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一门心情的艺术

发布时间:2024-12-01 02:41

欣赏音乐也是一种放松心情的生活艺术,特别是柔和的古典乐。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慢生活艺术# #放松心情#

原创 舒怡然 怡然的空间

分享两篇十年前写的美学札记。一篇是学习黑格尔《美学》系列丛书的心得,另一篇是怀旧《少女的祈祷》。

音乐是一门心情的艺术

文|舒怡然

“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这是黑格尔在其《美学》文集第三卷(上)在论述浪漫型艺术---音乐中提出的观点。

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主要是就音乐对于欣赏者的效果而言。通过音乐打动的正是最深刻的主体(即人)的内心世界。这是由音乐自身的特殊属性决定的。从对音乐与绘画的审美经验的对比中就可见出分晓。

绘画固然也可以借助于所描绘的人物的表情或景物的形状和色彩来表现画家的情趣情调和心灵的冲突,并把这种感觉传达给观赏者。尽管我们可以把自己沉浸到一幅画的情境中,欣赏它并达到忘我的境界,但这不会改变一个事实,即这类艺术作品始终还是处在被观赏的地位。然而在音乐中,这种主客体的差别消失了。音乐的内容自身就具有主体性,音乐的表现不是也不可能把其内容转化成一种在空间能够持久存在的客观事物,音乐它只能寄托在主体(人)的内心世界中,并且也只有通过主体的内心世界的活动才得以被感受。藉以表达音乐的声音,它随生随灭。我们的听觉感到它了,所产生的印象刻在心里,声音的余韵只能在心灵的深处荡漾。

音乐是怎样对单纯的心情发挥效力的呢?欣赏音乐既不能单凭抽象的理性知解力,也不可只用零散的感性知觉力。音乐作用于人的是人的内心世界最为敏感的领域,音乐促使人的心情和神智,亦即单纯的精神凝聚中心,处于一种积极的运动状态。这正是音乐对人的心理状态的作用。

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既然是人的内心生活本身,而它所用的声音又是不宜于造成一种空间形象,是在感性存在中随生随灭的,所以音乐凭声音的运动,直接渗透到一切心灵运动的内在发源地。音乐占据了人的情感意识,使这种意识不再和审视的对象(即音乐本身)相对立。情感意识就这样失去了自由,而被卷到了声音的激流中。所以才会有欣赏者随着音乐的节奏,旋律或和声,而产生的心绪的起伏激荡。

当然,也存在两种特殊的情况。如果音乐缺乏深刻的内容或对灵魂深处的表现,我们可能只欣赏纯感性的悦耳的声响,而无法引起任何心灵的感动;或者只凭我们理性的知解力去领悟音调的和谐,曲式的起承转合等音乐的技巧,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与音乐没有发生共鸣。

从这个意义上讲,作曲家的创作面对的就是人类的心灵,而乐曲作为发自内心的纯粹声响,由于赋予了人的心灵格调与情调,使其成为具有灵魂的音乐。声音作为表现音乐的载体,只有当把一种感情纳入其中,再把它鸣放出来,才能成为真正意味隽咏的音乐作品。

音乐作为一种美的艺术,它既需要满足人的精神索求,更要节制情感本身以及它们的表现形式。音乐不能仅仅按照情绪的自然迸发去表现情感,而一定要以一种艺术的方式抑扬顿挫地表达出来。这样才会创造出理想完美的音乐。

正是因为音乐是一种心情的艺术,所以同一部音乐作品,不同的人听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与人的心灵感悟力和心智理解力是很不相同的。就一个人而言,在不同的时候听同一部音乐作品,有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这与人当时的情绪,心境及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音乐的无穷的魅力也许就应该归宿于它是一门心情的艺术。

写于2010 年4月25日

《少女的祈祷》一支无言的歌

文| 舒怡然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那个清晨,在路过音乐学院宿舍楼旁的林荫道上,忽听得一阵柔婉亲切又荡漾着明亮青春气息的钢琴曲,从某个窗口缓缓地飘了出来。我的心随着这娴静又浪漫的天籁之音,时而震颤,时而紧缩。那一刻的我,感动得只想流泪。这是什么曲子,这么纯美圣洁。听着她,仿佛看到晨曦中,走过来一位飘飘欲仙的纯洁少女。我闭上眼睛,让自己陶醉在这偶遇的美妙瞬间。

又是几年过去了,那时满街在流行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某日在王府井一家音像制品商店门前,忽然间又听到了那个亲切熟悉的旋律。我不顾一切地挤到柜台前,急切地询问刚才那支曲子叫什么名字,在哪一盘音乐盒带上。寻寻觅觅四五载,终于找到了她,原来她就是那首闻名于世的钢琴曲《少女的祈祷》。多么奇妙,她的名字竟然与我第一次听她时的感觉是如此吻合。少女的祈祷,在那个夏日的早晨,我分明看到了一位虔诚的少女,听到了她如天使般的咏叹,虔诚又热烈。

很久以后才知道,《少女的祈祷》是出自一位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夫斯卡(Tekla Badarzewska,1838-1861),她创作这首曲子时只有十八岁,正值豆蔻年华。《少女的祈祷》堪称是少女情怀的纯真写照,它逼真地表现了少女奇妙的遐思和幻想,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一位虔诚少女的美好心愿。这部作品于1856和1859年,分别在华沙和巴黎出版。最初刊登在法国巴黎一家音乐杂志的副刊上,但很快就不胫而走,成为畅销一时的名曲。二十世纪她曾经风靡于世界各地,经久不衰。不幸的是,巴达捷夫斯卡生命的休止符终止在了二十四岁,她早早地离去了。在短暂的青春岁月中,她创作了三十五首钢琴小品,但大部分都默默无闻。只有这首《少女的祈祷》,以它的单纯清丽,淳朴亲切,和略带伤感的柔美,打动了千千万万的听众,成为钢琴小品中的一支精美的奇葩。俄国杰出的文学家契诃夫曾在他的著名剧作《三姐妹》中引用此曲作为配乐。

在世界音乐的圣坛里,比起贝多芬莫扎特辉煌的交响乐,《少女的祈祷》只能算作是一朵小花。然而,也许正是这些出自无名之辈的奇花,却常常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优美的乐曲,给人的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一种灵魂的净化与升华。

每次聆听《少女的祈祷》,我内心深处都会生出一种由衷的感动。每一个音符缓缓地流入心田,在金波粼粼的心湖中跳荡。听那琵琶式的曲式,波浪式的旋律起伏,仿佛是她激情地倾述。她像一支无言的歌,时而低声浅唱,时而激昂高歌。

《少女的祈祷》令我怀念起那些遥远的岁月,它们不再是模糊的画面,而是越来越清晰的光影,一点点闪亮起来。

原标题:《音乐是一门心情的艺术》

阅读原文

网址:音乐是一门心情的艺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30457

相关内容

拯救睡眠!艺术冥想音乐会,音疗你的身心
情绪管理是一门艺术(表达情绪的艺术作品)
毛姆曾言:“快乐是一种艺术,我们必须学会这门艺术。”
生活是一门艺术
生活是一门“艺术”
音乐体验+文创艺术+艺术手作=?
艺术是怎样疗愈人心的?
冷门却又暖心的艺术专业——艺术治疗
特殊儿童的艺术治疗和音乐治疗
曾军良:语言是一门真正的艺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