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逻辑学 之 循环论证
保持逻辑连贯,遵循'引-论-证-结'的论证模式 #生活技巧# #工作学习技巧# #写作表达技巧#
前几天看到友人**并反驳这条微博(隐去涉及到的账号,因为我不认识ta们):@xxx: 对@xxx 说:一女友不解地问男友:“为什么男人有很多女朋友会被人羡慕,而女人有很多男友会被鄙视?!”男友语重心长地说:“就好像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很多锁,会被人称作万能钥匙!而一把锁若是可以被很多钥匙开,那就说明锁有问题!” 转以上笑话,向xxx我的偶像,求反驳
大家反驳的主要论点是:“男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胡搞,都能把自己和金属比”。
而我当时的反驳是:“钥匙和锁的比喻太瞎了,回复那个男人:你确定你是“开”很多锁,而不是茫然而徒劳的瞎捅了很多锁,锁里面纹丝不动,还得装作被你打开了,以免你那脆弱的小心灵受到打击?”
后来想了一会儿,觉得我的反驳没有到点子上,又仔细考虑,才发现这个笑话最大的逻辑漏洞在于,它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
维基百科上循环论证的定义如下:
“循環論證(又稱為乞词魔术、乞贷论证等),是实质谬误的一种。指把尚未证明或解决的问题放在前提中,如果你承认了前提,就不得不承认结论了,用以回避主题。
最簡單的循環論證是以下結構的。對一些命題p:
p 蘊含 p
假設 p
所以, p成立。
可是這種結構更加常見:
p 蘊含 q
q 蘊含 r
r 蘊含 p
假設 p
所以, q成立
所以, r成立
所以, p成立。”
(来源:http://zh./wiki/%E5%BE%AA%E7%8E%AF%E8%AE%BA%E8%AF%81)
我们来就这个笑话具体看一下,循环论证这种论辩的常见逻辑错误,是如何体现的。
首先,女友的问题是:“为什么男人有很多女朋友会被人羡慕,而女人有很多男友会被鄙视?!”,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问:为什么女性被社会要求只和某一个特定男性发生性关系,而男性则被鼓励和更多女性发生性行为?也就是说,为什么女性的美德在于一对一,而男性的强势则体现在一对多?
这个男友的回答是:“就好像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很多锁,会被人称作万能钥匙!而一把锁若是可以被很多钥匙开,那就说明锁有问题!”在这里,真正的问题不是钥匙和锁的关系,而是女性/锁和男性/钥匙的这组比喻。锁的有用,体现在只被一把钥匙打开和不被其他钥匙打开(一对一),体现在它可以守护和防护;钥匙的有用,体现在它可以打开,如果它可以打开很多锁,(当然这是很作弊很开挂的行为)就显得更加强大(一对多)。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看出来问题何在。让我们再分开各步列一下:
p 好的女性在于一对一,好的男性在于一对多;
因此,
q 女性就像锁,男性就像钥匙;
r 好的锁在于可以一对一,好的钥匙在于可以一对多。
被疑问的是p,而由于p已经被预设,所以q才能成立,q里面包含了r这个常识,q(和它自带的r)反过来论证了p。
反过来说,怎么样可以指出来这个笑话的漏洞呢?如果(我们为了论辩方便,依旧预设一下这个插入/被插入的异性性行为模式)我们将女性比喻为插座,男性比喻为插头。那么这个笑话就不攻自破了。插座和插头不具有一对一的关系,插座的有用在于它可以适应很多插头,插头的有用也在于它可以适应很多插座。也就是说,在这里,女性和“一对一”的联系没有被预设,那么锁和钥匙的比喻就不合适,而使用另一个没有“一对一”预设的喻体,女性和“一对一”的联系也不可能被论证。
循环论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犯的逻辑错误。比如:
“青少年自慰是很坏的习惯,因为它会导致青少年有很大的负罪感。”
(青少年有负罪感,往往是因为他们从各个渠道感到这是种坏习惯。原文的论题是“负罪感=>这个习惯坏”,但事实上“听说这个习惯坏=>负罪感”也成立。如果我们的社会认为吃胡萝卜是个坏习惯,那么吃胡萝卜的人也会有负罪感。所以这句话并没有说明任何和“青少年自慰”本身有关的东西。)
“女性的第一次性行为非常重要,因为它会刻骨铭心。”
(女性会把第一次性行为看得很重要,往往是因为社会告诉她她的贞操是她最重要的东西。原文是“刻骨铭心=>很重要”,但“觉得很重要=>刻骨铭心”也成立。这句话本身并没有说明“第一次”本身究竟重要在何处,如果刨掉附加在上面的社会价值的话。这句话从逻辑上是没有什么用的,稍微修改一下,一个有用的论证可以是“女性的第一次性行为非常重要,因为社会教会她把它看得非常重要”。当然这需要你继续论证,社会为什么这样教,等等。)
维基百科还给出了这个例子:
「《聖經》上說神存在。由於聖經是神的話語,故聖經必然正確無誤。所以神是存在的。」
(我们这里只讨论逻辑,不讨论神是否存在。就逻辑上来说,这个论证是站不住脚的。当然可以有其他的关于神的论证,我们这里就不讨论了。)
网址:日常生活逻辑学 之 循环论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60460
相关内容
折晓叶:“田野”经验中的日常生活逻辑经验、理论与方法论古希腊逻辑方法对生活世界的回应
新的课程标准:学习逻辑=生活逻辑+学科逻辑?
底层逻辑 环境变量=方法论
学习的逻辑
日常生活培养孩子逻辑智能
教育生活与日常生活的逻辑关系
【宁莉娜】逻辑:生活视界的理性支点
严密的逻辑=横向逻辑+纵向逻辑+金字塔结构
学习的逻辑:中学生高效学习策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