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 星期六
天气:-16/-27℃ 晴
明日:-13/-26℃ 多云间晴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
市民纷纷穿上毛衣。
随之而来的是,
不少人遭遇静电困扰。
微弱的刺痛感不仅让人身体不适,
还影响人们日常交际。
近期,有网友咨询,网上售卖的“防静电神器”是否有用?
记者从网上购买了
3款较为常见的防静电产品进行体验
发现使用效果存在差异
一起来看看吧!
↓↓↓
用户体验
起效时间差异大
部分产品效果平平
记者在某购物平台搜索“防静电神器”,按照销量,购买了防静电手环、防静电喷雾和防静电笔3款不同形式的产品,邀请体验者进行试用。这些产品的售价从5元到30元不等。其中,手环产品在宣传页面中提到,佩戴一至两周后可以改善静电频发的状况,静电严重的可能需要三至四周,效果因人而异。其他两款产品都宣称能够即刻起效。
1、防静电手环
市民周女士经常受到静电的困扰。她进行试用体验,佩戴手环一天。“发生静电的情况好像没那么频繁,但也不是没有。”她说,佩戴手环后,洗完手忘了涂护手霜,手碰到毛衣时仍有静电产生。
由于该产品需要一定佩戴时间且佩戴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她将持续佩戴一段时间再做观察。
2、防静电喷雾
市民许女士试用体验了防静电喷雾,将喷雾喷涂于衣物上。按照产品的宣传介绍,喷1次可以在接下来的168小时(7天)防止静电产生。她说,自己平日上下车容易遇到静电,在测试的半天时间里确实没有感受到静电。
许女士介绍,喷洒了喷雾的衣服,在同样的摩擦条件下,产生的静电确实有减少,但效果平平,要想效果明显就得大面积喷洒,可这显然不现实,因为谁也不愿在寒冬里围着湿围巾、穿着湿衣服。
3、防静电笔
市民林女士试用体验了防静电笔。据商家介绍,该产品主要是移除汽车门把手上的静电。实际测试时确实有效果。因此她将该产品放在了自己的汽车钥匙串上。
专业说法
手环宣传是广告噱头
防静电笔根本没必要买
厦门市第十一中学物理老师廖燕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自己对三种产品的看法:
静电是两种不同物质摩擦产生的核外电子发生转移,与人体内的电子没有关系。
防静电手环宣传的“通过含有负离子能量元素的硅胶,调节人体电流正负比例,从而消除静电”的说法,是一种广告噱头。
防静电喷雾相当于通过喷雾将电荷导走,有一定的防静电效果。
防静电笔的原理是通过导体先接触物体,将电荷导走,当手去接触物体时,就能防止触电。因此,生活中只要是导体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没有必要专门购买带有特殊导电材料的产品。
小贴士:
静电如何产生?为什么总在冬季频发?
据了解,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它是物体表面电荷的积累,在正常状况下,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因此并不带电。但是一旦有外力因素导致电子脱离轨道,那么便会造成电子分布的不平衡。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空气愈加干燥,人们穿着多层衣服,产生了更多摩擦机会(皮肤与衣服、衣服与衣服之间),也就更容易产生静电。
如何防止静电产生?
这些小窍门很有用
空气干燥是静电产生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智浩建议,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空气湿度,防止静电产生。例如,在室内使用加湿器,或用湿布擦抹物体。同时,可以避免穿羊毛衣、化纤等材质的衣物,改穿纯棉材质的衣物,就不太容易产生静电。此外,冬天脱衣服后,用手轻轻摸一下墙壁,可将体内累积的电荷释放出去,摸门把手或手龙头之前也可如此;洗衣服时,加入一点柔顺剂,可减少静电产生。
厦门市第十一中学物理老师廖燕提醒,大家前往加油站等特殊场所时,需要当心静电危害。因为油品在运输分装及调和的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并发生积聚,成为火灾和爆炸的潜在隐患。大家在加油时,可以通过触碰加油机上的金属键盘或者静电释放器消除静电,也可洗手或在墙壁上摸一下、将手贴合在金属车身上,消除静电。
静电可致心脏不适?
医生称未有相关病例
有种说法认为,静电干扰可能会改变人体内的电位差,影响人体脏器特别是心脏的正常工作,有可能引起心律异常和心脏早搏。
对此,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智浩表示,静电产生后,会让人有瞬间刺痛感等不适,但他十几年的临床经验还未遇到因为静电而导致心脏不适的案例,也没有发现因为静电而就诊的病人,因此无法证实这种说法的科学性。
你有什么防静电的小窍门吗?
留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来源: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厦门晚报(ID:xmwb597)
记者:张诗 王颖达 摄影:王颖达
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原标题:《防静电“神器”卖火了!靠谱吗?物理老师和医生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