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nd its' Neural Mechanism:Take Cognitive Reappraisal and Expressive Suppression as example

发布时间:2024-12-06 02:22

"Emotion Regulation Toolkit":实用的心理技巧指南 #生活技巧# #情绪调节技巧# #情绪调节APP#

摘要: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为例,探讨这两种策略在情绪反应和神经基础上的异同。与表达抑制相比,认知重评能更好地降低情绪体验和行为表达,减少生理反应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降低杏仁核和内侧眶额皮层的激活水平; 而表达抑制虽然能够降低情绪行为,但生理反应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却会增强,内侧眶额皮层的激活程度也会增强。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认知重评能更好地调节情绪,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但在遭遇极端负性事件时,表达抑制更可能作为保护性因素发生作用,有效维持人们的心理弹性。此外,提出进行无意识层面研究、发展研究范式、拓展研究范围及注重教育神经科学研究视角,将可能成为情绪调节策略及其神经基础的研究趋势。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nd its' Neural Mechanism:Take Cognitive Reappraisal and Expressive Suppression as example

Abstract: This review compares the cognitive reappraisal and expressive suppression strategies with respect to their effects on emotional responses and their neural underpinnings. Cognitive reappraisal not only reduces subjective emotion experience but also decreases the sympathetic responses and deactivates the emotion-related brain such as amygdala and medial orbitofrontal cortex, while expressive suppression leads to sympathetic and medial orbitofrontal cortex activations. Although cognitive reappraisal is more effective than expressive suppression in daily life, and better for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repressor behavior can be a pragmatic form of coping that helps people deal effectively with extremely aversive events. What's mor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resents that conduct the research on the aspect of unawareness, develop the researching paradigm, expand the researching range and conduct the research from the view of educational neuroscience, all of these may be the researching trends of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nd its neural basis.

Key words:cognitive reappraisal    expressive suppression    emotion regulation    neural mechanism    educational neuroscience    

一、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分类

在情绪调节研究领域,情绪调节策略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Masters认为,情绪调节策略是指为达到情绪调节的目的,个体进行的有计划、有意图的努力和做法①。有些研究者从现象的角度对情绪调节策略进行分类②③,而Gross和Thompson(2007)则根据情绪的循环性质将情绪调节策略分为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和前提关注的情绪调节(Antecedent-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两类④。

所谓前提关注的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情绪系统输入进行的操作,是对情绪产生原因进行的加工和调整,包括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分配和认知改变。其中,最为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是认知重评。它是认知改变的一种,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对情绪事件个人意义的认识。认知重评试图以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挫折、生气、厌恶等负性情绪事件,或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化⑤。认知重评有两种具体的调节方式:评价忽视和评价重视。评价忽视属于减弱型调节方式,表现为个体以忽视、回避和减弱等方式,对情境中可能诱发情绪的刺激进行评价,尽可能不去感受情境可能引起的情绪。而评价重视则属于增强型调节方式,表现为个体通过提升对可能引起情绪的情境的评价,从而增强情境与个人之间的关联性⑥。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是指当情绪发生之后,个体改变对情绪的反应倾向的调节方式,主要体现在对表情行为和生理反应的控制上。表达抑制就是反应调整的一种,它是指个体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的行为。表达抑制调动了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启动自我控制过程以抑制自己的情绪行为⑤。其基本调节方式包括表情宣泄(增强型)和表情抑制(减弱型)⑦。

目前,有关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大多基于Gross的情绪调节理论展开,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对情绪调节神经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整合这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下重点比较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主要情绪调节策略在情绪体验、行为表达、生理反应以及激活脑区方面的异同。

二、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对情绪体验、行为表达和生理反应的不同影响

情绪调节的主要目标是修正情绪反应,而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两种不同的情绪调节具体策略对后继的情绪本身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大部分的研究表明,认知重评会降低情绪的心理体验、行为表达和生理反应。而表达抑制虽然会降低情绪行为表达,但会导致生理反应的增强。

(一) 认知重评对情绪体验、行为表达和生理反应的影响

目前,大部分有关认知重评领域的研究在消极情绪刺激的情境条件下展开。例如,有研究表明,认知重评降低了厌恶情绪的体验和行为表达,但对心血管和皮肤电系统的交感神经激活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⑧。对认知重评的个体差异研究也发现,在愤怒情境下,与认知重评程度较低的被试相比,对情绪性刺激认知重评程度较高的被试在情绪体验和心血管反应上更具有适应性。这些被试报告了更少的消极情绪(如愤怒)和更多的积极情绪,并在生理反应上显示出更好的心排血量、心血管收缩以及更小的总外周阻力。这就表明,即使在高强度的消极情绪(如愤怒)情境下,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被试仍能成功地下调消极情绪⑨。此外,认知重评在下调消极情绪方面具有有效性和灵活性⑤⑩,并被个体频繁运用到日常生活中⑪。

认知重评的习惯性使用与积极的心理社会性结果联系在一起。例如,相较于表达抑制,认知重评的习惯性使用并不会导致有限认知资源的损失⑫,个体的人际关系将更为良好,并报告更高水平的幸福感⑬。同样,习惯性使用重评策略与潜在的危险性行为(如由吸烟以及酗酒引起的斗殴)之间存在负相关⑭。

究其原因,有研究者认为,由于诸如愤怒等消极情绪存在很强的认知成分⑮,因此如果个体能在认知上重构消极情绪刺激的意义,则更有可能下调消极情绪强度,导致积极的心理社会性结果⑨。

(二) 表达抑制对情绪体验、行为表达和生理反应的影响

目前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表达抑制虽然会降低个体对情绪刺激的行为表达,同时也会导致生理反应的增强⑤⑯。但在表达抑制对情绪体验的影响上,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分歧。有研究发现,表达抑制只会显著降低积极情绪的心理体验,却不会降低消极情绪的心理体验?。也有研究者持相反观点,认为表达抑制会导致消极情绪体验的减少。例如,习惯采用表达抑制的高防御和高压抑型被试由于无法意识和表达情绪,所以自我报告的消极情绪体验较少⑰。然而,有关表达抑制对非情绪行为的影响研究在结果上又较为一致。例如,有研究要求让抑制组和控制组被试观看引起低情绪体验和非情绪表达行为的中性影片。结果表明,抑制降低了非情绪行为,但在心理体验与生理反应上,抑制组和控制组没有差异。针对上述情况,研究者认为,表达抑制导致心血管系统的交感神经激活的增强是由个体抑制了强烈的表达冲动所致。在非情绪情境中,没有这种强烈的情绪表达的冲动,就不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交感神经激活的增强⑱。

目前,研究者在有关表达抑制是否会引起不良的心理社会性结果上的观点是不一致的。传统的观点认为,表达抑制的结果不具有社会适应性。例如,有研究检验了表达抑制对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后的适应性和社会功能等重要领域的影响。结果发现,表达压抑的两种成分(稳定和变异成分)都能预测个体获得较少的社会支持,与他人的亲密感不够以及较低的社会满意度,并与个体每周的体验报告、自我报告以及同伴报告相一致。这一结果表明,情绪调节是一种动力性加工过程,由稳定的人格因素和环境需求共同塑造⑲。但也有研究表明,表达抑制应对能帮助个体有效应对极端负性事件⑳。例如,有研究通过测量情绪体验和交感神经系统反应之间的差异认为,表现出抑制性应对行为的丧亲者和非丧亲者出现精神病理学症状的概率更小,经历更少的健康问题以及躯体主诉。相较于不采取表达抑制应对的个体而言,他们被好朋友评价为更具适应性㉑。由此可以得出,出现上述分歧的原因在于表达抑制的社会适应性取决于情绪性刺激的强度,在刺激强度中等或较轻时,表达抑制策略的使用可能会导致社会非适应性结果,但如果刺激强度过于强烈,对其采取忽略、抑制等防御性方式则更可能有利于心理健康。

(三) 在无意识层面上对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研究

以上列举的研究均是从意识层面进行的,但情绪调节这一高级心理过程在意识和无意识两个方面均可发生。无意识情绪调节能被定义为个体在面对情绪诱发事件、对其进行加工或对其作出反应时,没有注意参与、自动和相对无需努力的控制。无意识情绪调节背后的机制被假定为自动化目标寻求,表现在对变化的情境性需求进行灵活适应㉒㉓㉔。研究者认为,当个体对当前激活的目标取决于对情绪的上调或下调时,无意识情绪调节发生了㉕。

在无意识层面研究情绪调节策略,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对被试进行情绪调节目标的阈下和阈上启动。例如,研究发现,相较于阈下启动情绪表达目标的被试而言,用情绪控制目标进行阈下启动被试在实验室诱发情境下的愤怒情绪强度较低⑨。也有研究者则对认知重评目标进行阈上和阈下启动,发现对于减少被试在焦虑情境下的生理反应方面具有相同的效果量,但这种效果量在那些并没有使用重评策略习惯的被试身上达到最大㉕。

三、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神经基础

纵观现有的神经生理研究,与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相关的脑区大致相同,但在某些脑区(如内侧眶额皮层)上出现的结果不同,这提示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在对某些认知活动产生的影响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 认知重评的神经基础 1. 从认知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

在对认知重评策略的神经基础进行的研究中,有一部分是采用神经生理技术从整个认知加工过程的角度进行探讨的。总体而言,采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手段的研究都较为强调前额皮层、杏仁核、内侧眶额皮层等脑区与认知重评策略之间的关联。基于一些认知科学模型以及情绪和情绪调节模型㉖㉗,研究者推测,上述脑区涉及到的认知控制与情绪加工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认知重评的基础㉘。例如,有研究发现,以非情绪性形式对高消极场景进行重估,会使个体前额背侧和内侧区域的激活程度增加,杏仁核和内侧眶额皮层的激活程度减小㉘。Goldin等人(2008)的研究也表明,认知重评策略会导致前额皮层较早出现反应(0-4.5s),杏仁核和脑岛的反应也会减少㉙。而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进行的研究则重点关注了认知重评策略对晚正波(LPP)的影响,进而推测其有可能调节了与情绪性特征有关的早期皮质电反应㉚。LPP波被认为标志着与动机相关联刺激的注意及知觉加工的促进㉛。有研究发现,在被动观看积极和消极图片的过程中,被试的LPP波幅有所增加,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会导致LPP波幅在刺激呈现200ms之后出现降低。此外,LPP波幅的降低程度与之后被试自我报告的情绪体验强度降低之间存在正相关㉚。

2. 从具体策略与调节方向的角度进行分析

有研究者从认知重评存在不同策略和方向这一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例如,有研究全面考察了不同重评估调节策略和不同调节方向的神经机制。实验要求被试观看一系列消极图片,要求被试或关注图片中的场景,或关注其中的人物。同时,采用三种不同的调节方向:被动地观看、增加情绪强度(在关注场景的情境下,让被试想象事情会变得更糟; 在关注人物的情境下,让被试想象自己或爱人正在经历画面中的不幸)以及降低情绪强度(在关注场景的情境下,让被试想象事情会慢慢变好; 在关注人物的情境下,让被试想象画面中的不幸与自己或爱人无关)。结果表明,与被动的观看相比,上调增强了杏仁核的活动,而下调降低了杏仁核的活动。此外,上调还激活了左喙内侧前额叶,该区域参与了情绪知识的解析; 下调激活了右外侧前额皮层和眶额皮层,该区域参与了对行为的抑制。关注人物的情绪调节激活了内侧前额皮层(参与朝向内部的加工),而关注场景的情绪调节则激活了外侧前额皮层(参与朝向外部的加工)⑩。

(二) 表达抑制的神经基础

对于表达抑制的神经基础,主要是从认知过程的角度进行研究的。研究表明,个体在采用表达抑制策略进行情绪调节时,腹内侧眶额皮层的激活会增强,由于这一区域涉及到情绪的评价性加工,因此这或许提示这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在情绪评价性加工方面存在差异。此外,表达抑制所涉及到的脑区还包括背外侧和腹外侧前额皮层(DLPFC & VLPFC),特别是右侧DLPFC和左侧VLPFC,而这些脑区被认为与情绪的主动行为控制有关㉜。例如,有研究让被试或被动观看或有意抑制由于观看消极图片产生的情绪反应,同时用PET技术记录。结果发现,相对于被动地观看,有意抑制激活了包括左前额叶外侧(激活延伸到了前额叶内侧)、内侧眶额皮层、顶上回和颞上回等多个脑区。在有意抑制过程中,皮肤电反应(SCR)的活动增强了,而且内侧眶额皮层的活动与SCR的强度成正相关。这表明,MOFC在进行自上而下的情绪调节中,对外周的生理反应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㉜。这同时也印证了Kalisch等人的结论,即认为主观体验与生理反应的分离主要与左侧前额叶的产生功能有关㉝。

但在有关杏仁核的作用方面,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果存在不一致性。例如,有研究发现,对消极情绪的有意抑制会导致杏仁核活动的减弱㉞。但也有研究认为,对消极情绪的抑制会导致杏仁核活动的增加㉙。还有研究表明,对消极图片反应的抑制会导致杏仁核活动的减少,而对积极图片反应的抑制则会导致杏仁核活动的增强⑩。

在表达抑制的ERP研究方面,研究者关注的还是LPP波。例如,有研究考察了17名被试被要求对消极刺激进行观看、抑制和增强情绪反应,同时记录脑电反应。结果表明,在抑制情绪反应的条件下,刺激呈现之后的250ms左右,LPP的波幅有显著地减少,并且这种现象会持续数百毫秒。这些数据提示,ERP对情绪调节加工是敏感的,表达抑制同样调节了与情绪特征有关的早期皮质电反应㉟。

四、总结与展望

纵观现有情绪调节相关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探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及其相应的脑机制,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在影响行为表达和生理反应方面,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都会使个体对情绪的行为反应减少。认知重评会降低个体的生理反应,交感神经激活也减弱; 而表达抑制会导致生理反应的增强,交感神经激活也更强。

2、在影响情绪的心理体验方面,认知重评会降低个体的主观情绪体验,但在有关表达抑制对主观情绪体验的作用方面存在争议。

3、在神经生物学层面,当人们采用认知重评策略时,前额背侧和内侧区域的激活程度增加,杏仁核和内侧眶额皮层的激活程度减小; 采用表达抑制策略时,与认知控制相关的脑区激活大致相同,但腹内侧眶额皮层的激活会增强。

由此可以发现,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这两种日常使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在对情绪体验、行为表达以及生理反应的影响方面各有不同。反映在神经生物学层面也是如此,各相关脑区的激活程度是存在差异的。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认知重评能更好地调节情绪,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但在遭遇极端负性事件时,表达抑制可能作为保护性因素发生作用,从而维持人们的心理弹性。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目前的情绪调节策略研究领域尚有许多不足,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1、在研究内容方面,应在原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并考虑从无意识层面进行研究。目前研究者已经证明,自动化情绪调节是存在且对个体的心理状态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探讨情绪调节策略在无意识层面上的作用机制,结合一些神经生理方面的技术,重视情绪调节策略的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和探索,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揭示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和作用机制。

2、在研究范式方面,目前的大部分研究对不同情绪调节策略的区分仅通过不同的指导语进行控制,并没有将这个过程在外显的实验任务上体现出来。在评价情绪体验时,也仅仅通过问卷进行测量。此外,大多数研究都是在观察消极图片和影片的背景下评估情绪策略的效果,很少有研究在具有生态效度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因此,发展一个切实可行的情绪调节策略的实验范式是将来研究的另一方向。

3、在研究对象方面,应考虑不同群体在运用情绪调节策略方面的差异。扩展研究范围,针对不同群体类型运用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机制和规律来干预情绪调节不良的个体(如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将大大丰富情绪调节策略领域的研究,并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意义。

4、在研究视角方面,可尝试从教育神经科学的视角出发,对情绪调节策略神经基础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重新考虑和审视。教育神经科学是一门运用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和行为方法来研究心理表征发展的学科,代表着心理学领域认知取向研究的一种发展趋势㊱。如果能将情绪调节策略领域的研究结果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做到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的双向沟通,其科学意义和价值无疑是巨大的。例如,研究者通过神经生理学范式研究情绪调节策略,应致力于发现某些与情绪调节障碍有关的标志性神经指标。如此一来,在正式教育之前,就可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或排除情绪调节障碍的发生。此外,通过对情绪调节策略神经基础的研究,寻找与情绪调节和情绪调节策略激活脑区相类似的其他心理过程,在证实它们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之后,也可考虑在教育实践训练过程中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址: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nd its' Neural Mechanism:Take Cognitive Reappraisal and Expressive Suppression as example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90581

相关内容

情绪调节策略与过程 The Strategy and Process of Emotional Regulation
情绪调节灵活性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来自经验取样的证据
后悔情绪及其调节策略的研究综述 Review of Regret Emotion and Its Regulation Strategy
情绪调节策略对日常生活事件与情绪体验关系影响的多层分析
Review on the control and mitigation strategies of lake cyanobacterial blooms
Understand the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 ​​in one article (2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 5 practical applications)
Life, Art, and Mysticism
Chengde Greenline Home Products Co.ltd. Imp data And Contact
10篇关于情绪管理英语作文
Life and journey(生活和旅游)作文(精选43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