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学校陪读,应该如何做好辅助?
家长如何与学校保持良好沟通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学业辅导建议#
很多家长会参与到儿童干预训练,在机构、幼儿园、普通小学等集体环境中担任辅助者。
那么,作为辅助者,应该如何正确辅助呢?广州星智少儿成长中心的林国强主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辅助者目标:建立儿童和老师的社会关系
首先,辅助者必须明白一点,即,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和老师(或小朋友)建立社会关系。
我们不是去当保姆,不是去当保镖,也不是去当跟班,也不是去当摄影师,更不是去代替老师当老师指令的复读机。
我们要做的,是像影子一样,像拐杖一样,默默在儿童身后,辅助他完成“学生”应该具备的社会角色,最后,逐渐撤出,让孩子独立融入。
如果你发现在辅助过程中,孩子对辅助者的依赖感加强了,或者与老师的距离感加强了,那是不正确的社会关系发展方向,都是辅助者需要反思的。
案例:爱拍照的妈妈
小L今年5岁,是一名自闭症儿童,到普通幼儿园小班进行融合,妈妈陪读。
妈妈可能觉得能上幼儿园真是太不容易了,她每天都能发现儿子的萌点和帅气的瞬间,于是在陪读期间,每天给孩子拍摄大量照片,并把照片上传到网络上和大家分享喜悦。
给孩子记录生活进行拍照当然无可厚非,将有意义的瞬间记录下来回家还可以当做生活故事书。
但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体会,拍照的时候,是没有机会辅助孩子的!你不可能一边拍出好看的照片,一边去辅助孩子!
因此,你有可能因为给他拍照而错失很多辅助良机。同时,孩子也有可能认为,你在对他拍照是对他的关注和赞赏,哪怕此时此刻他做得行为并不正确。
因此,拍照和辅助,要做一个利弊权衡。
2)辅助者情绪:保持自己情绪冷静
无论发生什么,都应该保持辅助者自己的情绪冷静。
这一点我们无论再强调多少遍都不为过。
如果是孩子的问题,那么我们根据前面所学行为问题处理方法及时正确处理;
如果是老师的问题,那么我们尽量在下课时间与老师及时沟通,以任何形式。
3)辅助者角色:和环境中的所有人搞好关系
在这个集体环境中,你可能会接触到老师或康复师、其他小朋友、其他辅助者。无论是谁,你都要和他们搞好关系。因为,你要协助你的孩子和他们搞好关系。
如果你都搞不定,如何辅助你的孩子完成社会环境的融入?
对于老师和康复师,是这个集体的主导者,理解并协助主导者,做好孩子和主导者的沟通桥梁,是每个辅助者的首要目标。
对于其他辅助者,你们是肩并肩奋战的伙伴和战友,你们有许多可以交流学习的地方,试着主动打招呼,是互动的第一步;
对于其他小朋友,尤其是普通环境的小朋友,赢得他们的喜爱与支持,是在为你的孩子铺垫最好的社交之路,否则,你的存在就是你的孩子和其他儿童最大的障碍物。
案例:我也要妈妈!
小C今年4岁,是一名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经过半年的干预训练颇有进步,妈妈决定让他进入普通幼儿园小班试一试。
跟校方做了很多沟通,终于赢得陪读机会,妈妈陪读的前一天晚上,紧张的睡不着觉。
为了更好地融入普通环境,妈妈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妈妈背了一包糖果备用。
第一天上学,别的小朋友都是一个人,只有小C和妈妈在一起。
有的小朋友以为小C的妈妈是老师,就主动向她问好。
小C的妈妈解释说,我是小C的妈妈,不是你们的老师。
这个小朋友立刻就哭了,跑向大门口也想要自己的妈妈陪他上学。
幼儿园老师赶紧把那个小朋友抱过来哄着。
这下小C的妈妈慌了,没想到第一天就遇到这样的挫折。
她赶快和老师沟通,说能不能让她分给别的小朋友一点好吃的,然后跟他们讲几句话?
老师同意了。
她把准备好的糖果让小C一个一个分给小朋友(顺便练习对话和社交),然后小C的妈妈站到讲台上,跟所有小朋友说:
我是小C的妈妈,因为小C生病了,需要妈妈的帮助,你们都是很棒的小朋友,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帮助小C吗?
一群3岁多小朋友吃着好吃的,异口同声地说“愿意!”
从此,小C的妈妈不再是小朋友敌对的对象,而变成了他们的好朋友。
妈妈仔细了解每一个小朋友的兴趣爱好,由此,帮助小C“投其所好”和其他小朋友交朋友。
4)辅助者注意:让儿童注意力跟随老师(或主讲人)
辅助者不但要协助儿童执行指令,更要在指令发出前辅助儿童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或主讲人身上。只有注意力在,才能根据环境做出正确的反应。
辅助者应时刻在老师和儿童之间做注意切换,一方面了解老师意图,一方面关注儿童状态,同时做好儿童和老师的注意力协调工作。
5)辅助者执行:让儿童执行老师指令,家长不得重复!
儿童与老师如何建立关系?
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指令发出和指令执行。
老师说打开图画本,小朋友打开图画本;老师说一起做操,小朋友开始做操。
如果老师发完指令,辅助者不辅助执行,而是简单重复老师的指令,只会像第三者一样破坏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因此,辅助者绝对不可以重复老师的指令,只需立即给予肢体辅助、方位辅助、手势辅助等无声发生即可。
儿童要听从的始终是老师的指令,而不是从辅助者那里的重复,否则孩子的依赖性会增强,因为他总会觉得及时不认真听老师的话,也会有人告诉我怎么做。
6)辅助者协助:不得擅自处理儿童情绪问题行为!
如果辅助者了解儿童特点,做好前提控制,并在老师发出任何指令时及时辅助完成,应该能够减少大部分的问题行为。
但是,总会有一些意外发生。
比如,孩子突然哭闹起来。此时家长要不要把孩子带走,或者惩罚一通?
一切,听从老师指挥。
家长只要及时协助老师处理问题即可,切记不要擅自处理问题。
一是会影响儿童和康复师之间建立的权威关系;
二是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其他问题。
当然,也有可能由于老师(比如年轻的幼儿园老师)缺少经验而处理不得当,此时,请尽量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7)辅助者调整:为了离开,及时减弱或撤销辅助。
我们的辅助力度,要随时根据儿童的反应进行增强或减弱,乃至撤销。
作为家长,我们并非要做一辈子的辅助者。
我们一定要在辅助的第一天就想到:
如何才能让孩子离开我,独自面对生活?
抱着终将离开的心,才能在辅助的过程中逐渐撤离。
网址:家长在学校陪读,应该如何做好辅助?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41686
相关内容
孩子学习不好该如何?家长的辅导秘籍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减压
母亲陪读当起学校清洁员 遭儿子女友呵斥伤心返乡
营造浓厚家庭阅读氛围,家长应该怎么做?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学业?”——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的学业帮扶
家长如何在家辅导孩子学习?
学生如何做好返校心理调适
辅导员说丨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心理问题学生疏导工作
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学习
助力成长 与子同行——家长如何成为孩子的陪伴者和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