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文化,学做传统美食
发布时间:2024-12-06 11:42
民俗文化:解读传统民俗中的美学价值,弘扬民族文化。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美学心得# #生活美学感悟#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灿烂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不仅仅有唐诗宋词,昆曲京剧,还包含了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美食。美食的传承,更多的是在平凡的生活里。
为增强孩子们民族自豪感,了解我国饮食文化,增强孩子们的劳动技能,崇文街小学开展“传承民族文化,学做中华美食”的活动。让我们从一道平凡美食——陕西凉皮,开启这场奇妙旅程。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管什么样的美食,它的背后总有一个故事。
凉皮,是起源于陕西关中地区的汉族传统美食,流行于我国北方,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绿色无公害食品。相传在秦始皇在位时,有一年陕西关中一带大旱,沣河缺水,稻谷枯萎,农民在田里挖井浇地,好不容易打下的粮食质量太差,无法向朝廷纳贡大米。有个叫李十二的用大米碾成了米粉,蒸出了米皮,献给秦始皇。秦始皇吃后大喜,命附近百姓只献米皮,也就是凉皮,久而久之,凉皮成了久负盛名的美食。
我校四年级二班于钰函同学,经过网上查阅资料,向父母请教,多次实践摸索,终于做出了美味的凉皮。让我们跟随他分享视频,一块学习用面粉制作凉皮吧。
第一步:准备材料
面粉,盐,水,不锈钢盘子等等
第二步:和面
准备500克普通面粉,放入少量的盐,用260毫升的冷水搅拌成棉絮状揉成光滑面团,盖上保鲜膜,松弛30-40分钟。
第三步:洗面
正宗的凉皮都是从洗面开始的,洗的过程中你会发现面团散开,这是正常现象,我们把淀粉洗出来,剩下的就是面筋了。
看,面筋初步形成,但是我们还需要加水洗到水清澈。只有这样,蒸出来的面筋干爽不黏。
第四步:做面筋
面筋中放一点泡打粉,抓均匀,开水上锅蒸15分钟。这样我们做出的面筋更松软。放凉后切条,切块。
第五步:做凉皮
洗好的面水,静置3-4小时,把表面的水倒掉。把剩下的搅拌均匀。准备一个不锈钢平底盘,刷一层油,倒入适量的面水,水开后放入蒸2-3分钟,看到面皮变色,并且起大泡就可以了。拿出盘子,放入凉水中,这样冷热的反差可以让我们更方便把凉皮取下来。看我们做出了一张劲道,透亮的凉皮。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多做几张。
第六步:拌凉皮
将做好的凉皮切好,并放入面筋,根据自己口味加入适量的黄瓜丝,大蒜水,生抽,醋,辣椒油、食盐、花生碎、麻汁等等。搅拌均匀就可以装盘食用。
高档的食材可以做出难得的美味,平价的食材,一样可以做出经典美食。看我们的孩子们已经做出了他们满意的凉皮。
看似平凡而又简单的凉皮,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我们驾驭的。就像人生一样,一个不注意就会导致失败,这也是中华美食低调中的神秘。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专门请教学生家长中做凉皮的高手。他们给出的解释是面筋要洗净,不然太黏。面水沉淀的时间要3——4小时,放盘蒸的时候不要太厚,一定要等到有大泡冒再取出,不然凉皮不熟,也揭不下来。
美食文化的发展历经数千载,各地饮食风味多样,四季有别,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天下之事唯美食与文化不可辜负,作为新时代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中华传统美食传承。希望崇文街小学的孩子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更多了解我国饮食文化,学做传统美食,做个小小美食文化传承者。
更新于 2020-02-29
网址:弘扬民族文化,学做传统美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95157
下一篇:超级好吃的几道特色美食,做法简单
相关内容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手工艺术系列活动弘扬传统文化:西柳林小学 DIY式欢度元宵
应城市:弘扬传统文化 凝聚奋进力量
弘扬中医传统文化 专家在汉研讨药食同源与健康生活
道德讲堂:弘扬传统美德 厉行勤俭节约
倡导勤俭节约,弘扬传统美德——梁水镇付楼小学勤俭节约主题活动
端午节|青岛:弘扬端午民俗文化 倡树美德健康生活
传统节日文化与新形式传承
邱凌燕:普及旗袍美学 传承传统文化
人民网评: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