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学习困难?这份家庭辅导建议请查收!
家庭成员互相帮助,如学习困难时的辅导,体现亲情支持。 #生活乐趣# #家庭乐趣# #家庭传统#
疫情期间的家庭辅导
特殊需要学生是指一群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明显地偏离普通学生的发展水平,有特别的学习或适应困难,需要个别指导或接受特殊教育才能充分发展的学生。但在疫情期间,由于部分地区居家线上学习,孩子不能去学校,辅导这些学生居家学习、做好日常的亲子沟通对家长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我们将从学业、行为、情绪三方面给家长提供一些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和家长。
01.
学业辅导
注意力问题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出现走神、小动作多、磨蹭等问题,其中部分学生会被诊断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简称ADHD)针对这类学生,家庭 辅导原则如下:
1.学生需要即时的、频繁的反馈;
2.通过游戏等方式激发学习动机;
3.给学生简短、清晰的指令;
4.将重要信息外化,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 辅导策略:
1.让学生以有节奏的方式学习。
注意力不好的学生持续注意力要比同龄人差,因此在家里可以根据学生每次持续注意力的时间,按照“学习-休息-学习”的方式个性化安排学习节奏。可以 给学生一个计时器或者沙漏培养时间感。
2.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唤醒水平。
有时学生会因为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或感觉太难缺乏学习动机,或处于比较 低的唤醒状态,此时需要家长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在时间上,尽可能在早上完成最难的任务;在学习材料上,通过改变学习材料的特性(如颜色、形状、材质)提高任务的新颖性和有趣性;在学习形式上,可以通过游戏化、竞赛、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 “停-想-做”三步法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注意力有问题的学生做事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一般也不好,表现为缺少自我管 理技能。家长可采用可视化的工具(如清单、计划表)教孩子按照“停(确定目标)-想(计划,准备工作)-做(行动)”三个步骤来安排学习。
4. 保证充足的运动和睡眠。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提升注意力,因此对于注意力不好的学生来说,家长要保 证学生每天的运动量。同时,睡眠不足时注意力也会受到影响,居家隔离期间,家长不要牺牲学生的睡眠时间来学习。
识字和阅读困难
有些学生在智力和受教育水平等方面与其他学生没有差异,但识字、阅读成绩明显低于同龄人,处于阅读困难状态。其中,部分学生会被诊断为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
辅导原则:
1. 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层布置学习任务;
2. 帮学生挑选符合他们阅读水平的书;
3. 允许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
4.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来阅读、讨论,让阅读尽可能变得轻松、有趣;
5. 观察学生最擅长的学习方式,并允许他们通过听、说等多种形式来学习。
辅导策略:
1. 多感官学习帮助记字。
在识字的过程中,不仅要借助于视觉,还要采用听觉、触觉、动觉等多感官结合的方式来记字,如让学生在空中书写。此外,识字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形-音”结合,即将字形与字音进行捆绑记忆。
2. 讲解字理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家长可以把汉字的演变历程、结构特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讲给孩子,借此将汉字的学习形象化、简单化、意义化。同时,家长还可以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汉字的造字规律。
3.游戏化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词义,如词语接龙:要求儿童将给出词语的尾字作为首字组词,并一直接龙下去;词义联想:给儿童一个目标词,要求尽量多的想出与该词相关的词语来,如语音相关、语义相关、概念相关等。
4.微型故事法。
每个故事中都有一些核心词汇,每周学习一个故事,核心词汇在不同故事中反复出现。利用可视化工具教给学生阅读策略有阅读困难的学生一般都缺少阅读策略,家长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形式教学生梳理文章的结构,进行“概要训练”。
行为辅导
02.
有些学生在学校时会有很多行为问题,如不能遵守学校的纪律;不能和教师、同学和谐相处。疫情期间,这些学生在家里也会给家长带来不小的挑战,如手机、游戏成瘾;作息不规律,不能按计划学习;与家长冲突不断等。
辅导原则:
1.避免打骂,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沟通的基石;
2.与孩子“对话”而非“对抗”,让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的合作者;
3.动脑莫动气,积极寻找孩子行为问题背后的真正需求;
4.家庭成员之间要达成一致。
辅导策略:
1.制定清晰的规则和目标。
针对孩子的问题行为,家长要避免唠叨和翻旧账,而是要清晰的表达希望孩子能够遵守的规则及预期目标,在制定目标时可参考 SMART 原则。对于青少年,可以让他们自己制定目标,并思考达到目标的内在阻碍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克服。
2.用“契约法”寻求孩子合作。
家长可以针对冲突事件与孩子开展积极对话,运用“契约法”来约束孩子的问题行为。步骤如下:
(1)将心比心:家长用共情表达对孩子行为的理解,并说出自己的担心;
(2)界定问题:家长客观描述问题行为,并说出限制因素;
(3)寻找解决路径:家长与孩子一起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找出不同的处理方案,并确定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4)签订契约:家长和孩子一起探讨执行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则,以及奖惩措施,并签订契约。
3.教给孩子“替代行为”。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说的最多的是“不要做……”,但效果往往不好。此时,家长还应教给孩子“替代行为”,即他“应该做……”,要求要简单明了,可操作,并用正面的词语表述。
03.
情绪辅导
由于疫情,原本就有情绪困扰的学生可能更容易受到各种负面信息、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可能会表现出焦虑的情绪,尤其是今年的考生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需要重新调整学习计划,有可能会诱发消极的情绪体验;有些学生由于每天在家宅着,有可能出现提不起精神,做什么都无聊等抑郁情绪;还有些学生会因为亲子冲突在家里大发脾气等。
辅导原则:
1. 不要指责,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2. 不要唠叨,教给孩子具体的情绪调节方法;
3. 不要动怒,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做好榜样。
辅导策略:
1.倾听与陪伴。
2.肯定与引导。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发泄情绪的方式有好坏之分。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合理的发泄情绪,如运动、绘画、听音乐、倾诉等。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同伴关系是他们特别看重的,因此家长要给孩子空间,允许他们与外界建立联结。
3.帮助孩子理解大脑功能,理性调控情绪。
让孩子四根手指将大拇指扣住,大拇指代表引起负面情绪的脑区(杏仁核等),这些负面情绪包括害怕、焦虑、紧张、愤怒等,其他四根手指代表了大脑中能够思考的更加清晰和解决问题的脑区(前额叶),当他们焦虑或者害怕的情绪太强烈的时候,拇指就会将其他四根手指顶开,就会失控。因此,当孩子感觉自己要失控的时候,可以用拳头做一个大脑模型,提醒自己理性控制情绪。
4.思维遥控器:重塑积极思维。
对于经常表现出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孩子,家长帮助孩子重塑积极思维。
(1)让孩子找出一个引起自己焦虑的想法,并把它列在第一个方框里。
(2)让孩子觉察这个焦虑的想法是如何脱离现实,跳过理性思考的,并记 下如何反驳它。
(3)在第三个盒子里,记下一事实和积极健康的自我对话来对抗焦虑的想法。
参考文献:
[1](美)巴克利(Barkley,R.A.)著,王思睿等译.《如何养育多动症孩子给父母的权威完全指导》.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2].刘翔平.《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刘翔平.《不会阅读的孩子:如何帮助阅读障碍儿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美)简·尼尔森.《正面管教》.北京:京华出版社,2009.
[5]. 北京教育学院编写组.《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防疫心理服务与专业支持指导手册》.北京:2020.
【妇幼健康科普】
内容:儿童保健科 程湘楠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朱晨晨
责审:王军 刘建华
监制:张丽霞
责任编辑:
网址:居家学习困难?这份家庭辅导建议请查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48432
相关内容
@家长、学生 居家学习心理调适建议,请查收!居家学习心理调适建议,请查收!
如何辅导学习困难学生
叮咚!请查收这份居家线上学习宝典
这份居家学习心理调适指南,请查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填写指南
家庭经济困难补助申请
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理由家庭经济困难
学困生辅导记录15篇
叮咚!寒假家庭教育指导小贴士请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