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内在的火,才能不熄灭——如何找回生活热情?

发布时间:2024-12-05 10:44

不要在未完全熄灭的情况下倒掉油锅,残油可能引发火灾。 #生活知识# #安全常识# #厨房火灾防范#

【你我微评】一个失去生活热情的时代,你可能因为不被满足而不快乐,可能因为受到重挫而只图排遣,可能因为看破一切而抑郁不欢。但我们仍应相信,更多的人希望热情地生活,只是感到无力。

这篇文章中摘录了罗素在《幸福之路》中对重拾生活热情的建议。“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内在的火即对生活的兴致,对人对事或对自然。兴致的来源应该是收获情爱或获得钦佩从而产生安全感。

“我们全都有内省病的倾向,仅管世界上万千色相罗列眼底,总是掉首不顾而注视着内心的空虚。但切勿以为在内省病者的忧郁里面有何伟大之处。”

1,失去生活热情的人如此之多,你也许也是一个。其实,这一点几百年来从未改变。叔本华谈过这个话题,罗素也描述过一个失去生活热情的时代。你会发现,过了这么多年,他们的文章已让他们名声不朽,却丝毫没有改变世界的运行,那个时代与我们的时代几乎完全一致。这难免让人对思想的价值产生怀疑。罗素在《幸福之路》里写道:

动物只要不生病,有足够的食物,便快乐了。我们觉得人类也该如此,但在近代社会里并不然,至少以大多数的情形而论。倘使你自己是不快乐的,那你大概会承认你并非一个例外的人。倘使你是快乐的,那末试问你朋友中有几个跟你一样。当你把朋友们检讨一番之后,你可以学学观望气色的艺术,平常日子里你遇到的那些人底心境,你不妨去体味体味看。

虽然不快乐的种类互异,但你总到处和它碰面。假定你在纽约,那是大都市中现代化到最标准的一个啰。假定你在办公时间站在一条热闹的街上,或在周末站在大路上,再不然在一个夜舞会中,你将发见每组不同的群众有着不同的烦恼。在上工时间的群众身上,你可看到焦虑,过度的聚精会神,消化不良,除了斗争以外对什么都缺少乐趣,没有心思玩,全不觉得有他们的同胞存在。在周末的大路上,你可看到男男女女,全都景况很好,有的还很有钱,一心一意的去追逐欢娱。大家追逐时都采着同样的速度,即是坐着慢到无可再慢的车子鱼贯而行;坐车的人要看见前面的路或风景是不可能的,因为略一旁视就会闯祸;所有的车中的所有的乘客,唯一的欲望是越过旁人的车辆,而这又为了拥挤而办不到;倘若那般有机会不自己驾驶的人,把心思移到别处去时,那末立刻有一种说不出的烦闷抓住他们,脸上印着微微懊恼的表情。

再不然,你去端相一下快乐的夜会里的群众。大家来时都打定了主意要寻欢作乐,仿佛咬紧牙齿,决意不要在牙医生那里大惊小怪一般。饮料和狎习,公认是欢乐的大门,所以人们赶快喝,并且竭力不去注意同伴们怎样的可厌。饮料喝到相当的时候,男人们哭起来了,怨叹说,他们在品格上怎样不配受母亲的疼爱。

2,但你真的想过重拾生活热情吗?当你向他人表述你的沮丧、焦虑和失望之际,你真的没有陷入其中不可自拔吗?仍然是罗素的《幸福之路》,他提出的担忧同样是我感受到的担忧:

不快乐的心理原因,显然是很多的,而且种类不一。但全都有些共同点。典型的不快乐者,是少年时给剥夺了某些正常的满足的人,以致后来把这一种满足看得比一切其余的满足更重要,从而使他的人生往着单一的方向走去,并且过于重视这一种满足的实现,认为和一切与之有关的活动相反。

然而这现象还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在今日极为常见。一个人所受的挫折可能严重到极点,以致他不再寻求满足,而只图排遣和遗忘。于是他变成了一个享乐狂。换言之,他设法减少自己的活力来使得生活容易挨受。例如,醉酒是暂时的自杀,它给你的快乐是消极的,是不快乐底短时间的休止。自溺狂者和自大狂者相信快乐是可能的,虽然他们所用的寻快乐的方法或许错误;但那寻找麻醉的人,不管是何种形式的麻醉,除掉希望遗忘之外,确已放弃了一切的希望。在这情形中,首先该说服他幸福是值得愿望的。忧郁的人象失眠的人一样,常常以此自豪。也许他们的骄傲好似失掉了尾巴的狐狸底那种,如果如此,那末救治之道是让他们明白怎样可以长出一条新的尾巴。

现在,象世界史上许多别的时代一样,有一种极流行的习尚,认为我们之中的智慧之士都看破了前代的一切热诚,觉得世界上再没什么东西值得为之而生活。抱着这等见解的人真是抑郁不欢的,但他们还以此自豪,把它归咎于宇宙的本质,并认为唯有不欢才是一个明达之士的合理的态度。他们对于“不欢”的骄傲,使一般单纯的人怀疑他们“不欢”底真诚性,甚至认为以苦恼为乐的人实在并不苦恼。这看法未免太简单了,无疑的,那些苦恼的人在苦恼当中有些“高人一等”和“明察过人”的快感,可以稍稍补偿他们的损失,但我们不能说他们就是为了这快感而放弃较为单纯的享受的。我个人也不以为在抑郁不欢中间真有什么较高的道理。智慧之士可能在环境容许的范围内尽量快乐,倘他发觉对宇宙的冥想使他有超过某程度的痛苦时,他会把冥想移转到别处去。这便是我在本章内所欲证明的一点。我愿读者相信,不论你用何种论据,理性决不会阻遏快乐;不但如此,我且深信凡是真诚地把自己的哀伤归咎于自己的宇宙观的人,都犯了倒果为因的毛病:实际是他们为了自己尚未明白的某些缘故而不快乐,而这不快乐诱使他们把世间某些令人不快的特点认作罪魁祸首。

3,与罗素不同,叔本华对人类缺乏生活热情的解释是灰色的。他认为痛苦是人类生存的本质,人们在认清自我的前提下才可以安心面对生命的真相。下面零星的引言是从《悲观论集》中挑选出来的。

“痛苦不是从外面涌进来的,却是我们每个人心里兜着痛苦的不竭源泉。”

“在这个世界中,唯有痛苦才是唯一真实的东西,而幸福不过是痛苦暂时的缺乏,不过是欲望与无聊较为快速的交替。”

“除以受苦为生活的直接目的之外,人生就没有什么目的可言。我们观察世界,见事事处处,都充满痛苦,都原于生活本身之需要,且不可分离,真可谓毫无意义可言,不合于道理。个别的不幸,固然似为不期而遇的事物,但作为通常的不幸,则事出一辙,可见是必然的。 ”

“即通常所见,快乐常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快乐,而痛苦则远远超过我们所预计的痛苦。 ”

“每当黄昏之时,我们常常会感到,生命又缩短了一日。如果不是我们在生命的最深远处悄然意识到永恒不朽的青春,从而经常希望在青春之中觅取再生的希望,那么当我们看到我们短暂的时间如何迅速旋即已去,甚或会使我们到发狂的地步。”

他关于爱情的论调也充满悲观: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的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觉得寒冷。人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

4,说到悲观,《红楼梦》里有两段诗,在审美上完全吻合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论调。它们都指出人生无常,快乐易逝。一首是著名的《好了歌注解》,一首就是这首《聪明累》。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

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呀!

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终难定。

5,最后说回罗素的《幸福之路》。他积极而热忱地希望告诉人们如何捡回生活热情。因为他相信更多人仍然希望热情地生活,只是感到无力。他这样期望:

我相信,倘有一条幸福之路摆在眼前,很少人会胸有成竹地去选择不快乐。我承认,这等人也有,但他们的数目无足重轻。因此我将假定读者是宁取快乐而舍不快乐的。能否帮助他们实现这愿望,我不知道,但尝试一下总是无害的。

下面摘取的是他的一些建议。但我觉得通读这本傅雷翻译的书是极为有益的。

固然,生命太短促,不能对事事都感兴趣,但感到兴趣的事情总是多多益善,以便填补我们的日子。我们全都有内省病的倾向,仅管世界上万千色相罗列眼底,总是掉首不顾而注视着内心的空虚。但切勿以为在内省病者的忧郁里面有何伟大之处。

兴致的形式,多至不可胜计。我们记得,福尔摩斯在路上拾得一顶帽子。审视了一会之后,他推定这帽子的主人是因酗酒而堕落的,并且失掉了妻子的爱情。对偶然的事故感到如此强烈的兴味的人,决不会觉得人生烦闷。试想在乡村走道上所能见到的各种景色罢。一个人能对禽鸟发生兴味,另一个可能对草木发生兴味,再有人关心地质,还有人注意农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东西里面随便那样都是有味的,只要它使你感到兴味,而且因为其余的东西都显得不分轩轾了,所以一个对其中之一感到兴味的人要比不感到兴味的人更适应世界。

再有,各种不同的人对待同族同类的态度又是怎样的歧异。一个人,在长途的火车旅行中完全不会注意同路的旅客,而另一个却把他们归纳起来,分析他们的个性,巧妙地猜测他们的境况,甚至会把其中某几个人的最秘密的故事探听出来。人们对旁人的感觉各各不同,正如对旁人的猜测各各不同一样。有的人觉得几乎个个人可厌,有的人却对遇到的人很快很容易地养成友好之感,除非有何确切的理由使他们不如是感觉。再拿象旅行这样的事来说:有些人可能游历许多国家,老是住在最好的旅馆里,用着和在家完全相同的饭餐,遇到和本地所能遇到的相同的有闲的富人,谈着和在家里饭桌上相同的题目。当他们回家时,因为化了大钱的旅行终于无聊地挨受完结,而感到如释重负一般的快慰。另外一些人,却无论走到那里都看到特别的事物,结识当地的典型人物,观察着一切有关历史或社会的有味的事,吃着当地的饭食,学习当地的习惯和语言,满载着愉快的思想回家过冬。

……

缺少兴致底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个人觉得不获情爱,反之,被爱的感觉比任何旁的东西都更能促进兴致。一个人的觉得不被爱,可有许多不同的理由。他或者自认为那么可憎,以致没有人能爱他;他或者在幼年时受到的情爱较旁的儿童为少;或者他竟是无人爱好的家伙。但在这后面的情形中,原因大概在于因早年的不幸而缺少自信。觉得自己不获情爱的人,结果可能采取各种不同的态度。他可能用拚死的努力去赢取情爱,或许用非常热爱的举动做手段。然而在这一点上他难免失败,因为他的慈爱底动机很易被受惠的人觉察,而人类的天性是对最不要求情爱的人才最乐意给予情爱。所以,一个竭力用仁慈的行为去博取情爱的人,往往因人类的无情义而感到幻灭。他从未想到,他企图获得的温情比他当作代价一般支付出去的物质的恩惠,价值要贵重得多,然而他的行为的出发点就是这以少博多的念头。另外一种人觉得不被爱之后可能对社会报复,或是用煽动战争与革命的方法,或是用一支尖刻的笔,象斯威夫特那样。这是对于祸害的一种壮烈的反动,需要刚强的性格方能使一个人和社会处于敌对地位。很少人能达到这样的高峰;最大多数的男女感到不被爱时,都沉溺在胆怯的绝望之中,难得遇有嫉妒和捉弄的机会便算快慰了。普通这样的人的生活,总是极端以自己为中心,而不获情爱又使他们觉得不安全,为逃避这不安全感起计,他们本能地听任习惯来完全控制他们的生活。那般自愿作刻板生活底奴隶的人,大抵是由于害怕冷酷的外界,以为永远走着老路便可不致堕入冷酷的外界中去。

凡是存着安全感对付人生的人,总比存着不安全感的人幸福得多,至少在安全感不曾使他遭遇大祸的限度之内。且在大多数的情形中,安全意识本身就能助人避免旁人必不可免的危险。倘你走在下临深渊的狭板之上,你害怕时比你不害怕时更容易失足。同样的道理可应用于人生。当然,心无畏惧的人可能遇着横祸,但他很可能渡过重重的难关而不受伤害,至于一个胆怯的人却早已满怀怆恫了。这一种有益的自信方式的确多至不可胜数。有的人不畏登山,有的人不畏渡海,有的人不畏航空。但对于人生一般的自信,比任何旁的东西都更有赖于获得一个人必不可少的那种适当的情爱。我在本章内所欲讨论的,便是把这种心理习惯当作促成兴致的原动力看待。

产生安全感觉的,是“受到的”而非“给与的”情爱,虽在大多数的情形中是源于相互的情爱。严格说来,能有这作用的,情爱之外还有钦佩。凡在职业上需要公众钦佩的人,例如演员,宣道师,演说家,政治家等等,往往越来越依靠群众的彩声。当他们受到应得的群众拥护的酬报时,生活是充满着兴致的,否则他们便满肚皮的不如意而变得落落寡合。多数人的广大的善意之于他们,正如少数人的更集中的情爱之于另一般人。受父母疼爱的儿童,是把父母的情爱当做自然律一般接受的。他不大想到这情爱,虽然它于他的幸福是那末重要。他想着世界,想着所能遭逢的奇遇,想着成人之后所能遭逢的更美妙的奇遇。但在所有这些对外的关切后面,依旧存着一种感觉,觉得在祸害之前有父母的温情保护着他。为了什么理由而不得父母欢心的儿童,很易变成胆怯而缺乏冒险性,充满着畏惧和自怜的心理,再也不能用快乐的探险的心情去对付世界。这样的儿童可能在极低的年龄上便对着生、死、和人类命运等等的问题沉思遐想。他变成一个内省的人,先是不胜悲抑,终于在哲学或神学的什么学说里面去寻求非现实的安慰。世界是一个混乱无秩序的场合,愉快事和不愉快事颠颠倒倒的堆在一块。要想在这中间理出一个分明的系统或范型来,骨子里是由恐惧所致,事实上是由于害怕稠人广众的场合,或畏惧一无所有的空间。一个学生在书斋的四壁之间是觉得安全的。假如他能相信宇宙是同样的狭小,那末他偶然上街时也能感到几乎同样的安全。这样的人倘曾获得较多的情爱,对现实世界的畏惧就可能减少,且也毋须发明一个理想世界放在信念里了。

网址:要有内在的火,才能不熄灭——如何找回生活热情?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83286

相关内容

小学生情绪管理个案辅导 辅导个案 熄灭内心的“火山” 素材
饭店灶台加装一个熄火保护需要多少钱?如何安装?
巧用身边的“灭火器”
家庭灭火好帮手——食盐
家用品扑火小窍门:就地取材教您灭火
家里有哪些火灾隐患?防火要注意些什么?遇到火灾如何自救?一起来看!
消防安全知识之灭火常识
在家拔火罐 你不得不知道的事情
【安全提醒】九张图告诉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火、灭火!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学好化学知识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1)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的功能.(2)良好的家居环境带来美好的生活.①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②如图所示的“火立熄 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 接触�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