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乡村中的“生土建筑”,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4-12-04 02:36

在乡村寻找隐藏的古村落,欣赏历史遗迹和建筑。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乡村休闲体验#

生土建筑

散落在乡村中数目众多的生土建筑,不仅代表了传统的建筑形式和建造技术,更是乡村记忆的主要载体。但在社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它们逐渐失去原有的功能,布满灰尘,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土房子在建筑师的巧思之下,如何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

(生土,指以原状生土为主要原料,无需焙烧仅需简单加工便可用于房屋建造的建筑材料,其传统的形式包括夯土、土坯、泥砖、草泥、屋面覆土、灰土等。以生土作为主体结构材料的房屋通常被称为生土建筑。)

1

爷爷家青年旅社

“给爷爷家的老房子一颗年轻的心”

爷爷家的原建筑是一座普通夯土民居,共270平米左右。设计团队决定将其设计成一个年轻人的住所,它不同于普通的民宿,应符合年轻人的习性,喜好,是年轻人相互认识的场所。

▼改造前

▼改造后

为了保持村庄的整体风貌,爷爷家的外部形态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只在二层朝向良好景观的一面开设了一个长窗,将阳光、空气和良好的景色引入建筑室内。

不同于外部形态,设计师对室内进行大胆的改变。一楼原有建筑室内的隔板被拆除,建筑从原来的分隔状态变为一个通透的大空间,成为青旅的客厅、书房和聊天的地方。

▼一层公共空间

而在二楼,房间被设计成一组“房中房”。它们由半透明的阳光板材料建构,以一种轻轻的态度“放入”原有建筑。每个房间底部安装有一组万向轮,入住者可以自己推动建筑,组合空间,十分有趣。

有色灯管被安置在房中房,在某些特定时段,灯光开启,整个空间又变得富有情绪。

▼二层室内

▼剖透视

2

先锋云夕图书馆

表明一种“当代乡土”的立场

桐庐先锋云夕图书馆位于浙江省桐庐县莪山乡戴家山村。图书馆的主体是村庄主街一侧闲置的一个院落,包括两栋黄泥土坯房屋和一个突出于坡地的平台。

建筑设计保持了房屋和院落的建筑结构和空间秩序,将衰败的现状修整还原到健康的状态,新与旧的关系强化了“时间性”,土坯墙、瓦屋顶、老屋架这些时间和记忆的载体成为空间的主导,连同功能再生的公共性,共同营造文脉延续的当代乡土美学。

▼改造前

▼改造后

适应图书馆这一新的功能注入,最为关键的设计操作是屋顶抬升策略。支撑屋顶的建筑内部梁柱框架整体加高了约60cm,利用这个高度形成了高窗的构造,光、气流以及优美的竹林景观被自然地引入室内阅读空间。

在建筑外部,原封未动的土坯墙和青瓦屋顶由于侧面高窗的存在,呈现出封闭而开放、厚重而轻盈的戏剧化效果,在修整的室外景观和照明设计的衬托下,形成村落温和的景观焦点。

连接主屋和偏屋的透空木格栅连廊,既强化了改造后图书馆和咖啡厅的功能联系,同时又重新界定了室外空间细腻的体验序列。

东侧偏屋内部加建的咖啡厅门厅,以及西侧主屋新建的楼梯和卫生间,采用了最为普通的砖混结构,并且有独立的基础处理,对原先老屋的主体结构具有一定的加强作用。

新建的室内墙体、楼板、楼梯、陈设等设施,尽量以弱化的工业产品形式,为传统建筑划定时间的边界,并形成当代新功能的调节机构,从而使空间具有了延续和发展的当代地域生活体验。

▼改造前

▼改造后

▼轴剖图

3

云庐精品生态酒店

与周围环境的自然共生和与当地村民的和谐共存

“云庐”位于从广西桂林到阳朔的半途,是一座深藏于漓江沿岸好山好水之间的精品生态酒店。基地是当地一个自然村中的几户人家的多栋老农宅。

▼改造前

项目便是从老农宅的改造开始,逐步梳理宅与宅之间的空间、并将一栋老宅拆除扩建为餐厅和客人可聚集的场所。

设计以对当地文化和周围村民的尊重为出发点,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村落结构,点缀式的融入新建的餐厅及公共连廊。在保持原建筑外观风貌的前提下,老的夯土建筑被改造为符合当代人生活品质的酒店。

▼改造后

新建的餐厅则用了一种更为低调的建筑语汇,以变截面钢结构和玻璃中轴门窗系统与毛石外墙、炭化木格栅、和屋面陶土瓦形成一种材料对比,新老建筑形成的空间对话和延续感则是维系外来(酒店)与本土(农村)自然共生的基本法则。

在室内设计中,遵循了自然共生的法则。为了不影响依山傍水的好风景及与老村落的协调,低调的新建餐厅为一层楼高的坡屋顶建筑并尽可能的降低了尺度,而室内空间在满足了空调等功能需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的提升了层高,与建筑呼应,让空间明快,简洁,流畅。

▼餐厅

原有农宅的室内虽然久经年代的风雨而显得破旧,但却不失空间上的趣味,典型的一栋青瓦黄土砖屋为三开间,中间为二层挑高的厅堂,两侧各有四小间房,二层为杂物储藏用。

在改造中,保留了原建筑的木结构,黄土墙,坡屋面及顶上透光的“亮瓦“,对于东西方向的室内墙面,只是作了必要的清洁和修缮,南北方向的墙面在土砖墙以内增加了轻钢龙骨石膏板墙,新旧墙体中间的空隙满足了所有管线,管井走向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逐渐趋于饱和,加上国家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乡村建设得到了更多重视,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投身于乡村,改造自己的家乡,净化自己的心灵。

-END-

小A说“家乡对于我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来自建匠(ID:jianjiang1001)

投稿&咨询:info@aim-competition.com或后台留言

往期精选 DISCOVERY

第十期

责任编辑:

网址:散落在乡村中的“生土建筑”,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67193

相关内容

节俭营村:乡村建设中的建设废料再利用
山西“西寨古村生活记忆馆”:守护历史根脉 留住乡愁记忆
书评丨何以为家,何以为根——评《乡愁里的古村落》丛书
旅游乡村聚落生产
乡村
产业复合的乡村生产生活空间布局特征
乡村美学,开启乡土花草的生活消费时代
成都柏合街道:传承“五绝”文化 留住乡愁记忆
以乡土记忆,回应当下城市文化生活需求丨美好生活提案 08
体验村味生活 乐享乡村之美(走进乡土中国)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