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是生活的教育 从身边、生活开始

发布时间:2024-11-11 21:41

儿童教育是生活的教育。儿童认知世界总是从身边开始、从生活开始。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今天的教育有一个非常大的危险,叫做教育的荒废,表面上看教育抓得很紧,学生的负担很重,而实际上真正的教育被忽略。比方说心灵的教育、生活的教育、健康人格的培养,被严重忽略。

“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话几乎成了国民的共识。这种教育祸及孩子一生,不会做饭、不会照料自己,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没有敬老之心、合作之意。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负责人发言,说当年考进这所大学的学生,有35个人想自杀,700多人自己讲有心理问题,这是教育体制、机制出了问题。

让孩子形成“人生有目标,做事有计划”的习惯

家庭教育是对人影响最长久、最深刻的教育。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有些家庭出来的孩子依然是健康的、优秀的。

家庭教育的重点就是习惯的培养,这是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尤其要侧重培养让孩子形成“人生有目标,做事有计划”的智慧性习惯。中国的青少年有一大弱点,就是盲目性学习,到考大学了,不知道考什么大学好、什么专业适合自己。

哈佛大学一项著名研究表明,3%的人能写出清晰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13%的人写出大概的目标,大概的计划,另外84%的人没有目标,没有计划,甚至还没想到。10年过后,又找到这些人,再作同样的研究、分析,发现那3%有清晰目标和详细计划的人,是另外84%的人收入的10倍,成了美国社会的精英。那13%写出过大致目标、大致计划的人,收入是另外84%的人收入的两倍,成为美国社会的中产阶级,那些一直没有目标,没有计划的人,则生活水平比较低。所以这说明,成功与幸福都与他有没有人生的目标和奋斗的计划有关系。

看到自己即将高考的女儿很紧张,我就说:“没关系,闺女,能考上个大专就可以,将来专升本。”后来女儿说,想去复旦大学,他就鼓励女儿努力去做:“尽管有难度,但你有这个志愿,梦不做白不做,高考就一次,考好了可以上你的第一目标,考不好,上你的第二目标、第三目标。”

后来女儿很努力,按照自己“读大学,同时也是读城市”的理念,以微弱优势被复旦大学社会学专业录取。

作为父母,尊重孩子,重大问题让孩子自己决定,没有理解和尊重的爱是不健康的。

“富二代”不是规律,而是教育失败的结果

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能只靠学习成绩,还有很多生活的内容: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爱心、责任感、自制力和抗挫力,最为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能够为了更长远的利益,克制自己。

2004年,一项针对中国跟澳大利亚儿童自制力的比较研究发现,同样在一大一小两盘巧克力面前,70%以上的中国孩子很快就表现为“等不及了”,拿到较少的一盘;而澳大利亚孩子则70%以上都能等到15分钟以后,并能获得较大的一份。

研究表明,一个孩子能为自己更重要、更长远的利益而克制自己暂时的欲望,长大之后,独立性、责任感、自制力都比不能等待的孩子强,更容易有作为。

我们今天培养了太多不能等待的孩子,做父母的压根儿就没想让孩子等待。要什么给什么,孩子又怎么能等待?一个不能等待的孩子,就很可能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个被过度满足的孩子,一个没有幸福的孩子。

责任编辑:

网址:儿童教育是生活的教育 从身边、生活开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8547

相关内容

给家长的三点建议——儿童教育是生活的教育
儿童的生活与教育
怎样教育儿童谁教育儿童?
【儿童教育】如何进行儿童教育
浅谈育儿心得:教育要从生活开始
儿童生活教育理论.docx
在生活中教育儿童.doc
每个幼儿园都在做生活教育,如何真正有儿童有深度有教育?
儿童性教育,从日常生活入手
儿童教育的方法.doc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