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生活教育理论.pdf
杜威生活教育理论
一、教育的本质
(一)教育本质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1.教育即生活
(1)含义:杜威论述的“教育即生活”有两层含义:一是学校与社会
生活紧密结合。二是学校与儿童生活紧密结合。
(2)杜威反对教育为人们的预期生活而服务,做准备。杜威认为,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
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
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
活的条件。也就是说作为学生,我们要享受学习这个美妙的过程,而
不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或某种预期而进行学习。杜威认为作为
老师要做的是使儿童从目前的生活也就是教育过程中得到乐趣,而不
仅仅是把现在的教育过程作为自己另外一种生活的工具和手段。
2.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长”是杜威提出的又一重要命题。杜威批判了教育预备
说、教育展开说、教育即官能的训练等学说。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
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
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
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由此,
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
过程之中。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
式目标。
杜威认为,儿童的生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每天都在成长,这
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但最重要的成长是面向将来的而不是回
顾过去的。儿童的生长与发展不仅需要内在条件,也需要外部条件。
内部条件中最重要的是儿童的兴趣。外部条件即社会环境。
3.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杜威认为经验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切真正
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那么,什么是经验呢?杜威认为经验是主体和
对象、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儿童在学习过程中
自己对所研究的事物的理解就是经验。经验是儿童自己创造出来的理
解出来的,是客观和主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见,杜威对经验的解释
尽管有一些科学和客观的色彩,最后仍然倒向了主观唯心主义。
二、学校即社会
1.含义:一是以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指导学校工作。二是用学校
的各种先进理念来改造社会。
2.杜威把学校看成是社会的缩影。“学校即社会”这个命题揭示
出,学校不仅教人成才,而且教人“成人”,培养自由个性。杜威认为
要把学校当成社会,应该从基础的学校课程入手,认为“学校科目相
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
是儿童本身的活动”,应使烹调、缝纫、手工等科目在课程中占有重
要地位。
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
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
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
态,应该呈现儿童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
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
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
互影响。
3.“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杜威
又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能,
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
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
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
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教学论
1.从做中学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
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
(howto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在他看来,
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生来
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
予特别的重视。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使得
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
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
长和发展。在杜威看来,这也许标志着对于儿童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
点。
但是,儿童所做的或参加的工作活动并不同于职业教育。杜威
网址:杜威生活教育理论.pdf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8525
相关内容
“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杜威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比较“生活即教育”与“教育即生活”理论辨析
本体论的生活美学──杜威与李泽厚思想比照
生活教育理论的比较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
什么是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
浅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文献综述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