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入微”的幸福,杨浦人“家门口”即享
个人生活感悟:幸福在细微处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个人生活感悟# #幸福瞬间记录#
“细致入微”的幸福,杨浦人“家门口”即享
社区,勾连着千家万户,是人民城市新实践进程中,民生温度抵达居民的“终点站”。
无论是“软硬兼施”推动居委会规范化建设,还是打造“休息区”让老人们“老有所聊”,成立“助老服务队”探索“以老务老”模式,抑或是“盘活”辖区资源,解决树木扰民问题,再或是变“边角料”为宝,让居民们在家门口感受到“细致入微”的幸福……把民生实事真正办到居民的心坎上,是杨浦社区治理始终不变的宗旨。
社区,亦是民生温度辐射全域的“起点站”。党建引领,实现需求与资源的精准对接,解民之难,促社区之发展,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才能得到真正提升,而由此形成的示范、样板,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让更多人获益。
人民城市新实践,每一次抵达与出发,都“满载”着居民对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期许。
居委会“规范化”,在于“软硬兼施”
“有一个居民在办事,就堵住了所有工作人员的走路通道,房间没有窗户,空气不流通。因为居委会实在没有空间,一个房间既是会议室,又是活动室,召开会议的时候,活动室就不能开放,真的太难了……”这是居民记忆中的航天居委会。
窗明几净,功能齐全,办事再也不用挤在一个通道里;保留“航天”特色的星空主题睦邻活动中心,一下就调动了居民们的情怀……这是现在焕然一新的航天居委会。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航天工业有限公司在五角场街道国权路、国年路附近兴建职工小区,航天居委会因此得名。岁月变迁,居委会逼仄的办公空间,严重制约了其服务居民的功能。
如今,航天居委会从国权路300弄搬迁至国权路336弄11号底楼,成为五角场街道首家规范化建设试点居委会。
社区连着千家万户,居委会干部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力量。推动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
10月25日,记者从五角场街道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大会上了解到,“规范化”三个字的意义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规范,更是居委会组织体系、工作职能、协商议事等软性体系的规范。
前期,五角场街道社区自治办、社区党建办开展居委会驻点调研,深入了解社区工作情况,并认真听取、收集居民区反馈意见。针对发现的问题和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街道从今年开始启动居委会规范化建设。
居委会,是“大家的居委会”
大家的事情大家参与。航天居委会先后召开多场居民会议,征询大家对新居委会功能布局的意见和建议。有居民提出,居委会要兼具“一老一小”的活动空间。经由专业设计师落地实现,居委会的门前空地划出了儿童娱乐区和茶话休闲区,满足全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航天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余俊表示,航天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将持续发力,推进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提升服务质量;推进议事协商规范化,提升群众自治能力;推进网格组织架构规范化,提升群众参与意识。
当天,《五角场街道居委会工作指南》《五角场街道居委会工作手册》发布,为居委会干部规范履职提供指引。
将主题教育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强化基层治理、提升为民服务的实际举措,显然,航天居委会新址建成,又是一个起点。五角场街道社区自治办主任杨莹介绍,街道将有计划、分步骤提升居委会办公环境品质,挖掘场地资源,优化空间功能布局,将社区特色融入居委会和活动场所的建设,让居民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场所与服务“并行”,让老人“老有所聊”、老有所依
老有所依,是所有老人安度晚年的期盼。最近,在五角场街道四平路2555弄小区,出现了一个“老有所聊党建爱心驿站”。“老有所聊”这个温馨的名字,是小区里的老人们取的,“地方虽然不大,但给我们提供了活动空间,大家可以在这里碰碰面,聊聊家常、谈谈养生,歇歇脚。”
居民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但空间有限,难以承载老年居民对公共活动场地的需求,这是很多老旧小区面临的问题。今年,蓝天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组织对党员志愿者、社区居民进行走访摸底调查,倾听民声。针对活动空间诉求,蓝天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决定“盘活”小区的有限空间——多次组织人员勘察现场,举办意见征询会,听取居民意见;最终敲定了方案:迁移原有的一处建筑垃圾堆放点,进行升级改造,使之成为老年人的“休息区”。
主题鲜明的宣传展板、新添置的休闲桌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休息区”目前已初现雏形,能满足老年人基本的休闲需求。
蓝天居民区第七党支部书记吴彩英表示:“‘老有所聊党建爱心驿站’建成后还将不断完善功能,成为宣讲红色文化、文明健康的场所。”
休憩场所有了,服务也要跟上。记者了解到,“蓝天助老服务队”已挂牌成立,正在探索“以老务老”模式,引导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健康老人服务体弱老人,助推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同时,蓝天居委会积极凝聚社区志愿者、周边共建单位的力量,开展更多惠民活动,让更多老年人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树木扰民,“无米之炊”难为,却没能难住“巧妇”
老人缺乏活动场所,空间被“盘活”;维修基金接近“红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树木的修剪维护一直被搁置,如何“盘活”资源解民忧?
汇丰苑小区建成于1997年,曾经拥有令人羡慕的绿化。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低矮的树木如今枝繁叶茂,水杉、香樟等过高过密,不仅影响低楼层居民的采光,而且在极端天气环境下存在倒伏、燃烧等安全隐患,大部分居民对修剪树木的需求迫切。
缺乏资金,成了解决问题的“拦路虎”。国权居民区党总支的一家共建单位得知树木扰民问题后,计划在集团内寻求资源,协助社区“破题”。不久后,居委会就收到了好消息,修剪费用由这家共建单位承担。
在与小区业委会和物业敲定相关事宜后,共建单位联系了专业绿化公司进行实地勘察,并制定修剪方案。经过一天的修剪维护,原本被遮挡的窗户和天井,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修剪的是野树杂草,消除的是险情隐患,原本杂乱茂密的绿化带经过打理焕然一新,社区真正做到了为群众办实事。”一位居民点赞。
据介绍,五角场街道将继续鼓励和引导居委会挖掘社区能人、志愿者骨干、区域企业等多元力量参与社区治理,规范开展议事协商,通过联系走访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社区矛盾,通过组织活动和开展服务,进一步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变“边角料”为宝,既讲究“细致妥帖”,又要“面面俱到”
基础设施严重老化、绿化缺失、停车位不足、垃圾乱丢乱放……这些问题,已经困扰国顺路395弄小区居民许久。如今,高大的门头在绿树中掩映,停车位宽敞、绿化带整齐,“美丽家园”建设,让居民们在家门口感受到了“细致入微”的幸福。
“门头改造要与周边街区协调,绿化与停车位的矛盾也要平衡好。”上海住建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昌学明告诉记者,原来,小区2号楼门口有一棵大树,多年来磕碰事故在此时有发生。此次改造,设计团队重新规划,在保证大树存活的前提下,将大树移位,如此一来,不仅绿化面积没有减少,还能腾出空间增设停车位。
微更新、微改造,关乎居民生活,既讲究“细致妥帖”,又要考虑周全,“面面俱到”。
在绿化带改造的过程中,工程队曾经“碰上了钉子”。小区一位居民多年前种下了一棵枇杷树,如今长势喜人。进行绿化改造时,该居民认为施工侵犯了他的利益,多次阻挠。国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顾莉敏、居委会主任沈丽芳一次次拿着施工效果图上门劝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居民同意移除枇杷树。
“我们尽量减少噪音污染、环境污染,增派人员加快施工进度,全力降低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昌学明说。
据介绍,围绕高质量发展,五角场街道以打造“五宜”(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社区为目标,在不断巩固国定支路睦邻街区建设成效的基础上,正集中改造一批老旧小区“边角料”,让社区精细化治理成果惠及民生。
“我们坚定不移把推进创新发展再出发作为五角场街道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探索‘能不能’的机制创新,细化‘怎么办’的精准服务。”街道负责人表示。
来源:上海杨浦
责任编辑:
网址:“细致入微”的幸福,杨浦人“家门口”即享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07472
相关内容
上海杨浦:人民城市幸福样本“炼成记”人民城市 建言为民生 聚力护老 幸福养老 杨浦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举行优化居家养老服务对口协商会
杨浦区环保木质工艺品联系人「上海飓智科技供应」
幸福来自“家门口”,一起来看银龄“幸福密码”→
徐浦口腔潘益华牙体牙髓工作室:王悦细致入微,姜春子迅速有效
更多杨浦居民,享受到“近在眼前”的服务……
你身边的小幸福:从家门口的社区服务说起
区情|浦东品质,购享生活:五一来浦东热门商圈AI打卡,即享丰富优惠券和福袋奖励!
平凉市崆峒区:细“治”入微 守护居民“小确幸”
不爱出远门的年轻人,如何在家门口尽享微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