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苔藓微景观生态瓶DIY养护知识教程大全
用旧玻璃瓶养苔藓:透明设计,便于观察植物生长过程。 #生活技巧# #园艺种植技巧# #园艺DIY活动#
一、关于温度。
苔藓及瓶中的其他植物综合适应温度为15~28摄氏度,但最佳的养殖温度为22~25摄氏度。但在平时的养护的过程中因为地域差异,以及微景观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不可能达到规定的温度范围,那怎么办呢?其实苔藓微景观里面的植物并没有那么娇气,这里就说两个极端的情况,冬天和夏天,冬天的话北方室内有暖气,放在室内是非常适合的,而南方通常没有暖气,但室内的温度基本上都有13℃以上的,其次苔藓微景观大多是都是有盖子可以闷着养的,其实瓶内的温度会稍微高于瓶外温度,并不会导致植物死亡,放在室内基本没问题,但如果温度太低的话其中的几种植物比方说黑珍珠,白雪安妮可能会冻伤死亡。而苔藓在温度低的情况下会自动休眠进行自我保护。所以就温度上来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适合苔藓微景观。
二、关于光照。
微景观中的苔藓及其他植物都是不需要全天强烈的阳光照射,选择以下光照方式之一就可以了。
(1)室内全天明亮的自然散射光
(2)日出或日落时1~2小时的日照(主要作用是用来杀菌消毒,维持瓶内生态稳定)
(3)普通台灯照射6~8小时
其实这样的光照并不苛刻,基本上都可以满足的,就算是不见天日的地下室,只要每天开个6~8小时的台灯依然可以满足植物的光照需求。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避免用强烈的阳光进行照射,因为瓶内的植物都属于阴生植物,烈日下照射容易缺水变蔫。
三、关于浇水。
微景观所用的玻璃容器基本上口都比较小,水分不容易散去,而这恰恰能保证瓶中的空气湿度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对苔藓及其他植物的生长都是非常有利的。但瓶内的植物只是喜欢潮湿的环境,并不喜欢被水淹,所以浇水就必须有一个量,这个量的参考取决于最底层的隔水层,也有人叫轻石层,补水时应该缓慢添加水分直到淹没隔水层一半即可,切忌一下子猛灌水,因为上层土壤和水苔层对水流有一个缓冲作用,浇水太快可能等你看到水已经淹没隔水层一半了,但实际上等土壤层和水苔层的水渗下去之后发现水已经没过隔水层了。下面两点要注意了:
1、用什么水:浇水最好是选用纯净水,蒸馏水,凉开水,最好不用自来水或矿物质比较多的矿泉水。因为有些地区的自来水硬度大,浇到植物尤其是苔藓表面,时间长水分蒸发后会留有水渍,用手摸起来就像沙子一样,不仅影响美观,当下次浇水时这些盐分会重新溶解增加浓度伤害植物,尤其对苔藓的伤害特别大,很多苔藓变黄变黑就是这个原因。
2、浇水方式:其实绝大部分人的浇水方式都是错误的,包括卖得特别好的淘宝卖家。浇水方式应该讲喷壶出水口调至喷出线状水流并找到景观空白处或沿着玻璃瓶内壁添加水分,而不是调成雾状水均匀喷洒到所有植物表面,为什么?
(1)有些植物比方说绿地球,珊瑚蕨,情人草等等的叶片上会有很多缝隙,这些缝隙是非常容易藏水的,而微景观很多情况下是盖上盖子闷养,敞口的会好一些,闷养的话水分久久蒸发不了,这样的话叶片就很容易因为被水泡久了而烂掉,一般像网纹草、狼尾蕨等叶片较大的植物出现烂叶的情况比较少。
(2)之后如果有些叶片因为沾水而贴在玻璃内壁上,这样要用镊子或者筷子将两者分开,因为这样水分会一直泡着叶片,最后叶子会烂掉粘在玻璃内壁,不仅恶心,干了还很难清理,几乎除了苔藓之外的微景观植物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四、关于修剪。
微景观内的苔藓生长非常缓慢,而其他植物生长速度比较快,如果光照不够的话,网纹草是很容易长得很高的,所以为了保持整体美观,在保证足够的光照之后也要进行修剪,通常是将顶芽减掉,俗称打顶,让侧芽生长,另外平时发现有失去活力的老叶,残叶或腐叶也应该及时从叶柄根部剪下并用镊子取出。
五、关于透气。
这里讲的透气仅针对带了盖子能够全封闭的微景观,虽然封闭环境能够保证瓶内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如果需要外出几天甚至一个星期的话闷养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当然前提是微景观瓶内已经达到了生态平衡,一般来说是需要每天开盖几个小时让植物透透气,增加空气流通,这样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常见问题汇总:
一、苔藓
1、发白。通常是浇水太少,或敞口环境太干燥,只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即可。
2、发黄。造成苔藓发黄的原因比较多,一般是光照条件不适合,土壤不适合苔藓生长,或者是敞口的环境下空气质量不好,解决方法是先将苔藓生长所需要的周围环境满足了,光照是否按照上面所说的,水分,湿度等,如果这样都不能解决的话果断换土。
3、发黑。通常情况下是因为浇水太多导致苔藓根部长期泡在水中,开始变黑腐烂,这个时候应该停止浇水,并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如果水分还是太多,应该稍微倾斜微景观,再用纸巾或者吸水布将多余的水分吸走。
4、苔藓尖端有颗粒。这个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看起来像盐一样的晶体,用手摸起来像沙子一样,这个是水渍,可以用剪刀将尖端剪掉,或者用软毛刷清理掉即可,但之后浇水就要选择纯净水,开水等硬度较低的水;第二种情况是长黄色霉菌,这是通风不畅导致的,解决办法是放置在阴凉通风处,用多菌灵(一般花店植物店和淘宝都有卖的)喷洒,接受早晨或傍晚的阳光进行自然杀菌消毒,养护一段时间即可。
5、苔藓表面长白丝。这种情况一般是土壤中含有粪便、动植物残渣等有机物,这些物质在通风不畅的情况下会发酵分解发霉,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话应该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喷洒多菌试剂并接受早晨和傍晚的阳光进行杀菌消毒;严重的话就需要换土处理。
二、背景植物
1、发蔫。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未及时浇水。及时补充水分即可,补水方式可以请看上文养护知识。
(2)种植时根部埋藏太浅,未能与种植土充分接触。这个时候需要从新种植,将植物根部埋深,并及时浇水。
(3)植物根部受损。种植时将植物主要根部弄断或造成伤害,这种情况只能更换植物了。
2、烂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浇水方式不对。直接浇到叶片上,对某些叶片较细的植物(如绿地球,珊瑚蕨,情人草,金丝雀等)的叶片会造成永久伤害,这个时候应该改变浇水方式,并将微景观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让水分及时风干。
(2)叶片因为有水紧贴玻璃内壁。这样水分很难蒸发,基本上都会烂叶,每次浇水后用镊子或者筷子将叶片与玻璃内壁分离,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即可。
(3)受到霉菌的伤害。通风不畅,土壤含有有机质,即使通风,减少浇水,并喷洒多菌灵消毒杀菌。
3、烂根。原因有以下几点:
(1)浇水太多且通风不畅,导致植物根部长期泡在水中。这个时候应该停止浇水或将瓶中的水倒出,放置阴凉通风处。
(2)土壤浇水后板结不透气。这是硬伤,一般选用普通种植土像泥炭土等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使用颗粒状的土,吸水能力和透气能力强,只能换土了。
(3)微生物感染。为何会感染原因比较多,处理方法还是喷洒多菌试剂并接受早晨和傍晚的阳光进行杀菌消毒。
写在最后的话:
其实养苔藓微景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上方法和注意事项都是植觉生态馆经过长达8年的实践和总结出来的成果,相信只要您够用心,成为苔藓达人不是难事。
如果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或意见请直接与我们植觉生态馆联系,联系我们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
微信公众号或淘宝搜索植觉生态馆
网址:超全苔藓微景观生态瓶DIY养护知识教程大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41938
相关内容
微缩大自然 超详细苔藓微景观DIY教程手工DIY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苔藓微景观生态瓶
植物微语 达人与你细说苔癣微景观养护
微型景观设计制作 创意微景观知识分享 打造迷你花园
苔藓室内景观生态景观11个经典案例分享(实景图)
苔藓微景观饰品 多肉植物摆件 深色仿古长椅 DIY材料 盆栽装饰
天元四季城·尚都里:微景观生态瓶DIY创意来袭
苔藓植物的养护技巧
4种创意微景观制作方法 微景观盆栽养护技巧
玻璃瓶里的小森林:21个微景观的制作与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