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油!”昨天(12月13日)下午,苏州中学园区校剧场里气氛热烈,削苹果、做色拉、打领带、理行囊……一场有趣的家务“大比拼”激战正酣。这场名为“生活达人秀”的技能大赛也是学校“快乐生活周”的压轴大戏。
初一年级的近200名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了这次活动。削苹果、削梨、叠被子、做水果色拉、叠衣服、打领带、穿西装都是比赛项目,最后累计总分评出名次。哨声一响,削苹果的比赛开始了,台上的四组选手立刻忙活开了。为了比赛更公平,所有的“参赛”苹果个头分量误差极小,计分则不但要看速度,还要称量果皮的重量。‘皮厚’不算真本“事呢!又快又不浪费才水平高。”裁判老师风趣地说。
初一(4)班的男生周宇帆花了两分多钟就削好了一个苹果,因为果皮分量较轻,得分挺高。“别看只是削个苹果,我可是紧张得直冒汗。”他笑着告诉记者,为了准备这次比赛,他这个“菜鸟”在一周内削了20多个苹果突击练习。“以前从没想过苹果要削的,都是爸爸妈妈削皮、切好块送到面前的。”他说,第一次学着用水果刀削苹果,觉得非常困难,“苹果很硬,力量不好控制,一不小心削去一大块,也不知道怎么让苹果转起来。深深觉得,做爸爸妈妈挺不容易的。”记者随机采访的好几位同学都表示,此前没有削苹果的尝试,要么吃现成,要么榨汁,或者洗干净直接啃。事实上,采访前记者在我市某知名初中的一个班里做了个小调查,40余名同学中,有一半以上都表示从没削过苹果。
苏州中学园区校是一所全寄宿制学校,学校特别强调“生活教育”和“生活德育”“。独立生活、集体生活是初一新生必须面对的挑战,所以我们有意识地在初一学生中开展了这次生活技能大赛。”学校学生处主任王建华说。
“比赛的胜负并不重要,关键是倡导一种理念——生活中处处是学习。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熟练生活的技能对个人品质的形成都有关键的作用。”王建华说,“现实情况是,孩子们不是不愿做,而是受到的呵护过度,没有机会去做,所以我们把家长也请来了,希望家长多多放手,孩子会成长得更好,更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