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宁波市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继续稳中有升

发布时间:2024-12-06 06:09

城市居民追求个性化消费,展示自我生活方式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城市居民生活方式#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宁波市上下一心,坚决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认真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有效推进经济社会持续恢复发展,居民生活秩序快速恢复,消费支出稳步增长。 

  一、居民消费呈现“五升三降”态势 

  2020年,宁波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455元,同比增长1.5%,全省为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8702元,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481元,增长3.0%。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均优于全省平均。 

  从八大类人均消费支出看,呈现“五升三降”态势。其中,人均食品烟酒支出9880元,同比增长4.2%;衣着支出1959元,下降5.8%;居住支出9038元,增长6.3%;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2167元,增长21.9%;交通通信支出5275元,增长3.8%;教育文化娱乐支出3042元,下降24.3%;医疗保健支出1951元,下降9.3%;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1143元,增长34.3%(见图1)。 

  二、居民消费结构受疫情影响变化较大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居民生活习惯、消费结构变化较大,外出意愿下降,居家时间增加,消费倾向下降,储蓄意愿上升。防疫清洁、食品粮油、医药保健等品类的商品消费增加,文娱娱乐、在外饮食、衣着等消费均呈下降趋势。 

  (一)外出就餐减少,购置食品支出上升。 

  人均食品烟酒支出9880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7%,比上年的27.9%上升0.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比重为27.9%,比上年上升0.6百分点;农村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比重为31.9%,比上年上升1.2个百分点。从食品消费结构看,人均在外饮食消费1738元,下降15.6%;人均食品消费6798元,增长12.2%。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居民减少外出就餐频次,居家饮食比例增加。 

  (二)文化娱乐支出减少,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增加。 

  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3042元,同比下降24.3%,降幅居八大类消费首位。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各类学校上半年均未按期开学,线下培训改为线上授课,学费、培训费等教育费用支出锐减;景区景点疫情期间短期关闭,开放后旅游人数也大幅下降;影院等娱乐场所在年初疫情期间关闭,目前仍因疫情防控规定限定入场人数;此外,由于国内外疫情多次反复,很多居民认为室内聚集存在健康风险,消费意愿降低,娱乐活动减少。 

  人均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支出1143元,同比增长34.3%,增幅居八大类消费首位。根据电话调研了解,部分居民因疫情减少旅游消费后,改为购置首饰、名牌包和手表等奢侈品,人均购置首饰与手表支出同比增长76.2%,导致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大幅上升。 

  (三)出行交通费用减少,购置交通工具支出增加。 

  人均交通通信支出5275元,同比增长3.8%。其中,购置交通工具支出同比增长28.8%,交通费支出下降46.9%,交通工具燃料支出下降9.7%。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疫情初期严格管控,大部分居民居家隔离,没有交通出行支出;另一方面,部分居民因担心公共交通人员拥挤,存在感染风险,因此减少外出次数,购置或更新了交通工具(包括家用汽车、电瓶车、自行车),避免使用公共交通。 

  (四)衣着消费下降,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加。 

  宁波人均衣着支出1959元,同比下降5.8%。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居民减少外出走亲访友、聚会娱乐次数。部分企事业采取居家办公,商务活动也改为线上举行,社交需求下降,衣着支出减少。 

  人均居住支出9038元,同比增长6.3%;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2167元,增长21.9%。主要原因是居家时间增加,居民借机完成住房装修和家具家电更新以改善生活条件。2020年,宁波市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面积达49.98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面积达47.1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7%;农村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面积达58.2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8%。从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看,每百户电冰箱(柜)拥有量为108台,同比持平;每百户空调拥有量为217台,增长0.9%。 

  (五)医疗服务支出减少,保健品、健身支出增加。 

  人均医疗服务支出同比下降10.9%,滋补保健品支出增长14.3%,健身器材支出增长22.2%。主要原因是居民担心就医存在感染风险,非必要性就诊取消或者延后,以此减少去医院次数;另一方面居民生活习惯发生变化,加强卫生习惯使得传染性疾病患病风险降低,医疗支出减少。同时,为强化身体素质,提高自身免疫力,居民增加营养摄入,加强体育锻炼,保健品和健身器材等消费支出同比上升。 

  (六)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居民存款增加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减量与收入增减量之比值。边际消费倾向低,说明居民储蓄意愿增强,消费支出占比下降。2020年,宁波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17,较上年下降0.21。其中,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14,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27。数据表明,面对疫情导致的收入增速下降,居民采取增加储蓄对抗风险,消费意愿有所减弱。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年度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宁波住户存款8611.1亿元,同比增长11.5%,较宁波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6.3个百分点。 

  三、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稳定居民就业,提高消费信心。 

  稳定就业是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关键,要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帮扶工作,夯实居民就业保障基础。努力拓宽居民创业、投资、理财等增收渠道,促进居民收入多元化,提高居民收入稳定性。进一步落实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措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及时推送就业岗位信息,增加公益岗位设置,保障困难群体稳岗就业。切实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进一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压力,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居民消费。 

  (二)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促进消费升级。 

  2020年,居民人均食品烟酒、衣着、居住、交通通信等“衣食住行”生活必需支出共计26152元,占居民消费支出比例为75.9%,是居民消费的主要部分。因此,要加大养老、住房、教育、医疗等基础服务保障工作力度,进一步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加快消费升级进程。要扩大社保、医保覆盖范围,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切实减轻群众看病负担,切实做到病有所医,减轻居民生活负担,避免居民因大病、失业等突发性事件致贫。要深化养老保障制度,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推动养老体系由全覆盖向高层次、多元化迈进。要做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租售同权”等政策,提高住房使用效率,降低居民居住支出。 

  (三)进一步优化市场供给,满足消费需求。 

  要做好重点民生消费品的供给,切实保障居民“米袋子”“菜篮子”等基本生活需求,确保市场供应平稳,物价波动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要顺应消费结构升级和需求变化的趋势,着力扩大服务型、享受型消费供给,合理引导居民因疫情受限的境外消费进入内循环经济,满足中高收入阶层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释放潜在消费需求。要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文化娱乐场所正常运营,满足居民文娱消费需求。要加快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发展,支持大型商贸企业自建配送中心,开展连锁门店集中配送,满足居民便利性消费需求。 

  (四)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改善消费环境。 

  要进一步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部门协作机制,畅通消费者诉求渠道,建立常态化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评估机制。进一步加强打击假冒伪劣和虚假广告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积极作用。要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加大网络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力度,加强网上跨境消费者争议解决机制建设,提升居民线上消费体验。通过各种平台的宣传及消费维权知识的普及,提高消费者的主体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营造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良好氛围,改善消费环境。 

网址:2020年宁波市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继续稳中有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92768

相关内容

无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通知
山东禹城:居民生活消费品市场价格呈上涨趋势
数字消费生活新体验
新业态、新技术——数字消费生活新体验
关于丰富乡镇居民业余生活的建议
2020年全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情况:收入稳定增长 消费支出减少(附图表)
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消费视窗·优化城市商业 提升生活品质②)
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消费视窗·优化城市商业 提升生活品质②)
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消费视窗·优化城市商业 提升生活品质②)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