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好生活思想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4-12-01 21:40

'生活美学与哲学思考':探索生活美学背后的哲学思考。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美学心得# #时尚生活理念#

马克思好生活思想的哲学思考

自人类诞生以来,如何过上好生活就一直是人们永恒不变的探讨话题。无论是理念、精神主义者,还是实践、现实主义者,他们所讨论的哲学问题都绕不过“好生活”这一活生生的现实问题。但是,对何为好生活和善生活的理解,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均将其视为主观价值判断,缺乏统一的客观标准,无法成为康德所说的普遍伦理法则。针对这一困境,马克思将好生活和善生活置于生产实践活动之中,就彻底克服了以往哲学的局限性,为好生活和善生活的价值判断确立了客观标准。马克思所谓的生产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充分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为好的或善的生产活动,而这种好的或善的生产活动内在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平等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因此,在马克思视域下,好生活或善生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和人与人平等共享的生活。如此一来,马克思的好生活思想就彻底克服了以往生活思想的局限性。在古希腊时期,神作为自然宇宙规律的象征,并且集善、理念和美德于一身,而人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向神靠近,这就导致了人要臣服于神而生活,从而,古希腊“近神而居”的生活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不平等的生活;生活在中世纪的人们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因此,人也必须遵照上帝的旨意而生活,而人的职责就是替上帝看管整个自然界,所以说,中世纪寄希望于“上帝之城”的生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之间不平等的生活,而另一方面则是人受制于上帝的不自由生活;相较于过去的社会生活,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增长,现代人不再受到外部自然界的限制,所以,他们认为这样的生活是绝对自由的生活方式,而且生活的目的就是在“物的包围”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在普遍物化的社会关系中,物作为支配标准来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就势必造成人与人之间形成冷漠、对抗和隔阂的关系,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生活的不平等和加大贫富差距的严重后果。与以往的生活思想相比,马克思建立在生产实践基础上的好生活思想彻底消除了过去生活中人与自然之间不平等和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生活现象,从而奠定了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础。

网址:马克思好生活思想的哲学思考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38801

相关内容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生活
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当代价值
生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发展
生活与自由——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
生活与自由——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pdf
【杨楹】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当代价值
《大学生活与马克思哲学》.ppt
对幸福的哲学思考
【扈志东】哲学与生活:马克思《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读解
大学生哲学思想教学探析论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