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科技与狠活”?食品添加剂,需要您科学理性看待!
科技创业风险与机遇并存,需要理性看待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创业#
以下文章来源于宝山疾控 ,作者宝山疾控
宝山疾控.
向公众传播健康防病知识,传递疾病预防保健技术,引导公众采取健康的行为,帮助人们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你还记得
勾兑酱油
合成山楂果茶
合成牛肉干吗?
这些去年风靡一时的
“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等网络热词。
引发了新一波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焦虑
含有添加剂的食品
我们还能放心食用吗?
解开心中的疑惑之前
先来对食品添加剂做一个了解
01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
添加剂
食
品
添
加
剂
是
?
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300多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02
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
添加剂
哪
些
情
况
可
以
?
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
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储藏。
03
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
食品
添加剂
非
法
添
加
物
是
?
食品添加剂在合法使用情况下是安全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添加非食用物质等“两超一非”的违法行为,才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的三聚氰胺、“苏丹红鸭蛋”事件中的苏丹红、“毒鸭血”事件中的福尔马林,都不是食品添加剂!对食品而言属于非法添加物。
我国《食品安全法》中明令禁止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是完全不同的,消费者不必刻意回避食品添加剂,应科学理性看待。
04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困惑
每天吃的多种食品中都添加了食品添加剂,会不会造成吃进去的某种食品添加剂总量过量呢?
儿童等人群食用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是否安全呢?
食品
添加剂
总
量
会
过
量
吗
?
国家在设定每种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时开展的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会考虑不同年龄、地区、性别的人群一天吃多种食品且长期食用的情况。因此,食品添加剂在规定的范围和用量下使用,不会造成摄入过量,也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我国还对使用中的食品添加剂实行持续的、动态的跟踪评价,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食品添加剂重新进行再评估,不断调整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并对部分物质禁止使用。
当然,建议消费者在膳食模式上要合理搭配,平衡膳食,要注意减少食用含有很多食品添加剂但营养价值不高的产品,尤其对少年儿童而言,多食用新鲜、天然的食材,更有利于营养均衡、生长发育。
05
“零添加”“纯天然”食品
更安全和健康吗?
食品
添加剂
零
添
加
更
安
全
?
无论标签上标注的是“零添加”“纯天然”,还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了食品添加剂,只要是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都是安全的。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添加剂,那就必须在食品标签配料表中进行体现,所以消费者看标签,就知道这个食品里面用的配料是什么,使用了哪些类别的添加剂,食品生产企业在设计标签时一定要真实、准确,还要客观和规范。“零添加”、“纯天然”更多时候是商家的宣传手段,消费者不要盲目片面追捧,还要综合考虑食品的营养价值。购买食品要看营养标签,结合自己的健康需要来合理选择食品。
原标题:《都是“科技与狠活”?食品添加剂,需要您科学理性看待!》
阅读原文
网址:都是“科技与狠活”?食品添加剂,需要您科学理性看待!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41334
相关内容
【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添加剂都是“科技与狠活”吗?【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添加剂都是“科技与狠活儿”吗?
科技与狠活?带你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被称之为“科技狠活”!到底有多狠?这篇为您解答
【科普】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到底应该如何科学看待?
食品添加剂,到底应该如何科学看待
食品添加剂:是敌是友?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
理性看待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剂
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