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重度自闭症儿子16年,凯爸总结的19个居家干预秘籍

发布时间:2024-12-03 12:28

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避免过度干预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托幼机构#

一位2岁孩子的妈妈找凯爸咨询时,对以下两个问题焦虑不已:1. 孩子太小,机构干预常常不配合,效果不好。2. 家里人不懂自闭症教育的相关知识,也不知道怎么居家干预。妈妈还屡屡提到,生怕错过“黄金期”而耽误孩子。

何为黄金期?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玛丽亚·蒙特梭利认为,儿童6岁之前,受内在生命力驱使,对环境的某些方面不自觉和不可抗拒地敏感,抓住这种敏感期,就能促进儿童各方面成长。蒙氏称这段时期为“儿童发育敏感期”,一些教育家称为儿童学习或教育的关键期。

全球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的相关研究也认为:5岁以下是人类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也是大脑发育对外界刺激和营养支持最为敏感的阶段。

儿童的各种技能是“自下而上”建立的。最先出现的是“感觉”:视觉,声音,触觉。然后是“运动和语言”。最后才是“高级神经认知”。只有打下坚实的初步技能,才能产生灵巧的高级技能。

凯爸认为,这可以理解成星儿的“黄金干预期”。凯凯4岁确诊自闭症时,凯爸还学不到专业的自闭症知识。在凯爸看来,凯凯首先是普通孩子,其次才是自闭症孩子。普通孩子该经历的阶段,自闭症孩子也会经历。

带着这样的思路,凯爸从生活中出发,16年来带着凯凯升级打怪,并取得了不错的干预效果。凯凯进入机构,凯爸业系统学习干预知识后,发现无论是普通孩子还是特殊孩子,教育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明确了这个概念,凯爸结合星儿的特征,从语言、多感官方面,分享一些凯凯成功试验过,不花钱的干预方法。

自闭症居家干预

01语言训练——听

早期语言的培养,可以从基础的听和说开始。

听妈妈说

目的:让孩子喜欢并有意识听。

要点:倾听是学习语言的第一步。父母要坚持每天多和孩子说话。说话时目光对视,语言亲切,语调适当夸张柔和,表情丰富多彩。也许孩子还不会讲话,但不代表他听不到声音,感受不到家人与他说话。

1-2岁时,父母要培养孩子有意识地倾,比如,在多种声音中听到妈妈的说话声,和妈妈对话时不被其他声音干扰。

2-3岁,在倾听的同时,教孩子眼睛看对方、不随便插嘴。能用“点头”或“嗯”简单回答问话,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万物皆有名

目的:丰富孩子的名词。

要点:孩子最初会说的50个词语,通常是他世界中显要的物体或事件名称。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孩子的兴趣与需要,抓住时机、灵活教学。

比如,重要的家人,孩子爱吃的东西,吃饭、洗澡、大小便等事项,将这些名称反复说给孩子。孩子会发音后,才能将储存已久的词汇表达出来。

02语言训练——说

1.妈妈说,宝宝做

目的:让孩子以肢体动作回应指令。

要点:妈妈对孩子说,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妈妈发指令:“拍三下手,摸摸你的头,起立转两圈。”也可让孩子执行包含方位词的指令。如把玩具放桌子上面,把勺子放到碗里。

孩子熟悉此游戏后,再角色互换,由孩子发指令、妈妈来执行。年龄稍大的幼儿,可用动作卡片进行游戏,让孩子取出其中一张,按照卡片指令做出动作,将游戏和阅读结合起来。

2.“我的”系列

目的:学习家中用品和个人物品(衣服、鞋子)的发音。

要点:最常用的是三阶段教学。

第一阶段:命名。比如,凯爸会指着家中的门说,“这是门”,凯凯眼神到哪里,凯爸的旁白就会紧随其后。

第二阶段:辨别。凯爸:“指指门”、“指鞋子”、“指妈妈”。

第三阶段:发音。凯爸指着水杯问凯凯,“这是什么?”再依次指其他物品,让凯凯练习正确发音。

1岁半是孩子的名词敏感期,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对身边事物多看、多听、多触摸,用感觉积累经验、自然增加词汇。

3.应答歌

目的:家长给出上半句,孩子答出下半句。

要点:3岁前的孩子十分喜爱一问一答的形式,家长和孩子可以进行应答游戏。比如:凯凯:喵喵喵。凯爸:小花狗。凯凯:汪汪汪。凯爸:“爸爸叫什么?妈妈叫什么?凯凯叫什么?”

游戏时,父母可以用图片提示,也可一边拍手打节奏,一边加入肢体动作模仿动物。随着孩子能力提升,后期还可加入读一读、写一写。

自闭症居家干预

03视觉训练

毫不夸张地讲,凯爸是为数不多对自闭症孩子多感官问题极为重视的家长。多感官训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部分。所有感知觉里,反应最灵敏的是视觉。孩子从视觉和听觉上获得的信息,印象会最深刻。凯爸介绍几种方法。

1.认气球

目的:分辨红黄蓝颜色。

材料:红黄蓝气球各1个。

要点:(1)取红色气球,家长边说“红色的气球”,边引导孩子参与拍球。(2)用同样的方式认识黄、蓝气球。

熟悉三种颜色后,家长把气球挂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引导孩子寻找三种不同的颜色。

2.找光游戏

目的:锻炼视觉灵活性。

材料:1个手电筒。

要点:(1)晚上关掉灯,家长用手电筒随机照射室内墙壁,让孩子寻找光点。(2)家长用手电照射室内的物体,让孩子说(指)出看到物体的名称。

3.色水游戏

目的:分辨颜色并学会配对。

材料:6个透明杯子,分别装3种颜色的水。

要点:(1)认识颜色,并引导孩子说出各杯水的颜色。(2)把颜色相同的两杯色水配对摆放。

提示:在认识水颜色的基础上,还可进行调色游戏。

04触觉训练

1.抓悬挂玩具

目的:触摸物体发展孩子的感知能力。

材料:不同软硬、大小的玩具若干

要点:手抓握玩具,感知物体软硬和大小。

2.触觉板

目的:感知粗糙与光滑。

材料:粗糙的砂纸板和光滑的木板各一块。

要点:(1)孩子手部干净光滑。(2)用全部手指触摸粗糙的砂纸板,引导孩子说出或家长代为表达“粗糙的”。(3)更换光滑的触觉板,重复以上动作。

提示:泛化到生活用品中,引导孩子说出与砂纸板、光滑木板感觉相同的日用品。

3.玩水

目的:让孩子感觉水是流动,不定形状的。

材料:1盆清水、1个瓶子,1块海绵,漂浮玩具若干。

要点:(1)家长和孩子一起玩水,感觉水的温度。(2)用手捧水或用海绵吸水,教孩子把水装进瓶子里。(3)瓶子里的水倒在孩子手上感觉水的流动。

提示:增加更多的玩水工具,让孩子感觉水的特征,如水的浮力。

05听觉训练

1.听音瓶

材料:3个矿泉水瓶,1个空瓶,另外两个分别装三分之一水和黄豆。

要点:(1)先拿有水的瓶子轻轻晃动,告诉孩子“这是水动的声音”。(2)用同样的方法认识晃动黄豆发出的声音。(3)晃动空水瓶,同时轻轻摇头,告诉孩子“没有声音”。

2.猜动物

材料:猫、狗、鸡鸭、牛羊等动物卡片和声音。

方法:(1)听声音分辨动物的叫声。(2)放一种动物的叫声,引导孩子找出相应的玩具或卡片。

提示:有语言的星儿,家长可以教唱描述动物叫声的儿歌。

3.找声音,辨方向

材料:铃铛、眼罩。

要点:孩子戴上眼罩,家长在离孩子几步远的地方摇动铃铛,让孩子走向铃响的方向。家长可在不同的方向摇铃,让孩子寻找声音。

注意:可用孩子喜欢的发声物代替铃铛。

自闭症居家干预

06味觉训练

1.尝试游戏

目的:增强孩子的味觉能力。

材料:牛奶、糖水、淡盐水、醋水、清水各1杯,小勺4把。

要点:喂孩子一勺牛奶,并告诉他“这是牛奶”,以同样方式尝试其他味道(尝试新味道前先用清水漱口)。

提示:还可与字卡结合,进行酸、甜、苦、辣、咸等味道泛化命名。

2.鉴定饮料

目的:鉴别饮料和味道配对。

材料:橙汁、雪碧、酸奶各两杯,放在相同的不透明的带盖纸杯里,并插好吸管。

要点:(1)逐一品尝饮料后,引导孩子说出饮料名称。(2)饮料混放,待孩子品尝后,将相同饮料配对摆放。

3.找食物

材料:大枣、山楂、圣女果(或孩子认识的其他食物)。

要点:将部分大枣,山楂,圣女果装入非透明的袋子,从盘里取一种让孩子品尝,引导他从袋子里摸出相同的食物。

此方法还可用于认识其他食物。

07嗅觉训练

1.嗅觉灵敏游戏

材料:醋汁、橙汁、茉莉花茶水。

要点:(1)让孩子闻味道,并告诉他相应的液体名称。(2)让孩子戴眼罩,闻杯中液体并说出名称。

2.正确闻气味

目的:增强嗅觉能力。

材料:香水、风油精、清水各一小瓶。

要点:(1)闻味让孩子记住各自名称。(2)家长说出任一液体名称,请孩子闻味道并找出对应瓶子。

提示:以上游戏均可增加卡片做配对练习。

专家点评

-顾韡:大米和小米OT高级督导。

这位家长分享的语言干预和感知觉训练方法非常实用,家长可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游戏扩展。

需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有感知觉调节障碍,比如寻求、害怕某些感觉刺激时,应优先解决感知觉障碍,再进行干预。

网址:干预重度自闭症儿子16年,凯爸总结的19个居家干预秘籍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59963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实现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
8种自闭症干预方法
自闭症儿童绘画艺术疗法干预的个案研究
运用沙盘游戏对高功能自闭症障碍儿童干预的个案研究
费曼爸爸的育儿秘籍
基于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居住空间设计
问题行为影响日常生活,居家干预该怎么办?资深督导、家长这样说——
应对儿童过敏及时干预很重要
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不能“形合神不合”
手机刷不停,怎样预防干眼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