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教育理论应用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4-12-07 00:09

理解理论框架:分析论文如何构建理论模型。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学术论文阅读技巧#

  导读:随着现在毕业时节的,总是毕业生最为忙碌的时候,一边需要忙着撰写论文,有的一边还需要寻找工作,而论文撰写的好坏也都是会影响到自己能够如期毕业的关键所在,那么生活教育论文应该怎么写?本论文分类为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生活教育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郭金多

  【摘要】阐述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结合英语教学实践,从教学环境生活化、师生关系生活化、教学资源生活化、教学形式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作业设计生活化、教学评价生活化等七个方面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生活化;英语教学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这一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这三者中,“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即教育”表明生活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有生活的地方就存在教育,而生活本身也具有教育意义。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生活中处处充满教育,而教育也蕴含在生活的每时每刻。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摆脱了教育的生活则是枯燥无味、漫无目的的(王蔚2015)。

  二、在英语教学中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必要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学生的任务就是“吸收”这些理论知识。这些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理论知识,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很难激发其学习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强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英语教学能够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生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只有紧密联系生活的英语教学,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英语知识的实用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真正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英语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是丰富多彩生活的体现。因此,英语教学不应脱离生活实际,而应还原到生活中。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课本上规范、固化的有限内容同丰富多彩、活力四射的无限生活融为一体,把空洞的“填鸭式”说教变成无限精彩的快乐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知识、在生活中运用英语技能、在生活中体验英语魅力,同时在英语学习中体验生活之美。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环境生活化

  课堂环境对学习成绩有直接的正向效应(刘丽艳、刘永兵2012)。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熟悉英语、感知英语、习得英语、运用英语,最后真正地爱上英语。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创设生活化教学环境的最佳场所。通过布置英语学习园地,创办英语角,在教室内摆放并定期更新英文读物,如报刊、英文名著,制作单词、短语卡片,张贴英文挂图,写英文日记、周记,制作班级用品英文标识,开展每周一曲、每日谚语,创办优秀作品展等活动,让生活的点滴融入英语学习,从而营造良好的氛围,为英语学习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教室本身就是学习英语的最佳场所,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英语的存在,从而感受到英语的无限魅力。

  (二)师生关系生活化

  受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中“天地君亲师”和“师道尊严”的影响,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师生关系都是一种相对不平等关系。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即学生必须无条件地绝对服从教师,教师是真理的化身。事实证明,这种师生关系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早已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不仅仅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还扮演着学生的朋友、师长、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就需要遵循平等交流这一交际原则。因此,生活化、和谐化、民主化、平等化的师生关系是进行生活化英语教学的必要条件。笔者这里所指的生活化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真诚的关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学习生活甚至是日常生活的关心,让师生之间精神相融、心灵相通。知识型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生的人格特征趋于成熟,他们比以往更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表现出色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存在一定学习困难的学生多加鼓励。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眼神、肢体动作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生活化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真切关爱与尊重,还能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生活的真实情感,从而让英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资源生活化

  Animate,Flash,ToonBoom等动画制作软件,英语模仿秀、英语趣配音、Aboboo、可可英语等英语学习软件,CamtasiaStudio等微课制作软件,交互式一体机、英语多功能教学白板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能成功地找到这些教学资源与学生生活的契合点,充分挖掘、灵活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资源,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讲授颜色color这一话题时,学生及教师所穿着的服装、教室摆放的物品、校园的整体布局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在讲授时间、日期这一话题时,学校的校历,校园的电子屏,班级的挂钟、课程表,学生的作息时间表,日常使用的手表、手机,英语学习软件中关于时间、日期的动画、歌曲均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利用这些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能够极大地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感受英语。

  (四)教学形式生活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学改革不断升级和创新,一些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在英语等语言类学科教学上,如果不能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课堂教学成果的收效将微乎其微(杨萍2019)。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生活真正融入课堂。例如,利用VR技术及英语听说软件进行真实场景的模拟对话、角色扮演、话剧表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英语语言环境,真正让英语教学与真实生活融为一体。例如,讲授职业这一话题时,可以让学生做猜词游戏。学生展示、表演各种职业特征的动作,如在学习basketballplayer时,可以模仿篮球运动员打篮球的动作;在学习dancer时,可以模仿舞蹈演员跳舞的动作;在学习firefighter时,可以模仿消防员灭火的动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自主归纳、总结这些职业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奠定良好的基础。类似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做到做中学,玩中学,做中用,玩中用。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知生活的美好,使英语教学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发挥英语的交际功能,提高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五)教学内容生活化

  虽然英语教材是教师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载体,但因篇幅限制,内容通常比较固定。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教材、灵活整合教材、合理使用教材、适时拓展教材、及时丰富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英语源于生活,是学生语言交际的重要载体。教师围绕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相应的素材,使学生由单纯依赖教材文本向主动融入生活转变(王冬永2017)。生活中常见的标识,如牛奶包装盒上的milk,商场卫生间门牌上的female,果汁瓶上的juice,电脑上常用到的office等,都可以作为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家乡和建筑这一话题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所在地的博物馆、图书馆的英文资料作为教学内容的拓展材料;在讲解食物这一话题时,《舌尖上的中国》《中餐厅》等纪录片及综艺节目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这些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能够突破教材的局限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作业设计生活化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够帮助学生检验、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生活化作业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例如,讲授旅游话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当地的旅游景观进行英文解说;讲授职业话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英文求职信,并模拟英文现场招聘会;讲授节日话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英文明信片;讲授爱好话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专题采访活动;讲授艺术话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话剧表演。生活化的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培养其合作精神,提高其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使其在英语学习中体验生活之美。

  (七)教学评价生活化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最重要的学习效用就是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现如今的英语教学大多脱离了生活实际,业内人士也往往把英语测验成绩作为评价英语教学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准。英语教学评价应趋于生活化。无论是基于学习过程的教学评价还是基于学习结果的教学评价,都应时刻关注“通过英语学习,学生是否敢于并能够正确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能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学习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是否能够为实际生活服务”。在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同时,教师也要观察出学生“三观”的发展动向、团队协作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只有这种趋于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英语课堂真正走进生活。

  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环境生活化、师生关系生活化、教学资源生活化、教学形式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作业设计生活化、教学评价生活化等,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真实、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帮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使用英语,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体验生活之美,在生活中体验英语学习的无限魅力。

  第2篇: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

  缪亚云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挖掘运动潜能,形成积极的生活方式;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陶行知生活理论也认为:教育应该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体育教育就是锻炼学生良好体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与一个健康的灵魂,让学生在锻炼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能时刻保持健康意识。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该如何结合陶行知理论,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好身体才有好学习

  有的小学生由于吃得多,运动较少,小小年纪就很胖,上楼梯气喘吁吁,跑800米犹如酷刑,肥胖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烦恼。同样有的学生偏瘦,身体很弱,动不动就生病,也极大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帮助学生锻炼体魄,增进健康,更能帮助学生健身,使得身体更健康,学习更努力。

  比如,小学生坚持每天早上坚持晨操或者800米晨跑,每天养成锻炼的习惯,不大吃大喝,肥胖症就能得到缓解。对于身体瘦弱的学生,若坚持体育锻炼,坚持跳绳、打羽毛球等有意义的体育运动,瘦弱的学生手臂、大腿肌肉会渐渐有力,身体的整体素质也会提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减少生病的可能。

  要想保持匀称的身材,小学生还需要加强头部、身体、四肢等身体各部分的锻炼。比如仰卧起坐,锻炼学生腹部肌肉;平衡练习,“走小桥”;练习跳跃运动“青蛙跳”;触摸跳高“跳高触物练习”等。有的学生整天埋头写字,很容易有颈椎病。所以,必要的时候,教师要组织学生坚持每天做一定时间的颈部锻炼,进行点头、颈部转圈、颈部后仰,使颈部灵活,不僵硬。

  生活决定教育

  陶行知认为,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师要将日常生活与学生体育练习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度。

  有的学生身体灵敏度差,危险来临时总不能及时闪躲,导致自己受到伤害。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加强学生灵敏度的锻炼,利用游戏“老鹰捉小鸡”“老狼老狼几点了”“捉尾巴”“捉迷藏”等游戏,提高学生的闪躲能力。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组织障碍跑,就是在场地上设置不同的障碍物,让学生经过时,能灵活的躲开障碍物。以钻、跨、绕、走等为主的简单障碍跑,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钻、跨、跑的功能得到增强,更能通过障碍跑,让学生不断积累闪躲的直接经验,使学生的身体更灵活,便于提高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危险的闪避技能。

  生活中的锻炼是最好的体育教育内容,比如日常中的拎水桶、端饭盆、扫地、擦玻璃、倒垃圾等,都是可以融入体育锻炼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创设情景式的教学“比赛拎水桶”“看看谁的地面扫得最干净”“一起擦玻璃”。有时候并不是一定要做这些事情,而是进行模仿性的扫地、擦玻璃游戏,让学生在情景式的游戏活动中,获得一定的技能,提高身体机能。

  养成规律作息,劳逸结合

  陶行知认为: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有张有弛,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是良好效率的保证。《小学体育新课程表》明确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注意合理的营养;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睡眠和休息习惯。”小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大量的脑力劳动消耗着学生的精力,而体育活动重点是身体的运动,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贯穿着整个活动过程,能极大缓解学生的精神疲惫。脑力劳动与体育运动,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再度迎接学习上的考验。

  因此,作为班主任要重视班级学生的体育锻炼,即使阴雨天,也可以转成室内体育课,让学生在室内体育教室内进行一些体育游戏活动。比如游戏“贴烧饼”锻炼学生的追逃能力;“过草地”增强学生匍匐前进的水平;“少儿武术”培养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少儿器械操”锻炼学生使用器械进行体操运动的技能,这些都能在走廊或者室内体育教室完成。

  当然,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站姿、坐姿、走路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在传授体育技能时,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力求让学生动作到位,精神饱满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来。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遵循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不仅要加强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更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动静交替、劳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要重视校园肥胖儿的教育,指导他们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学会控制自己的体重,力争每一位学生都能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地迎接每一天。

网址:浅析生活教育理论应用论文(共2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99691

相关内容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应试教育重视
55.试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共同特点。
浅谈重视习惯教育养成良好风尚论文(通用5篇)
生活教育理论与幼儿教育的教育理论论文
浅析在生活教育理论下的课程资源及案例分析
生活教育的论文题目大全高中
体育锻炼论文(精选8篇),体育理论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通用17篇)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论文
生活教育论文范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