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与生活同行(二)
租赁合同纠纷,参照《民法典》处理 #生活知识# #法律咨询#
小编的话:
本期《民法典与生活同行》专栏,为您推送的知识点:成年人也会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
成年人也会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民法典》 第二十二条)
关联法律: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民法典》第二十四条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 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申请书应当写明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事实和根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条 人民法院根据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他的监护人的申请,证实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因已经消除的,应当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民法典》第二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民法典》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未设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法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民法典》第一百零一条)
关联法律: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民法典与生活同行(一)
责任编辑:
网址:民法典与生活同行(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87826
相关内容
《民法典》与生活同行金川: 民法典与生活同行 美好生活法典航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法典》与卫生健康
当民法典走进生活 《民法典与百姓生活100问》节选
民法典与日常生活
最高法民一庭:如何理解民法典中规定的“与他人同居”?
【“典”亮生活】民法典普法小故事
民法典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民法典与日常生活(婚姻篇)
打开民法典 “典”亮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