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仪式感,才是生活的高配
生活配饰不仅是装饰,也是生活的仪式感体现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创意生活# #生活配饰#
作者 | 帆书 · 亦文
四季浮华,冬日沉静。
《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在这寂寂寥寥的冬里,小雪是它温柔的注脚。
闲坐家中,煮一壶茶,翻半卷书,不知不自觉窗外有小雪落下。
那是冬季的仙使写给人间的第一封冬信:浪漫、唯美。
如书中所说:雪落为安信,小雪有喜来。
小雪的趣味是初冬的留白,给人执笔写就冬的美好,也提醒我们:
生活再忙,也别忘了多一些仪式感。
小雪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是这样被解释的:“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初冬的寒气刚至,冷雨相凝成雪,又因着冷气很薄,雪很小,一点一点的下,如在天地之间闲庭信步,徐徐缓缓。
小雪虽闲落,但是人间已大忙。“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习俗不是一句空话。
家里的小童捧着刚打好的糍粑,香甜的味道入喉,眼睛很快便眯成了一条缝。
家里的长辈顾不上两颊密密匝匝的细汗,手下就摊开了浅绿色的蕻菜,青口的大缸洗净,一层菜一层盐,小雪也瞅准了空,飞一般地跌尽缸中。
美其名曰的雪里蕻真的披上了一层雪衣,腌进了冬天的味道。
人们用尽虔诚来对待四季风物,以此治愈不幸的宿命。
小雪,是一记处方,能消解人生百般苦难。
诗人陆游生不逢时,一辈子都在和北宋的存亡相对抗。
他苦读诗书,本着为国效力的梦想,坚守抗金的伟大使命,奈何被朝中的主和派排挤,一路被贬。
心中愤懑的陆游在小雪日写下:
檐飞数片雪,瓶插一枝梅。
童子敲清磬,先生入定回。
诗人站在廊下,静看着小雪一片一片的闲落而下,满怀激情,像极了自己奔赴理想的样子。
剪下来的一枝梅花静立在瓶中,和诗人一起看着眼前的小雪,两厢无言。
隔壁的童子敲打着石钟,一下一下在清空中,发出明亮的声音,回头看向诗人,他已经入定修养,进入一个无谓的世界。
小雪读懂诗人悲苦,曼妙的进入诗人的心境,安抚他的流离和无奈。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天下之好像每一个都背负着不同的使命,为了名,为了利,也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大爱,奔忙不停。
小雪,让人瞩目,使人驻足。
当我们停下来、静下来,看看身边人,想想身边事,或许会有不同的感悟。
放下也好,释然也罢,没有人的一生是不留遗言的,缺,也是另一种圆。
《黄帝内经》中写道:“冬三月,此谓避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养藏之道也。
立冬过后,天地间的阳气下沉,阴气上升,冬天正式来临。
闭塞成冬,小雪大藏,适宜养生。
藏的意义,是守住,不让身体过多精力、精神过度消耗,趁着冬天藏起锋芒,蓄锐以待。
小雪飘的时候,林间的飞禽走兽早早藏进了树洞和地窖,聆听着冬天的风雪和晴日。
人们也藏起粮食,准备过冬。
小雪这一天,藏得最深的要属酿酒,小雪酿的酒,是要在大年夜拿出来喝的。
有的人家酿果酒,放苹果、雪梨和山楂;有的人家酿米酒,放高粱、小麦和糯米。
一种酒藏了三季的果蔬,也藏进了农人三季的辛劳。
闭塞的冬天,万物止息,唯有小雪酒欢畅的发酵,一个一个的炸裂混合着粮食的香甜,给这个冬天抒写一篇动听的华章。
谚语有:“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的说法。
小雪落的时间长,预示着来年的雨水均匀,大旱大涝的机会不多。是人们盼望的丰收之年。
小雪落在北方的冬麦之上,给麦苗盖上了一床铺天的雪被,无形之中,冻住了害虫和病菌,化解了良田的危害。
小雪将沉于地表的阳气凝固,成为寒冬里最暖的屏障,土壤在怀中分解,幻化成一股更强的力量,守护千家万户的根基。
人和四季坦诚相持,互为师长。智慧的古人以农事节气作为天地轮回的量尺,赋予人生新的参照之物。
“不时不食”,便是对四季的恪守和敬畏。
生而为人,被天地滋养,我们应该审视自己的欲望,是否要的过多,超越了为人的本分。
藏,也是人生的格局。
财不外露,能保命;话不多说,可防身。
藏是一种境界,你能藏多深,就能走多远。
没有谁的人生会是一帆风顺,假若你遭遇了人生低谷,不如借小雪之日,把自己藏起来。
读书、静坐,默默核对人生的要义,检查自身的疏漏。
经历过闭塞成冬的人生,才能胜出新一季的风华。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枯荷垂手,残菊在枝。入冬后,一如四季落幕,一片悲暮之景。
小雪一到,残荷也能听出雨落声,菊花可为梅花赏。小雪有喜,喜不自胜。
诗人看着外面的天气要下雪了,赶紧示意书童出去请几位要好的知己过来。
借着小雪如瀑的意境,把世事隔绝在外,煮酒待贵客,烤肉话江湖。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怎么不能?这样的小雪天,谁还舍不得挂起墨笔,走出门外,淋一身小雪即如披一身羽衣,快步叩门。
酒香、肉香,早已越墙三里,等候在朋友的心中。
小雪的喜,是有人相知的喜;小雪的喜,亦是把酒言欢的喜。
人海茫茫,有些遇见,就是喜,若是懂得,那就是大喜呀!
年轻的时候,谁还不是追梦的少年,驾马远去的勇,如今是烫手暖心的酒,一杯下肚,百转千回。
我们讨论世界,辨别人生。其实,我们就是世界,我们才是鲜活的人生呢!
暮年相聚,是路过四季的淡然,也是经过四季的释然。
人到了年纪,自然会放下执念,允许一切发生。
恩怨融于火下,深情溢出酒盅。再大的挫折三杯之后尽可笑谈,再深的成见,在小雪面前也被稀释,成为一种过被原谅,被宽容。
那初时的梦,成为了一身旧衣,贴身又贴心。
小雪,仿佛一位故交,年年见又年年新。在它面前,人变得放松、欢喜、期待。
诗人在这样的小雪夜,听雪,赏雪,煮雪,直到次日天晴。
“小雪初晴,画舫明月,强饮未眠”。
雪陪着人,人陪着天,至一日晴好,方才客散离席。
下一回约,又要忙碌好整个四季,打点了一年的衣食之后,才有促膝而座的长谈了。
小雪有喜,是一种自恰的满足,也有一种迎面相逢的欣喜。
小雪,是链接深秋和初冬的诗者,也是巡礼人生四季的使者。
日复一日的寻常生活,每一个节气的提醒,都是天地轮回的仪式感。
没有人能越过时间,直达彼岸。
作者 | 亦文
主编 | 阿医
排版 | 余景
图片 | 图虫创意
原标题:《小雪:仪式感,才是生活的高配》
阅读原文
网址:小雪:仪式感,才是生活的高配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39282
相关内容
将就是活着,仪式感才是生活什么才是生活的仪式感?这是最好的解释!
保持生活的仪式感
[生活中的仪式感]生活中的仪式感
所有的仪式感,都是生活里不可缺少的小确幸
生活中的仪式感
生活“仪式感”为什么流行?
评论员随笔:保持生活的仪式感
关于生活需要仪式感的说说(仪式感:点亮生活的仪式之光)
生活是否需要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