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发布时间:2024-12-04 00:57

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幼儿教育#

大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阶段,孩子们在此时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教研的主题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将探讨如何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是有关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内容。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1

一、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六个原则

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他的习惯。习惯决定人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训要从小开始,从家庭开始,在促使孩子养成好的行为方面,家长可遵循以下六个基本原则:

1、有利的环境。必须给孩子提供养成好习惯的适当环境,尽量避免任何破坏这种好的环境的行为。家长要努力营造和谐、安定的家庭环境。软件方面,要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内涵,克服不良的生活习俗,创造宽松、民主、对话、交流、沟通的人文环境,喜爱探讨、钻研的学习情趣,和睦的亲子关系等。硬件方面,居室灯光的设计、字画的张贴、书籍的购买、卫生的打扫、物品的摆放等要体现的和谐、舒适,让家成为亲子双方共同感到舒心和温暖的港湾。

2、耐心的引导。望子成龙的心情人人都有,但操之过急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不能要求孩子马上养成许多好习惯,必须有耐心,慢慢地引导孩子。

3、及时的称赞。发现孩子无意中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时,家长应立即给予称赞,以示鼓励,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

4、良好的示范。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5、坚决的态度。在孩子面前,家长必须有主见,做每一件事都要态度坚决。家长自己拿不定主意,孩子就会受到影响。

6、默契的合作。成人之间态度的不一致极大地阻碍着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即使成人有不同意见,也要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讨论,大家在商谈中寻求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

二、在家庭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学习习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背景下自动地去进行某项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的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去学习。

学习习惯的主要内容:

基本的学习习惯是:上课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认真预习,及时复习。

1、课堂学习习惯:预习,专心听讲—记好笔记—大胆发言—善于提问。(勤学好问)

2、作业习惯:书写整齐—勤于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整理错题。

3、考试习惯:平时学好—认真复习,放松心态考试。只有在放松的良好状态下,孩子才能在考场充分发挥,正确指导孩子战胜考场却场的习惯。

4、阅读习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有人说孩子如果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就等于在孩子的心灵中装上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孩子读书快乐第一,在快乐的基础上对孩子正确引导。

在家庭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在家聚众打牌,不在孩子做功课的时候看电视,总之,在家尽量不做分散孩子注意力、影响孩子学习的事。

2、孩子放学以后,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时间规定,一般不随意更改。

3、孩子每周的学习与娱乐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诸如星期一至星期四,不看或少看电视,最好能做到不看,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与休息中去,星期五、六、日每天可看1-2小时电视,同时星期六、日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孩子做他特别感兴趣的事,如打篮球、乒乓球、玩电脑,但玩电脑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以松弛一周的紧张学习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以防止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4、规定孩子在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时,不得做其它与学习无关的事。

5、杜绝孩子边做作业边吃东西的坏习惯。

6、父母尽量抽空陪同、协助、监督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听之任之。

7、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安静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单独的房间,固定的写字台、专用护眼台灯等。让孩子一踏入这个环境,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氛围中去。

三、在家庭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理习惯:

1、引导孩子形成自理的意识,家长一方面要改变自身对孩子包办代替过多过细做法,扭转孩子的依赖心态;另一方面,要培养和强化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识。从上小学开始就慢慢学会自己管理好自己,同时,在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要求孩子每天坚持自己穿衣、叠被、整理学习用品等,这样天长日久孩子的自理意识就会不断加强,自理习惯也会在自理能力的提高中逐步形成。

2、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好的习惯与较强的时间观念是分不开的,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自理习惯的同时,必须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提高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家庭作息时间表,督促孩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到校上课、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使孩子逐步学会在时间的制约下调整自己的行为。

3、帮助孩子掌握家庭学习的几个环节,孩子回家后的学习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对于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最初,孩子并不知道在家如何学习,这就需要家长的精心培养。家长要帮助孩子掌握学习的四个环节;即复习、作业、检查、预习。复习就是把当天所学的知识重新过目一遍,找出重点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然后把写完的作业仔细检查一遍;最后,把下堂课要学的知识预习一遍,对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通过字典来掌握,对不懂的问题做上标记,以便下堂课上注意听老师讲解。为了帮助孩子掌握这四个环节,开始时,家长必须同孩子一起一步一步地进行。在孩子熟悉并掌握了复习、作业、检查、预习的方法后,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行为进行督促和指导,使其逐步形成稳固的习惯,据有关研究表明,低年级小学生一旦形成“复习、作业、检查、预习”这样一个家庭学习的习惯模式,不仅会促进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会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4、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要培养孩子的自理习惯,家长本身的表率作用很重要。所以,家长应在平时要注意以好的言行影响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井有序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感到自己的父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做好。这样,孩子便会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中,学到家长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的优良品质习惯。

总之,良好的自理习惯是成功的基础,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是孩子良好习惯的设计者和培育者。

四、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一些不良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论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或是思维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将受益匪浅。但是说实在的,坏习惯很容易养成,好习惯却得之不易,如果不加以坚持,还有可能丧失。人有趋逸避劳的本性,这也是为什么懒散、拖沓、不专心、乱花钱等坏习惯存在的根本。

但是理性是人最珍贵的另外一种本性,作为家长,应努力培养孩子理性的思维,让他们从服从理性中得到快乐,这种快乐,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上的,都是积极有效的。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动气不如用心,和孩子一起克服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对家长来说,也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一点家长要带头克服一些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无论家里的生活和居住条件如何,只要勤快,家里就能做到清洁、整齐。最好有家里的规章制度或“约法三章”。如亲子论轮流做好居室的清洁卫生,不乱堆放物品,不睡懒觉,不说粗话、脏话,不打骂指责孩子,不看不健康的音相制品,不抽烟、不随地吐痰等。

差的习惯要用好的规范来矫正。如列好作息制度表,做到早睡早起。另外,规定好看电视的时间和节目内容,协商好共同读书、娱乐的时间。家里订阅几份通俗、健康的报刊杂志,把文化消费列在家庭的财政预算中,其实每年一般的家庭二百多元也就够了。

其次,家长和孩子都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作为家长首先要起表率作用。如不边看报纸边吃饭,不边看电视边读书,不边听音乐边学习。学习时要安静,大家不要相互影响。看书写字时房间的灯光要柔和,不要刺眼或太暗。试想,若孩子是在家长的责骂声吵架声、搓麻将声、电视、音乐声下做功课,就算他坐在了书桌前,他怎么会有心思读书呢?一个没有温暖、没有读书爱好的家庭怎么能培养出爱好读书的孩子!

再次,家长不但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做人。不要误认为学习好一切都好,学习差一切都差。有的家长孩子考了前几名就发奖金、买电脑,而孩子的钱怎么花、电脑怎么用却很少过问,这样反而养成了孩子大手大脚、迷恋上网玩电脑游戏的坏习惯,其影响学习。所以家长给孩子空间,并非不管,尊重孩子并非放任自流。规定何时回家,按时关电视,几点做功课,何时睡觉、起床,上什么网,玩什么游戏,玩多长时间,家长都应该有明确的要求,并随时过问,必要时加以监督和限制。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2

1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1.1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良好的行为习惯指的就是好的行为和好的习惯。比如在幼儿教育期间比较常见的不讲礼貌、挑食、随意践踏花草等,都属于一种不正确的行为习惯,这些行为习惯会严重地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关研究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不断进步,因此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教育任务。

1.2完成基本幼儿教育目标

在素质教育的基础理念之下,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的基础上,要注意通过游戏渗透、区角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幼儿形成科学的符合其年龄特点的价值体系,为幼儿以后能够成为一个讲卫生、懂礼貌、有道德的新时代人才打好坚实基础。

1.3提高幼儿个人素质水平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知识,也需要让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基于这一教育目标教师应从主观意识上告诉幼儿应该如何正确地与他人交流以及正确的思考,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水平。

2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2.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是影响幼儿一生的基础习惯,在幼儿教学期间教师需要针对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系统安排,让幼儿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

比如吃饭之前需要引导幼儿先洗手,让幼儿从小就树立起一个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意识。除了可以带领幼儿一起通过唱儿歌的方式洗手之外,也可以让幼儿之间相互监督,针对表现良好的幼儿可以给予相应的表扬和奖励,树立起榜样作用,引导更多幼儿进行学习模仿。

想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需要幼儿教师进行引导,还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监督幼儿的日常行为,全面培养幼儿的健康生活习惯。

2.2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

幼儿教育正是启蒙教育的起步阶段,具有开好头、起好步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游戏学习等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有序学习,帮助幼儿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幼儿出现虚度时光、拖延学习的问题,从而保障幼儿教学的高效性和有序性。

比如在正式开始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列出一天的学习计划,并在不同计划阶段设置相应的奖励,幼儿在完成一阶段学习计划后就可以获得相应奖励。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励幼儿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

2.3培养幼儿的良好社交习惯

众所周知,书本知识只是学习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幼儿掌握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的社交学习。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幼儿期间社交能力较强的幼儿长大后事业成功率要比社交能力较差的幼儿高很多,因此培养幼儿科学的社交能力十分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趣的情境体验,让幼儿模仿各种角色进行社交能力训练。比如“餐厅就餐”情境,需要幼儿扮演服务员和顾客,整个过程都需要幼儿使用敬语进行交流,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另外在平常的游戏和学习时间,教师也应该引导幼儿进行友善的互动,比如告诉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助人为乐、互帮互助、不可以欺负其他小朋友。帮助幼儿从小树立良好的社交意识,对幼儿的未来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2.4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相对来说幼儿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是成人世界的各种问题都会对幼儿的心智以及行为习惯造成影响,为了让幼儿形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教师需要加强道德行为习惯培养。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案例以及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幼儿明白尊敬长辈、乐于助人、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从小就树立起良好的道德素养。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3

以身作则

身为家长,一定要以身作侧,给孩子起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在平时,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能够从小跟随家长好的行为习惯去成长,久而久之,也就培养了自身在某些方面的好习惯。

及时指正孩子的错误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做的不是姑息和无视,而是应该及时地提出,让这种错误被扼杀在萌芽中,以防再犯,从而日积月累形成不良习惯。

给孩子以鼓励

生活中,若是发现孩子在某些行为方面表现良好的话,要给以孩子鼓励和夸赞。这是帮助孩子懂得判断对错的有利途径。而且,这种鼓励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朝着良好方向发展的动力。

跟孩子一起改正

做为家长,并不可能所有的行为习惯都是好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地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跟孩子一起改正,另外,这也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一种方式。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重在考验家长,家长如果教育方式正确,培养好习惯并不是难事。但是,如果方法有误的话,对于孩子的人格培养和整体的教育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有所注重咯。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4

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由此可见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对于大班幼儿行为习惯,就要培养孩子守时、守纪、爱学好问,自我评价与调控等方面的习惯。  》》孩子到了5至6岁竟然有这么大变化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受益终生,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进步。在幼儿班大班课程中应该有体现,随着课改的推进,我们逐渐意识到:尊重幼儿需要,培养幼儿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一、首先,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则建立或评价主体已经过老师变成幼儿。以前,老师对幼儿的同一要求比较多,老师制定的规则比较多,现在,我们逐渐让幼儿或师生共同简历规则,幼儿会积极地遵守。老师不在是一个规则的制定者、决策者,而是引导者。另外,老师的建设性评价往往会让幼儿产生被批评的感觉,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而同样的评价主体由同伴来说时,幼儿却有认同感。这说明评价主体会影响评价效果。所以在活动中,应该留意让幼儿作为评价的主体,老师作为鼓励者、引导者,制造宽松的气氛,让幼儿产生积极的态度。  》》关于孩子成长你还不知道的那些事

二、其次,以角色游戏为主,引导幼儿自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角色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健康特点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最为幼儿所喜爱。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角色的优良行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后,有意请几名小朋友做发苹果的游戏,让幼儿进进角色实际练习,结果他们都把大的、好的苹果发给小朋友。

三、另外,幼儿园大班行为习惯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人文话、人性化。一些必要性的行为习惯,比如:良好的坐姿和睡姿、餐前便后要洗手、进餐时保持干净等,应该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从而进行督促,让幼儿努力做到,体现人性化。比如:以前吃饭要求同一饭量,现在改变成根据幼儿身体状况来决定幼儿的量等等。

四、再次,良好行为习惯的表现形式由语言指令化转化成隐性的环境和活动材料。教室的墙面、空间都蕴含着教育价值,可以将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则体现在环境中。比如在地板上贴上标识符提醒幼儿该把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就想本学期我们的美工垃圾桶一样,我们老师并没有向幼儿正式地先容垃圾桶应该放哪些垃圾,但是小朋友们都能根据垃圾桶上贴的标识进行有序有规律地扔垃圾。另外,我们对各个区域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了公道的划分,这种方法避免了幼儿由于无事可干而吵闹,也可以避免老师过多的指挥和干预,让幼儿明白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相互不干扰,能有序地进行。

五、发挥幼儿的自我教育、榜样教育及成人的言传身教作用。

利用孩子们之间的交往让其互相感染、彼此教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省往了老师很多功夫。爱子们喜欢模仿,特别是他身边的同年龄段的同伴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影响;而评价活动在确定正确是非观,树立身边榜样的同时,也使儿童学会了较为客观地熟悉自我和全面地评价自我。比如评选“好习惯之星”、颁发小红花,命名“…宝宝”等等,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发挥孩子的个性特长。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这学期,我们根据我们班级情况幼儿年龄特点,设立了评选表,具体内容可以自定,有学习、生活能力、劳动意识、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我们坚持天天给予认真的记录,每周五下午通过让孩子们通过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一周评价一次,对于有进步的孩子以及孩子们有进步的方面及时给予肯定并奖励,如班长,值日生光荣称号,或小玩具等。号召全体幼儿向其学习;而对于孩子不足的方面指明努力的方向,鼓励其不断进步。孩子们喜欢围着评选栏互相比较,从中找出自己的上风与不足,从而产生自律意识,自己要求进步。

成人要以身作则,由于你的言传身教还是会胜过那些空洞的规则,会“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孩子。不光是班上的老师,但凡是孩子身边的成人——都应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由于一个整体,其成员之间是会互相影响的。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要留意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如要求孩子搬椅子轻搬轻放自己也要轻搬轻放,要求孩子在教室里轻声说话自己也不能大声喧哗,要求孩子懂礼貌自己也应带头使用礼貌用语。  》》早早知道宝贝成长爸妈需要注意的点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5

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也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陶行知先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有效配合。为此,我们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积极探索培养孩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使孩子从小养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

一、调查分析明目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逐年增加,现已达80%。及时了解孩子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家长对课题研究活动的态度,对工作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如,“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促进‘新市民’基本素质的形成”这一课题,调查显示:本地孩子文明礼貌和清洁卫生方面习惯较好,“新市民”子女的自理能力较强,90%以上的家长认为行为习惯培养是重要的,认为幼儿在家有不良行为习惯表现的占97%。综合分析后,将幼儿的行为习惯细化为文明礼貌、清洁卫生、生活自理、善思好学四个方面,每个主题月以一个方面习惯的培养为主。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特点再制订相应的培养目标。

又如,“探索家长工作新途径,促进‘新市民’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这一课题,通过调查发现:有89%的幼儿在卫生习惯、文明礼貌等方面存在问题;家长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50%,高中及中专学历的占43%,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7%;15%的家长对孩子有具体方法辅导,85%的家长是随幼儿的喜好发展。由此,确定相应的习惯培养目标,如:小班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中班的“自理、自控习惯培养”;大班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

二、多措并举抓落实

1.争取支持,家园协同教育

发放“言传身教,做好榜样”的倡议书,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签订《家长文明公约》,让家长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举办“家长沙龙”,共同探讨孩子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寻求有效的教育方法,主要有“新生家长沙龙”“老人的育儿经验”等。将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家长开放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行为习惯方面的情况。每个班每学期都会邀请家长组织活动,从家长的角度展示在培养幼儿行为和良好习惯方面的好办法。

2.潜移默化,创设环境熏陶

由中班、大班品学兼优的孩子担任文明小卫士,每天身披红绸带,向来园的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问好;教师以热情的微笑、真诚的问候,迎接孩子的到来。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个个爱护的动作,感染着家长,影响着幼儿。将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与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张贴在走廊、楼道和各种设施旁边,让孩子们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养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设计各具特色的班级评比栏,及时展示孩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方面的表现,如看谁跑得快、我家最漂亮、四色花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培养。在区域活动时,要求孩子遵守每一区域的人数规定和操作要求,培养孩子良好的操作习惯。

3.日常渗透,节日文化强化

我们把幼儿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有机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晨间活动和餐后散步时,播放与行为习惯相关的儿歌、故事和歌曲。在集体活动中,把文明行为与良好习惯的培养与各个领域的教学有机结合,如在语言活动中,讲述《漏嘴巴的公鸡》《小猪变干净了》等故事,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在各类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细心、耐心的态度和活动后主动整理的习惯。在开展游戏时,培养幼儿协商合作和文明交往的习惯。

同时,利用节日文化,强化对孩子的教育。如,清明节组织幼儿和家长祭扫烈士墓,为沉睡着的革命烈士献上自制的小白花,听教师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敬老节来临,有时邀请爷爷奶奶到幼儿园过节,听他们讲过去的事情,有时来到社区敬老院,为爷爷奶奶表演精彩的节目,与他们一起联欢。

三、巧用激励促养成

1.开展各类评选

“我是好宝宝”每日评选活动,将表现突出或有进步的幼儿名单张贴在教室外醒目的地方。“每月之星”是在“我是好宝宝”的基础上产生的,这项评比每个年龄班有不同的方式,如大班采用家长和幼儿共同推荐的方式,中班采用教师提名和幼儿投票的方式。每学期进行“好家长”的评选,按照“好家长评选方案”,由各班推荐、公示产生好家长。

2.进行星级评价

星级评价指标是根据四个主题月的培养目标形成的相应评价指标。指标分为在家和在园两方面的表现,分别由教师和家长填写,以星数来评定幼儿相关习惯的好坏。

3.举行各种竞赛

为了激励孩子独立自主,定期开展竞赛活动,竞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高低来设置内容。如小班的“宝宝会穿衣”、中班的“整理床铺”、大班的“绕毛线”。

我们对幼儿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培养的研究已进入第三轮,即以“以文明礼仪教育促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为课题,愿每一位孩子在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伴随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6

 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应该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可是我刚接任大班时,孩子们玩玩具弄得满地都是,课本我今天找不到了,后天他找不到了,跳绳随玩随扔,日常活动搞得乱七八糟。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我注重加强孩子的养成教育。

  上课的时候,我教孩子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发现哪个孩子坐不端正,我会及时提醒。我给孩子们编了好多提示语,如:1、2、3坐好了;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闭起来;小手放放好。就连跳绳我也给每个孩子规定了挂钩,谁的跳绳挽得不标准,从钩上一看便知。下课,我提醒幼儿将桌椅排排队。我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衣服,自己叠被子……)久而久之,这些孩子都已成习惯,不再用老师提醒,孩子们个个做得很好。

  良好的习惯,将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终生受益。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7

美国教育家约.凯恩斯曾经说过:“性格的形成受习惯的影响,命运由性格决定”,这突出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1]。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直接影响幼儿个性的形成、品德的陶冶、能力的培养、知识的获得、身心的健康,这些影响将一生伴随幼儿,并能终身受益。幼儿一旦形成坏习惯,常需教师及家长花掉十倍、百倍的精力帮助其改正,而且终身受害。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教导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首先由于新入园的幼儿对周边环境感到陌生,急需对幼儿园的生活进行适应,这就体现了习惯养成教育、常规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幼儿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家庭环境影响不同,导致幼儿的生活习惯差异较大,这就体现了家庭配合幼儿园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2]。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可使幼儿发展健康人格,适应新的时代形势和环境。

一、为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制定目标

目标是教育的归宿和出发点,要优化幼儿的生活习惯,使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为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制定目标,遵循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依据《幼儿礼仪教育》、《幼儿园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制定教育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分为周目标、月目标,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体系[3]。

二、确定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内容

内容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载体,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衣着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等[4]。

三、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可有效引导幼儿逐渐迈进教育目标,为使教育目标成功实现,我们从审美角度出发创设了精神环境、物质环境等相应教育环境,受到的效果较好。

1.精神环境。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教职工之间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及宽松民主的氛围,并在幼儿午睡期间、进餐时间播放轻柔音乐。

2.物质环境。在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期间,根据幼儿易受环境影响的特点,在适当地点对提示环境进行布置,以时刻提醒幼儿对良好生活习惯任务的认真完成。例如:用动作图解的方式将正确洗手方法粘贴在盥洗室墙壁上,提醒幼儿自觉对照洗手动作进行手部清洗,加深、巩固幼儿的行为。

四、创立优化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方法

1.坚持正面教育,多鼓励,多表扬。针对小班幼儿,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鼓励与表扬。实验发现,当地上被小朋友堆满玩具时,若大声呵斥幼儿将玩具捡起,受到的效果较差;若用鼓励与表扬的话语让幼儿捡起玩具,很快就将地上的玩具捡干净。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本园设置了评比栏,用不同的小贴画表示幼儿在生活习惯各方面的进步,如红苹果表示乖乖吃饭,五角星表示积极上学等,每周进行评比,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红花,增强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自信心。

2.充分利用每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来源于生活,通过每日活动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进行培养,使教育的基本渠道。例如:教师在教导幼儿正确洗手、使用餐具、搬椅子、喝水时,可通过教学集体活动将正确方法告知给幼儿,并进行个别指导、练习,直到习惯形成。

3.应用游戏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若单纯地向幼儿示范、讲解良好生活习惯动作,会使幼儿感觉枯燥无味,丧失学习的兴趣,这一教法违背了幼儿的特点,而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利用区域游戏(如“巧巧手”),可练习幼儿叠衣服、系鞋带等生活技能。应用游戏方式,使幼儿的生活技能得以练习巩固,取得的效果较显著。

4.创编趣味儿歌,使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活动成功的关键是教育方法的好坏。在过去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一般采用说教形式,收到的教育实效较差,故本园以幼儿的特点为依据,创编了简单顺口的趣味儿歌,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得以明显提高。如:生活卫生习惯-学习洗手,按洗手程序创编《洗手歌》,除此之外,还有《穿衣歌》、《漱口歌》等。教师在教导幼儿对生活技能加以掌握时,可根据情况进行小故事的创编,使幼儿的学习兴趣被激发。

五、家园共育,形成合力

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中,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家庭教育来达到教育目标,因此,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让其积极配合,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前提[5]。通过举行家长开放日、发放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文章等方式,使家长的家教观念得以更新、端正,巩固与培养幼儿在离校后的良好生活习惯。让家长将幼儿在家的情况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及时反馈,成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监督者、检查者,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使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快速养成。每学期结束前,幼儿园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和各种表演形式,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发展,有利于在下学期更好地获得家长的帮助与支持。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对幼儿克服困难能力、独立性、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进一步提高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还有待于继续研究、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8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针对学前教育章节中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都说“好雨知时节”,3—6岁是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的习得都要靠学习。正是因为这个特殊而关键的时期,幼儿园的德育教育与中、小学的德育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这时的幼儿可塑性强,爱模仿,爱探索,但自控能力较差,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也较弱。如果不适时运用适当的方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积习难改,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

我园从九五课题以来,就将幼儿园德育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多年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此,在十二五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仍想传承“德育优先”的办园特色,从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入手,深层次地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方法与途径,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使之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我园的办园特色就是以“德育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为了将办园特色加以推广和深入研究,也为了让在园幼儿在学龄前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推进幼儿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今确立此课题,进行教系统的实践、探讨与研究。

二、理论依据及概念界定:

(一)理论依据:

1.陈鹤琴先生理论的相关内容。

——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

——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

2.《纲要》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博爱吃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3.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在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并促进身体健康的良好习惯。”

(二)概念界定:

习惯:亦作“ 习贯 ”。原谓习于旧贯,后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

良好的行为习惯:指逐渐养成不易改变的、对人有益的行为。

策略:计策;谋略。策略一般是指:1. 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2. 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3. 有斗争艺术,能注意方式方法。本课题中的策略指:能够帮忙幼儿形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方法、手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国内外现有研究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如瑞士学者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和柯尔伯格(L.KOHLBERG)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再如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儿童焦虑和移情作用的研究,以及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则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问题。又如班杜拉(A.BANDURA)和西亚斯(R.SEARS)的社会学习理论,则重点研究了儿童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发展问题。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早期的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近期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

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儿童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如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王极盛教授就进行过关于1560例少年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也曾主持过关于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研究,以及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进行过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2001年10月26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大型论坛。来自全国17个省共316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并深入地探讨了儿童德育与习惯养成的问题,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

本研究拟在这些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园已有的研究经验,结合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深入研究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实施途径,探索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进一步丰富国内关于养成教育的理论和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的理论研究;为幼儿园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探讨幼儿园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策略。

2.建构幼儿园以德育教育为特色的办园风格。

(二)研究内容:

1.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如何将本课题研究形成具有德育特色的办园标志。

五、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针对家庭教育方面,教师设计的,与课题实施内容相关的系列问题。通过家长的问答,更进一步地、全面地了解幼儿卫生习惯的现有发展水平。

个案研究法:对群体中存在心理障碍或特殊表现的某个幼儿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跟踪记录与观察分析,并加以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观察法:在研究中,教师通过对幼儿的行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积累幼儿行为习惯的不同表现方式。

谈话法:采取教师和幼儿面对面、教师和家长面对面交谈的方法,取得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共同配合与协作,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取得教育上的一致和统一。

文献研究法:本课题将对古今中外的已有相关理论做综合参考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1.本课题在“十一五”课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确立,使课题的研究能顺利、有序地开展。

2.本课题由本园院长亲自参与,教科主任严格负责,年级组长和其他科研骨干共同实施,也给了课题一个坚实的人员保证。

3.现有本科毕业生20名,昆山市学科带头人2名,昆山市学术带头人2名,教学能手4名,教坛新秀2名,苏州市双十佳1人,昆山市双十佳2人。这些骨干教师,相对教科研的理论水平较强,对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经验的吸收能力也较快,并能够合理运用在自己的课题实践中。使课题的顺利开展有了最有力的人才基础。

4.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领导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并有课题研究的专款经费。并与年底的绩效奖金考核挂钩,在资料获得、实验条件等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七、研究措施:

1.成立课题中心组,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协调、解决。并根据问题及时对实施计划进行改进,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到再认识,使课题研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起来。

2.将每个教研组组成一个小的课题研究团体,通过团体研讨、学习、交流等活动,促进二级子课题和三级子课题的顺利实施和研究。

3.将课题研究深入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去。结合教学活动、区域游戏、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等,运用有效策略,相互渗透,使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相应的行为习惯技能和科学知识,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及优良品质。

4.将课题研究过程列为每月“六认真”考核的内容,使每个教师的课题研究常态化,确保课题的过程和内容不是空洞的。

5.每月定期进行教科研培训,通过骨干教师的一系列讲座等学习活动,加强青年教师对科学研究方法和途径的学习与认识,提升课题研究的能力。

6.重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使研究者成为身体力行的典范。时时刻刻用自己的行为举止来影响幼儿,成为幼儿的表率。

7.开展家长与社区的调查活动。适时地进行调查,做好研究的前测与后测工作。取得家园的一致性,确保课题顺利开展。

八、取得成效:

(一)开发和利用图标,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小班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刚开始走进班级大集体时,有的孩子胆小哭闹,有的孩子任性无理,有的孩子什么都要成人来帮忙。孩子们不懂什么是守纪律,谦让,有秩序……那么,如何能够使刚入园的孩子在最快的时间内,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呢?我们的小班老师通过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生活图标,来帮助幼儿养成饮食、卫生、自理能力和常规四个方面的良好生活习惯。

1.将课题研究内容纳入课程设置,通过每周课题实践课,与幼儿共同认识图标、看懂图标、按照图标指示行动。如:《厕所里有什么标记》活动中,教师们亲手制作了如厕的系列图标,引导幼儿学习将手纸折叠擦屁屁的方法,并牢记要将用过的手纸扔进纸篓中,成为了讲卫生的好宝宝。

2.借助班级图标固定版面,展示所学习过的生活图标。通过不断添加新图标,孩子们理解并巩固越来越多的图标含义,并逐渐内化在心。

3.制作故事、儿歌图标。把一些生活习惯的道理,编成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小故事或儿歌,通过讲述故事、朗诵儿歌,帮助幼儿了解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并配合故事图标来延伸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如:故事《没有朋友的丁丁》,教师制作了卫生用餐的图标,孩子们懂得吃饭完要把嘴巴擦干净,做个干干净净的宝宝,才能受到更多人的喜爱,交到更多的朋友。儿歌《漱口歌》,设计儿歌内容的图标,幼儿根据图标的提示,学习饭后漱口的生活技能,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总之,开发和利用“会说话的图标”,帮助幼儿学习正确洗手、入厕、叠手帕、折袜子;引导幼儿有序地排队、喝水、吃餐点、放玩具;懂得了小碗要轻轻放、排队要一个跟着一个走、滑滑梯的时候不能挤推等等。这些无声的图标,在孩子们的眼中却是一个又一个亲切的好朋友,这些好朋友可以让孩子们很快就变成一个守规则、有秩序的乖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也能很快就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大大提高了幼儿对集体活动的适应性,并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二)自制棋类游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中国是象棋、围棋的发源地。棋,从某方面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和传承。结合现代教育的需要,我们曾经在安全教育活动中,多次由教师自制了:安全逃生棋、消防安全棋、防火安全棋、交通规则棋等等。而在本次“十二五”课题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将棋类游戏作为一种研究策略,从生活常规棋、节日棋、故事棋、交通规则棋四个内容入手,将教育元素呈现在各种自制的棋谱里,使孩子们一边玩,一边看,一边明辨棋谱中的是非对错。

以生活常规棋为例,我们初步开发出了四套系列棋类游戏,分别是生活常规棋、游戏常规棋、上课常规棋、低碳常规棋。每个系列的教学活动步骤为:讨论规则、制作棋谱、学习下棋、幼儿下棋。在这几年的幼儿园的课题实践课展示和教科市级评比中,我们也对自己设计的棋类教学活动进行了展示。如:中班棋类活动《怕浪费婆婆》和《大卫不可以》,都以绘本故事情境带入,师幼共同设计和认识棋谱,制定规则,并进行两两下棋对决。在棋谱设计的向前跳跃、向后倒退、停一次、再来一次等规则中,理解巩固每个行为与规则的含义。幼儿在游戏中逐步了解并遵守生活的规则,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整个开发棋类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还开发出了小棋盘和大棋盘两种模式,小棋盘数量众多,可以供全体幼儿分组游戏,每种只有一份,供幼儿在游戏时间游戏。最为难得的是在设计出小棋盘的同时,设计的大棋盘,是创新运用磁铁原理,让立体棋盘存在可操作性。幼儿可以在墙壁上进行走棋游戏,非常有趣。另外,根据棋类游戏的需要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创新制作出花样骰子,既有数量又有图案,让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在知道数量的基础上游戏。

另外,棋类游戏是一种规则性很强的博弈。孩子们一旦进入游戏中,就必须按规则下棋,违反者会输掉比赛,或是接受惩罚。所以,在同伴间下棋的过程中,孩子们还能体验到合作与竞争;等待与谦让;挫折与喜悦。除了增强规则意识和行为外,孩子们还能从中习得一些优秀的意志品质,锤炼良好的心态,并懂得尊重对手,尊重他人。这些可贵的品格习惯,也许是更为宝贵的财富,会使孩子们终身受益。就如同《指南》的目标:我们的研究要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

(三)挖掘绘本故事,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

从古到今,用一个蕴含教育意义的故事来说服人、打动人的方法举不胜举。无论在图书馆、书店还是网络上,大量的优秀儿童故事是我们研究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为此,在大班阶段,我们的研究重点在收集好绘本,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意义,为研究服务,为孩子们服务。

在研究中,我们的老师以班级为单位,一方面挖掘绘本本身的教育意义,培养幼儿关爱和分享的好习惯和品质;另一方面借助绘本阅读,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乐于表达、倾听的习惯等。首先,我们对绘本的研究遵循扎根于课堂,紧密结合于教学活动的原则,以最基本的方式开展了实践研究。于是,很多优秀的绘本故事被很好地挖掘和开发,为教育教学所利用。如:《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搬家》、《我爸爸》(讲述妈妈或爸爸和宝宝之间的爱);《花婆婆》、《会飞的抱抱》(拥有一颗关爱的心);《我家是动物园》、《幸福的大桌子》(关心家人);《彩虹的尽头》、《椅子树》(懂得分享,收获友情);《大脚丫跳芭蕾》、《胡萝卜种子》(坚持梦想,不轻言放弃);《小猪变形记》、《你很快就会长高》(认识自我);《耳朵上的绿星星》、《最后一片叶子》、《牛牛和虎子》(帮助他人,收获快乐);《大卫,不可以》、《小老鼠进城》(遵守各种规则);《多多什么都爱吃》、《爱吃水果的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等。这些有丰富内涵的优秀绘本,不仅使幼儿懂得了很多道理,丰富了各种情感认知,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孩子们内心的一些想法,影响了他们的言行。也使我园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园本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其次,我们通过好书大家分享的活动,用图书漂流、跨班讲故事、亲子共阅读等活动,带领幼儿进入一个奇妙的阅读天地,在此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认真、专注、长时间地倾听习惯。

(四)开展多元化的德育特色主题月活动

“以德育为突破口,重视幼儿的养成教育,促进幼儿素质全面提高。”是我园一贯追求的办园特色。为了深入贯彻《幼儿园特色建设方案》,深化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抓实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将德育活动渗透一日活动各环节,并以“德育月”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特色活动,促进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这一个月中,我们将各种德育教育的活动融入其中。营造了德育特色校园文化氛围,并建构了我园今后德育工作和建设的方向!

2014年上半年,我园被命名为苏州市文明礼仪示范基地学校。这也是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引领下,取得的一大收获。在此基础上,我们的课题研究与办园特色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开展了特色主题月系列活动。至今开展过的主题月活动有:“中国梦、我的梦”、“文明礼貌伴我行”、朝幼环保小行家”、“学习雷锋好榜样”、“祖国妈妈我爱你”等。每一个主题月都有总方案、小方案、每周活动安排、活动综述。其中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如:“学习雷锋好榜样”主题月中,全体教师利用休息时间编排了一台 “雷锋的故事”情景剧呈现给孩子们,将雷锋一生的故事通过生动的情景剧表演,形象地展示在幼儿的面前。幼儿在观看表演过程中与老师积极交流互动,激发了对雷锋叔叔的喜爱之情。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深深扎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孩子们都有了自己“心中的雷锋”,他们纷纷表示要学习雷锋精神,争做小雷锋。昆山电视台的记者在第一时间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拍摄,并在昆视新闻中播出。本次活动的报道也受到了昆山市教育局基教科领导的好评,挂上了教育局网站的头条,并且送江苏省教育厅作为全省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一手资料。

如今年国庆66周年之际,我园开展了亲子共同为祖国妈妈献上祝福的全员大型活动。老师们亲手制作了祖国地图墙,孩子们和家长把已经制作好的精美的祝福爱心贴纸贴在中国地图上。一张张爱心贴纸汇聚了朝幼近500名孩子对祖国妈妈的祝福,以此让孩子从小树立爱国意识,培养了民族自豪感。本次活动当晚就在昆市新闻中播报,并送报苏州电视台和省电视台。

(五)依托丰富的活动,突显办园特色。

活动一:和周火生爷爷在一起。

“周爷爷讲故事”活动。大班的孩子们聆听了周火生爷爷为我们讲述金寨县孩子的故事。了解到贫困山区孩子们因为上学而苦恼,激发了他们想帮助贫困孩子的愿望。由此,我们也正是启动了“周爷爷爱心捐款箱”的揭幕仪式。我们倡议每个孩子从此可以省下自己的零用钱,投放到捐款箱中,每天都可以献一份爱心,捐一份希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自己同时获得快乐。

“情系灾区,爱心义卖”的活动中。每学期,我们都会举行“周火生希望工程图书义卖活动”。2013月4月,当雅安地震的消息传来后,老师们在第一时间,及时地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灾区灾情,激发孩子们对“灾区失去父母、无家可归或身受重伤的孩子”的同情心,为捐款和义卖活动做了非常好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活动中,许多孩子在爱心捐款箱中投入了自己省下的零花钱,又在家长的陪同下在周火生爷爷的图书义卖现场买书。之后的每个学期中,我们都会进行“图书义卖”活动,将每一次义卖的钱,通过周火生爷爷捐助给金寨县的孩子们,为他们能够更好地生活与学习,尽自己绵薄之力。

活动二:“小荧星”活动。

继承了我园多年来的惯例,我们的“小荧星”评选活动一直延续至今。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将原来的“小荧星”儿歌按照三个不同年龄段进行了重新的整理和创编,形成非常规范的儿歌样本。而每月的评选,都有侧重点和针对性。首先在每个阶段中形成方案,并按计划实施和开展。如:4月的“礼貌星”评选、5月的“健康星”评选……当选的孩子都成为班级里学习的榜样。而没有评选上的孩子,看到别人成为了“礼貌星”、“健康星”……后,都非常羡慕,也开始积极争取,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小荧星”的带动下,更多的孩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变得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爱劳动、勤于动脑……使幼儿园的整个大环境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氛围。

活动三:节日教育。

传统抽象化、理论化的德育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德育教育的需要。过多的说教不仅难以幼儿的道德素养,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厌弃,更无法满足当今幼儿成长的需要。而节日、纪念日教育以其独特的“形式简单”和“内涵丰富”,成为了德育教育一个有效的实施途径。相对于其他德育资源,节日、纪念日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对于培养幼儿从小的公民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园坚持节日中的德育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比如:贴近孩子生活,走进孩子心灵的“三八节”的“妈妈我爱你”;“三月五日”的“学雷锋”;“劳动节”的“我是家庭小帮手”;“六一节”的“爱心义卖”;“教师节”的“我的好老师”;“中秋节”的“月饼圆圆”;“国庆节”的“我爱祖国”等等。 都是我园以节日教育为抓手,再辅之以有效的教育形式,展现我园德育教育多元化的特色和亮点,通过这些无穷的教育资源,使我园的德育建设焕发无穷的力量。其中学雷锋日和教师节活动,也上了昆山日报的头版头条。我园的德育特色也日趋鲜明了。

活动四:家园、社区的一体化

(1)利用家长半日活动,在三个年龄阶段展开了小班亲子同乐运动会、中班亲子小制作(废旧环保材料制作)、大班亲子长卷画活动(关爱地球和我爱家乡)。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大促进了家长与幼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家长们在自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也了解和熟知了我园德育特色的内涵,并能够在行动上更加支持我们的特色建设,并为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集体生日Party。我们为每个月过生日的宝宝们,精心准备了一台庆生会。在庆生会上,我们邀请了生日宝宝的妈妈和好朋友,一起参加这个活动。宝宝们为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忠心地表示感激,还受到了父母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当生日宝宝们一起唱起歌时,他们的心中一定充满了对父母、亲人、教师、同伴和社会的感恩。

(3)大班幼儿走进社区,宣传环保小知识。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大班的40名孩子,高举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环保宣传小旗,手拉手、肩并肩地来到了朝阳社区门口,一起响亮地喊着口号“爱护绿地,人人有责”、“保护地球,关爱生命”……向周围社区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宣传各种环保小知识。告诉他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成为一个个可爱的环保小卫士。

(4)社区敬老爱幼活动。比如:与退休教师进行了联欢活动。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亲手送上自己制作的爱心卡,并告诉退休的奶奶们,在卡片上自己画了些什么?然后大家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大胆地为奶奶们表演自己准备的节目。有的孩子讲了故事《阿布吃西瓜》,有的孩子唱了“春天在哪里”、“捉泥鳅”等,使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快乐和欢笑,提升了孩子们敬老爱老的品德。

(六)教师的成长,校园文化的建构。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可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特别是对以实际操作活动和直接经验为心理发展基础的幼儿来说,受环境的影响更大。因此,我园坚持 “将德育渗透于环境之中”,让有限的幼儿园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并作为圆心,辐射开去,影响孩子在幼儿园、家庭甚至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园把环境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手段,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有意识地将各种品德思想融于幼儿园的整个环境之中。我园根据不同的场地、不同班级幼儿的年龄、发展水平及德育教育的需要,精心设计幼儿园的每一个地方。

幼儿园的环境布置是可以在细微之处见精神的。因此,我们在大厅、走廊、楼梯等环境中,分层次、有侧重的营造德育教育氛围。如: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中,布置了朝阳小舞台、昆山一日游、亭林公园等具有昆山特色的游戏区。让幼儿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了解昆山,从而萌发幼儿热爱家乡昆山的情感。还有书吧、茶坊、棋社等游戏区, 让幼儿在游戏环境中感受中国书香的文化气息,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另外,我园充分挖掘综合活动课程中的德育价值,在主题环境的创设中,也渗透了德育元素。如“亲亲热热一家人”、“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们居住的地方”、“中国娃”、“祖国风光美”、“环保小卫士”等,通过这些主题墙的创设,将爱家人、爱朋友、爱昆山、爱祖国、爱地球等德育教育内容渗透进幼儿的学习活动之中。很多绘本故事中也蕴藏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所以我们请大班的幼儿和老师共同绘画绘本的故事内容,并将一个个故事挂在楼梯的墙面上,每天,当孩子们进入幼儿园的时候,走着楼梯的同时,还能够细细地欣赏和品味这些故事带来的丰富情感。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抒发了母爱的伟大;《爱心树》表达了人与树之间朋友般的关心、帮助、付出而不求回报。在天天潜移默化熏陶的同时,更有效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九、今后研究的思考:

虽然课题已经结题,但是我们仍将幼儿的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我园办园的特色及今后的课题研究方向。我们将用多年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推动今后的成果外延,更进一步优化其研究价值。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9

“习惯”, 以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事相同的事情,不断重复,不断思考同样的事情,而且,当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它就像在模型中硬化了的水泥很难打破了。3―6岁的儿童行为已经具备有意识的特点,可以接受教育者施加的影响。如果教育得当,那么幼儿在三岁之前形成的好习惯可以在这时期得到巩固,坏习惯也可以在这一时期得到纠正。因此,幼儿期可以说是人的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加以训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幼儿将来的生活、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受益终生。

一、幼儿园习惯教育的现状

孩子入园的第一天,知道一定要用自己的茶杯喝水,用自己的毛巾洗脸,午睡躺自己的小床,盖自己的被子,就已经开始接受幼儿园较规范的习惯培养了。对于我,大班教育的任务更是重中之重,因为通过小班和中班的习惯培养,孩子已慢慢形成生活,思考习惯。通过几年的从业经验,发现幼儿园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

(一)传统观念更重知识培养忽视习惯的培养。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只把幼儿的认知教育、智能开发看成是幼儿教育的硬任务,而忽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生活技能的训练。

(二)不重视系统性习惯培养计划的拟定。在幼儿习惯培养上,很多教师的观念认识很低,教育内容比较随机,甚至没有进行充足的备课准备,这堂课教什么在上课前没有任何准备,只是对一些知识问题参考教科书照搬照抄。专项习惯培养持久性不够,觉得已经和孩子说过了就完成任务了,教师的教育手段过于单一,普遍采用“说教”的方式,没有专门的实践过程和活动安排。结果是幼儿听完了就忘了,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都会说都会做,但一到自己的生活中就不会了。

(三)家长缺乏习惯教育指导能力。家长虽普遍都认为,幼儿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就像盖高楼大厦打基础一样。但实践中又缺乏良好习惯培养的方法和技能,故不知从何下手。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爱在很大程度上是无系统的,凌乱而无原则。因此,幼儿行为习惯也就具有二面性,在园在家的南辕北辙,大大影响了幼儿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效果。

二、幼儿园好习惯培养的方法

(一)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明确良好习惯的各个方面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是幼儿园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

幼儿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们可以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安全习惯四个方面来进行。

1.行为习惯。大班的幼儿活泼好动,所以他们在上下楼梯时经常会有跑跳、不遵守秩序等行为。为了规范幼儿的走廊纪律,我们把规范幼儿的走廊纪律作作重点。在学期初提出在走廊内行走的基本要求―排队慢行,扶好扶手,不大声喧哗,不跑跳。又如:培养孩子要有爱劳动的品质,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自己将玩过的玩具收好等,如果孩老会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做示范。经常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教。直到掌握为止。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的累积,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逐步形成行为习惯。

2.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它包括独立思考的习惯,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等。

3.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是幼儿每天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关饮食、起居、卫生、消费等习惯,如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积极锻炼身体,不随地丢垃圾,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勤洗澡等。

(二)目标的制定、习惯教育纲要的系统化认识。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及本地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及保教工作要求等,给教师和家长一个明确的目标规范。

(三)家庭,学校,为幼儿形成大社会机制。幼儿园应形成一个包括幼儿园、家庭在内的联动机制,并成立各习惯培养小组:教育领导小组,各年级段幼儿良好习惯教育训练指导小组,各班级养成教育训练小组,班级家委会成员协助,家长委员会检查监督测评小组,组成班级训练小组,共同采取措施对幼儿全面负责。

(四)发掘不同的途径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运用新型的“思维游戏特色课程”。它是以操作材料为依托的探索性、操作性智力游戏。幼儿按照游戏中不断提出的问题和任务,通过操作材料,不断探索和尝试解决问题,进行游戏。游戏的整个过程是幼儿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幼儿主动建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系统。

2.给幼儿自由创新的自我空间。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游戏,教学时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方法,并接纳幼儿的不同的创造结果,从不同角度随时给予肯定、鼓励,使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大胆表现。

作为大班的老师,尤其能感受到给孩子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的创造潜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只要给幼儿创造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推陈出新,超越自己,超越同伴,幼儿的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同时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其实,这也是在培养幼儿勇于创新的习惯。

三、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以身作则,在养成自身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幼儿园、家庭、社会,都要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习惯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习惯,对孩子们的未来负责,也是尽心尽力为幼教事业做贡献的最好表态。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10

习惯,是指由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习惯的本质是“自觉自动”。国内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强调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习惯,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习惯养成的越多,能力就越强。”幼儿阶段恰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如果在幼儿阶段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将会终生受益。因此,我们根据保教精神,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切入点,为使其有章可循,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开展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动课程,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将这一阶段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幼儿良好卫生习惯方面

  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由于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较低,当我们天天对着孩子们说出“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懂礼貌,讲卫生”这些要求时,孩子们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就运用孩子们喜欢的儿歌形式来引导孩子。孩子边说儿歌边做动作,通过儿歌不仅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也逐步树立了良好的理念。

  二、幼儿良好生活自理方面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自幼养成独立和不依赖于成人的性格。比如,开展“谁的小手最灵巧”、“行动大比拼”等竞赛,训练幼儿叠衣物、穿脱衣裤、鞋子、整理床铺的技能,让幼儿的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增强了幼儿的竞争意识,使能力强的孩子增强了自信心,也激励了能力弱的孩子继续努力。

  三、幼儿文明礼貌习惯方面

  礼貌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通过礼仪教育让幼儿从小就懂得见到老师、同伴应该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说:“你好!”,离园时向老师和同伴说“再见”,学会基本的礼貌用语。在班里,我经常组织幼儿观看《来客人了》等录像,让幼儿观察人们是怎样接待客人的,应该说哪些话、做哪些事,引导幼儿学习使用礼貌用语。通过一段时间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孩子们在这一方面取得了骄人的进步。

  四、幼儿的劳动习惯方面

  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孩子们各个活动区都隐含着行为习惯的教育契机。我们知道,无论是对桌面的还是区域里的操作材料,活动结束时都要将不同的材料“回归原处”,为下一次活动提供方便。为此,在班里每次活动结束后,我都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幼儿很快便将物品整理好放回原处,解决了幼儿活动后玩具乱扔的.问题。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

  五、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

  在学习习惯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非常重要。当我要告诉幼儿做什么的时候,会先说:“注意听,我只说一次,看谁最认真”,如此一来,幼儿就会很专心地听你讲话,养成习惯后,每当老师讲话的时候孩子们都会专心听。同时,适时的评价可以激励幼儿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也可以达到强化这一习惯的作用。我们要适时地给予幼儿及时的鼓励,只要我们善用一些激励性的话语,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关键期,使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11

一、研究的设计

1、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在一生的日常生活中,不必过多地去思考该怎样去适应生活,而能使身体在无意识之中正确、科学、有序、合理地进行各种活动,为以后各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幼儿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理论依据:理论研究表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10岁之前是各种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幼儿“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要“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要培养合作的精神,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纲要》的颁布,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措施与做法

1、制定习惯培养的计划,结合幼儿一日生活进行教育。孩子在幼儿期要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很多的,我们根据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年龄段小班、中班、大班为纵坐标,以生活、行为、社会、学习等为横坐标,以篇章的形式来呈现课程内容。

2、加强家园联系,步调一致,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家长的教育密切相关,因此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家长活动:(1)家教园地;(2)家长开放日;(3)开办家长学校;(4)亲子活动;(5)让孩子教育家长;(6)召开家长会。

3、在幼儿园中充分发挥以大带小的作用。让小班幼儿观看中大班幼儿上课、作业等,不仅使小班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而且也使中大班幼儿有了鞭策的力量,认为自己要做得好一点,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做榜样。对于每个层面的幼儿都有不同的功能,“以大带小”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4、加强个体指导,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由于个性心理、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在学习情感、行为方式上也会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幼儿的个别指导,及时帮助一些幼儿矫正不良行为,防止不良行为形成不良习惯。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师表群体形象。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是在幼儿园里养成的,从教书育人的目的出发,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身教为重点,培养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的素养,注重良好行为举止习惯对幼儿潜移默化的作用,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和群体感染力、约束力,影响鞭策幼儿,成为幼儿的楷模,收到训练和熏陶的实效。

三、研究结果

1、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和专业的成长。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更新了教育理念,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我们通过研究摸索出了一套“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策略”,并撰写、发表了多篇教育论文和教育随笔。今后将继续深入贯彻,作为园本课程来实施。

2、促进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对实验班幼儿三年来习惯的培养,幼儿的习惯标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逐渐向更高的要求发展。

3、促进了家长思想意识和素质的提高。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对家长的宣传和家庭教育的系列讲座,提升了家长的思想素质,让家长真正地担负起第一任老师的责任,为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做好表率,和孩子共同迈向成长的阶梯。

4、通过课题研究,幼儿园里增加了习惯培养的环境创设内容,家长与老师的互动交流栏目成了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亮点。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渗透、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加大研究力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我园教师的科研水平,努力将课题研究活动的功效扩大、延伸。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12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中班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我觉得效果真的很不错,其中效果最好最明显的是普通话的运用和区角活动时玩完玩具后分类收玩具的良好习惯等。

  我们是怎样来给幼儿养成和巩固这些好习惯的呢,要求幼儿一进幼儿园必须讲普通话,我利用了。

  1、表扬鼓励法,如:在某一幼儿用普通话与老师和小朋友交谈时,我会及时表扬鼓励,某一小朋友普通话讲得真好,老师要奖给他一颗小红五角星,然后把红五角星贴在他的额头上。引起其他幼儿的关注,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讲普通话的激情。

  2、家庭教育要和幼儿园教育要保持一致。孩子在幼儿园得到的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建立,家长应予以了解,并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一致性的教育,以免家、园教育出现脱节,不利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巩固,为此我们利用家园共育栏和家长会,与家长讲解原由、举案例等,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讲普通话的巩固方法。由于我们在农村,是村办幼儿园,对农民来说,他们讲惯了方言,讲普通话还是有点儿别扭,比如:一次有一位家长来送孩子时,孩子还在哭泣,我忙问孩子是怎么回事,家长很生气的’对我说:“老师,这孩子不好好说话,我揍他了。”我忙问怎么啦,这位家长说:“我送他上学,他嚷着要解大便,我问他什么,他还在说解大便,我又听不清什么意思,最后他说,我要拉屎,把我这个气,拉屎就拉屎,还解什么大面,你还解馍馍呢,所以我就狠狠的揍了他一顿。”听了这些话让我哭笑不得,后来我弄清因为这个孩子说话咬词不清楚,把“大便”讲成“大面”,家长对大便的意思又不是很明白,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事情虽小,但对孩子来说很不利,本来孩子在幼儿园刚刚形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可在家却因讲普通话挨了打,孩子还有学讲普通话的兴趣吗所以让家长配合幼儿园给孩子创造一个讲普通话的生活环境,孩子很自然而然的形成讲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班幼儿的普通话已经讲的很好,孩子与孩子之间交流用普通话与老师交流更是用普通话,久而久之,孩子已形成了与任何人交流都会用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对于玩完玩具后,分类收玩具的良好习惯更是巩固得特别好,以前孩子们玩完玩具后把玩具弄得乱糟糟,还得老师帮助他们收好玩具,自从提出培养让孩子分类收放玩具的习惯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渐渐的养成了分类收放玩具的良好习惯。孩子们再玩玩具时再也没有出现乱扔乱放的,收玩具时会摆放的整整齐齐,老师也变得好像有点很清闲的样子,不再忙于帮孩子们收放玩具了。

  经过这一学期的培养,孩子们已经养成了很多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些好的习惯都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联手教育。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13

一、把幼儿自定的规则真正地落实下来。

九月份,我们班级里通过大家一致讨论制定了各项常规的规则,如小朋友自己说,谁在一天里的表现好,就可以担当小值日的光荣职责;还有,如果在课堂上影响了小朋友的学本领,在老师的提醒三次无效下,必须坐到老师的身边,还有,如果和小朋友之间游乐矛盾,而用不正确的解决方法的,必须取消和小朋友游戏的机会。这写规则都是小朋友自己决定的,所以,在十月份为了更好得使常规有大的进步,我们落实了幼儿制定的规则,幼儿有了一种约束,常规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加强了小组长、小值日的竞选制度。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相适应的方法对于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对大班幼儿建立值日生制度,让幼儿在做教师帮手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能力、动手能力和责任感,而且经过小班、中班阶段,已经积累了很深的班集荣誉感。通过让幼儿轮流担任值日生,可以更深层次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自豪感和集体精神。在竞选的过程中,我让幼儿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优点,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而且很多幼儿在大家举手投票的’时候,知道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使得自己的自控力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幼儿的竞争意识逐渐加强了。(毕竟,孩子竞选的时候,有些孩子一下子是选不到的,老师在下意识中鼓励他们)

三、家园一致,共同抓好幼儿的常规。

建立幼儿良好的常规特别需要施教者在教育上的配合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具有共同的常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如果家庭与幼儿园彼此密切配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孩子在心理上接受一致性的教育,而不是处于两种作用下的无所适从。如为了培养幼儿在家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和家长共同讨论,制定了一份《幼儿在家生活情况记录表》。家长在家记录孩子在星期一至星期日里早晚刷牙、独立进餐、早睡早起、独立睡觉、参与劳动等共10个方面的表现情况。其中,小朋友的妈妈坚持要她每个方面都得到满分,才肯答应满足她提出的自己的要求。就这样,在家园配合的正向强化下,小朋友进步很快,形成了良好的常规,学会了自我约束。

我班幼儿的行为习惯也不是很好,我们对这方面也加强了培养。我们做到了寓行为习惯培养于活动之中,促进儿童的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生活与各项活动之中。

比如,在午睡的时候,我们就编了一个饶口令,先铺被子,再脱裤子,再坐进被子,脱下衣服,躺进被子,美美睡上一大觉,在进入午睡室后,我们先念一遍,然后大家在进行午睡,小朋友的习惯逐渐养好,为冬天的午睡顺序打下基础。再如进餐,我们要求小朋友餐后一定要整理自己的桌子,幼儿完成以后,教师会再重新擦,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班级工作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缩影,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我们必须从小抓起,从小处着手,循序渐进,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14

本学期,我园继续认真扎实地开展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全园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写好每一篇观察记录,精心准备好每个教育教学活动。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今后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发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现将本期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了切实在可行的学期研究计划。为本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相应的研究目标、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

  本学期我们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研究目标,调整了研究步骤,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组织了“幼儿良好行业习惯养成”教研观摩活动,家长走进幼儿园来观摩活动,使家长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研究工作,开创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

  二、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确定了实验班,形成了领导指导、实验班引路、其他班级积极参与的格局

  为了研究工作在全园铺开,我们成立了以温园长为组长,刘园长为副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并确立了大(四)班、中(一)班、小(一)班为实验班,其余班也积极投入到了研究工作当中。温园长经常亲自参加研讨活动,给予教师们专业性指导;刘园长全面负责指导教师们开展教研活动,引领教师学习理论知识,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总结经验;教研组长和实验班的教师积极参与研究工作,坚持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幼儿园组织教师每星期召开两次集体研讨,共同讨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慢慢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样就形成了全园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形式。

  三、从细微处着手,教师的教研工作做得踏踏实实

  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们的研究工作做得细致、踏实。实验班教师坚持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每个星期组织一个行为养成主题活动,并认真写好活动反思,非实验班教师也坚持每星期写一篇观察记录,每星期组织一个行为养成主题活动,教师们还积极总结经验,写出了有一定水平的经验总结。

  四、家园共育,形成合力,为研究工作推波助澜

  每个班在开展研究工作时都注意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家访等形式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表现,和家长共同讨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改变幼儿不良行为的策略和方法。为了让家长更加理解和支持我们的研究工作,我们把家长请进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观摩活动向全体家长开放。刘霞梅老师的《小剪刀,我爱你》、郭美英老师的《危险的火》、白晓梅老师的《你好,再见》、刘晓卿老师的《天冷了别冻着》、杨丽老师的《猜猜我有多爱你》……从不同的角度培养了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虽然我们在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结了许多经验,但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课题研究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改进。

  1、教师们的研究工作浮于表面,缺乏专业性的理论知识,研究水平和文字概括能力还有待加强。

  2、《行为习惯养成》教学活动的组织过于简单,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入,活动中说教的成分过多,今后要注意寓教于乐,把教育活动组织得更生动、更有趣、更有教育意义。

  3、在日常工作中,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注意持之以恒,没有把活动中的培养目标延伸到一日常规当中,进行反复训练。

  4、“5+2=0”的教育仍然存在,家园联系还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继续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观摩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家园协作,尽量避免“5+2=0”的教育,多给家长讲一结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指导家长在家里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15

一、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

根据幼儿的生活特点安排幼儿一天的生活,即是对幼儿主要的生活内容,如吃、睡、活动等时间和顺序给以合理的安排与划分,重复多次,大脑皮层在时间刺激的影响下,就能使幼儿形成按时饮食、按时游戏、按时睡眠的良好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一系列的良好条件反射。由于条件反射的形成,使幼儿能更快更好地熟悉和适应生活环境,由于更快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达到保护幼儿身心健康的目的。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后,脑神经细胞可以付出最经济的活动而收到最大效果。所以,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促进幼儿良好身心健康发育的基础,而且生活制度是教师做好工作的条件。

二、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要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首先,我们教育者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者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都在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孩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家长的一些习惯表现在孩子身上,当然,这些习惯既有良好的,也有不良的。这就要求我们正确把握,给孩子正确的榜样示范。教师在年幼的幼儿眼里往往胜过自己的父母,他们善于模仿,但因他们年龄小,辨别是非能力差,老是随着教师的样子行事,因此,作为教育者,要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好幼儿良好习惯的榜样。

三、结合教学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技能

集体教学活动中,可开展一些研讨活动,让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学会自理、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如小班幼儿生活卫生习惯欠佳,在日常活动中有些幼儿不注意卫生,经常爬地上,小手到处乱摸弄得很脏。针对这种情况,可选择了幼儿易懂的活动,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中班幼儿在自理、技能方面的习惯有所形成,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独断,缺少同伴间的交往。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以培养幼儿的合作习惯为主,可开展争做文明的小朋友活动,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较好地培养幼儿合作、交往的习惯;大班幼儿在相互合作、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主动帮助别人的这些习惯还不是很明显。可组织社会活动多去观察,较好地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反复训练,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渐养成的。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一次游戏,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的事,因此我们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四、利用游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除结合教学内容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外,还抓住幼儿好玩的心理特点,把洗手、穿鞋、收拾玩具等内容编成不同形式的游戏,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活动区游戏时,孩子们不爱护玩具和游戏材料,经常把玩具和游戏材料扔满地,游戏结束后,又不收拾。针对这一情况,可在游戏前告诉幼儿,玩具宝宝们和我们是好朋友,它们害怕摔坏身体,我们小朋友们要保护它们、爱护它们,千万别把它们扔在地上,好吗?游戏后提醒幼儿:玩具宝宝们要回家了,请小朋友们把它们送回去吧!这样孩子们及时把玩具、活动材料摆放整齐了。

五、结合教学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技能

如果幼儿成长与鼓励他们自然顺序地发展的环境中,他们会突破性地进入到学习,他们将变成自我激励者,自我学习者。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和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对幼儿的习惯培养,对每一项要求,我们都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存在的困难,把握住难度,讲解清楚,让幼儿看得懂,学得会,以鼓励表扬为主,使幼儿具有成就感。

六、教育孩子不要偏食

孩子偏食的原因既有身体的因素,如消化不良或食物过敏反应等,但更多的是环境的和心理的因素,比如,某些家长自身的偏食影响,某种食物过多连续吃形成厌恶反应,或家长限制孩子吃某种食物而造成孩子的不愉快体验并予以拒绝等。(范文网 )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做到。要有意识地用语言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特别注意不要用欺蒙哄骗或强制性方法让孩子吃某种食物,这是会加深孩子对这种食物的反感,不如暂时放一马,停一餐,待他肚子饿了,情绪愉快了,再引导他进食。

七、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学校,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心,学校的培养,更离不开家庭的熏陶。教师应树立幼儿与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大教育观。对幼儿来说,家庭影响尤其为大。很多幼儿在学校里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是回到家庭中完全变成了另一副样子。有一部分家长不知道对于这么大的孩子究竟应有什么要求,在家里听之任之,也有一部分家长想要求孩子却苦苦无法。因此,我们不但在学校里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还应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在家庭中得到强化。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幼儿正确、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活活动,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个性心理品质,为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本文的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内容,大家可以深入了解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重要性,并掌握了相关的方法和策略。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需要不断努力,积极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贡献我们的力量。

本内容由学无止ji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76071.html

网址: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66976

相关内容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幼儿园小班幼儿良好睡眠习惯!
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现状研究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班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
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研究与培养
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对策.docx
怎么培养幼儿良好睡眠习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