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文史:打造文化体验园,让治水文化流芳百世——“江淮第一园”河道总督府(清晏园)发展综述
南京夫子庙秦淮河畔,购物之余可领略历史文化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购物消费指南#
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曲径、长廊、流水循环往复,四季花繁木盛,秀丽典雅;陈列了明清以来淮安治河史料和珍贵的历史文物,融水文化、漕运文化、古典园林文化为一体,底蕴深厚。这就是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文保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素有“江淮第一园”之称的河道总督府(清晏园)。
河道总督府(清晏园),始建于1417年,原为户部分司公署,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为清代全国最高治水机构,是中国历史上级别最高、延续时间最长、任职官员最多的治水古衙署旧址,也是我国治水史和漕运史上唯一保存完好的总督级别的水利管理衙署园林。
近年来,河道总督府(清晏园)以水文化工程为依托,将水文化、水历史与水情宣教活动有机融合,让曾领先世界的优秀治水理念、治水文化、水工技术“活”起来、“用”起来,为水利工作者、水利科研院所、水文化爱好者打造了一处寻根求源水历史、水文化的好去处。
“三大工程”
近年来,市水利局重点打造水文化历史宣传展示工程、水文化历史载体保护工程、水文化历史底蕴挖掘工程,将河道总督府(清晏园)打造成一个彰显治水文化的体验园。
投入8000万元,按照从古至今的历史脉络,依据清晏园现有的建筑布局,新建淮安水利展示馆。设立河道总督办公与水利管理展区、河道总督生活与乾隆南巡展区、淮安水利发展历程展区三大展区。以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结合园路两侧的植被景观以及水景,将园内的历史文化展示点串联起来,增加园路游览导向性和体验性。
先后投入900万元,以古建保护修缮工程为重点,邀请国家文物局、中国水科院等专家学者为文史顾问,按照“原状、原貌、原件、原构和古色古香、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石狮、御碑、古建的重要构架与构件进行专项检测实验及必要的修复保护。
围绕省委书记娄勤俭提出的“文化遗存保护、文化价值弘扬、生态保护修复、沿线环境建设要走在前列”要求,设立专项基金,成立专业科室,积极参与配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深入挖掘“运河之都”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漕运文化、河工文化、淮扬文化,先后编撰《淮安水利博览》《北门桥》和《淮安水情教育读本》等书籍与书刊。
打造水情教育园
“三大特色”
突出载体建设。先后实施清晏园水环境治理、老花房环境提升整治、场馆设施修缮等工程,建设奏疏馆、镇水馆、治水名人馆、古代水利科技馆、皇帝南巡馆、御碑园等,打造秀丽典雅、特色明显的园区环境。清晏园先后荣获全国水利风景区“最美景区奖”“江苏最美水地标”“运河最美地标”。
突出活动引领。围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淮安“水文化周”等有利契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淮水讲坛、淮安水利行、外国留学生看水利、节水我先行等特色水情教育活动。
突出人才培养。积极参加部、省、市三级水情教育培训和交流,聘请相关学科与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水情教育研究;选拔和培养一批水情教育员、节水辅导员,逐步扩大水情教育参与面;征集、选拔水情教育志愿者,培养和集聚关心水情教育的优秀人才,使之成为水情教育的自发力量。
打造生态休闲园
“三大提升”
“清晏园不仅是文化遗址、教育基地,更是淮安人的城市客厅,是他们回顾历史、寄托乡愁的精神家园。”市清晏园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园着力提升服务理念和服务质量等,努力将其建设为一项文化工程、水利工程、民生工程,将这张不可多得的文化名片打造好。
公园布设仿古休闲条椅、铺装无障碍通道、打造中心池精品广场景点;完成周边绿化改造提升,制作公益广告、服务展牌,增设市民意见箱,建立群众满意度信息反馈系统;扩大活动场地,解决老年人健身锻炼场地问题;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建成互联网+旅游“3D全景+VR”网上公园;购买轮椅、担架、药品等物品,设置母婴室,提供茶水、雨伞、手机充电等;成立志愿服务队,设置志愿者服务站;购买公众责任险,使市民安心、放心游园;与派出所合作共建清晏园警务室,实行24小时保安、巡逻、守护;结合水情教育和文化体验,增加文艺表演和民俗展示。与此同时,河道总督府(清晏园)管理处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连续三年创成水利系统学习型、规范型、廉洁型、创新性、服务型“五型”先进党支部,积极开展红色教育、科普宣传、文物保护等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比学赶帮超学习氛围。
■ 融媒体记者 宋莹莹 通讯员 王惠莲 夏虎成
网址:淮安文史:打造文化体验园,让治水文化流芳百世——“江淮第一园”河道总督府(清晏园)发展综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52976
相关内容
传承历史文化,释放消费活力秦淮河
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校园环境清洁整治工作方案范文(精选3篇)
变“流量”为“留量”、从“打卡”到“刷卡”,文化艺术赋能园区发展
西长安街文化艺术公园:森林与艺术相交织的多维公园
田园+康养+文化+旅游=乡村产业深度融合
河南安阳:“非遗+”激活传统文化新魅力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024年南京市暨秦淮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
淮南平圩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急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