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千年望族北门刘氏源流传承考略====江西刘氏网

发布时间:2024-11-11 22:22
         刘姓氏族,全国现有人口近七千万,位列全国姓氏排列第四位。就南丰县来说,亦是位列前三的大姓。如此繁盛望族在丰的源流传承,一直以来是南丰刘氏各支家族中津津乐道、口耳相传的话题。后来则进一步了解到,南丰刘氏的迁入源流还非仅一支,具体说来有“北门刘家”与“古竹刘家”两大支系(另有与“北门刘家”同尊南唐刘金为一世祖的慈田刘希达裔支与莱溪东方刘希逖裔孙刘定夫支)。而据各支现存之族谱所载,这两大族系均属彭城郡望,出自西汉景帝第七子中山靖王刘胜嫡传。进而远溯,则是源于上古尧帝。现特依据所能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加以整理。

一、上古源流

刘姓源于祁姓刘氏,系出自上古陶唐尧帝,尧帝有一个儿子,名叫启(源)明,受封在叫做刘的地方(今定州唐县)。传衍到夏朝第十四任君主孔甲时,有裔孙刘累,事孔甲。据文献载,刘累因出生时左右手中分别显现有“刘”“累”两字纹样,家人以为吉祥,遂以刘累为名。刘累故城在洛州缑氏县,今河南偃师南五十五里相传是他为孔甲养龙时所居处。刘累为远古刘氏第十八世祖,刘氏御龙堂始祖。左传记载范宣子曰:“昔丐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明为范氏。”杜伯之子隰叔,迁居到晋地称为士会氏,又称范氏。士会家族一开始在秦地居住,后来迁居到晋地。其中尚留在秦地的,则为刘氏。

二、汉唐世系

秦地刘氏经数代传衍后迁徙到丰、沛地区。其时有丰公刘仁(启明七十三世裔孙),生子名刘煓,煓公生四子,分别为伯、仲、邦、交。刘邦,字季,即是汉高祖。据筠溪(古竹)谱《刘氏老谱源流序》载:高祖祖父“史称刘氏太公,积德其后,寓处州(今宁都县境内)而葬。”汉班孟坚賛高祖云:“汉世本系出自唐尧,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葢太上皇父也,迁居处州,墓在丰者鲜焉。”

汉高祖家住彭城,在泗上得到发展。一开始辅佐楚攻入潼关消灭秦国,被封为汉王。接着兴兵灭楚,膺(承当)帝位。历经三代传到汉景帝刘启时,他的第七子刘胜,被分封于中山,为中山靖王。

再经中山靖王传十七代至晋朝,有刘衍,仕晋,官拜水衡都尉,后因立有大功,被封为关内侯。娶吴氏,有孝德名声,被朝廷勅封为一品夫人。居住在京兆府万年县洪固乡胄贵里。关内侯刘衍是为京兆刘氏家族所共尊的始祖。

后又再经五世传至刘颖,仕晋,拜御史中丞。六世时传至隋朝刘义僖,仕隋,为太傅,开府仪同三司。

七世传至刘文静,在隋朝大业末期曾任晋阳令。后来辅佐唐公平定天下,终被拜相,受封在鲁国。他的儿子刘穉,仕唐,被授予谏议大夫之职。孙刘蕃,仕唐为马潞州通判。递传而下,至刘致道,仕唐,赠紫金光禄大夫。致道子刘于,仕唐元宗,拜尚书,兼侍郎,迁扬州大都督。

刘于的儿子刘沼,仕唐宪宗,于唐元和八年以明经举进士第,仼陕西节度使,兼枢密,便赠齐国公,谥文庄。生三子,长子名楚、次子名棼、三子名埜(音同野)。刘楚生三子,名翱、名翔、名豳(一说刘楚生六子,存考)。

三、本埠衍族

刘沼次子刘棼(113世),仕唐,拜太傅少师,谥忠简,生一子名刘金,世居淮阴洪泽,事吴武帝。有战功,任濠州刺史。刘金即为南丰北门刘氏自刘沼以后的分支一世祖。刘金生二子,刘仁规、刘仁赡。刘仁规生刘崇俊,居京兆。刘仁赡,名庸,字守惠,事南唐烈祖,历黄,袁二州刺史,南唐十三年徙清淮军节度使,据守寿春,城为后周所破,宁死不降,死节。享年五十八岁,被追赠太师,谥号忠肃公。在宋朝政和年间宋太祖照准陆游父亲淮西常平使会稽公陆宰奏请,为其列典祀,享庙食,谥号忠显。刘仁赡的事迹于《新五代史》与陆游所著《南唐书》中均有专门传记记载。

刘仁赡生四子,长名刘伟,讳崇谏;次名刘伦,讳崇讚;次名侨,讳崇议;次曰崇让(因欲谋降而被仁赡公斩于寿春军中)。刘崇讃于周世宗时录甲,任淮州刺史。刘崇讚生子二,长名刘程,字希逖,仕宋,任工曹郎中;次子名刘利,字希达。正是刘程、刘利兄弟俩“由鄱迁丰”,繁衍开族。兄长刘希逖为我县老龙州、人字街、刘家巷、转角中巷,市山官庄、南坑,沙岗进贤,白舍崩破,莱溪双井等地及外迁江苏、浙江、上饶、鹰潭、芜湖各支(即现统称南丰北门刘氏)之开基始祖。弟刘希达的一支则世居在慈田、楼下、雷源等处,繁衍至今。

因在清乾隆时,朝庭诏令各地,宗族修谱只可由始迁祖上溯三代。所以现存的南丰北门刘氏于清光绪甲午年所修《南丰刘氏湜公支谱》则以刘金为一世祖;刘庸,讳仁赡,字守惠,为二世祖;刘崇讃为三世祖。

四世祖为宋工曹郎中刘希逖,谱载由鄱迁丰而居,殁葬南丰九陂耆牛头坑。宋宝祐中及元丙戌岁三月,十二世刘镗、十三世刘埙公曾率十五世刘巃瑞、刘麟瑞、刘凤瑞等族人往拜祭,谱载有十三世刘埙于元丙戌岁五月朔日所作《始祖工曹刘公墓表》传世。刘希逖生五世刘曙、刘昭两兄弟。刘昭为宋升州通判,妻黄氏,殁葬河东驷马窠(又名望市岭)冷水坑;刘昭生六世刘元载诸兄弟。

刘元载曾毗临旴江建楼而居,取名江楼,自号江楼居士。素与曾巩的祖父曾致尧相友善。且其时在南丰的曾、刘两家也应是世代交好的,因为曾致尧及其孙曾布均留有咏叹刘氏江楼的诗文。

而在北宋庆历年间为曾巩“精心疗治”肺病的刘姓名医“刘医博”也应该是南丰北门刘氏家族中的一员,因为当时在南丰的刘姓望族仅为北门刘氏一支。而现在南丰的另一支刘姓望族筠溪古竹刘氏则是晚到南宋中晚期才有由福建建宁迁入的。       

江楼居士刘元载生七世刘汝舟、刘用滋、刘汝霖、刘嘏登诸人;刘嘏登为宋元宝进士,处州石城尉,赠屯田员外郎,刘嘏登生八世刘湜。刘湜,为儒林员外郎,秘书省校书郎,南剑都曹。刘湜生九世刘志通、刘志远、刘志达、刘硕新四子;刘志达生十世刘孝勤;刘孝勤生刘安夫、刘中夫、刘隐夫三公;刘孝吉生刘勤夫。

十一世刘中夫,讳时,行九,刘孝诚次子。虽逊志读书。但试不遂意,遂潜志石隐。惟好施乐予,济人之贫乏者。析居北隅钟楼前,每晨登楼远眺,有未举烟者赠以薪米。厥子若孙四代相继登楼望烟。因更名曰“登楼”,其裔孙一支世称登楼刘氏。刘中夫祖孙四辈登楼济贫不辍,其事迹为县志所载,且有曾任南丰县令的陈处久(德可)专门为此书记。现南丰老城区的建设路灯(登)楼前巷即是因此而得名的。

更有十二世刘镗、十三世刘埙叔侄,双为宋末元初文学大家。刘镗,号秋麓,学者、诗人,宋末元初南丰博学多才的隐士,学问渊博,为人谦逊,元初隐居,钟情于著书立说,著有《山鸡爱影集》、《圣门言行录》、《讼语时习记》等。曾著有著名的《观傩》一诗,为当时学者争相传诵,现收于《江西诗征》卷24。刘埙,字潜起,号水村。为元初江西颇有名气的儒生。生于宋理宗嘉熙四年。年三十七而宋亡,越十八年,入元后,年五十五方为“旴郡学正”。年七十受朝命为延平路儒学教授。1311年七十二岁为南剑州学官。著有《隐居通议》31卷、《水云村泯稿》、《水云村稿》15卷、《经说讲义》、《哀鉴》、《英华录》,凡百二十五卷。卒于元仁宗延祐六年,年八十。

在明朝,于族谱中所引注名列县、府志的有:

刘芹,成化二十二年贡士;刘祜,讳志仁,芹子,正德十一年丙子贡士,任广西府通判;刘高,字允升,号泰峰,嘉靖十三年甲午岁荐入国学,时张相国孚敬奇其文,遂得浙江温州平阳县主簿;刘芳,字允传,号北冈,嘉靖丙寅领岁荐,两试北畿,除训湖广宝庆邵阳;刘颐,字汝钦,允传幼子,官湖广、浙江,储粟二千石,贮二十九都,万历壬申岁大饥散尽之,乡民由此以活;刘谦,字廷光,号地山,嘉靖四十一年壬戌岁,荐授府琼州通判,未任卒;刘学礼,隆庆间例贡,刘谦子;刘多祚,崇正间例贡,刘谦孙;刘在京,号召石,崇正二年己巳岁荐授绩溪主簿,又署邑篆,政简刑清,慈祥恺悌。十五年壬午升四川保宁府知事。

到了清代,有本族刘霦一支从康熙到宣统直至民国初年二百余年间祖孙十数代连续登科、入仕不辍。

二十四世刘凝,字二至,又字冠寰子,弱冠籍诸生,性嗜学,尤精古六经之学。著《六书夬》、《说文解字韵愿》(一作《说文笺译》)、《引书同异》、《石经本末》、《孝经全本注》、《石鼓文定本》、《稽礼辨论》及《尔斋文集》,以贡授崇义训导。康熙二十二年(1683),受南丰县令郑釴的委派纂修南丰县在清代所修的第一部志书,崇义新设县,亦应聘修志。年九十,无疾终。

刘霦,康熙乙酉科举人,授内阁中书;子刘秉彝,乾隆丙子科举人,拣选知县。秉彝子焯、烒分别为乾隆癸酉科举人,辛巳恩科进士,翰林院编修记名御史,外任云南马龙州知州和浙江布政使。第四代斯禧、斯嵋、斯增及第五代衡、澐、晟、街、衍、绪匀有功名官职。其中刘衡(1776—1841),字蕴声,一字簾舫,清代著名循吏。曾官博罗、垫江、梁山、巴县等地,宦辙所至,政声卓著,有“刘青天”之誉,他同时也是晚清颇具影响的数学家,著有《九六轩算书》(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筹表开诸乘方捷法》。刘衡五子良骥、良骞、良驹、良驷、良驯,俱有监生、举人至进士功名不等,出仕八方。

在其第七代中象刘庠、刘康、刘庆、刘广、刘赓、刘序等比肩功名依旧。较为突出者数刘庠,县学附生,内阁中书。桐城派古文大家,著书有《俭德堂易说》、《说文蒙求》等;刘赓,副监生,福建候补通判,聘仁和己丑科进士、礼部主事龚自珍长女为妻,这在那特别注重门当户对的时代来说,自然反衬出当时刘氏家族的社会地位。

在第八代的刘孚同、刘孚荐、刘孚周、刘孚诚、刘孚翊、刘孚京、刘孚恭诸人中,刘孚翊于光绪二年,因从参议刘锡鸿、侍郎郭嵩焘使英,与参赞黎庶昌并有声诸国间,号“使署二贤”。次年,复从刘参议移使德国,光绪六年,擢道员,期满为使者奏留。甫一年,遂以肺疾,年三十有三卒于德之柏林。赠光禄寺卿衔。荫子刘超入监读书,以知县铨选候补江苏;刘孚京,举光绪壬午乡试,丙戌进士。行世有《求放心斋诗余》抄本,凡5首,收入张德广所编的《归群词丛》,《归群宝笈续编总目》还录有刘孚京《求放心斋诗钞》一卷;刘孚恭,民国元年(1912)为南丰县城区议事会的名誉董事。

第九代曾出仕任职的有刘遇、刘超、刘怀。刘超,字班侯,号味闲居士,于民国六年至八年任江苏盐城县知事。行世有《味闲居士诗余》,凡二十一首,收入张德广所编的《归群词丛》;刘怀,字怀孙,号止止居士。刘孚京次子,邑庠生。行世有《止止居士诗余》抄本,凡15首,收入张德广所编的《归群词丛》。生子二,刘钥、刘和。

第十代刘钥,宣统二年(1910),南丰县成立劝学所,刘钥出任劝学所总董事长。而刘和则是南丰县的最后一位举人。

四、迁徙考略

刘氏族裔除刘伯立一支世居北门外,有迁居于江苏,鹰潭,芜湖,浙江处州(丽水)瓦窑埠,浙江龙游,饶州(上饶)余干,南昌义宁州,南城二十一都城上里等地。亦有迁居于本县二都南坑,三都石牛坑,三都沙岗河岭,三都湖坑,五都官庄堡,六都刘家塅,九都双井里,廿九都大屋场,三十七都上庄沅,四十二都崩破,五十四都湖头州以及暗街,村头,河东,大洞,下茶陇,危坊渡等地。

五、谱志祠祀

清乾隆十七年(1742)冬刘勤夫裔建华珍公祠于双井。后圯,于公元2013年重建。

清乾隆丙申年(1776)刘勤夫支裔建福有公祠于南城二十一都城上里。

清道光五年(1825),刘启瑢支建启瑢公祠于市山官庄堡。至今存焉,且历年冬祭不绝。目前族人正筹资数十万重修。

清道光五年(1825),刘安夫、刘中夫、刘勤夫、刘隐夫四支共襄合定重修刘湜支谱,于道光六年(1826)谱成。

清光绪甲午岁(1894),现存旧谱续修告竣。

现存刘湜裔(刘安夫、刘勤夫、刘中夫、刘隐夫四支合谱)支下字辈有:

(从刘金以下二十五世至四十五世,总第一百五十八世)

  世邦建其大,乃家克自光;

  守正合必式,曰唯作人斯。

刘定夫支字辈:

(从刘金以下二十五世至四十五世,总第一百五十八世)

  文字尚邦贤,名节宜永传;

  学修全坚志,方能作栋材。

目前南丰刘氏族裔已经繁衍至刘源明154世、汉高祖刘邦19世、一世祖刘金41世、始迁祖刘希逖38世(刘安夫支“式”字辈;刘定夫支“志”字辈)。 刘欣欣 

网址:南丰千年望族北门刘氏源流传承考略====江西刘氏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9218

相关内容

引领时尚家居生活潮流,林氏家居连续3年登榜“亚洲品牌500强”
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与景区化发展中的资源凭借——以黔东南郎德上寨“招龙节”为例
重庆至广西防城港、东兴、阳朔自驾游攻略
日常生活小窍门(实用的日常生活技巧)
小红书的生活方式 逃不开“白菜价” 网经社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电商门户 互联网+智库
【刘一锅筋头巴脑|中华老字号|配送套餐】59.9元=两袋 筋头巴脑;149元=五袋筋头巴脑;用心烹饪好味道!
长江丛刊丨虚构故乡的方法——读林培源小说集《小镇生活指南》
科学网—刘悦笛:“生活美学”倡导者
探索网红城市的“长红”之道 2024长三角慢生活旅游发展大会在浙江三门举办
梧州自驾游攻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