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4-12-03 01:30

育儿心得体会18:学会放手,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习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育儿生活经验# #育儿心得体会#

电子信息学习心得体会(通用8篇)

电子信息学习心得体会 篇1

经过短短几个星期的学习,原来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一无所知的我,终于对它有了一些了解,一些认识,一些体会。从此,我学习的目标不再茫然、不在漂浮不定。我对专业的学习、对专业知识的获取将变得更加主动,而无论是从课本上、网上还是日常生活的接触上。下面是我对本专业的一些了解和认识:

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具有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以及应用方面的知识,能从事电子信息工程、卫星与计算机网络通信、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开发、集成和制造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开设的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通信工程、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就业方向:主要在电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电子工业等IT产业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或在广播电视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通过这半年的电子信息工程学习,我觉得这门课程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它不仅勾画出了我们专业的大致方向,而且对我们的专业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觉得自己做的却并不是很好,因为上课的时候一些知识并没有听进去,并不是老师讲得不好,而是自己对这些专业术语并不怎么感兴趣。而当老师将于电脑配置有关的知识的时候,自己一下子兴趣就来了,也许是因为自己将来要买电脑的缘故,这些知识能够用得上。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也没说错,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会培养自己在这方面的兴趣,经常看一些前沿的科技成果,用这种方法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也许日后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关于对电子信息概论这门课,我觉得老师讲的还不错,因为毕竟我们刚起步,有很多东西都不太懂,我觉得以后上这门课的时候最好能讲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电脑、电话等等我们平时都不太陌生的东西来激起我们的兴趣。也许通过这种方式来讲课我们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并且记得更加牢靠。电子信息工程概论就相当于专业知识的一个补充及扩展,同时它也是我们学习专业知识的一个前奏,能够对我们以后学习专业知识起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说我们必须对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电子信息学习心得体会 篇2

1 工科类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

工科类大学生的总体学习动机水平为中等偏上。78.3%的大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61.5%的大学生期望获得校级综合奖学金, 其中23%的学生渴望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 17.8%的大学生以考试及格为目标, 仅有4%的大学生对学习目标持有无所谓的态度。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为个人能力追求、知识获取以及综合素质提升等;而为追求虚荣、谋取个人利益而学习的大学生人数较少。调查结果显示, 8.4%大学生属于求知型学习动机, 16.3%大学生属于兴趣型学习动机, 18.2%大学生属于喜好型学习动机, 21.6%大学生属于成绩目标型学习动机, 35.5%大学生属于就业与生活型学习动机。学习自律可以从侧面反映工科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随堂观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生课堂和早晚自习情况, 17.6%的大学生有过迟到、早退情况, 8.9%的大学生有旷课经历, 12.5%的大学生在课堂中有过睡觉、看小说、耍手机、抄实验报告等, 61%的大学生比较遵守课堂纪律。

2 影响工科类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归因分析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冲击, 高校学风呈现出的问题日益增多, 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学习目的茫然、目标不明确, 专业课学习兴趣不高涨等, 厌学、逃学现象屡见不鲜。

2.1 社会环境熏染是直接原因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 各种各样诱惑侵蚀工科类大学生的世界, 让他们难挡引诱, 沉溺其中。目前大多数在校的90后工科类大学生, 一帆风顺的成长经历和父母、亲人过度的溺爱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他们面对诱惑, 心理抵抗力差和自控力较差, 尤为突出的是对手机和网络的迷恋。大学生的约束和压力少了很多, 闲暇时间增多, 直接导致他们刚到大学往往过度放松自己, 不断给自己无数借口“休闲娱乐”;加上工科专业的课程任务繁重、时间安排紧、趣味性低难度大, 学生在学习情绪低落或学业跟不上或学习受挫时, 会主动从其他渠道或方式去寻求其它刺激, 而网络正好应学生所需, 帮助他们暂时逃避现实。

2.2 高校管理不足是间接原因

校园是工科类大学生学习的载体, 是成长、成才、成功的摇篮, 高校的管理制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大学的教育模式与高中相比, 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师生之间的感情趋于淡漠。每一学期很多学生抱着好奇的心理去接受不同教师的授课, 尤其是专业公选课或消极公选课, 任课教师和选课学生之间不是特别熟悉, 同时由于班上学生数量比较大, 客观地说, 每学期教师很难短时间熟悉所有陌生的面孔, 并且每学期都更换的学生, 教师往往会产生莫名的失落感, 很难很快进入角色, 对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极为不利, 加上学生自控能力不强, 会经常趁机钻空子, 自认为老师不认识自己, 随意上课玩手机、睡觉等, 不认真完成作业, 经常迟到、早退或逃课等, 他们对教师教学方法的不适应, 这些都会使他们对所选科目失去学习兴趣, 相应地, 他们对该科目的学习动机也会大幅度削弱。

2.3 家庭教育偏失是主要原因

家庭教育方式对工科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一定的影响。家庭的教养方式和父母对子女学习的关注程度也都对在校子女的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从而使得学生确立学习动机必然受到影响。从迈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 由于距离问题等原因, 很多父母只能把学习任务交到学校和老师手里, 认为孩子是成年人, 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 经营自己的学业, 家庭唯一需要提供的就是生活费、培训费和考证费等费用, 往往忽略了高中时期的各种提醒管理和关心, 成绩也只是通过通话或短信简短地询问下, 导致工科类大学生产生一种错觉, 认为父母不再关心和督促他们的学业, 自己可以好好放松, 对学习抱有无所谓的态度, 自暴自弃, 失去学习的动力。

2.4 自控能力缺乏是根本原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自控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校效果的优劣。部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弱, 学习动机不足, 表现出来的学习纪律懈怠、早晚自习迟到或缺勤、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作弊行为, 究其原因是他们专业思想不够稳定, 对电子信息工程发展前景不够了解, 专业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对就业形势一片迷惘, 加上受“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影响, 荒废学业现象时有发生。上述现象虽然不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生学习状况的主流,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定为是影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 近五成工科类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 尚未转变学习方式, 进而出现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的现象, 学习动力和内驱力不足。

3 强化工科类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 高校扩招、就业形势严峻等, “大学毕业即失业”已在大学校园内广泛流传, 如何激发和培养工科类大学生学习动机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

3.1 完善制度建设, 规范学生学习动机

学院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制定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一方面从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等方面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 靠制度建设来推动学风, 从而规范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通过课堂考勤制度、自习制度、考试制度、评优评先、“三金”评定等规章制度的制定, 保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秩序, 努力实现学生管理在更高层面的系统整合。同时, 规范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与诚信机制相结合, 诚实守信是良好学习氛围和优良学风的具体体现。定期召开诚信专题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或通过周前点名引导学生树立诚信的意识, 加强考试管理, 严肃考场纪律, 坚持每学期期末考试后采取邮寄成绩单和电话联系的方式向家长汇报情况, 争取学生家长配合, 建立长效机制。

3.2 建立激励机制, 引导学生学习动机

体验成功的喜悦感, 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 产生心灵上的满足感。工科类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离不开激励机制的建立。首先, 通过奖励手段, 激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生良好的行为动机, 提高自主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其次, 学院通过设立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寝室、优秀学习小组、学习标兵、学习积极分子、学习进步奖等表彰项目, 每学年召开学风建设大会, 适时调整学生获奖比例, 科学制定评比标准, 让学生受益面更广;最后, 激励手段多样化,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可以同时进行, 但以精神奖励为主导。

3.3 改进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为了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学习动力, 教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 让课堂“活起来”, 既生动有趣, 又不乏知识性和严肃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例如, 多媒体的信息传递量更多, 更容易让学生受到感染,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资源改造陈旧的授课模式, 活跃课堂气氛。同时, 教师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知识魅力吸引工科类大学生学生, 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 在快乐中认真学习。

3.4 发挥家庭作用, 熏陶学生学习动机

90后工科类大学生正处在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过渡期, 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心理断乳期, 他们从高中的父母严格监管到大学的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 心理上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因此家长还继续悉心关注子女在大学的学习和成长, 加强与学校及子女的联系与沟通。学校针对部分仍然存在思想上的松懈和行为上的盲动性的学生, 适时地与家长联系沟通, 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表现, 向他们了解孩子高中的有关情况, 积极地征询家长的意见, 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有针对性地影响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动机。

3.5 加强校园文化, 深化学生学习动机

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工科类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多方面着手:第一, 定期举办一些学术报告和讲座, 在师生中广泛进行学术交流, 开展各种学习竞赛、科技竞赛、学习研讨、创业大赛等活动, 营造学术氛围, 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新精神;第二, 积极发动学生大力开展学风创建活动, 要求学生按照学风创建要求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批评, 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寻求改进学风的办法, 发挥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积极性;第三, 充分利用报刊、广播、橱窗和校园网等, 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 对学生树立良好学习动机进行感染和教育。

摘要:工科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已经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学生是学风的主体, 激发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是高校学风建设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通过社会、学校、个体和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致力培养工科大学生稳定的学习动机, 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关键词:工科类大学生,学习动机,归因分析

参考文献

[1]彭文亮.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消费导刊, 2008 (2) .

[2]蔡静.高校全日制自考生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初探[J].教育与职业, 2012 (30) :189-190.

电子信息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建构主义 情景设计 意义建构

引言

中国传统的教育以讲授为主,这种传统的方法往往以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忽视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如何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得十分重要。起源于皮亚杰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建构主义,更加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能更大程度上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将建构主义理论融入高校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教学中,能很大程度上改善教学效果。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含义和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1-2]。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其自身根据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3-4]。

2. 建构主义与情景教学模式

有这样一个教学的例子:在美国的某堂大学历史课上,老师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准备搞一次突然的随堂测验。当老师拿着试卷走进教室的时候,大家都感到有些诧异和不知所措。忽然老师又宣布了另外一条规定:所有的白人同学可以花1美元在她这里买一分的成绩,2美元买两分,以此类推。意思就是说,白人同学只需要花60美元就能买个及格了。这条极为不平等的规定一出台就激起了广大黑人同学的强烈不满,他们开始跟老师讨价还价,刚开始是理论,慢慢的发展为扔粉笔头,扔其他东西,最后眼看要发展成为动武了,最后,老师叫停了这场闹剧,拿出这节课的教案,题目是:美国历史上的黑人运动原因分析。

这个例子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典型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作为学习的主体,不断的亲身体验着需要学习的内容,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习中,老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最终引导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经历这样的过程之后,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的理解将会是“图式”的,关于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利于长期存储。

3. 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上文中可以看到,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其重点和核心在于情景设计、任务驱动和意义建构。而这所有问题的前提是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的角度通过一些生动的、常见的,甚至搞笑的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

比如我在上《现代通信网》的第一堂课时,需要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的等,如果一味的照本宣科,很容易让学生厌倦。我会首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搞笑视频,视频的内容大致是一部电视剧当中的一些高科技通信画面,如图1,其中左图看似一个青铜镜,在电视里却是一部可以实时通话的“手机”,而右图中展示的是一个可以观看过去和未来的“电视”,这些东西,都将是我们现代通信网中可能会涉及到的内容。利用这些看起来有点随意但却是精心选择的视频之后,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抓住了,此时,再用另外一段正规的介绍通信网络发展的视频引入课程,通过两段各有侧重的视频,将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极大兴趣。

再举一个某著名教授上课的例子。这是《模式识别》课程的第一堂课,为了给学生说明什么是模式识别,老师举了非常多生动的例子。比如,上课的同学是怎样在只知道上课地点名称的情况下找到具体的上课地点的?首先通过名称找到某个楼,再通过教室的门牌到具体的教室位置。再比如图2,看到图2左边一定会觉得这是一个佳能的单反镜头,可是再看到图2右边的时候,作为人可能就立刻会意识到这其实只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杯子而已。但作为电脑,它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认出这是一只杯子而不是镜头呢?这就是模式识别需要研究的问题。通过这样非常形象和具体的实例之后,学生就能够对模式识别产生很深的印象。

另外,在作业的设计方面,这位老师也独树一帜。他布置的作业大多都需要学生随时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业中的很多数据都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去收集,这其实也是一种很高级和深入的情景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体现。

4. 小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我们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全新的视角,而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利用现有的条件,能够很方便的依照建构主义的理论方法,设计出非常生动的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76-80.

[2]周文成.研究型本科教学探析:衍进、内涵、措施[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64-68.

[3]王晓鑫.试论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心理学取向: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程改革的影响[J].科教文汇,2008(1):35-36.

[4]张金岭.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信息技术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 2010,54:191-192.endprint

【摘 要】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含义和方法的分析,介绍了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景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方法设计,通过情景的设计,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效果。本文还通过多个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建构主义 情景设计 意义建构

引言

中国传统的教育以讲授为主,这种传统的方法往往以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忽视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如何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得十分重要。起源于皮亚杰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建构主义,更加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能更大程度上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将建构主义理论融入高校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教学中,能很大程度上改善教学效果。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含义和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1-2]。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其自身根据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3-4]。

2. 建构主义与情景教学模式

有这样一个教学的例子:在美国的某堂大学历史课上,老师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准备搞一次突然的随堂测验。当老师拿着试卷走进教室的时候,大家都感到有些诧异和不知所措。忽然老师又宣布了另外一条规定:所有的白人同学可以花1美元在她这里买一分的成绩,2美元买两分,以此类推。意思就是说,白人同学只需要花60美元就能买个及格了。这条极为不平等的规定一出台就激起了广大黑人同学的强烈不满,他们开始跟老师讨价还价,刚开始是理论,慢慢的发展为扔粉笔头,扔其他东西,最后眼看要发展成为动武了,最后,老师叫停了这场闹剧,拿出这节课的教案,题目是:美国历史上的黑人运动原因分析。

这个例子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典型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作为学习的主体,不断的亲身体验着需要学习的内容,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习中,老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最终引导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经历这样的过程之后,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的理解将会是“图式”的,关于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利于长期存储。

3. 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上文中可以看到,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其重点和核心在于情景设计、任务驱动和意义建构。而这所有问题的前提是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的角度通过一些生动的、常见的,甚至搞笑的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

比如我在上《现代通信网》的第一堂课时,需要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的等,如果一味的照本宣科,很容易让学生厌倦。我会首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搞笑视频,视频的内容大致是一部电视剧当中的一些高科技通信画面,如图1,其中左图看似一个青铜镜,在电视里却是一部可以实时通话的“手机”,而右图中展示的是一个可以观看过去和未来的“电视”,这些东西,都将是我们现代通信网中可能会涉及到的内容。利用这些看起来有点随意但却是精心选择的视频之后,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抓住了,此时,再用另外一段正规的介绍通信网络发展的视频引入课程,通过两段各有侧重的视频,将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极大兴趣。

再举一个某著名教授上课的例子。这是《模式识别》课程的第一堂课,为了给学生说明什么是模式识别,老师举了非常多生动的例子。比如,上课的同学是怎样在只知道上课地点名称的情况下找到具体的上课地点的?首先通过名称找到某个楼,再通过教室的门牌到具体的教室位置。再比如图2,看到图2左边一定会觉得这是一个佳能的单反镜头,可是再看到图2右边的时候,作为人可能就立刻会意识到这其实只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杯子而已。但作为电脑,它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认出这是一只杯子而不是镜头呢?这就是模式识别需要研究的问题。通过这样非常形象和具体的实例之后,学生就能够对模式识别产生很深的印象。

另外,在作业的设计方面,这位老师也独树一帜。他布置的作业大多都需要学生随时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业中的很多数据都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去收集,这其实也是一种很高级和深入的情景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体现。

4. 小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我们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全新的视角,而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利用现有的条件,能够很方便的依照建构主义的理论方法,设计出非常生动的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76-80.

[2]周文成.研究型本科教学探析:衍进、内涵、措施[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64-68.

[3]王晓鑫.试论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心理学取向: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程改革的影响[J].科教文汇,2008(1):35-36.

[4]张金岭.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信息技术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 2010,54:191-192.endprint

【摘 要】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含义和方法的分析,介绍了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景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方法设计,通过情景的设计,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效果。本文还通过多个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建构主义 情景设计 意义建构

引言

中国传统的教育以讲授为主,这种传统的方法往往以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忽视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如何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得十分重要。起源于皮亚杰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建构主义,更加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能更大程度上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将建构主义理论融入高校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教学中,能很大程度上改善教学效果。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含义和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1-2]。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其自身根据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3-4]。

2. 建构主义与情景教学模式

有这样一个教学的例子:在美国的某堂大学历史课上,老师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准备搞一次突然的随堂测验。当老师拿着试卷走进教室的时候,大家都感到有些诧异和不知所措。忽然老师又宣布了另外一条规定:所有的白人同学可以花1美元在她这里买一分的成绩,2美元买两分,以此类推。意思就是说,白人同学只需要花60美元就能买个及格了。这条极为不平等的规定一出台就激起了广大黑人同学的强烈不满,他们开始跟老师讨价还价,刚开始是理论,慢慢的发展为扔粉笔头,扔其他东西,最后眼看要发展成为动武了,最后,老师叫停了这场闹剧,拿出这节课的教案,题目是:美国历史上的黑人运动原因分析。

这个例子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典型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作为学习的主体,不断的亲身体验着需要学习的内容,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习中,老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最终引导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经历这样的过程之后,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的理解将会是“图式”的,关于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利于长期存储。

3. 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上文中可以看到,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其重点和核心在于情景设计、任务驱动和意义建构。而这所有问题的前提是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的角度通过一些生动的、常见的,甚至搞笑的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

比如我在上《现代通信网》的第一堂课时,需要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的等,如果一味的照本宣科,很容易让学生厌倦。我会首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搞笑视频,视频的内容大致是一部电视剧当中的一些高科技通信画面,如图1,其中左图看似一个青铜镜,在电视里却是一部可以实时通话的“手机”,而右图中展示的是一个可以观看过去和未来的“电视”,这些东西,都将是我们现代通信网中可能会涉及到的内容。利用这些看起来有点随意但却是精心选择的视频之后,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抓住了,此时,再用另外一段正规的介绍通信网络发展的视频引入课程,通过两段各有侧重的视频,将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极大兴趣。

再举一个某著名教授上课的例子。这是《模式识别》课程的第一堂课,为了给学生说明什么是模式识别,老师举了非常多生动的例子。比如,上课的同学是怎样在只知道上课地点名称的情况下找到具体的上课地点的?首先通过名称找到某个楼,再通过教室的门牌到具体的教室位置。再比如图2,看到图2左边一定会觉得这是一个佳能的单反镜头,可是再看到图2右边的时候,作为人可能就立刻会意识到这其实只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杯子而已。但作为电脑,它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认出这是一只杯子而不是镜头呢?这就是模式识别需要研究的问题。通过这样非常形象和具体的实例之后,学生就能够对模式识别产生很深的印象。

另外,在作业的设计方面,这位老师也独树一帜。他布置的作业大多都需要学生随时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业中的很多数据都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去收集,这其实也是一种很高级和深入的情景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体现。

4. 小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我们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全新的视角,而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利用现有的条件,能够很方便的依照建构主义的理论方法,设计出非常生动的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76-80.

[2]周文成.研究型本科教学探析:衍进、内涵、措施[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64-68.

[3]王晓鑫.试论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心理学取向: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程改革的影响[J].科教文汇,2008(1):35-36.

如何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这个专业 篇4

电子信息工程学的内容很宽泛,要有所选择的去学,否则,什么都想学,到头来什么都学不好,这是莫大的损失。如果学好的话,就业是不成问题的。这个专业基本上从一出现就是热门专业,难是难学点,但很实用。学通了,也就是那么回事。我给你一个“roadmap”这可是一位电子行业牛人的发展经历,如果有精力的话可以好好学学。帖子最后是我的感言,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技术发展roadmap 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学的知识点很多,到底从哪里下手,人们常常感到非常迷茫。

大一学生先从C语言开始入门,在大一阶段由于对计算机还非常陌生,因此不可能写出一个具有完整图形界面的软件,重点以“与硬件无关的计算方法、数据结构”为基础学习C语言,至少练习编写一万行C代码,否则不会找到编程的感觉,也体会不到编程乐趣,很多人就是因为缺乏一定量的训练,所以对编程没有兴趣,以至于未到毕业时就全部忘记了,程序设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实践活动,没有大量的实践作为基础是很难入门的,因此我认为编写一万行代码是判定是否入门的依据。请初学者记住:当你编写了一万行代码时,这是你能够从事专业的开始,否则你不要期望在这个领域混下去。与此同时,C语言也是学习和使用Verilog的重要基础,所以千万不可小视C语言。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的C语言不好的话,你将来就业选择的路子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要么只能做硬件工程师、销售工程师或者转行,别无选择!

有了一万行编程的经验后,大二接着开始学习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了,这是你的机会!将来的开发工作有几种选择,但这两门都很重要,学好了你有可能成为顶尖的高手、专家和系统级水平的人才,即便学得不太好,你也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如果你精通了C/C++,即便你的硬件水平一般,你也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开发工程师,即由硬件工程师负责逻辑电路和模拟电路的设计,由你来编程——你可以编写基于WinCE、Linux、Vxworks或者Windows等操作系统的程序。那么怎样才算基本上“精通”呢?至少编写五万行代码,当你已经编写了10万行代码时,可以说你已经完全精通了,这个时候你如果有很大的造化的话,那完全取决于你当初学习的基础是否牢固了。所以我在前面提到了,精通一门可以成为优秀的开发工程师,但绝对不可能成为系统级的开发工程师,因为你的知识结构不行。

最好在学习数字电路时购买一个开发学习板(如:EasyFPGA030--99元),能够在学习数字电路时同步学习FPGA和Verilog,强化课程之间的关联。生产企业为开发板撰写了30万字的配套资料和适合各种水平的范例,录制Verilog语言视频讲座,这些都是免费的。学好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以及FPGA应用技术,除了成为电子产品开发工程师之外(高附加值的嵌入式系统产品几乎离不开FPGA),还有一个就业方向就是号称“金饭碗”的集成电路设计。

作为初学者,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时同步学习FPGA与Verilog技术的重点是快速入门和打下一定的基础,根据配套的教材和数字电路教材的内容将基本的数字电路用FPGA实现即可,这是本阶段的学习目标,不要将学习高深难度的应用技术作为重点。并利用课余和暑假期间的空余时间,将一些图书上现成的使用数字电路实现的例子用FPGA来完成设计即可,比方如何使用FPGA 实现一个计数器,并动手做出来。到大三阶段在做出选择,到底是选择成为一个专业的FPGA应用设计工程师、还是嵌入式系统与FPGA混合应用系统设计工程师或集成电路开发工程师,以自己的兴趣和志向为基础而定,所以在学习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同时学习FPGA,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最好在大一开始自学单片机,因为这能帮你建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大局观。有了单片机基础之后,在大二阶段学习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同时,结合单片机学习接口扩展技术与模拟前向通道数据采集技术,并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一个一个的小系统设计,大三时根本不再需要学习所谓的接口技术与微机原理了。

有了大一、二阶段强化训练,后续的很多课程度可以理论与实践并重地学习,比方目前大学开设的《自动控制理论》几乎都是空对空地教学与联系,如果结合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让学生学习设计一个自动穿越迷宫的电脑鼠,并举办相应的大赛,则能够很好地将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计算方法与数据结构、机构设计......相关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兴趣将大大地得到提高。

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之后,教学势必由老师个人在课堂上演“独角戏”的场面转变为研讨会,学生也一定会竭尽全力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这就是教育要达到的目标。

电子信息专业调研报告心得体会 篇5

这次社会调查的主题是现阶段电子信息业的发展和相关专业就业方面前景分析。作为一名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发展和就业趋势当然很感兴趣。这次调研也给了我一次机会让我了解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影响力和发展前景,看到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电子信息产业的产生、发展与壮大是在引入大量的国外资本、技术、管理的条件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在江苏“九五”规划重点扶持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已处于全国优先地位。也树立了好好学习,将来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做出贡献的决心。

在这次调查中,我从网上搜集资料,查阅有关书籍,咨询本专业的毕业生,询问身边的人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认识等等方式获取资料,并进行总结,得出结论。社会调查和平时在校的学习很不一样,在学校,我们学习书本知识,通过做题等等方式来巩固知识。但是社会调查中我们需要与人交流,接触社会,懂得搜集信息,学会总结与归纳。

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我有不少收获,通过这次研究,我学到了很多。首先,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很讲究技巧,说话的方式,内容,自己的态度,都决定着交流的成功与否。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其次,遇到困难,要懂得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当然,在茫茫书海,以及信息非常多元化的网络世界,我们要懂得搜集有用信息,并能形成自己的见解。与此同时,我也深刻的认识到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树立信心,奋发向上。我觉得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行业是一个永远具有开拓价值永远具有进步空间的行业,我现在一定要在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好好学习理论知识,打好基础,为将来能有创新的想法,能为推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则很可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应该注重能力的培养,不能一味只注重学习书本知识,通过假期调查等等方式,也能提高自己工作的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电子白板心得体会 篇6

米东小学 司清娣

通过培训学习,我对电子白板教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以前我对电子白板只是耳闻,但从没目睹,刚开始学习时,真是感觉无从下手,但通过学习,我才明白:电子白板就是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新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就是要学习好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才能学以致用,真正地发挥它强大的功能。以下几点是我的小小收获:

一、利用电子白板来辅助数学教学,可以省去许多传统的教学工具,如粉笔、刻度尺、三角板,圆规等,因为白板模式下工具栏中的画图,复制,旋转,拖动等已能很好的展示全等图形重合的全过程。

二、恰当地选用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教学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三、教师不必担心板书时黑板使用不够,不必再受到粉尘对健康的损害。在白板上操作电脑,利用智能笔直接书写,使用板擦随时修改,写完一页系统能自动保存,不需要的地方可以利用幕布遮挡,重要的也可以利用聚光灯凸显,并可以在注释功能下对原来的文档、网页等进行修饰、批注。学生上课时也会被资源库中更多的画面图解吸

引而专心听讲,最后还可以将整节课的板书内容来个回顾,加深学习印象。电子白板作为新型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课堂,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极大的改变了课堂中的学习气氛,这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现代意识非常有利,为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工具,优化了及时反馈的功能。

总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电子白板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它的功能更强大,可操作性强,且操作方法简单易行,课堂更加灵活机动。我要继续钻研电子白板,并把这项技术应用于我的教育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电子信息学习心得体会 篇7

一、教学内容辅以动画、视频故事或益智游戏

一般来说, 信息技术课程统编教材的语言是以叙述式、解说式为主, 教学时, 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 势必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平淡无趣, 久而久之,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厌烦情绪。因此, 要认真研究教材, 将学生易于接受的动画、故事和益智游戏融入教学, 赋予抽象枯燥的教材趣味性。如在教学“指法练习”和“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等内容时, 课前把相关的内容制作成有趣的动画或视频故事、益智游戏;课上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 无论是有趣的动画还是视频故事, 或是益智游戏, 都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学信息技术课程时, 要尽可能地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 如目前普遍使用的可视门铃、视频监控、网上购物、信息遥感、网上聊天等, 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教学时适当插入相关内容,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实例, 从中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总之,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要生动灵活, 要深挖教材, 对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 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

二、积极营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氛围

实践证明, 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富于幻想、充满好奇、激情四射的中学生的认知过程中, 兴趣的驱动作用非常显著。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不失时机地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情景。比如在教学“网页制作”内容时, 开展以“我的网上家园”为主题的网页制作, 充分放手开展“我手建我家”“自己动手, 建设美好家园”系列活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自己的生活照和相关的图片素材, 课上亲手操作装扮自己设计的“家园”网页。因为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构思设计、自己动手装扮, 所以学习热情极高, 教学效果也很好。另外, 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教与学的环境中, 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 进而主动提出各种问题;更有助于学生进行自由讨论, 特别能够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展求异思维。

又如, 在教学Word软件中《插入图片》一课时, 可以设计这样的环节导入新课:首先, 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图文并茂的作品, 如精美的贺卡、意境深远的诗画等。精美的画面、悦耳的音乐, 感染着每一名学生, 学生被眼前的情景吸引, 从内心发出“漂亮”“真漂亮”的感叹, 欣赏之余情不自禁地说:“怎么才能制作出这么漂亮的贺卡呢?”这时, 可以从学生的眼中看到渴望知识的眼神。此时正是激发学生思维和动手操作欲望的大好时机, “制作这么精美的作品并不难, 这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 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 发挥你们的想象, 动动你们的小手很容易就能做到。”学生听了跃跃欲试, 个个迫不及待地等着教师讲解如何插入图片。这样导入,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引导学生操作练习、自主探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因材施教, 让学生尽情地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般来说,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很抽象, 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是很枯燥的, 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和对信息技术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全面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 要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 对基础较差的学生, 可以开展简单的打字游戏和射击游戏的比赛, 并把比赛中成绩较好的学生名单在班级网页上予以公布, 尤其是比以前有进步的学生, 更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以此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游戏类活动生动有趣, 操作简单, 学生稍作努力就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不断超越自己的意识, 燃起了学习和探究的激情。对基础一般的中等学生来说, 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网页制作比赛活动, 网页主题可以统一要求, 也可以由学生设计体现自己个性特点的网页, 做到既结合教材内容, 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制作“我的世界”“我的空间”“我的穿越”等主题网页, 还可以把自己的照片、与同学好友的合影、班级的活动剪影和自己喜欢的图片、美术作品、优秀作文、小品故事片段、诗歌、散文以及平时喜欢的电脑作品、小制作、小发明等贴到自己的网页上, 或是上传到班级网页上传阅、展示,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愉悦。而对那些信息技术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 可以适时组织信息技术技能大赛, 并把比赛中的获奖作品放到学校主页上供全校师生欣赏和评价;在班级授课时, 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 可以让优秀的学生上台担当“小老师”, 边操作边做解释, 教师适当补充, 或是开展技能表演大赛, 充分展示他们的技艺, 从而带动中下等学生, 与此同时, 对这部分学生来说, 既锻炼了自己的技能, 又深刻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激发了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组建兴趣小组, 搭建信息技术实践平台

单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 不能满足部分对信息技术兴趣相当浓厚的学生的要求, 为引导他们进行动手实践活动, 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更加全面地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技能, 学校要组建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小组, 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搭建平台。课外活动小组要立足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掌握和应用, 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程提供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如利用学校淘汰下来的计算机硬件设备组装电脑, 掌握一些硬件设备的基本维修、安装和调试;或是请专业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专业化训练, 如程序设计;或用计算机进行编辑、统计、设计贺卡、制作网站等。另外, 也可以举办一系列的专题讲座活动, 吸引更多的信息技术爱好者参与, 从而发挥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小组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小组的建立,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满足了部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潜能, 使他们的特长得到进一步发展, 不仅丰富了理论知识, 而且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五、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兴趣的方法需要我们多研究多实践, 只要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学习动力的方式方法, 都要不失时机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 最大限度地使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活泼、更为有趣。

参考文献

[1]白立妙.搭建信息技术实践平台提高实践能力[J].网络科技时代, 2008 (23) :107.

[2]仇惠芳.运用多媒体改造语文课堂[J].陕西教育:教学版, 2008 (5) :42-43.

信息技术教育与研究性学习体会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体会

一、信息技术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下,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一种不可替代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教育能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源,也是促进学习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辅助工具,它还能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的学习充分体现了创新的教育理念,它是时代对教育需求的反映和体现。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从社会生活中自主选择研究性课题,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获取知识的学习性活动。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包括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以及团队合作等。

三、总结与体会

1.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从中认识发展是研究性學习开展的中心思想。但是,因为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就导致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很好地适应这些差异性,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基本要求就是,学生在重视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促进能力的培养。而信息技术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还能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促

进思维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

3.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中,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方便、有效的资源,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搜集信息、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及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上升到创造性和综合性的层面上。

信息技术将逐渐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使用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师应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有效性。实现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还能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周高幸.信息技术教育的技术的活力源于课程整合:谈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一点体会[J].当代教育研究,2008(02).

(作者单位 辽宁省本溪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网址:电子信息学习心得体会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53577

相关内容

电子商务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8篇)
电子技术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1篇)
学习使用电子白板心得体会
文献信息检索的学习心得
电子商务实习心得体会集合(15篇)
电工电子实习心得体会(精选13篇)
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电子生产实习心得体会最新十篇
电子商务心得体会【精选】
【必备】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