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务小贴士 法律援助篇
法律援助篇(一)
问:什么是法律援助?
答:法律援助,是指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
【法律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二条。
问:法律援助服务的形式有哪些?
答:法律援助服务形式有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刑事辩护与代理;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国家赔偿案件的诉讼代理及非诉讼代理;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代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其他形式。
【法律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二十二条。
问:法律援助的范围主要有哪些?
答:(一)当事人因经济困难,没有代理人、辩护人,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二)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根据办案机关通知,依法获得法律援助;
(三)符合法定情形、申请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获得法律援助。
【法律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释义》导读部分。
法律援助篇(二)
问:经济困难的公民申请法律援助需符合哪些条件?
答:当事人因经济困难可以申请获得的法律援助。具体包括:(1)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2)刑事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原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3)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包括: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社会救助;请求发给抚恤金;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者支付劳动报酬;请求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请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请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损害赔偿;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4)当事人不服司法机关生效裁判或者决定提出申诉或者申请再审,人民法院决定、裁定再审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法律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三条。
问:哪些法律援助申请人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
答:法律援助申请人有材料证明属于下列人员之一的,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一)无固定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二)社会救助、司法救助或者优抚对象;(三)申请支付劳动报酬或者请求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进城务工人员;(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人员。
【法律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四十二条。
问:无需经济困难就可申请法律援助需符合哪些条件?
答:不考虑经济困难状况,根据办案机关通知就能依法获得的法律援助,主要体现为刑事法律援助中应当或者可以指定辩护的情形。具体包括:(1)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属于未成年人,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死刑复核案件被告人,缺席审判案件的被告人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人员,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其他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可以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2)强制医疗案件的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3)值班律师应当依法为没有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询、程序选择建议、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对案件处理提出意见等法律帮助。
符合法定情形、申请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获得的法律援助。具体包括:(1)英雄烈士近亲属为维护英雄烈士的人格权益;(2)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3)再审改判无罪请求国家赔偿;(4)遭受虐待、遗弃或者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主张相关权益;(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
法律援助篇(三)
问:申请法律援助有哪些规定?
答:申请法律援助的要求,具体包括:(1)对诉讼事项的法律援助申请,由申请人向办案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对非诉讼事项的法律援助,由申请人向争议处理机关所在地或者事由发生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法律援助的,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申请;法定代理人侵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合法权益的,其他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可以代为提出法律援助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人员以及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代为提出法律援助申请。(3)因经济困难申请法律援助的,申请人应当如实说明经济困难状况。
【法律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二十三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第四十九条。
问:提供法律援助的主体有哪些?
答:法律援助的提供主体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和符合一定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
【法律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十三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138号)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四十二条;司法部、中央文明办《法律援助志愿者管理办法》(司规〔2021〕6号)。
法律援助篇(四)
问:法律援助人员的职责有哪些规定?
答:法律援助人员的职责有四项,具体包括:(1)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及时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2)应当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向受援人收取任何财物;(3)对提供法律援助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4)按照国家法律服务资源依法跨区域流动机制安排,积极参与支持法律服务资源相对短缺地区的法律援助工作。
【法律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
问:法律援助受援人的义务有哪些?
答:受援人接受法律援助的,应当向为其提供援助的法律援助人员如实陈述与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情况,并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及时提供给法律援助人员,以让法律援助人员了解案件的基本事实,这是做好法律援助服务的基础。法律援助人员在办理法律援助事项时,发现案件事实不够清楚,需要进一步调查取证的,可要求受援人继续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并协助、配合相关调查取证工作。受援人应当及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并予以协助、配合。
【法律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四十七条。
问:向符合条件的援助对象提供法律援助,需要收费吗?
答: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受援人无须支付任何费用。
【法律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二条、《法律援助条例》(国务院令第385号)第二条。
法律援助篇(五)
问:退役军人的法律援助保障渠道有哪些?
答: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法律咨询窗口、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点)安排专业人员免费为来访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全面了解案件事实和来访人法律诉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等方式,择优选择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司法行政机关所属的法律援助机构把军人军属、退役军人作为重点援助和法律服务对象,及时有效地维护其合法权益。通过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积极引导律师等法律人才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鼓励和支持法律援助志愿者在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等法律援助。
【法律政策依据】:《退役军人事务部 司法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自治区司法厅 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通知》(新司通〔2019〕46号)。
问:法律援助申请审查的程序和时限有哪些规定?
答:法律援助机构应当自收到法律援助申请之日起7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决定给予法律援助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3日内指派法律援助人员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决定不给予法律援助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充的材料或者要求申请人说明情况。申请人未按要求补充材料或者作出说明的,视为撤回申请。
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决定先行提供法律援助。具体包括:(1)距法定时效或者期限届满不足七日。需要及时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行政复议;(2)需要立即申请财产保全、证据保全或者先于执行;(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援助机构先行提供法律援助的,受援人应当及时补办有关手续,补充有关材料。
【法律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
法律援助篇(六)
问:人民法院对受援人缓减免法律援助相关费用有哪些规定?
答: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况对受援人缓收、减收或者免收诉讼费用;对法律援助人员复制相关材料等费用予以免收或者减收。
人民法院应当准予免交诉讼费用情形,包括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定期救济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无其他收入的;因见义勇为或者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权益收到损害,本人或者其近亲属请求赔偿或者补偿的等。
人民法院应当准予减交诉讼费用情形,包括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难,正在接受社会救济,或者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属于国家规定的优抚、安置对象的等。包括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的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人民法院应当准予缓交诉讼费用情形,包括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的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的;法律援助机构给予法律援助决定的当事人。
【法律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五十三条、《诉讼费交纳管理办法》第九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
问: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对受援人缓减免公证费、鉴定费有哪些规定?
答: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对受援人减收或者免收公证费、鉴定费。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办案机关委托书、法律援助机构决定书等相关材料后,依法按程序及时开展公证、鉴定,并按收费标准预先全额收取公证费、司法鉴定费。对确因经济困难一时无法缴纳费用的受援人,双方可暂缓交纳时间。受援人败诉或者胜诉后难以执行到赔偿费用的,可及时到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申请减免费用。
【法律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五十三条、《自治区司法厅关于做好全区司法鉴定、公证与法律援助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新司通〔2021〕52号)。
法律援助篇(七)
问:申请人自主选择采取经济困难状况个人诚信承诺制申请办理法律援助,有哪些流程?
答:申请人选择诚信承诺制的,适用以下流程:
(一)申请。因经济困难申请法律援助的,申请人应如实说明经济困难状况,法律援助机构应向申请人提供书面《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个人诚信承诺书》。申请人对《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个人诚信承诺书》内容有疑问的,工作人员应当作出解释。申请人无阅读能力的,工作人员应当宣读《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个人诚信承诺书》,并记录在卷。申请人应当签署、提交《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个人诚信承诺书》,承诺书一式两份,由法律援助机构、申请人各存一份。
(二)决定。申请人提交诚信承诺制相关材料并已经提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法定时限内作出法律援助决定。
(三)承诺退出。申请人撤回承诺时,法律援助机构尚未作出法律援助决定的,申请自动终止;已经作出法律援助决定的,受援人在 5 个工作日内补齐经济困难证明文件,法律援助机构继续实施法律援助。受援人未在 5 个工作日内补齐证明的,法律援助机构作出法律援助终止决定,并通知法律援助服务机构、受援人。
【法律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自治区司法厅关于实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个人诚信承诺制的通知》。
问:什么是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动?
答:国家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保障法律援助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及法律援助机构等招募单位的合法权益,发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事业。
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动主要指法律援助机构或受其委托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组织招募志愿者开展的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法律援助志愿者,是指根据法律援助机构等单位安排,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无偿提供法律援助及相关服务的年满18周岁的公民。
【法律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志愿服务条例》、司法部《法律援助志愿者管理办法》(司规〔2021〕6号)等规定。
问:什么是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
答:值班律师,是指法律援助机构在看守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场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通过派驻或安排的方式,为没有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的律师。
值班律师工作由司法行政机关牵头组织实施,公安机关(看守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协助。
值班律师依法提供以下法律帮助:提供法律咨询;提供程序选择建议;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对案件处理提出意见;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等等。
【法律政策依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关于印发〈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的通知》(司规〔2020〕6号)。
问:还有哪些渠道可以获得无偿法律咨询服务?
答:法律援助申请人可通过“12348新疆法网”、“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与“12345”自治区政务服务热线并行接转)进行免费法律咨询。也可以到司法行政机关所属的各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以及法律援助机构,通过其服务窗口、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咨询,获知相关权利和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程序等信息。
【法律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二十三条;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中办发〔2015〕37号)。
网址:公共法律服务小贴士 法律援助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0134
相关内容
怎样申请法律援助这份法律援助指南请收好!
法律援助范围
法律援助包括哪些范围?
什么情况才能得到法律援助
盐城市人民政府 部门文件 关于鼓励激励全市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
宠物收养家庭宠物养护法律援助考核试卷
丈夫入狱、女儿离世,法律援助为患病的她重续生活希望
家庭打架法律知识内容大全
家庭法律知识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