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第四讲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打造绿色宜居环境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生活美学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陈设品的分割:是利用 家具、织物、艺术品等 陈设来区分空间的设计, 是一种最简单灵活又随 时可行的做法,也是实 际空间环境中最常用的 手法之一。
二、 材质的感觉
材质是设计创意得以呈现 的物质载体,材质即材料的质地, 它不仅包含材料的物理属性,如 材料的硬度、密度等,同时又包 含材料的视觉形式美感,即材料 表面的肌理纹样。任何一种装饰 材料都以其质地纹理显示自身的 美感特征。
• 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从城市到建筑的环境主体的 设计以及相关室内室外环境的综合规划,也包括各级环境 因素间协调关系的设计。从专业类别来区分,可以分为城 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公共 空间艺术设计五大类。
空间的搭建 城市、村镇、街道、建筑、人群、植被、动物构成了我们今天的生存空 间。作为这个空间主体的人,征服了自然,改造了自然,为自己搭建起 了房屋、设立了街道,使这空间里的一切都为人所用。可以说,人的生 存空间是人通过自己的劳作创造出来的,这一空间即我们所说的环境空 间,当他经过艺术设计之后,即成为一个环境艺术空间。在环境艺术设 计中,空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只有在空间中我们才能生存和发展。
控制材料的使用数量是统 一材质的另一种简洁方法。 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纹理 质地,体现材料肌理的形式 美感,是人对自然形态的向 往,但是材料使用过多,肌 理纹样的组合也就会凌乱、 琐碎。
4、提倡运用新材料,尝试材质 组合 新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材料的 品种也是日新月异,因此,在材料的使 用中能墨守成规,沿袭或照搬某种既定 模式,要敢于大胆创新,追求材质新颖 变化,尝试材质组合设计新方法。受现 代主义建筑思潮及现代生活节奏的影响, 人们更趋向于现代、极简的生活环境。 实际上,极简的设计风格更强调功能的 合理、视觉的简练、材质设计的极少和 统一。
密斯·范·德·罗 是二十世纪中期世 界上最著名的四位 现代建筑大师之一, 他的贡献在于通过 对钢框架结构和玻 璃在建筑中应用的 探索,发展了一种 具有古典式的均衡 和极端简洁的风格。 其作品特点是整洁 和骨架几乎露明的 外观,灵活多变的 流动空间以及简练 而制作精致的细部。 1928年提出的“少 就是多”集中反映 了他的建筑观点和 艺术特色。
• 安藤忠雄 水之教堂 • 整个空间中充溢着自然的光线,使人感受到宗教礼仪的肃
穆
• 人们从一个旋转的黑暗楼梯来到教堂。水池在眼前展 • 开,中间是一个十字架。一条简单的线分开了大地和 • 天空、世俗和神明。教堂面向水池的玻璃面是可以整 • 个开启的,人们可以直接与自然接触,听到树叶的沙 • 沙声、水波的声响和鸟儿的鸣唱。天籁之声使整个场 • 所显得更加寂静。在与大自然的融合中,人们面对着 • 自我。背景中的景致随着时间的转逝而无常幻。…… • 水池的深度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使水面能微妙地表现出
空间的类型 空間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空間构成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來加以区分,以 利于在设计组织空间時选择和利用。 开敞与封閉空间: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是相对而言,开敞的程度取决于 有无侧界面、侧界面的围合程度开洞的大小及启用的控制能力等。开敞 空间和封闭空间也有程度上的区別,如介于兩者之间的半开敞和半封闭 空间。它取决于房间的使用性质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視觉上和心理 上的需要。
• 动态空间:动态空间或称为 流动空间,具有空间的开敞 性和视觉的导向性,界面组 织具有连续性和节奏性,空 间构成形式富有变化和多样 性,使视线从一点转到另一 点,引导人们从“动”的角 度观察周围事物,將人們帶 到一個有空间和時间相結合 的“第四空間”。开敞空間 连续貫通之处,正是引导视 觉流通之时,空間的运动感 即在于塑造空間形象的运动 性上,更在于组织空間的节 律性上。
• 靜态空間:靜态空間一般來 說形式相对穩定,常采用對 衬式和垂直水平界面处理。 空間比较封闭,构成比较单 一,视觉多被引到在一个方 位或一个点上,空間较为清 晰,明确。
• 虚拟空間:
• 虚拟空間是指在以界定的空间內 通过界面的局部变化而再次限定 的空間。由于缺乏較強的限定度, 而是依靠“視覺實形”來划分空 间,所以也成为“心理空间”。 如局部升高或降低地坪和天棚, 或以不同材质、色彩的平面变化 來限定空间。
• 共享空間:
• 共享空间是为了适应各种頻 繁、开放的公共社交活动和 丰富多样的旅游生活的需要。 共享空间由波特曼首创,在 各国享有盛誉。它以其罕见 的规模和內容、丰富多彩的 环境,別出心裁的手法,将 多层內院打扮得光怪陆离、 五彩缤紛。从空间处理上, 共享空间是一个具有运用多 种空间处理手法的综合体系, 它在空間处理上,大中有小, 小中有大,外中有內、內中 有外,相互穿插,融会各种 空间形态,变则动、不变则 静,单一的空间类型往往是 靜止的感觉,多样变化的空 间形态就会形成动感。
三、 灯光的运用
光是室内设计中的灵魂,光照的作用对人的视觉功能的发挥极为重要,因为没有 光就没有明暗和色彩感觉,也就看不到一切,光照不仅是人视觉物体形状、空间、色 彩的心理需要而且是美化环境必不可缺的物质条件。光照可以构成空间又可改造空间, 既能美化空间又能破坏空间。不同的光照不仅照亮了各种空间,而且能营造不同空间 意境情调和气氛。同样的空间如果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不同的位置角度方向,不同 的灯具造型,不同的光照强度和色彩,可以获得多种多样的视觉空间效应。如有时明 亮宽敞,有时阴暗压抑,有时温馨舒适,有时烦躁不安,有时温暖热情,有时冷冷清 清。有时富有浪漫情调,有时又产生神秘的感觉光照的魅力可谓变幻莫测。
20世纪初,钢筋、混凝土、 玻璃等新型材料的诞生使人类建 筑史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此确立 了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并延续影 响到人类今天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高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材料的更新, 不同的材料质地肌理体现了不同 的装饰美感,也展现了整体环境 的设计特点。充分合理地运用装 饰材料的质地变化可以使环境更 加悦目,个性更为突出。
1、材料质地纹理的特征 人类是通过视觉和触觉来感知材料质地的,材料的质地纹理具 有以下鲜明特征。
光滑与粗糙、硬与软、冷与暖、光泽与透明、肌理纹样
• 日本札幌早月餐厅 哈迪德设计
• 借助建筑构件的独特形式和色彩效 果,营造出了“冰与火”的意象, 具有强烈的暗喻性。
一个从平地腾空而起的旋风凝结成 的漩涡,变成了餐厅的天花——由 红桔黄三色构成,暗示“火”
一、基本涵义 环境可以泛指各种生命体赖以生存的空间和条件。就设
计而言广义的设计对我们的研究意义不大,狭义的设计是利用物 质手段达到创造实用物品的计划和构想的总称,从其构思和行为 两个方面而言,设计都与美学概念有密切的关联,并且充分考虑 物品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那么,环境艺术设计,就是指以 各种物质手段创造性地建立或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构想,是对人 类生活、工作、娱乐等必须的各种条件进行综合规划的过程。
环境艺术是为人服 务的,应根植于人的需 要, “美不自美,因人
而彰”
4、环境艺术重 视艺术氛围的创造
• 环境艺术重视意境 的创造,讲究整体 气氛,忌讳繁琐, 追求总体效果。
• 环境艺术的创造要 求从具体功能出发, 取得与其相适应的 有特色的环境气氛。
• 教堂需要神秘的肃 穆感,医院环境要 有整齐的美感,学 校环境要活泼而充 满朝气,公园环境 要宁静优美,儿童 乐园要新奇诱人。
在现代主义风格的环境中, 更强调环境功能与材料质地特 征的相互结合。美国现代主义 建筑大师赖特设计“流水别墅” (1936年)中大量采用山林中 的毛石、溪涧的卵石,使别墅 的风格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 完美地突出了这座休闲建筑的 功能特征。
3、强调材料质地纹理组合的 变化与统一
强调材质肌理的变化就是 要形成相通或不同材料质地 间的纹理比较,材料的美感 很大程度上靠对比的手法实 现的。运用材质文理间平面 与立体、大与小、粗与细、 横与直、深与浅、藏与露、 局部与整体的对比,产生相 互村托、相互弥补的关系, 形成变化丰富、韵律跳动、 悦目舒适的空间环境。在追 求材料质地对比变化的同时, 也要强调材质纹理的协调统 一。采用相同或类似材质的 组合是协调整体环境较好的 办法。
• 虛幻空间: • 虛幻空间是利用不同角度的镜面
玻璃的折射及室內镜面反映的虛 像,把人们的视线转向由镜面所 形成的虛幻空间。在虛幻空间可 产生空间扩大的视觉效果,有时 通过几个镜面的折射,把原來平 面的物件造成立体空间的幻觉, 紧靠镜面的物体,还可把不完整 的物件造成完整物件的假象。在 室內特別狹窄的空间,常利用镜 面來扩大空间感,并利用鏡面的 幻觉裝饰來丰富室內景观。
由灰色的,光洁的玻璃和金属做成的 地板,则构成了一种“冰”的意象
2、充分发挥材质纹理特 征,强化空间环境功能
不同功能的空间环境需要 由不同特性的材料来烘托,材 料的纹理特征影响着环境氛围 的营造。如音乐厅、舞厅、餐 厅、宾馆等环境多用软质材料, 发挥其吸音作用,来增强环境 的温馨、舒适感,创造柔和的 软性空间。银行、办公楼、商 场等公共环境应多考虑使用硬 质、耐磨的材料,是整个环境 洁净现代、开敞,创造明亮的 硬性空间。
• 交錯穿插空間:
• 利用兩個相互穿插、叠合的空間所 形成的空間,稱爲交錯空間或穿插 空間。城市中的立體交通,車水馬 龍川流不息,顯示出一個城市的活 力。現代室內空間設計已早已不滿 足于封閉的六面體和精致的空間形 態,在創作中也常見室外空間的城 市立交模式引入室內,在分散和組 織人流上頗爲相宜。在交錯穿插空 間,人們上下活動交錯穿流,俯仰 相望,靜中有動,不但豐富了室內 景觀,也確實給室內空間增添了生 氣和活躍氣氛。交錯、穿插空間形 成的水平、垂直方向空間流動,具 有擴大空間的功效。空間活躍、富 有動感,便于組織和疏散人流。在 創作時,水平方向常采用垂直護牆 的交錯配置,形成空間在水平方向 上的穿插交錯,左右逢源,“你中 有我,我中有你”所形成的空間相 互界限模糊,空間關系密切
灰空間:“灰空间”,也称“泛空 间”。最早是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 章提出。其本意是指建筑与其外部 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以达到室内 外融和的目的,比如建筑入口的柱 廊、檐下等。也可理解为建筑群周
网址:设计概论第四讲环境艺术设计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94603
相关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环境艺术设计论文优秀12篇
论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发展
环境设计专业概况
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doc
陈设艺术空间创新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系教授、《装饰》主编方晓风:再论装饰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简介
环境艺术设计中自然形态的应用探讨论文
美化家居环境的家居配饰设计介绍,艺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