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熬夜、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忙碌的打工人却在农田里治好了精神内耗?
在忙碌的工作日,为家人准备一顿简单却精心的便当。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烹饪乐趣体验# #家庭餐桌趣事#
“不想卷了,回家种田吧!”
快节奏的生活里,这几乎是很多都市打工人心照不宣的口头禅。
厌烦了每天挤着地铁,花两个小时通勤;
无法忍受沉重的KPI,熬夜加班成了常态;
试图逃离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与精神内耗……
大家期待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治愈,面朝黄土可以带来一种莫名的踏实和安全感。
▲ 风吹农田
但对于“五谷不分”的年轻一代而言,重返乡村当真能如愿过上轻松自由的生活吗?
是逃避,还是人生的另一种可能,答案或许在自己心中。
关于种地这件事,当大部分人还停留在幻想阶段时,真实案例已时不时上了热搜。
金融女博士放弃百万年薪回农村种梨,为50个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3岁兵哥哥回乡当村支书为家乡葡萄代言,带动产业致富;90后姑娘当全职农民,流转千亩土地发展种植业……
面对这些极具反差和正能量的鲜活故事,大家赞美、羡慕,却很少看见背后付出了多少。
▲ 回乡种辣椒
直到慢综《种地吧》出现,十位名不见经传的男明星组成了种地天团“十个勤天”,将真实农耕生活呈现在无数观众眼前。
相较于印象中田园生活是岁月静好,大家赏花品茶、唱歌游戏的乌托邦,其表现出了土地严肃且残酷的那一面:
比如看起来简单的排水通沟,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才完工。
比如送化肥的卡车陷在了半路上,1200袋,每袋50公斤,少年们不得不肩扛手拽、当场卸货。他们第二天起床时浑身酸痛,还得继续下地干活。
▲ 十个人搬30吨化肥
事实证明,大家向往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之不易。
很多人只放大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诗意,一抬头就能望见的星星和夕阳,却忽略耕田种地所需的披星戴月,和农村发展中的问题瓶颈。
因为风景看多了都会习以为常,光芒褪却后才发现,回乡种地不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后路,同样布满荆棘。
生活的压力也并非来自于城市本身,而是要权衡好自己的内心究竟想要什么。
在日复一日、朴素平淡的耕作之中,少年们身上不怕苦不怕累、用最好的年华奉献土地等朴素价值观,悄无声息地打动了这些孤独漂泊的心灵。
哪怕暂时无法抵达诗与远方,也要过好眼前的苟且。
就像十个勤天每天早上的直播,伴随了许多打工人的通勤之路,看着他们认真劳作的身影,自己都忍不住在心里鼓了鼓劲——
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付出一定有回报吗?
大概没有人能够给出肯定的答案。
日新月异的时代催生了浮躁情绪,似乎做任何事情都要立马看到效果,丧失等待的耐心。
追剧需要倍速,看书想要剧透,可能把最好的青春给了恋人却遗憾分手,又或是兢兢业业地工作,始终没有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
十个勤天同样面临着这样的迷茫时刻。
某次,他们精心培育了平菇去县城上卖,卖力吆喝却少有问津。蒋敦豪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人生,虽然拿过《中国好声音》冠军,没想到出道即是巅峰,音乐事业一直没有起色。
“我很努力地展示,但总是在被别人挑选,然后被拒绝。”
这样的感受,大概屏幕前的很多人都曾经历过,努力没有获得预期中的收获,也没有换来认可与支持,我们在他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模样。
▲ 在集市卖平菇
不过少年总是积极向上的,在心酸之余又自我安慰,“换个角度来想,也许不是我们不够好,只是人家真的不需要。”
简单的一句话,却像是一阵温柔的风,吹拂着现实中焦虑苦恼的人。
与此同时,十个勤天也用行动告诉大家,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只要持续不断的付出,终会离目标更近一步。
这群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在农田里翻地、施肥和打药,见证了稻谷发芽、生长、抽穗、灌浆直至成熟的全过程,一同挥洒汗水,一同喜提丰收。
▲ 丰收的喜悦
去年节目收官之时,他们用190天时间,在142亩荒芜的土地上种出5万斤粮食,惊艳了所有人。
虽然远离了光鲜亮丽的娱乐圈,他们却用辛勤耕耘解答着“付出与回报”的历史难题。
而在这些汗水与笑容里,我们也真切感受到了土地的治愈力,并不只是来自惬意的田园风光,更来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踏实感。
“不要心急,盼一个晴天。”
努力不会白费,曾经走过的弯路,都会成为宝贵的经验积累。要知道,并不是时间、土地给予回报,而是所做的一切努力给予了回报。
哪怕成功来得没那么快,我们只需做好眼下的事情,变得更加成熟与自信。
至于结果,且行且看。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这是诗人海子所向往的幸福生活。
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离真实的生产过程越来越远,仿佛有种食物都是从超市货架上长出来的错觉。
《制造消费者》一书中提到:“人们在看到一件商品的时候很难了解其生产过程,也无法计算背后的劳动时间。”
背后原因,是越来越多年轻人渐渐远离土生土长的家乡,前往更加繁华的都市。无论成为精致的都市白领,还是穿梭于高楼大厦的外卖员,各行各业的年轻人似乎都在“躺平或内卷”里左右摇摆。
大家经常陷入孤独,迷茫,却鲜少有人愿意回到这片土地。
这种现象让导演杨长岭陷入了思考:世界很大,年轻人应该要有更多可能性。
▲ 蒋敦豪照顾小羊
于是,《种地吧》应运而生。当大家在寻求轻松温暖的内容同时,也期待寻找理想的生活方式,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给迷茫的人一些答案。
参加节目之前,少年们各有困境。从小听从父母安排的赵小童,渴望一次独立的选择;赵一博到处见导演、制片人,却始终掌控不了自己的生活;蒋敦豪举办的音乐会只卖出了二十张票,连包场费用都赚不回来。
直到站在乡间田头,每天的日程表都清晰可见。今天洒水,明天除草,几天巡逻一次麦地,干完就能睡觉。早上一觉醒来,就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不用思前想后。
而且土地不会骗人。只要用心对待,按部就班,就能收获自然的反馈,这种确定性缓解了大家的焦虑。
这对于你我而言,显然也是一种新的人生认知。
即便生活中的迷茫是常态,但内心里多了一根支撑——我们知道,总有一些事情是可以由自己决定的,当机会来临时,认真抓住它。
少年拖着病体与时间赛跑,开着播种机扬起灰尘的场景,与去年遥相呼应;
第一季需要消耗六天来完成的水稻收割任务,如今在一天便已经完成;
尽管“炒作”“摆拍”“飘了”之类的质疑声自开播起就不绝于耳,然而,这些埋头苦干的年轻人最关心的问题依然是,如何把地种好,如何做大做强。
过程也许并不会很轻松,红利也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置身其中会很自洽。
因为这就是他们当下选择的道路,和自己想要的生活。
至于屏幕前的人,无论选择城市还是回到家乡,无论选择奋斗还是佛系,无论选择循规蹈矩还是自由放纵,从来没有孰优孰劣的定义。
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一种不设限制的,我们能够主动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历尽千帆之后会明白,其实走过的路都通往我们的内心,
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日后回忆里让人感觉充满希望的瞬间。
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中说,“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在三四月做的事,在七八月自有答案。”
正如综艺节目里的少年辛苦耕耘,等待丰收。水稻会变成粮食,鸡鸭鱼羊会长大,花朵会盛开,庄稼会抽芽结穗,这是来自土地最诚恳最可靠的反馈。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时光就是用来探索、成长和沉淀的。岁月如梭,与其陷入焦虑和彷徨,不如勇敢地拥抱每一个当下,积极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脚踏实地,方能厚积薄发。
想要拥抱土地的气息?
撰稿、排版 | Leven
设计 | 大斐
原标题:《三更熬夜、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忙碌的打工人却在农田里治好了精神内耗?》
阅读原文
网址:三更熬夜、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忙碌的打工人却在农田里治好了精神内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40438
相关内容
熬夜加班、职场压力、精神内耗……沪漂四年后,她会如何选择?大忙人高效省时保养法 加班熬夜全不怕
工作忙碌而充实的句子(精选250句)
长期熬夜=透支生命?年底了,“熬夜族”如何正确自救
生活忙忙碌碌的说说
形容生活忙碌艰辛的四字成语
描写忙碌的句子220句
人有三宝精气神,养精=养命!
人民日报评论员随笔:让忙碌变得充实
一天天忙忙碌碌的生活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