答下面问题:
(1)“温室气体”的组成和作用是什么?
组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作用:吸收热量,保持大气的温度,给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2)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变暖的原因归结到温室气体上?
参考:地球气候变暖,原来是人类活动产生的过量“温室气体”导致的。
我们人类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吸收了大量的地表热量,使地球的热量难以散发,因此地球表面的温度就越来越高了。这种情况人们又把它称为“温室效应”。
2.观看视频,思考:温室气体是如何产生的?
3.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大量制造“温室气体”呢?
展示教材第91页上半部分的三幅图片,了解制造“温室气体”的行为有哪些。
4.人类还有哪些行为会大量制造温室气体呢?
如:焚烧秸秆、私家车尾气、过度砍伐……
总结:地球变暖不仅与这些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有关,还与人类对树木的过度砍伐有关。因为森林遭到大量砍伐,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5.阅读教材第91页“知识窗”,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中期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其他人为因素。
(2)如果气温真的再升高4℃,会给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什么后果?
参考答案:①地球干旱面积增加,很多地区不适合居住;②农业生产和植物生产受到严重破坏;③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大量上升,将淹没一些陆地国家;④极端气象灾害增多……
6.观看视频,思考: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若是不对温室气体加以控制,地球就不适合居住了,到时候我们能去哪里呢?
五、课堂总结
总结:多年以来人们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直接带来和加剧了气候灾害,如:洪涝、干旱、高温、海平面上升等,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六、随堂练习
1.填空题。
(1)科学观测发现,地球“发烧”与大气中逐年增加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有关。
七、板书设计
八、布置作业
1.交流:向父母介绍“温室效应”的成因与后果。
2.实践:查找摘抄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资料,做一期环保小报。
第 7 页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12 低碳生活每一天 学案
12 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1课时
学案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及原因。
2.了解“温室气体”, 以及应对气候变暖的举措。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认识地球“发烧”的原因以及危害。
【学习难点】
懂得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
三、知识构建
1.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气候混乱一场,加剧了洪涝、干旱、高温等气象灾害,进而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和灾害。
2.地球变暖不仅与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有关,还和人类对树木的过度砍伐有关。
四、知识训练
1.多选题。
(1)以下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巨大危害的是( )。
A.火山爆发、森林灾害、岩石风化等自然因素
B.工厂排放大量废气、燃料
C.城市中汽车产生的汽车尾气
D.核爆炸也会导致大气污染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地干旱是人类不及时灌溉的原因,与气候无关
B.木制品在人类生活中随处可见,虽然对气候不利,但生活需要,所以仍需砍伐木材。
C.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
2.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地球变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变暖是“温室气体”排放量造成的
B.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一部分地区干旱程度加剧
C.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山融化
D.气候变暖,冬天就不那么冷了,对人类来说是好事
(2)出现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在工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空气中增加了( )。
A.粉尘
B.氧气
C.二氧化碳
(3)如图是一个火电厂生产中排放烟尘的照片,对排放烟尘正确理解是( )。
A.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B.会增加温室效应
C.只影响到当地的环境
3.判断题。
(1)气候变暖会产生冰山融化、部分地区干旱、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 )
(2)如果人类还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到21世纪末,温度上升幅度可能超过4℃。 ( )
(3)人们焚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行为都会导致气候变暖。( )
4.你的身边有哪些导致气候变暖的行为?请选择其中一个行为,说说我们可以怎么做。
四、参考答案
1.(1)ABCD (2)AB
2.D C B
3.√√√
4.越来越多的人们开车出行,城市中汽车尾气排放过量。我们可以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样能减少尾气排放。
第 2 页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2低碳生活每一天 教案
12 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2课时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设置两个相关的话题:“地球‘发烧’了”“减少我们的碳排放”。
“地球‘发烧’了”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具体数据中了解气候变暖带来的灾难以及其后变暖的原因。
“减少我们的碳排放”这个话题旨在引导他们通过探究、反思自己的生活,尝试去改变日常生活中不恰当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碳排放。
二、学情分析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候混乱异常,给人类造成一系列影响和伤害。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变暖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要自觉减少碳排放,过低碳生活,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和体会为什么要减少碳排放,过绿色生活。
2.认识碳排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反思自己的生活,减少碳排放,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低碳生活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低碳生活的事例。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生活中的哪些物品在生产中会产生碳排放量。
一、新课导入
1.你知道植树节是每年的几月几号吗?多栽一棵树有什么意义呢?
2.学习主题:减少我们的碳排放。
3.思考:
(1)什么是碳排放、碳补偿?
(2)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属于碳排放?
(3)我们如何做到低碳生活每一天?
二、联系生活
1.了解碳排放的定义:“温室气体”的排放称为“碳排放”。
人均呼吸释放1140克/天;电脑平均间接排放约10.5千克/年,汽车一台发动机每燃烧一升燃料约排放2.5千克,冰箱间接排放大约6.3千克/年,电视间接排放大约1.7千克/年。
2.你知道家里一个月要用多少度电吗?每个月所用电的碳排放量是多少?
3.根据家庭的用电量算一算碳排放量。
碳排放计算:
家庭用电:消耗量(度)×0.785=?千克
全班用电:?千克×全班人数=?千克
如以普通家庭夏季用电量作为参考数据:
600(度)×0.785=471千克
全班人数以50人计算,50个家庭总碳排量为:
471千克×50=2355千克
4.通过计算统计、阅读资料,你有什么发现?说说你的感受。
资料链接: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湖南省有1993万个家庭。如果每个家庭每个月在用电上的碳排放量是100千克,感受一下这个碳排放量有多下!
5.阅读教材第93页《生产一件衣服的“碳排放”》,思考以下问题。
(1)衣服等用品在生产过程中有“碳排放”吗?
生产一件衣服的碳排放量相当于一棵树要吸8天半的二氧化碳。
(2)你还知道哪些物品在生产过程中有“碳排放”?(一般来说,生产过程复杂,能源消耗高的物品,碳排放量就比较高。)
6.你的衣柜里有多少件衣服?估算一下产生的碳排量,说说你的感受。
7.小组汇报:
很多“碳排放”容易被人们忽略。很多物品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请汇报一下你们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8. 听了同学们搜集的“碳排放”资料,你的感受是?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你会做哪些改变?
三、交流探讨
1.自主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不低碳的生活方式?
如:浪费水资源、开一整晚灯、不随手关电源、浪费粮食、垃圾随处乱扔、空调温度开得很低……
2.围绕家庭生活,反思个人生活方式,小组交流你的低碳生活经验。说说家庭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减少碳排放?
3观看视频,参考教材第94页,选择一个方面制定一份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完成后,同桌相互交流分享。
4.阅读教材第95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碳补偿?
(2)为什么进行植树造林的活动可以有效地进行碳补偿呢?
5.在碳补偿活动中,我们能做什么?怎么行动?说说你曾经参加过的为地球降温的绿化活动吧!
四、课堂总结
1.碳排放指的是温室气体的排放。
2.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碳排放”。物品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碳排放”。
3.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为减少碳排放,我们可以节电节水,使用环保物品,减少物品购买等。
4.我们可以通过大力种草植树,爱护花草树木,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五、随堂练习
1.填空题。
(1)人们常常把“温室气体”的排放称为“碳排放”。
(2)地球变暖不仅与大量“温室气体”有关,还与人类对树木的过度砍伐有关。因为森林遭到大量砍伐,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3)除了通过绿色低碳的生活来给地球降温外,还可以参与碳补偿活动。这个活动的通常有效方法是植树。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
1.交流:在生活中我们有哪些减少碳排放的生活方式?
2.实践:根据制订完成的“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
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起来。
第 7 页(共22张PPT)
你是否曾经见过这样的画面?
你是否曾经见过这样的画面?
你是否又见过这样的画面?
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2课时
12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大家知道植树节是每年的几月几号吗?多栽种一棵树有什么意义呢?
你种植过树木吗?分享一下吧!
话题激趣
1.什么是碳排放、碳补偿?
2.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属于碳排放?
3.我们如何做到低碳生活每一天?
带着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新课吧!
新课导入
减少我们的碳排放
人们常常把“温室气体”的排放称为“碳排放”。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碳排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下列现象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危害?
思考导入
减少我们的碳排放
人体人均呼吸释放1140克/天
电脑使用1年,大约增加碳排放10.5千克
汽车的一台发动机每燃烧一升燃料,大约增加碳排放2.5千克
冰箱增加碳排放约6.3千克/年
电视间接增加碳排放约1.7千克/年
了解定义
温室气体的排放
碳排放
你知道“碳排放”指的是什么吗?
在我们身边是否有“碳排放”?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有哪些?
一月份用了350度电,制造了大约275千克的碳排放。
一个月怎么用这么多度电?这要排放多少碳呀?
家里的电器一开,就会耗电,产生碳排放。
280千克≈4个成年人的重量
在我们身边原来有那么多意想不到的“碳排放”。
畅所欲言
你知道家里一个月要用多少度电吗?每月所用电的碳排放量是多少?
碳排放计算(各家庭)
家庭用电:消耗量(度)×0.785=?千克
以普通家庭夏季用电量作为参考数据:
600(度)×0.785=471千克≈7个成年人的重量
全班人数以50人计算,50个家庭的碳排放量:
471千克×50=23550千克
算一算
根据家庭的用电量算一算碳排放量。
碳排放计算(全班)
家庭用电:?千克×全班人数=?千克
通过计算统计、阅读资料你有什么发现?说说你的感受。
一个湖南省就已经有那么大的碳排放量了,那么我们一个国家,全世界……
各抒己见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湖南省有1993万个家庭。如果每个家庭每个月在用电上的碳排放量是100千克,感知以下这个碳排放量有多大!
资料链接
阅读教材第93页《生产一件衣服的“碳排放”》,思考以下问题。
生产一件衣服的碳排放量=一棵树要吸8天半
一般来说,生产过程复杂、能源消耗高的物品碳排放量就比较高。
自主阅读
1.衣服等用品在生产过程中有“碳排放”吗?
2.你还知道哪些物品在生产过程中有“碳排放”?
你的衣柜里有多少件衣服?估算一下产生的碳排量,说说你的感受。
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资料链接
纺织服装业的碳排放
生产一件纯棉T恤产生的碳排放是7公斤
2000-2012年全行业的碳排放总量增加了一倍多
0.74亿吨
1.60亿吨
CO2
7kg
2000年
2012年
一件衣服的碳排放量
小组汇报
很多“碳排放”容易被人们忽略。很多物品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
请汇报一下你们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我们组搜集了生产一个饮料瓶的“碳排放”资料……
听了同学们搜集的“碳排放”资料,你的感受是?
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你会做哪些改变?
原来生产一个饮料瓶的“碳排量”那么大!以后我要随身带水瓶,做小小改变就能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
畅所欲言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不低碳的生活方式?
自主思考
围绕家庭生活,反思个人生活方式,小组交流你的低碳生活经验。
我会在马桶水箱内放入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这样可以省水。
看电视时,我会调暗电视的亮度。既能省电又能保护视力,还可以延长电视机的寿命。
小组交流
家庭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减少碳排放?
原来一些不经意的生活小事中都藏着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参考教材第94页,选择一个方面制订一份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完成后,同桌相互交流分享。
制定规范
阅读教材第95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自主阅读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我们可以通过大力种草植树,爱护花草树木,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只有每个人自愿地过绿色低碳的生活,才能形成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环境。
知识窗
什么是碳补偿?
为什么进行植树造林的活动可以有效地进行碳补偿呢?
这是我们认养的树木。
在碳补偿活动中,我们能做什么?
小组讨论
春天,我们一起种树,让地球降温。
说一说你曾经参加过的为地球降温的绿化活动吧!
1. “碳排放”指的是____________的排放。
2.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碳排放”。物品在_____
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_______”。
3.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为减少碳排放,我们可以节电节水,使
用_____物品,_____物品购买等。
4.我们可以通过大力________,爱护________,来减少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
碳排放
生产
环保
减少
种草植树
花草树木
我的收获
1.人们常常把“温室气体”的排放称为“________”。
3.除了通过绿色低碳的生活来给地球降温外,还可以参与_______
活动。这个活动的通常有效方法是______。
2.地球变暖不仅与大量的“_____气体”有关,还与人类对树木的________有关。因为____遭到大量砍伐,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碳排放
温室
过度砍伐
森林
碳补偿
植树
一、填空题。
1.漫画中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晾晒不烘干
使用环保袋
步行上下班
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量,从而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低碳生活既可以减少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
三、简答题。
吃饭不剩菜
符合。这些行为都可以减少碳排放量和节省能源。
绿色低碳生活
减少我们的碳排放
进行碳补偿
给“地球”降温
1.交流:在生活中我们有哪些减少碳排放的生活方式?
2.实践:根据制订完成的“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
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起来。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12 低碳生活每一天 学案
12 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2课时
学案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和体会为什么要减少碳排放,过绿色生活。
2.认识碳排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反思自己的生活,减少碳排放,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学习难点】
在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低碳生活的习惯。
三、知识构建
1.“温室气体”的排放被称为“碳排放”。
2.(家庭用电)碳排放计算:消耗量(度)×0.785=?千克
3.很多物品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
4.碳补偿是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通过指数等方式把这些碳排放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
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我们可以通过大力种草植树,爱护花草树木,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四、知识训练
1.选择题。
(1)下列哪些行为能减少“碳排放”?( )
A.大力种草植树
B.洗涤衣物
C.晚上开灯睡觉
D.生产一件天然材质的衣服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的( )
A. 氧气
B.碳排放
C.二氧化碳
D.空气
2.判断题。
(1)一颗小树苗、一滴水对于减少碳排放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平时不用太节约这些资源。 ( )
(2)电视机亮度太暗会伤眼睛,因此看电视时需要调亮亮度。( )
(3)家庭一个月用电300度,大约会产生236千克的碳排放。( )
(4)很多物品在生产的多个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 )
(5)减少碳排放与我们生活中省一滴水,省一度电的关系不大。( )
(6)除了通过绿色低碳的生活来给地球降温外,还可以参与碳补偿的活动。 ( )
(7)我们可以通过大力种草植树,爱护花草树木,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只有每个人自愿地过绿色低碳的生活,才能形成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环境。 ( )
3.简答题。
(1)出示关于“吃饭不剩菜”“洗衣用晾晒”“使用环保袋”“步行上下班”的漫画。
①漫画中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
②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
(2)选择一个方面,制定一份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
四、参考答案
1.(1)A (2)C
2.× × √ √ × √ √
3.(1)①参考答案:符合。这些行为都可以减少碳排放量和节省能源。
②参考答案:低碳生活既可以减少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量,从而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如:出行方面:1.多乘坐公共交通 2.可以骑自行车出行
3.开车尽量开新能源汽车……
第 3 页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12低碳生活每一天 作业
12 低碳生活每一天
课后作业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
【夯实基础】
一、填空题。
1. 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气候混乱异常,加剧了 、
、 等气象灾害,进而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
2.科学观测发现,地球“发烧”与大气中逐年增加的 等“温室气体”有关。
3.人们常常把“温室气体”的排放称为“ ”。
4.除了通过 的生活来给地球降温外,还可以参加 的活动。
5.地球变暖不仅与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有关,还与人类对树木的 有关。因为森林遭到大量砍伐,减少了对
的吸收。
6.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 混乱异常,加剧了 、 、 等气象灾害,进而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
【能力提升】
二、选择题。
1.以下做法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 )。
A.少用纸巾,重拾手帕
B.种花植草,爱护花草树木
C.随手关灯、拔插头
D.纸张单面打印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 )。
A.氧气
B.烟雾
C.氮气
D.二氧化碳
3.以下关于气候变暖说法正确的是( )。
A.洪涝、干旱等灾害与气候变暖无关
B.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C.气候变暖与人类过度砍伐树木无关
D.气候变暖,冬天都不寒冷了,真好
三、判断题。
1.我们平时省水省电也是在减少碳排放。 ( )
2.气候变暖导致全球四季如春,是好事。 ( )
3.很少物品会在生产环节产生“碳排放”。 ( )
4.只有每个人自愿过绿色低碳的生活,才能形成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环境。 ( )
5.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 ( )
6.工厂排放烟尘不会增加温室效应。 ( )
7.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带来沿海陆地面积缩小等问题。 ( )
8.“温室气体”主要是工业生产制造出来的。( )
9.全球气温上升几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
10.地球的大气层给我们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 )
【综合运用】
四、简答题。
1.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灾害有哪些?
2.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
一、填空题。
1.气候变暖 洪涝 干旱 高温
2.二氧化碳
3.碳排放
4.绿色低碳 碳补偿
5.过度砍伐 二氧化碳
6.气候 洪涝 干旱 高温
二、选择题。
1.D 2.D 3.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导致冰山融化,部分地区的干旱程度加剧,海平面上升,带来沿海陆地面积缩小等问题。
2.出行乘坐公交汽车,节约资源的使用,种植树木。(回答合理即可)
第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网址:4.12《低碳生活每一天》教案+学案+课件+课堂作业(共6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24811
相关内容
4.11《变废为宝有妙招》课堂作业+课件+教案+学案(共7份)【核心素养目标】12.2 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第12课《低碳生活每一天》第二课时说课.docx
12《低碳生活每一天》(说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docx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教育策略.doc
第18课 3D创意设计大赛(课件(共14张PPT)+ 教案)
第6课《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教案+课件
1.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 教案+课件(共25张PPT)+习题课件(共17张PPT)2024
第13课《我的小天地——立体纸模型》课件(共25页)+教案
第三单元第2课《摆件巧安排》课件(共33页)+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