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宏杰耗11年拍“锅碗瓢盆”:镜头里的家当 中国人的故事-文化名人-人物频道-中工网
品味生活琐事中的智慧:锅碗瓢盆里的哲学故事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故事精选# #生活哲理故事#
摄影师马宏杰耗费11年,走进47个家庭,拍下他们的“锅碗瓢盆”
镜头里的家当 中国人的故事
摄影师马宏杰在工作中。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巴镇人家。
摄影师马宏杰,耗费11年,拍摄了47个中国家庭的家当。跟随他的镜头走到每一个家的门口,目睹那些形形色色的家当,亦仿佛在品读一部中国人的心灵史,他们的勤劳、辛苦、梦想和欢乐,和他们的家当一样,日复一日地存在着、呈现着,质朴无华,温暖美好。
昨天,马宏杰带着他的摄影集《中国人的家当》,和朋友们一起述说关于家当的故事。
拍摄地点均有代表性
早在2003年11月,马宏杰开始参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专题项目之一“家当”,那个时候他还在洛阳当工人,是个超级摄影发烧友。在湖南凤凰,他拍摄了第一组家当照片,那是一个有100多年历史的古城人家,古老的灰瓦房下,碗柜、立柜、双人床、书桌,以及正在晾晒的红辣椒、布鞋……摆满了整个院落,站在院子中间的一家5口人露出了知足的笑容。正是凭借这组照片,马宏杰成功逆袭,当上了《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
这个专题别人拍拍也就得了,但马宏杰一直放不下。他利用业余时间,花了11年,跑了全国20多个省份,选了47个家庭,拍下他们的家当。
这一系列作品的拍摄地点都有一定代表性,长江源头、黄河边、运河边、内蒙古大草原、黄土高坡等等,地貌特点和人文特点迥异。镜头里,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家庭在自家门口,和从自己家中搬出的物品一起摆造型。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孩子,汉族人、哈萨克族人、回族人、黎族人……照片中,你能看到用传统工艺烧制而成的陶土瓦和歇山顶彩绘斗拱、坚固的茅草屋顶,用泥土及稻草做成的泥墙,还有竹墙、石墙、红砖和水泥钢筋,以及用鞣制的动物皮毛盖成的蒙古毡房,更有房屋主人自行设计的现代化房屋。
他们所拥有的物品也同房屋一样,反映着其生活状态和经济条件。锅碗瓢盆等极其平常的日常用品更为多见,还有鸡、驴、马、羊,以及机械工具,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从农场到厨房,从田野到工厂,从渔网到晾晒干货的篓子,我们目睹着人们如何在处于剧变中的世界里谋求生计。”策展人、批评家迈涯如此总结。
网址:马宏杰耗11年拍“锅碗瓢盆”:镜头里的家当 中国人的故事-文化名人-人物频道-中工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36393
相关内容
锅碗瓢盆里的人间烟火锅碗瓢盆(锅碗瓢盆的意思、拼音及典故)
锅碗瓢盆的日记
陕北人的锅碗瓢盆
描写锅碗瓢盆的作文(精选25篇)
锅碗瓢盒什么意思(锅碗瓢盆代表家中的什么?)
锅碗瓢盆题目答案解析,锅碗瓢盆题目答案解析
陶鬲:锅碗瓢盆中古人的生活智慧
小镇的记忆碎片之十三:锅碗瓢盆
古代的锅碗瓢盆长啥样?快到四川博物院看 “食味人间”文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