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环境改造设计(7页)
社区绿化建设,改善居住环境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区治理策略#
住区环境改造设计 0 环境改造的任务性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居住区的环境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住区环境改造设计应该与使用者的活动和期望紧密结合, 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反映使用者活动和期望的环境改造才是有效的, 只有受使用者支持和喜爱的环境改造才是成功的。本文从使用者活动和期望出发, 以上海曹杨新村沿花溪路段为例, 研究住区环境改造设计。 1 调研方法及目 调查选取上海市曹杨新村花溪路作为研究对象 (图1) 。曹杨新村是解放后上海市兴建的第一个工人新村, 也是全国最早建造的工人新村。经过40年的建设, 曹杨新村成为上海市区西部拥有10万余人口的成熟大型居民区, 周边交通发达, 住区内部配套设施比较齐全。曹杨新村总体环境比较优美, 被誉为银式项链的曹杨环浜依村环绕, 公园、绿地相间, 绿化覆盖率达3 4%。 花溪路紧邻曹杨一村, 与环浜相伴, 是整个住区最有特色的道路之一 (图2~5) 。笔者曾对花溪路进行多次现场踏勘调查。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 再次对花溪路做调研。此次调研主要是对在花溪路及其相邻环浜两侧环境中停留的居民进行观察和调查问卷, 具体采用观察、拍照、平面标记、问卷等多种方法。 此次调研的关注点:一是环境使用者的目前活动;二是使用者对环境的期望。研究具体内容:选择若干时间段观察使用者在住区环境中的活动情况, 并记录再做相关统计。在花溪路上对停留者进行问卷访问, 问卷当场回收。调研的目的:一是使用者的活动和期望可作为环境改造设计的设计依据;二是为以后类似住区环境改造设计的前期积累经验。 2 结果 2.1 用户活动观察的结果 使用者活动观察主要集中于使用者基本情况、活动与环境空间开敞度、活动与座位、活动与其它设施等的关联性。 2.1.1 青少年比例不高,说事时必须犯(以青少年危险年龄更少) 对总共4 5份偶遇样本进行了年龄分类, 发现中老年使用者占绝大多数 (88.9%) , 青壮年不到10%, 几乎不见儿童和青少年 (表1) 。究其原因:一是曹杨新村的人口老龄化严重, 60岁以上人口超过24.87% 2.1.2 群聚感或围合感强 调查发现, 室外空间的开敞度对人们的活动有较大的影响。在住区小尺度的环境中, 开敞度中等的场所受到较多使用。在适当开敞的场所中, 既有群聚的可能, 也有一定的围合感。8 2.2% (3 7位) 被调研者喜欢在活动时看到环浜或者环浜里的水面。但在离水面较近的地方又往往是狭窄的过道, 无法展开较为集中活动。有的场所绿化密布, 将通往水面的视线遮挡, 也无法吸引居民活动。 2.1.3 第二,座位设计 居民主要活动有休憩、锻炼、聊天等, 大部分为自发性活动。在45位被调查人中, 2人属于扦脚工, 几乎每日都应约而来, 带来工具, 在场地的一角为老人们服务, 其余43位都来自住区。活动者以坐为主要姿态, 但座位显然不够。而且现有座位面层比较生硬, 粗糙, 缺乏考虑老年人生理和心理感受。在A区域, 12位被调查居民中有11位反映石材座位板生硬, 冬季自带木板才会就坐 (图6) 。多数座位没有靠背 (图7) , 也会给老年人带来不舒适候为早上6~7点, 其次为下午3~4点, 这符合老年人作息习惯。而在地处桐柏路和花溪路交叉街角的E区域, 也有锻炼设施的布置, 而笔者在一天之内只观感觉。 2.1.4 b区域的活动状况 一般而言, 设施的集中布置有利于集中活动发生。从现场观察来看, 居民的停留使用频率较高的场地为A、B两处, 45位被调查中在A处活动12人, B处活动1 9人;而在其余场地活动较少 (图8) 。在A区域的靠近环浜的角上有个石亭, 那是这块居民活动最频繁, 白天几乎都有居民在亭子里或者亭子周围活动 (表2) 。显然, 亭子成为该场地的核心。亭子冬天能避风, 夏季能遮阳, 给活动者提供了临时的庇护所。 B区域是锻炼器材较为集中的场地, 又靠近一村, 是附近居民喜爱的场所。在该区域1 9位被调查居民中, 有1 5位居民只要天气允许每天都来, 上下午各一次, 3位居民一周两三次, 1位偶尔来, 而在B区域的主要活动为使用各种锻炼器材。1 9位被调查居民中, 1 4人停留时间在1 h左右, 2位在1.5h左右, 2位在2h及以上。据白天观察, 发现B区域的人数都在4人以上, 最多时观察到有2 2人停留。白天人数最多的时察到2位居民使用器材, 且停留时间都在15min以下。A、E两区域虽然都紧邻环浜水面, 但人们对区域的喜爱显然是有很大区别的。但A区域紧邻曹杨一村, 居民出入方便, 而且有围墙围护, 场所的围合感较强, 锻炼设施多样, 布置集中;而J区域与高层住宅隔浜, 临浜为密实的植被, 遮挡了视线, 另一侧为公共建筑的山墙, 对面为桐柏中学, 地处街角, 往往成为“抄近路
网址:住区环境改造设计(7页)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38395
相关内容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修改)老旧小区改造 为市民创造舒适居住环境
266页适老化居家环境设计与改造PPT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城市旧居住区环境改造的思考
居住区环境设计说明.pptx
适老化居住环境改造计划
居住环境景观设计
浅谈居住区环境认知与室外环境设计
城市住区物理环境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