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再生环保艺术展吸引市民关注 让“无用之物”物尽其用
“这么‘潮’的袜子居然是塑料瓶做的,真是难以想象!”“咖啡渣还可以做成T恤?”“无用之用”再生环保艺术展7月29日在文化广场开幕,吸引了不少市民关注。
展览分知识科普区和设计成果展,向人们展示了金属、塑料、纸、织物、玻璃等5种可回收物的再生流程,展现可回收物通过回收和再生工艺、以全新“身份”回归生活的过程。
展览现场,市民看到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摇身一变,成了各种新鲜玩意儿:废弃塑料瓶再生制作的挎包、雨伞、棉袜;咖啡渣提炼出“咖啡碳纤维”制作的T恤;塑料餐盒回收利用制作的钥匙扣和墙砖……。
展厅中央,一副画作人气很高,它由参观者共同创作,用织线为作画工具,连接自己投递过的垃圾品类,每个品类上都有相应数据,如:每使用1吨再生塑料,能节省2至3千克原油;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钢0.9吨;利用废纸造纸与用传统的植物纤维造纸相比,可以节约50%的水……40多个数据令人印象深刻,提醒大家再生资源回收的重要性。
展会现场还有十多件来自我市小学生的创意设计,它们是“无用之用”校园环保创意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海水治理基地”、垃圾分类版“千里江山图”、废纸板“亭台楼阁”……孩子们通过创意设计,表达对绿色生活的向往。
“废弃塑料如果混在干垃圾里被填埋到地下,需要500年才能降解,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而它们被回收之后,就可变废为宝。”承办此次展览的环保企业“爱分类·爱回收”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比如塑料瓶经过回收、清洗、粉碎、高温、造粒等环节,转化成再生环保纱线,进而制作成雨伞、包袋等各种再生物品,不仅能减少污染,还可节约资源。”
据悉,“爱分类·爱回收”已在我市投放智能回收机530台,设立交投型回收站8个、供单次货量大于5千克用户投递,日均回收可回收物60吨,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效果明显。“爱分类·爱回收”首席运营官陈静晔表示,“此次艺术展以可回收物为创作素材,通过跨界合作、可持续设计等方式表达循环再生理念,希望通过这些创意独特的作品,将‘分类新时尚,减法新生活’的环保理念融入市民生活,助力‘双碳’目标。”
此次环保艺术展将持续至8月17日,每天9∶30至22∶00开放,市民可免费进场参观。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