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 ┃ 记忆中的乡村老物件,哪一款勾起了你浓浓的乡愁?
品尝到一道地道的家乡菜,勾起乡愁的幸福。 #生活乐趣# #生活点滴# #日常幸福瞬间#
记忆中的乡村老物件,哪一款勾起了你浓浓的乡愁?
图/文:邓建人
仿佛就在不经意间,那个乡土的家园越来越遥远,那些曾经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东西正在消逝:一个竹编的摇篮、一把生锈的铜锁、一只盛粮的木桶、一盏照明的煤油灯……
这些被时光的镌刻的老物件,承载着农村的历史变迁和农耕文化,牵引出人们的乡村记忆和那一缕缕的乡愁。小编今天所展示的乡村老物件,哪一款勾起了你浓浓的乡愁和童年记忆呢?
1
记忆中,老屋的方桌总是让人心生许多的美好,每当放学回到家,提起篾子做成的盖子,总是有母亲煨好的红薯,或者炒香的花生,那地瓜的甜味,那花生的酥油香已经在脑海中定格成永远。
2
墙角的石磨已经与时光一同老去,那舀浆推磨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思绪的阀门冲开记忆,小时候每逢莳田,割禾,摘木梓,节炸米果,做豆腐,石磨声中,家家户户的炊烟袅袅地田野升起、
3
洗米,和面,腌肉腌鱼,每年冬至后,村子里的人都要为过年做一些腊货,土陶烧制的瓦盆,是必不可少的厨房用具。
4
屋场的前山门后背,到处都可以看见亭亭玉立的的竹子,客家人靠山吃山,就地取材,坎竹破蔑编制成篮子,方便又实用。
5
乡村八十年的老三件,单车,手表,电视机,代谁家拥有一台自行车,上街逢圩,“叮铃叮铃一摇,留下一路羡慕的眼神。
6
这几年的乡村,家家户户都盖上钢筋砖混结构的楼房,父辈或者爷爷留下的冬暖夏凉的土坯房已经几乎被拆光,静静地躺在墙角的旧瓦,已成从农耕社会的一种见证物。
7
箩筐装谷,木甑蒸饭,竹笼框鸡或者鸭子,乡村人的每一种用具几乎都与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8
上山砍树,下河装沙,或者在山里割禾伐木,即使蜿蜒曲直的山里,独轮车都能够载重三四百斤,大大可以免去肩挑背扛的辛苦。
9
客家人是把自己的祖先牌位背在自己的行囊里的民系,他们修建的房子,都会在堂屋的中央做一个神台,以供为自己的先人点灯敬香。
10
竹子做成的轿椅子,是八十年代以前还未学会走路的乡村孩子的摇篮,大人都要去上山下地干农活,这个椅子成了没有爷爷奶奶带乡村孩子的快乐之所。
11
一束光线从窗户外打了进来,照在只有两条腿的简易的木楼梯上,长长的木梯是乡下人爬楼,爬墙的‘’上上下下的现代电梯‘’。
12
堂屋正中央的八仙台下是曾经的腌菜坛子,杂乱的台上面,是裹满了灰尘的烛台和香灯,老屋人去楼空,霉味之中,落寞,苍凉。
13
风车,脚盆,扁担,以及神台上端放的先人的画像,曾经的点点滴滴,与老屋一起,在岁月的长河中都成为记忆·····
摄影师简介:邓建人,江西南康人,大型公益文化平台“客家风骨”创始人,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和法国希帕图片社签约摄影师,喜欢乡土文化的执著寻找与精神家园的诗意守望,有大量作品在杂志或者网络媒体刊发,目前致力于创作客家人文影像专题“屋檐下的客家”。
责任编辑:
网址:纪实摄影 ┃ 记忆中的乡村老物件,哪一款勾起了你浓浓的乡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81532
相关内容
山西“西寨古村生活记忆馆”:守护历史根脉 留住乡愁记忆农村老物件满满都是回忆,70后有些也不认识,那些年我们的乡愁
乡村
关爱“一老一小”,“家文化”营造和美乡村
书评丨何以为家,何以为根——评《乡愁里的古村落》丛书
成都柏合街道:传承“五绝”文化 留住乡愁记忆
奔涌入海・北外滩|被弃老物件,勾起一代上海人的生活记忆
【城里旧时光摄影图片】城里纪实摄影
散落在乡村中的“生土建筑”,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福建泉州诠释闽南美好生活 旧物重生唤醒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