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与健康生活
spContent=体育是培养优秀公民最有趣,最有效的手段.如何健康地生活,快乐地运动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达到以下目标:(1)促进身心健康,提升终身生活质量;(2)掌握科学的影响终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3)丰富体育与健康素养,使之能够完善自我,健全人格,帮助他人。
体育是培养优秀公民最有趣,最有效的手段.如何健康地生活,快乐地运动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达到以下目标:(1)促进身心健康,提升终身生活质量;(2)掌握科学的影响终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3)丰富体育与健康素养,使之能够完善自我,健全人格,帮助他人。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帮助年轻人用科学而高效的方法习得健康的生活理念,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了解健身塑身的基本方法,学习应急救护本领以保护自己,兼顾他人是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特点包括:
(1)内容新颖
本课程以普通大学生普遍关心的内容,包括有效防治心理疾病,如何高效地保持健康体魄和健美身材,健康合理的体育运动方式方法,高效科学地保持健康地体魄,有效地防治运动疾病和运动伤害.特别在一些被有意无意忽视而又亟待引导的领域也进行了试水,如生殖健康,性心理和性道德; 对日常生活和运动可能面临等危及生命安全等应急救护知识等都进行了专门的阐述.
(2)师资团队强
本课程不仅仅是常规的体育课程,而是以青少年身心健康为核心的健康教育平台,为此,教学团队的组建是跨学科,多专业.其中既有从事多年高校体育教育的专家(郑志强教授为体育学科带头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也有初出茅庐的年轻学者(如冯婧博士为海归博士,长期从事健康教育研究),更有扬名世界体坛,为国争光的校友,世界冠军友情加盟(世界健美冠军郑少忠),还有具有丰富应急救护经验和学识的专家(江西省应急救护中心胡好君主任),可谓理论和实践兼备.年富力强的师资团队为该创新性课程锦上添花.
(3)授课形式活泼
为避免授课形式过于单调,本课程在教学形式上力争生动活泼.授课地点包括教室,实验室,操场和健身房等地.通过不断变化的教学场所和因地制宜地使用教材教具,使授课形式活泼多样,现场教学形式包括双师型,师生型等,结合视频,图片和文字,极大地丰富了授课的形式,大大提升了授课效果.
授课目标
1.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初步掌握健身塑身的基础方法。
3. 初步掌握身体运动损伤防治的基本方法。
4.初步具备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健康理念伴一生
第一节 健康与亚健康
第二节 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 性的健康
第一章 健康理念伴一生
第一章 健康理念伴一生
第二章 大学生与健康
第三节 体育锻炼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第四节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五节 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策略
第一节 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特点
第二节 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
第二章 大学生与健康
第三章 体育锻炼概述
第一节 体育锻炼概述
第二节 体育锻炼的原则
第三节 体育锻炼的方法
第四节 体育锻炼的环境卫生
第五节 体育锻炼的身体卫生
第六节 体育锻炼注意事项
第九章 体育锻炼概述
第四章 轻松塑造好身材
第一节 塑造完美身材
第二节 美臂变形记
第三节 完美胸部变形记
第四节 背部变形记
第五节 人鱼线 马甲线变形记
第六节 美腿变形记
第七节 肩部变形记
第八节 翘臀变形记
第四章 轻松塑造好身材
第五章 常见损伤与预防
第一节 运动损伤是如何发生的
第二节 踝关节扭伤及其预防
第三节 膝关节扭伤及其预防
第四节 大腿后侧肌肉拉伤及其预防
第五节 肘部劳损及其预防
第五章 常见损伤与预防
第六章 日常生活与急救
第一节 心肺复苏
第二节 创伤急救
第三节 常见急症急救
第四节 意外伤害急救
第五节 突发事件急救
第六节 急救中的心理自助和心理援助
第七节 气道异物梗阻及海姆利克法
第八节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
第六章 日常生活与急救
第七章 科学来运动
第一节 准备活动
第二节 选择运动饮料
第三节 运动装备
第四节 运动装备的选择
第五节 运动护具
第六节 运动护具的选择
第七章 科学来运动
第八章 体测那些事儿
第一节 体测概述
第二节 体重指数
第三节 肺活量
第四节 立定跳远
第五节 一分钟仰卧起坐
第六节 坐位体前屈
第七节 50米跑
第八节 耐力跑
第九节 引体向上
第八章 体测那些事儿
第九章 运动营养与健康
第一节 运动营养与健康
第二节 运动与能量
第三节 健身运动的合理膳食营养
第四节 运动膳食与减肥
第九章 运动营养与健康
预备知识
系统学习过基本生理卫生,体育运动等理论知识,具备一定文化和身体运动素质。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巴哈(挪)著;王正珍主译:《运动损伤的预防》,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10月
[2]成振.器械健身实战宝典[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3] 官加荣.趣健身:徒手健身训练[M].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4] 胡珍,刘嘉 恋爱 婚姻 家庭——大学生性教育教材(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2016.8
[5] 黄涛:《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
[6] 简·约翰逊(英)著;陈方灿译.体态评估操作指南[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7
[7] 江苏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8] 刘建.《应急救护知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9] 莫纳夏(美)著;乐乐译.体能增强书[M].东方出版社,2012
[10] 王予彬、王惠芳主编:《运动损伤康复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7月
[11] 王月.大学生健身健美[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12] 威徳(美)著;谷红岩译.囚徒健身[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13] 亚当·坎贝尔(美)著;王雄译.女性健身全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14] 杨秉辉《健康的生活方式》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6月
[15] 赵斌、姚鸿恩主编:《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
[16]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https://www.chrctc.org.cn/
网址:大学体育与健康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6689
相关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精品教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锻炼与健康:提升生活质量的方法与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3000字(精选9篇)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大学生健康教育学习心得(八篇)
体育就是生活 健身就是健康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