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辉:续梦大千遗愿 实现自我超越

发布时间:2024-12-07 13:56

持续学习和调整,挑战中实现自我超越。 #生活乐趣# #生活态度# #积极面对挑战#

赏画悟语:

中国人民日报”袭古创今“书画艺术文化大数据视频拍摄/画家游三辉/主要栏目是收纳画家艺术生涯及其创作学术的成就贡献,列入国家人民日报大数据库百年千年档案永久保存。欢迎推荐分享:

游三辉的书法与绘画

在古往千年艺术的园地里,曾见百花竞放,百鸟争鸣,产生了无数位大书家、大画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五百年”,对他们光芒四射,百世不朽的成就,使中华民族得有文化资产的积累,我们有无上的倾仰与敬重。

到当代的艺术界,也依然满天星斗。在繁星点点中,人们看到一颗光耀闪烁、照耀四周,在今日艺坛上成就非凡的书画家游三辉,脱颖而出。

游三辉于1948年出生于我国台湾东区山水相映的苏澳,他就长在这个风光旖旎的渔港边岸,朝朝暮暮,听着渔歌:“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早晨太阳里晒渔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潮水升,浪花涌,渔船儿飘飘各西东”,这是多美的诗情,多美的画景。“我这生一定要做一个画家”。童年时期,游三辉在老家受到“心地无风涛,随着皆青山绿树;性天有化育,独处仅鱼跃鸢飞”,这一片大自然景象的熏陶,他深深许下了这个夙愿。

长远的岁月中,游三辉以全部精力投入笔墨,以他的禀赋、智慧、毅力,铸成超越的内涵,从事绘事研究,博览群籍,熟读古今画史,承袭传统文化的精髓,撷取现代艺术的特色,致力于结构上的革新,推拓更美的境界,追寻创作的巅峰,冀以造成其永恒的艺术生命。

八十年代时游三辉的书法与绘画出现在大众面前,立即引起惊异与推崇,获得高度的赞许,时人睹其作品,所见其笔触无不圆熟秀丽,气量阔大,墨韵甜畅,皆来自于造化所孕育,艺术到了这等境界,自然率性,率性的行为“以天合天”、“物我两忘”,浑然与物同体,与自然契合,修练到扎实的基础,加上豁达的胸襟和浑厚的气象,这都包含了宽宏、坚定与乐观,由此“师自古,师自造化,师其心,心手相连”,塑了今天这一位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艺术家。

游三辉的才艺是多元性的,诸凡建筑艺术设计、摄影、金石篆刻和书法、绘画都是他的擅长,且都有卓越杰出的风貌,而无疑的,在书画方面,占了他最大的领域。

游三辉的书画主要的源头活水,来自中国近代艺术史上叱咤风云,震撼古今的二大艺文泰斗。一是于右任,一是张大千。右老为我国书法发展史上一个时代的表征,上探三代两汉金石,下窥六朝三唐碑刻,其一生开疆拓土,传世精品,雄俊高妙,气态纵横,映照千古。大千先生则是我国画史上溯自隋唐五代宋元诸家直至明末四家汲取精华,融会一体,成为跨越世纪,借古开今,登峰造极,气势宏伟的艺坛宗师,在国内是“五百年来一大千”,在国际“东张西毕”,是中国画史有史以来超时代跨出中外画界的第一人。

游三辉以右老、大千先生两大家,气吞山河的开宗主派,集天地鸿珍,艺术钜观之精华,二者融会为一,奉为经典,作为多年的勤学、抚摹、修炼、吸纳,是何等的气象,何等的气势。

以游三辉的书法来观察,其早年就是“朝临石门铭、晚写二十品,竟夜集诗联,不知到天明”,孜孜不倦的困学,何止十年寒窗无人问,前后所习书体极广,诸凡石鼓、散氏盘,至史晨、曹全、张迁、礼器、乙瑛等各类碑体,无不涉及。对篆书、行草、楷书,皆甚精湛。又适得书家大老韩岳峰师之谆谆指导,书艺大进。尤对隶书,勤习较多,清代隶家正宗伊秉绶指出写隶要则:“方正、奇肆、恣纵、更易、减省、虚实、肥瘦,毫端变幻,出乎腕下,应和凝神造意,莫可忘拙。”这是对游三辉一个很大的启迪,使其隶书圆润通畅,古穆凝重,浑厚华滋,劲秀清绝而自成一家。然游三辉习书至中期,奇峰回转,跨出另一大步,倾力于右老的标准草书,进入王道、人道、天人合一的书道哲理。

游三辉对标准草书的磨砺,已有整整32年的功夫,也将整个的生活融入其中,记取“群众无声似有声,杜诗重读不胜情,太平老人磨铁砚,垂老还期致太平”的铭言,对右老的雄伟壮志、无私建立了强烈的信念。

标准草书是融会古今章草和狂草的新书体,又替代繁复的楷书,博采众家之妙,自成一家。其出神入化,简洁、易认、易写,实用美观,显现流畅,秀逸恢宏超脱的新风格,是“正德、利用、厚生”的最佳写照,凝聚了历史传统文化的博大与高明,是中国文字艺术造型变化的再创造。

游三辉于于体草书,朝朝夕夕作为必读的课本,镕铸锻炼,专心临摹,细细咀嚼,拥抱标准草书,吞食标准草书,全副精神,贯彻到底,誓言要把标准草书写好。到今天,铁杵磨成针,只见游三辉的标准草书,得心应手,点划飞动,鲜活淋漓,神形皆备,爽朗洁净,满纸洋溢着蓬蓬勃勃的生气与活力,跌宕中见清逸、疏散中见规矩,笔墨自然挥洒,形态自然神似,气势自然流露,胸怀自然开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令人钦仰无既。

张大千的一生,自幼到老就是艺术生涯,而绘画是他的寄托,他从历代大家的传承,不断推进,不断演变,尽天地造化,无涯无际。画到晚年三十六尺巨幅庐山图后,体力已衰,我特地到摩耶精舍去拜候,那日他躺在沙发上,还是坚强地说:“我接着画同等幅度的黄山图,给历史博物馆补壁,你们对我太好。”正是年脉苍苍,仍是雄心万丈,哪知第二天他竟然昏迷不醒了。大千先生的画,必然历久弥新,走上“世界级,世纪级”的地位。

三十多年前,游三辉见到大千先生的书画作品,就像黎明的朝阳,闪烁明亮,照耀大地,这正是他梦寐以求,莫大的盼望,从此游三辉似醉似狂,沉浸在大千先生的书画中不分昼夜,苦学钻研,其时得识大千先生入室门生孙云生教授,即拜认为师,走上重要里程。

多少年来,游三辉历尽千山万水,走遍大江南北,一路传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就在1992年游三辉初上黄山,这在他的画历上,意识上一个极大的魅力,记得大千先生论黄山:“渐江得其骨,石涛得其情,瞿山得其变。”也是大千先生最早受黄山派的启发与渊源最深,他三上黄山影响最大,以黄山为题的画作也最多。

黄山气象万千,集宇宙之大观,游三辉在数十年以来,迄至今秋已是57次上黄山,想着:“石涛画松能画皮,渐江画山能画骨,而师黄山,住半生不见当年此神物”,他到黄山,住黄山、画黄山,天地铮铮骨,山川耿耿情。游三辉迷住黄山,他面对黄山雄峰矗立,绵绵千里,云烟飘渺,变幻迷离,苍松环抱,景色秀丽,元气淋漓,自然生机无限,真乃万古奇观。他登上高峰,只觉浮云任去来,他特爱峰中的云,山川之气,以云为终,云出于深谷,轻而为烟,重而为雾,浮而为霭,散而为气。那时又感发“黄山之松如龙腾,黄山之云如釜蒸,攀萝附葛不知处,为人长啸似胜登”。他想起梁武帝时陶弘景的诗:“山中何所有,岭上白云多,只可自怡得,不堪持赠君”,那又是何等心情。

游三辉的山水画作,完全传承大千先生的画风,泼墨泼彩层层相叠,参用青绿,花青与赭石形成冷暖色调的对比,使得全画辉映,气势焕发,看云雾蓊郁浓密,氤氲浑沌,看江河或则惊涛拍岸,或则波浪起伏,至于山村、楼阁、树石、帆舟以及松下高士,无论勾勒擦染,层次布局,有诗有画,全是大千先生的画派笔意,又一个大风堂形神并似的面貌。

为再学习,再迈进,在2002年初冬,游三辉再拜大风堂嫡传弟子孙家勤教授为师,是日在台北叙香园的拜师礼,当今艺文学界人士除有孙家勤夫人赵荣耐,暨陈丹诚、黄天才、古军、顾炳星、许瑞先、何浩天、周建藩夫妇、刘平衡、袁友范、蔡振禄等在场观礼,并有游三辉书画展出,为艺坛盛事,当天并发起大风堂书画研究会正式成立,由孙家勤为创办人,游三辉任会长,使大风堂的荣光飘荡,使大风堂的精神发扬。

纵观游三辉的书法与绘画,由标准草书到泼墨泼彩,都是一脉相承,进入了随心所欲的意境,但游三辉有深刻的自信,他的书画发展过程,一定会法古变今,能脱胎换骨,走向多变创新的自我风格,扬起游三辉世界的大纛。

(何浩天)

(责任编辑:李菁)

文章转载自:民生网—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官网

责任编辑:

网址:游三辉:续梦大千遗愿 实现自我超越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06910

相关内容

自我实现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要求我们每天都超越昨天
在生活中实现自我超越
关于自我实现的随笔
越南五日跟团游报名价钱攻略!越南五日游路线建议保存!
韬妈阅读史——自我成长与超越
惬意与遗憾并存 ——千岛湖自驾二日游
“人生责任”与“自我实现”
祝愿考入大学的祝福语(精选190句)
九大策略让你轻松实现自我提升
旅游的本质:一场心灵释放、知识积累与自我发现的旅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