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九种常见烹饪习惯让营养流光光

发布时间:2024-11-11 16:43

生活中九种常见烹饪习惯让营养流光光

  平时烹饪时,我们都希望米淘得越干净越好、牛奶一定要煮沸才喝,殊不知我们认为的正确的“习惯”却会让食物营养都流光!今天应届毕业生网为大家带来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大家,希望对您有帮助!

生活中九种常见烹饪习惯让营养流光光

  惊 生活中九种常见烹饪习惯让营养流光光

  1.错 每天早晨把牛奶倒入锅中,大火煮沸

  对 煮牛奶时,首先,加热要快,使温度迅速上升,千万不要火未旺时就把奶锅放到火上。其次,不要把牛奶煮沸,看到牛奶表面膨起很多泡沫,就及时取离火焰中心处,稍停片刻就可以了。

  2.错 煮鸡蛋时注入多半锅水

  将鸡蛋放入,煮到水将干为止,有的鸡蛋甚至已经煮破。鸡蛋若煮不得法,蛋白、蛋黄都很硬,这样不利于消化吸收。

  对 鸡蛋于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2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

  3.错 淘米时反复清洗,直到淘米水清澈为止

  对 淘米肘多放点水,快速清洗两次即可。根据实验,大米中的维生素B1,经一次搓淘后减少70%,两次后减少80%。维生素B1不仅能增进食欲,还能维持胃肠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参与糖的正常代谢。人体缺少维生素B1,糖的代谢就会受到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活动会出现紊乱。

  4.错 经常做一些二次过油的菜肴(先炸再炒)

  油炸食品含有大量的自由基、过氧化物与致癌物质,增加罹患癌症的`几率。而且高温会使食物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等营养素被破坏,几乎没什么营养可言。

  对 减少大火热炒。改用蒸、卤、烫、煮等烹调方式。选择含单不饱和脂肪多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茶树油、花生油等。

  5.错 常吃剩菜剩饭

  反复烹煮的剩菜剩饭容易流失许多营养素,包括维生素B群、维生素C、叶酸等,长期如此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除此之外,剩菜剩饭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多,致癌物质随即增多。有些人舍不得倒掉高汤或汤汁,如此会摄取过多高嘌呤食物,导致尿酸增加,引起痛风。

  对 你可以尝试使用凉拌的方式处理晚餐菜肴。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K、叶酸、泛酸等营养素遇到热、光,容易造成营养流失,所以食材最好存放在有盖的不透明容器中,然后再放入冰箱冷藏,这样既不会产生异味,也不会破坏食物的鲜度。

  6.错 先切菜然后洗菜(或将菜浸泡在水中)

  对 先把蔬菜整个儿浸泡、洗净,入锅前而且不宜冲泡太久,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

  7.错 焯菜时冷水下锅,炒菜时要慢慢加热

  对 焯菜时热水下锅,炒菜时急火快炒。通过旺火急炒的方法,可缩短菜肴的加热时间,降低食材中营养素的损失率。例如,猪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如将猪肉切成丝,旺火急炒,其维生素B1的损失率约为13%,而切成块用文火炖,维生素B1的损失率则约为65%

  8.错 丢弃了含维生素最丰盛的部分

  对 例如,豆芽菜,有人只吃下面的芽而将豆瓣丢掉。事实上,豆瓣中含维生素C比芽的部分多2~3倍。再就是做蔬菜饺子馅时把菜汁挤掉,维生素会损失70%以上。正确的方法是,切好菜后用油拌好,再加盐和调料,这样油包菜,馅就不会出汤。

  9.错 为了多吃水果而榨果汁

  对 水果还是要吃原果。每人每天四两一个的苹果,吃一个到一个半就够了。如果榨果汁,一个肯定不够,有时候要三四个,这样会无形中摄取过多的果糖、葡萄糖,身体代谢不了,容易引发疾病。

《生活中九种常见烹饪习惯让营养流光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生活中九种常见烹饪习惯让营养流光光】相关文章:

1.日常生活常见的烹饪误区

2.西红柿要怎样烹饪才不会让营养流失掉

3.怎样烹饪蔬菜有营养

4.茄子怎么烹饪营养最佳

5.烹饪不当饭菜无营养

6.如何养成烹饪好习惯

7.常见的见烹饪误区

8.营养豆腐菜的烹饪技巧

生活中九种常见烹饪习惯让营养流光光

  平时烹饪时,我们都希望米淘得越干净越好、牛奶一定要煮沸才喝,殊不知我们认为的正确的“习惯”却会让食物营养都流光!今天应届毕业生网为大家带来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大家,希望对您有帮助!

生活中九种常见烹饪习惯让营养流光光

  惊 生活中九种常见烹饪习惯让营养流光光

  1.错 每天早晨把牛奶倒入锅中,大火煮沸

  对 煮牛奶时,首先,加热要快,使温度迅速上升,千万不要火未旺时就把奶锅放到火上。其次,不要把牛奶煮沸,看到牛奶表面膨起很多泡沫,就及时取离火焰中心处,稍停片刻就可以了。

  2.错 煮鸡蛋时注入多半锅水

  将鸡蛋放入,煮到水将干为止,有的鸡蛋甚至已经煮破。鸡蛋若煮不得法,蛋白、蛋黄都很硬,这样不利于消化吸收。

  对 鸡蛋于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2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

  3.错 淘米时反复清洗,直到淘米水清澈为止

  对 淘米肘多放点水,快速清洗两次即可。根据实验,大米中的维生素B1,经一次搓淘后减少70%,两次后减少80%。维生素B1不仅能增进食欲,还能维持胃肠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参与糖的正常代谢。人体缺少维生素B1,糖的代谢就会受到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活动会出现紊乱。

  4.错 经常做一些二次过油的菜肴(先炸再炒)

  油炸食品含有大量的自由基、过氧化物与致癌物质,增加罹患癌症的`几率。而且高温会使食物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等营养素被破坏,几乎没什么营养可言。

  对 减少大火热炒。改用蒸、卤、烫、煮等烹调方式。选择含单不饱和脂肪多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茶树油、花生油等。

  5.错 常吃剩菜剩饭

  反复烹煮的剩菜剩饭容易流失许多营养素,包括维生素B群、维生素C、叶酸等,长期如此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除此之外,剩菜剩饭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多,致癌物质随即增多。有些人舍不得倒掉高汤或汤汁,如此会摄取过多高嘌呤食物,导致尿酸增加,引起痛风。

  对 你可以尝试使用凉拌的方式处理晚餐菜肴。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K、叶酸、泛酸等营养素遇到热、光,容易造成营养流失,所以食材最好存放在有盖的不透明容器中,然后再放入冰箱冷藏,这样既不会产生异味,也不会破坏食物的鲜度。

  6.错 先切菜然后洗菜(或将菜浸泡在水中)

  对 先把蔬菜整个儿浸泡、洗净,入锅前而且不宜冲泡太久,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

  7.错 焯菜时冷水下锅,炒菜时要慢慢加热

  对 焯菜时热水下锅,炒菜时急火快炒。通过旺火急炒的方法,可缩短菜肴的加热时间,降低食材中营养素的损失率。例如,猪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如将猪肉切成丝,旺火急炒,其维生素B1的损失率约为13%,而切成块用文火炖,维生素B1的损失率则约为65%

  8.错 丢弃了含维生素最丰盛的部分

  对 例如,豆芽菜,有人只吃下面的芽而将豆瓣丢掉。事实上,豆瓣中含维生素C比芽的部分多2~3倍。再就是做蔬菜饺子馅时把菜汁挤掉,维生素会损失70%以上。正确的方法是,切好菜后用油拌好,再加盐和调料,这样油包菜,馅就不会出汤。

  9.错 为了多吃水果而榨果汁

  对 水果还是要吃原果。每人每天四两一个的苹果,吃一个到一个半就够了。如果榨果汁,一个肯定不够,有时候要三四个,这样会无形中摄取过多的果糖、葡萄糖,身体代谢不了,容易引发疾病。

网址:生活中九种常见烹饪习惯让营养流光光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4088

相关内容

家常烹饪如何又美味又营养
鱼的各种常见烹饪技巧
生活中常见家庭烹饪技巧解读.pptx
健康易做,快乐烹饪:掌握营养烹饪的秘诀
日常生活劳动——烹饪与营养(教学设计)(表格式)
烹饪营养教程(高等职业学校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教材)
【科普营养】煮、烧烤、微波、烘培...这7种烹饪方式,哪一种最营养?
油光鱼的美味烹饪技巧
中医养生|九种常见体质如何养生
掌握这7种烹饪技巧,食材的营养就不会流失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