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越来越幸福

发布时间:2024-12-06 20:48

社区养老服务、家庭护理和长期护理保险等服务在老龄化社会中越来越重要。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人口老龄化#

□本报记者 李科学 文/图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市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912424人,占18.3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74900人,占13.53%。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快速发展,老年人在居家、出行、休闲等方面也需要更多便利。如今,我市方方面面的适老化改造越来越完备,让老年人幸福感满满。

A 城市人行道防滑易行

“以前下雨天路滑、水深,我怕滑倒不敢出门。这几年道路铺得越来越好了,下雨天接送孙子上学也不怕滑倒了。”10月11日上午,家住市区公园北街北段的刘老太说。

刘老太的孙子在新华区联盟路小学上学,如今公园北街、锦绣街、迎宾路的人行道都铺设了红色透水砖。“前一阵经常下雨,人行道上也没有积水。”

“道路平坦宽敞,走起来顺畅”是很多老年人共同的感受。市政维修管理队负责对城市道路进行养护、维修等。工作人员陈帅营说,根据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我市现在新修、重修的人行道都统一采用了红色透水砖;城市道路原有人行道方砖损坏后,也逐渐替换为渗水性好的透水砖。“雨水能快速透过砖渗入地下,地面不易存水,冬天也不容易结冰,更方便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出行。”

10月12日上午,记者在市区建设路与凌云路交叉口西侧看到,两名工作人员正在检查人行道方砖有无松动、损坏状况。“我们会对城市道路进行日常巡查,发现有损坏的及时整修;如果有路障、不平整的凸起物等,立即清理,以保障老年人的出行安全。”陈帅营说。

另外,市区城市道路路口都设置了缘石坡道。据市住建局统计,目前市区新建、扩建和改建道路的人行道、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及人行横道等处的缘石坡道设置率达100%。

B 公共休闲场所以人为本

老年人常去公园、绿地、广场等场所锻炼身体。这些公共休闲场所的适老化改造注重以人为本,也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市河滨公园、鹰城广场、市工人文化宫等地的健身器材很受老年人喜欢。鹰城广场健身器材今年全部更新;市河滨公园近两年来更新了四处健身区域共30组器材,加上原有的,累计有60多组健身器材;市工人文化宫健身器材区域利用率也很高。

“近两年来,市河滨公园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老年人的改造。”市河滨公园党支部书记杨洪涛说,公园内建了两条共计1500米长的塑胶跑道;设置了两处塑胶广场,面积达500平方米,老年人健步走、打太极拳、打羽毛球将更安全舒适。其他诸如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公厕等都很齐全。

10月12日早上8点多,市区鹰城广场景色宜人。三三两两的老年人锻炼、游玩,不时拍照,极为闲适。鹰城广场北部主要入口处的责任分区公示牌公布了广场各部门职责范围、责任人、领导干部24小时联系电话及监督电话等。广场上共设有3个园长指示牌、4个责任分区公示牌,随时接受市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建议、求助和投诉等。

“2019年以前广场全开放,电动车肆意穿行。”鹰城广场养护队队长李栋说,为保证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婴幼儿的安全,广场设置了温馨提示牌,拒绝电动车等进入。广场西侧长青路上留有无障碍出入口,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婴幼儿等提供入园服务。

积极听取老年市民的建议,也使公共场所建设更加人性化。李栋说,鹰城广场喷泉两侧原本是台阶道路,有的老年人提议建无障碍坡道,意见被采纳后,东侧建了坡道。“又有老年人反映不想来回跑,我们觉得很合理,西边也改成了坡道。”

在湛河公园,无障碍通道随处可见;市工人文化宫内,中部小山楼梯两侧都安装了木制栏杆。

C 星级公厕“小心思”细致入微

市区建设路与云泽巷交叉口西侧公厕是一座十星级公厕,人流量大。10月12日上午,公厕内部干净整洁,地面无水渍。入口西侧设有无障碍坡道,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可以避开台阶。公厕内部设有沙发、开水间等,可供老年人休息。左侧“第三卫生间”面积很大,便池及洗手台旁设有扶手。

随着市区公厕的新建、改建和提升,无障碍厕间已是标配,其内部装有扶手,不仅方便残疾人,对于腿脚不灵活的老年人也同样适用。

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市区新建公厕无障碍设施设置率达100%,已建成公厕改造率达85%以上。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鹭栖湾广场也有一处十星级公厕,宽敞明亮。除了无障碍厕间,每个蹲式厕间右侧均设有离地约半米高的扶手,不少老年人对这处“小心思”赞赏有加。

“上了年纪,蹲下和站起都很费力,不方便。”前来广场游玩的79岁市民马桂云说,这里每个厕间都装有扶手,“拉着扶手借个力,能很轻松地站起来。”

D 老旧小区居民自费加装电梯

目前,我市正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不光是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等的改造,也涵盖了无障碍设施、日间照料中心、体育器材等多方面。考虑到老年人因身体原因,上下楼困难,越来越多的小区居民经过商议自费加装了电梯。

10月12日一早,市区矿工路中段幸福小区内绿树郁郁,鸟鸣声声。院子虽旧却打扫得干干净净。老人们或送孩子上学,或在楼下晨练。2019年7月,该小区12号楼1单元部分居民凑钱自费加装的外挂式电梯投入使用,这也是全市首座投用的老旧居民楼外挂式电梯。

“有电梯和没电梯完全不一样。”早上7点半,租住在该单元6楼的吕老太刚送完上小学的孙子回来,高兴地说。去年,他们家在幸福小区租了套学区房,主要是看中了这部电梯。“以前家里没电梯,很少出门,现在上下楼很轻松,买菜或者出去逛都方便了。”

幸福小区2号楼5个单元全部加装了外挂式电梯,其他楼的老年人路过时都忍不住多看几眼。3号楼电梯正在施工中,可覆盖所有单元,直接入户更方便。1号楼3单元外挂式电梯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业主拿东西多不方便按键,可直接通过人脸识别送到本人楼层。

平顶山汇隆物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华说,目前幸福小区有4部外挂式电梯、3部内置电梯正在运行,另有4部外挂式电梯正在建设中,即将投入使用。近期,还不断有其他楼的居民前来咨询,“有三四部正在协调中”。

市民自费加装电梯的小区还有不少。去年,新华区矿工路街道民主街社区民主街5号院9号楼、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湖光花园小区凤鸣园14号楼、中兴路南段市新华书店家属院2号楼、凌云路北段佳田塞纳城小区雅苑2号楼等均陆续加装了电梯。这些楼住户的共同点是老年人居多,小区加装电梯后极大地提升了老人的幸福感。

网址: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越来越幸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98288

相关内容

“适老改造一小步 幸福养老一大步”——居家适老化改造宣传走进越城区老年大学
适老化改造 幸福大提升
让老人家更舒适: 适老化改造探究
适老化改造,如何为晚年幸福“点睛”?
海报时评丨“适老化改造”,从细节处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生活更便利
适老化改造,让“养老”变“享老”
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提升晚年生活幸福感,让老人不再磕磕碰碰
适老化改造——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适老化改造“有爱” 老年人生活“无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