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科普进家门 装修垃圾有“归处”
(通讯员 钱雅君)垃圾分类是城市治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进一步深化生活垃圾分类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平江街道旧学前社区党委、妇联携手姑苏区财政局、人社局、住建局、环卫所等共建单位,共同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引导辖区居民在生活中养成分类投放好习惯,践行并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理念。
垃圾分类知识宣讲
活动开始,在平江街道旧学前社区的活动室内居民们一起观看了垃圾分类的宣传视频,在讲解过程中,垃圾分类志愿者对生活垃圾种类进行了细致划分。从厨余垃圾到可回收物,从有害垃圾到其他垃圾,每一类都讲解得清晰透彻。居民们认真聆听,不时提问互动。垃圾分类志愿者耐心解答,通过实例分析和现场演示,让居民们更清楚地知道如何正确投放生活垃圾。比如,剩菜剩饭属于厨余垃圾,应投放到绿色垃圾桶;废旧纸张、塑料瓶是可回收物,要放入蓝色垃圾桶;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得投进红色垃圾桶;而用过的纸巾、陶瓷碎片等则是其他垃圾,对应灰色垃圾桶。在讲解过程中细化生活垃圾的种类,让居民更清楚的知道如何正确投放生活垃圾,提高居民知晓率、参与率及投放准确率。 入户宣传有效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别出心裁地组织了垃圾分类志愿者上门服务,针对建筑垃圾的处理进行专项普及。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装修、房屋改造等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志愿者们每到一户居民家中,都耐心地向居民发放建筑垃圾处理宣传手册,并结合实际情况,为居民讲解建筑垃圾的正确分类和合法处理途径。对于居民们提出的关于建筑垃圾清运费用、堆放地点、回收利用等问题,垃圾分类志愿者们一一给予详细解答,并告知居民们社区将设立专门的建筑垃圾堆放点,方便居民集中堆放,同时联系了专业的建筑垃圾清运公司,确保建筑垃圾能够及时、安全地清运处理。此外,垃圾分类志愿者们还鼓励居民在装修过程中尽量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倡导绿色装修、环保施工的新理念。
垃圾分类一小步,环保生活一大步。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也促使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垃圾分类中来,使更多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共同建设绿色环保、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平江街道旧学前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旧学前社区将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居民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好习惯,树立绿色环保新风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