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他乡重工人”·寻找感动的重工校友系类报道
尊重他人的工作和职业选择 #生活技巧# #人际关系技巧# #尊重他人#
编者按:
他们的梦想,或大或小,却始终如一。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却一直心系母校。他们的年龄,老少不一,却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我们用文字记录梦想,用镜头定格感动。我们一路追寻梦想启航的脚步,记录那些年,感动的人、难忘的事,一起寻找重工文脉的延续、重工精神的传承。
邱力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3日17时23分讯(韦燕)职海沉浮,风正帆悬,大浪淘沙中自是多了几分豪情和豁阔。邱力,重庆拓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正如上所述,他是校友们心中工程界的新一代榜样,2009年毕业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回忆起大学时期,邱力感慨万分。
专业知识太重要了!
比起许多校友丰富励志的大学生活,邱力在重工的经历可谓有一丝传奇。“高考填报志愿时,朋友们建议一起去重庆,结果毕业后,他们都回了家乡,只有我留在了这里。”邱力回忆起当年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只是他没想到,来重庆这一呆就是十一年。
邱力是重工建筑学院工程造价的第一届学生,他坦言,当初学院两个专业的学生加起来才一百多人,老师就有二十几位。虽然是学校最小的院系,但是学习氛围非常浓厚。重工建筑学院的老师都是经历了专业岗位任职,拥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历,不仅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还掌握了大量的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知识太重要了!”邱力表示,在学生阶段曾经不理解学院课程的安排,从测量、造价、施工到力学等,学科内容繁多,直到投身工作岗位,他才意识到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学校的专业知识覆盖面广,可以超越同期上班的很多同事。”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转换,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邱力坦言扎实的专业知识为他的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邱力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勤于实践 夯实基础
在如今快节奏且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很少有人能在一个地方安安稳稳地扎根十几年。没有四处闯荡的冒险和辗转职场的浮沉,而是专注于一个领域、一家公司兢兢业业。邱力在重庆拓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任职至今,从一线施工走到公司管理层,在旁人看起来顺利的职业生涯,他感慨并不容易。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建筑工程行业,要把学校的知识尽快转换为工作实践能力,加上施工员一线条件十分艰苦,坚持下来的人屈指可数。“在我工作的前半年时间里,室友就换了18个”,邱力打趣地说道。三年艰辛的一线磨炼并没有使他怨天尤人,相反,这些苦难造就了他“熬得下来,就挺得出去”的心态。五年工作的沉淀与反思,铸造了邱力踏踏实实地埋下头、勤勤恳恳地做好事的专注态度。一路走来,从项目施工员到技术主管,从技术总工到工程部经理,可以说,邱力演绎了一部精彩励志的建筑工程生涯史。
“基础夯实了,技能到位了,才能更加充分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作为重工建筑学院首届学长,邱力从不曾淡忘肩负使命、心系母校,他一直致力于促进建筑工程领域的校企合作,希望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们就业和发展。
网址:“逐梦他乡重工人”·寻找感动的重工校友系类报道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27967
相关内容
重走与寻找:用徒步校准生活的指针——读杨潇《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创业不用去远方】谷友利:寻味山厨烟火 筑梦乡村振兴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感觉生活好累好压抑怎么办:在压力中寻找释重生
求职迷雾中的我们,如何寻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人民日报:寻找工作与生活的边界
80后乡村女校长
务实生活,寻找简单。
重庆市乡村艺术节舞蹈类决赛举行
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艺术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