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藏品亲密接触听文物修复故事

发布时间:2024-12-06 06:32

生活故事:在非洲草原上与野生动物的亲密接触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旅行生活体验# #生活故事分享#

昨天下午,数十位国际企业家到上博东馆参观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昨天下午,数十位国际企业家到上博东馆参观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嘉宾近距离细看文物
嘉宾近距离细看文物

“让我们来看这件商中期的兽面纹斝。修复前,它只剩下12件碎片,残缺面积超过一半。我们采用3D扫描技术,全方位记录文物形貌数据,再利用同时期同类型文物做数据分析,实现了精准建模和虚拟拼接。”昨天下午,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IBLAC)成员参观上海博物馆东馆,工作人员向嘉宾讲解如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博物馆精美的藏品和文物修复师精湛的技艺,给嘉宾留下深刻印象。

嘉宾们兴致盎然地参观了古代陶瓷馆和文保修复馆。在古代陶瓷馆,大家很好奇藏品花纹图案的象征意义。工作人员一一解说,说到“粉彩蝠桃纹瓶”器身以粉彩绘寿桃与蝙蝠,寓意福寿无边时,嘉宾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捕捉藏品之美。离开陶瓷馆时,大家还排队轻轻触摸一件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瓷瓶,小心翼翼地感受瓷器特有的质感。

文物保护修复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上海博物馆目前已拥有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9项上海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在文保修复馆的器物修复实验室,修复师正在修复一尊站立的女性雕像。据介绍,这尊雕像出自明代,部分脱落。“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剩余的装饰层也有开裂脱落的风险,主要的干预措施是清洗和加固。比如,用弱酸性溶液去除锈蚀产物,同时保留青铜器原有的表面光泽。对原始制造和历史艺术信息的尊重,帮助我们完成了许多困难的修复任务。”

瑞士再保险中国区总裁尚卓博对修复师的手艺赞叹不已。“我两周半前刚搬到中国,一切都看着新鲜。上博东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成,展览内容又如此丰富,从各种各样的文物中可以看到非常悠久的历史,令人印象深刻。”

随后,嘉宾步入上博东馆的屋顶花园,一段美妙的琵琶音乐响起。大家共同欣赏了《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茉莉花》等名曲,琵琶艺术(浦东派)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会主席、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说:“能到上海参加市长咨询会议太棒了。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面,通过大会又一次相聚,一起讨论如何共同努力推动创新,建立国际桥梁进行合作和研发。”

本报记者 叶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与藏品亲密接触听文物修复故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92938

相关内容

【香港故事】走进香港故宫文博馆藏品修复中心:文物修复的“中西交融”
独家|择一事终一生:故宫文物修复师们的匠人生活
贾树:修复文物是在与古人对话
古玩手镯的修复艺术:背后隐藏的价值与故事
我在故宫修文物
亲密接触不再有所顾忌 卫浴产品清洁6大妙方
古画修复步步惊心,如何妙手回春?|文物修复
看过三星堆青铜器,更想知道怎么修?文物修复师手把手带居民“修文物”
如何修复已经出现裂痕的亲密关系
古瓷修复专家三点建议故宫受损文物修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