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碳理念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思路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环保理念也融入了生活美学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生活美学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摘要:现如今,在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背景下,社会低碳经济已是社会未来发展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以低碳化为基础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会更加重视环境艺术设计思路的拓展与运用。
关键词:思路;设计;艺术;环境;低碳理念
引言
在人口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基于环保理念的“低碳”概念正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为了在高校教学中贯彻“低碳”思想,现当下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思想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教师通过寻求使用低碳材料、节能、减少环境污染等新型设计思想的传授,逐步唤起学生对环保的重视。
1、低碳理念下重视环境艺术设计思路的重要作用
1.1促进设计理念创新
低碳理念强调的是环保、节能、减排,这与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理念有所不同。在低碳理念的影响下,学生需要改变传统设计思路,采用更加环保、节能的设计方法和技术,以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低碳理念能够促进设计理念的创新,推动环境艺术设计的进步和发展。
1.2提高设计作品环保性
在低碳理念下,学生会愈加注重作品的环保性。学生在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能源利用等方面都会尽可能地采用环保的方式。这种环保性设计思路能够使作品更加符合环保要求,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3传播低碳理念
环境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品,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在作品中融入低碳理念,能够向更多民众传播这种理念,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同时,环境艺术作品还能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引导民众更加关注环保问题。
1.4推动低碳技术实施
环境艺术设计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如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这些技术手段都是低碳理念的体现,也是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学生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实施,能够推动低碳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5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学生学习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社会民众的生活环境,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在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能够使民众更加关注环保问题,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而且公众的参与也能够促进教师不断更新自身授课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推动环境艺术设计的进步和发展。
2、现有高校环境艺术设计特点
2.1综合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不仅涉及到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传统艺术学科,还涉及到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领域。因此,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学生需要接受广泛的教育,包括基本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园林设计、室内设计等。
2.2实践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通常会包括实践环节,例如设计实验、实地考察、模型制作等,这些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2.3创新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需要不断创新的艺术,其需要学生不断探索新的设计理念、新的材料和技术,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不断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以创造出更加符合民众需求的环境艺术作品。
2.4社会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其需要学生考虑到社会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民众对环境的感受和需求。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以创造出更加符合民众需求的环境艺术作品。
2.5文化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文化性很强的学科,其需要学生考虑到当地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鼓励学生了解当地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以创造出更加符合当地文化环境的环境艺术作品。
2.6科技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也融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例如,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都可以被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设计的效率和精度,还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艺术效果。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鼓励学生学习和应用新技术,以创造出更加具有时代感和科技感的环境艺术作品。
2.7环保性
环保是现代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之一。学生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到环保因素,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学习和应用环保技术,以创造出更加环保和“低碳理念”的环境艺术作品。
3、现有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流程探析
3.1了解校园环境需求
在进行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之前,首先要了解校园环境的需求。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和管理层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校园环境的期望和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校园的特点和文化背景。了解需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设计方向和目标。
3.2收集资料和调研
在进行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之前,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和调研工作。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杂志和网络资料,了解国内外高校环境设计的最新动态和经典案例。还可以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研究其他高校环境设计方案,以寻找灵感和借鉴经验。
3.3制定设计方案
在收集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制定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方案。方案要包括整体的设计理念和目标以及具体的设计要素和手段。学生可以通过绘制平面布局图、手绘草图或者使用设计软件进行设计方案的表达和展示。
3.4选择适当设计手段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可以运用多种设计手段,包括空间布置、造型设计、色彩搭配、材质选择等。学生需要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和校园环境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设计手段进行设计。例如,在空间布置上可以通过调整公共设施摆放、设置景观等方式来改善校园环境的美感和舒适度。
3.5评估和调整
在设计实施完成后,学生需要对设计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进行反馈、观察环境的变化等方式来评估设计效果。如果发现存在问题或者改进的空间,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设计效果和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3.6总结和分享
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完成后,学生需要进行总结和分享。在设计完毕后学生可以撰写设计总结报告,总结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分享给其他学生和指导老师。这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水平,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4、常见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4.1缺乏实践机会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实际技能。然而,现如今部分高校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理论教学,而缺乏实践机会。这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无法真正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技能。
4.2课程设置不合理
部分高校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设置上存在不合理之处。首先,课程设置过于广泛,涉及领域过多,导致学生无法深入学习每个领域。其次,课程设置缺乏连贯性,各门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知识。最后,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特点进行设置,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4.3教学资源不足
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优秀的教师、先进的实验室、图书馆等。然而,部分高校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教学资源不足,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此外,由于教学资源不足,部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规模也受到限制,宏观层面上影响了学科的发展。
4.4缺乏创新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创新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设计中不断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但现当下,部分高校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往往只注重传统设计方法和思路,而缺乏对创新性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在设计中缺乏创新思维,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5、低碳理念下常见环境艺术设计思路探析
5.1节能设计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节能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可以通过选择低能耗的设备和材料,优化设计以减少能源消耗,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此外还可以采用节能照明技术,例如LED灯具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以降低能源消耗。
5.2低碳材料
选择低碳材料是实现环境艺术设计低碳化的关键。在材料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碳排放。学生还可以选择低碳、低挥发性的材料,以减少对师生健康的影响。
5.3生态景观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景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设计生态湿地、雨水花园等生态景观来增加环境的自然性和生态性。学生还可以通过种植本地植物、建立生物栖息地等措施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5.4废弃物处理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废弃物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分类收集、回收利用等措施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学生可以设置分类垃圾桶和回收站来收集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可以建立废弃物处理中心来集中处理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
5.5智能化设计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设计也可以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例如,学生可以利用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建筑物内能源使用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对建筑物内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对建筑物内环境的优化和控制。
5.6人文关怀
在低碳理念环境艺术设计授课过程中,人文关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校方可以通过了解师生的需求和喜好来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的艺术环境。例如,校方可以设计出更加舒适、安全和健康的教室和宿舍;可以设计出更加开放、互动和交流的空间,例如公共客厅、共享空间等;可以设计出更加符合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和景观。
6、低碳理念下环境艺术设计思路应用优化策略
6.1增加实践机会
高校应该加强与民间企业和社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校企合作、校外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技能和方法。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条件[1]。
6.2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特点,优化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设置。在保证知识完整性的前提下,减少重复性课程,增加针对性强的课程。高校还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连贯性,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2]。
6.3多样化教学方法
环境艺术设计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3]。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4]。
6.4加强创新性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在教学中引入新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鼓励学生尝试新颖的设计思路和方案[5]。除此之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创新性竞赛和文化节等活动,可多方面地激发学生的设计创新热情和创造力。例如:教师以班级为主体,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竞赛,随后教师可利用创新性教学思维,在班级学生的小组讨论之中激发学生的低碳理念创新思维,意在加深学生的“环保”“低碳”理念学习思维[6]。
结束语
总之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实践机会、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以及缺乏创新性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学科发展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秦际超.环境艺术设计在智慧型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前景研究[J].石材,2023(10):73-75.
[2]刘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实践研究——以地铁公共空间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3(08):54-56.
[3]高洋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研究[J].上海包装,2023(01):63-65.
[4]李田,崔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环境艺术设计的多重空间形态[J].现代园艺,2023,46(10):132-134.
[5]刘明珠,李丰旭.传统器物在环境艺术设计下的演变与融合——以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3(06):122-125.
[6]张雅芳.水元素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交融——评《艺术之水——水环境艺术文化论》[J].人民黄河,2022,44(12):170.
网址:浅谈低碳理念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思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94582
相关内容
浅谈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装饰创新浅谈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人性化处理
室内设计低碳环保理念探讨
浅谈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
浅谈低碳建筑设计专题
基于低碳环保理念的室内环境设计创新研究
2022基于低碳生活理念下的居住环境设计探究
浅谈艺术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低碳环保概念下室内设计的应用
浅谈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