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雷州市:文明乡风劲吹 和美乡村展颜

发布时间:2024-12-08 04:21

杭州西湖欣赏江南水乡美景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文化旅游景点#

乡村要振兴,文明当先行。雷州市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聚焦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以村庄清洁行动、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行动、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行动等五大行动为抓手,加强乡村建设,改善农村面貌,开展文明创建,培育新型农民。

据统计,雷州已建成湛江市文明镇17个,湛江市级以上文明村250个,雷州市文明村151个;创建湛江市级以上文明校园141所,雷州市文明校园250所,实现文明校园全覆盖;共20人获得湛江市级以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评选出第一届“雷州好人”5人,第一届雷州市道德模范4人;创建雷州市“星级文明户”13471户。越来越多文明星光,汇聚成雷州的文明好风景。

深化人居环境整治 扮靓美丽乡村颜值

除杂草、植绿树、扫村道……走进调风镇赤尾村,村道整洁,树木葱茏,村前河塘景色优美,犹如一幅美丽的岭南乡村画卷,村民们围坐一起,喝茶闲聊,纳凉赏景,颇为惬意。

来到村委会旁,随处可见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家风家训等积极健康、崇德向善的宣传标语,村民们在农家书屋一边看书一边交流,不亦乐乎。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目的就是要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解决“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问题,打造干净整洁、环境优美、风貌协调的美丽乡村,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作为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赤尾村,积极发动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典型村建设,引导村民响应乡村绿化行动,鼓励村民利用村头巷尾荒地、废墟、边角地和房前屋后等,建设乡村“四小园”130块,其中小菜园88块、小果园36块、小花园4块、小公园2块。今年以来,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建设,提升村容村貌,目前赤尾村已完成打造美丽庭院63户。

“环境大变样,越来越美了。以前村里很多都是沙地,现在变成了沥青路。道路变干净了,通行也顺畅了。荒芜土坡也变成了公园……”谈起家乡的变化,回村探亲的陈先生忍不住感慨。

“如今岭下新村能够换新貌,全靠村民一起建设。”岭下村党支部书记陈用鹏说道。近年来,岭下新村依托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凝聚力和执行力较强。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动,群众思想进步,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外出能人凝心聚力,投资近1000万元建设村庄,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铺设了宽敞的硬底化村巷,建起了村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健身休闲场所、德政坊广场、福田绿地、鼎新公园等公共设施,村庄发生了蝶变,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

门前种菜、屋后种果,家在绿中、人在景中……截至目前,雷州全市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标准,76.94%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窗见绿、四时常绿、处处皆绿的生态美景正在南粤大地上竞相涌现。

同心聚力移风易俗 文明新风吹进万家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在沈塘镇,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移风易俗新路径,培育文明新风,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有喜事,来种树!大家聚在一起种树,不仅绿化乡村,还很有意义。”为了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沈塘镇各村因地制宜,创新宣传方式,结合绿美雷州生态建设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有喜事来种树”行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不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厚植向上向善的文明乡风。

此外,沈塘镇要求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对两委干部婚庆喜事随礼制定最高标准。同时,倡导婚丧嫁娶、生日祝寿、升学谢师等活动不随礼或低标准随礼,制止人情随礼庸俗化、泛滥化,遏制攀比浪费、利益输送等不良风气。

“这个婚礼喜宴,我非常满意。相比以前的喜宴,新式婚礼喜宴省时省力,喜庆热闹又节俭,关键我还当了一回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和倡导者。”村民余平开心地说。

无独有偶,在东里镇符家园村外出小伙邓驰瀚与新婚妻子在父母的带领下,回到家乡设酒宴,款待乡亲和亲戚好友,婚宴不收受礼金,温馨而喜庆。此举也为村民所称赞。

“孩子和儿媳妇在他俩筹备婚礼时就明确向我们提出,他俩要带头移风易俗,计划举办婚宴、免收礼金。”邓驰瀚父亲说,儿子和儿媳妇当时的想法与他们不谋而合,当即得到他和亲家支持。

同时,为了使乡风更加文明,辖区更加和谐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让“百千万工程”有向心力,调风镇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充分发挥“银发群体”智慧老党员在村(社区)较有威望、心理距离近的优势,建立老党员“解铃”队伍21支,对村(社区)矛盾纠纷进行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上交”。

随着北方气温下降,越来越多的游客南下避寒。去年冬天,沈塘镇处井村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房车候鸟”,一跃成为“网红村”,数百台房车齐聚在雷州过大年。

近日,众多来自吉林、甘肃、天津等地的“候鸟族”房车旅行者又来到处井村这里,开启了悠闲的冬日生活。

“我们是处井村的‘回头客’了,去年是第一次来到处井村,这里村民和村干部对我们非常热情,照顾很到位,给我们提供免费的水电。加上村里环境也很好,气候温暖,景色也漂亮。今年从吉林直接开车到这里,哪里都不去了,打算直接在这里过年。”房车游客毛大姐开心地说。

迎来一波波的“房车潮”,处井村背后的出圈密码是什么?处井村党支部书记吴宏秀给出了答案,真诚是第一位,处井村的村干部隔三差五就往通信公司、电网公司跑,持续跟进通信和用电设施负荷能力的升级工作。有游客反映一些车子停得乱,村委会马上聘请专业团队,勘测并绘制一批停车位、减速带。村干部和村民们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有了这番局面。

此外,村里民风淳朴,对游客非常欢迎,待客非常热情。村民还主动给游客赠送新鲜蔬菜,还特意邀请他们品尝当地特色小食,互留联系方式,其乐融融。

乡村文化诗意生长 家门口的文化空间

“陈瑸我,早年读书立志向。若出仕,一定廉明做清官……”一段快板、一段“椅子功”打斗剧情引得台下村民掌声阵阵。今年以来,雷州聚焦“百千万工程”,着力加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坚持以“文”铸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不断满足乡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取得新成效,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

为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乡村文化空间,雷州制定出台了《雷州市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将乡村文化空间建设纳入乡村建设规划,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群服务中心、镇(街)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祠堂、文体广场、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各类书房、书吧、驿站等具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属性空间场地盘活,构建“15分钟乡村文化生活服务圈”。

在雷阳湖畔,一座临水而建的仿宋式红木及仿木结构书院——擎雷书院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成,验收工作完毕后即可投入使用,据介绍,擎雷书院与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工作相结合,将其打造为融合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和人文提升的雷州特色文化空间。

夜幕降临,走进三元塔公园,一块幕布,一台投影仪,一排排小凳子,露天公益电影的播放让左邻右舍相聚一起,不仅能在夜里享受视觉盛宴,还达到文化乐民、文化惠民、文化育民的目的。

今年以来,雷州以“公益电影+政策宣传”“公益电影+爱国教育”“公益电影+文明创建”“公益电影+科普宣传”等“公益电影+”的模式,在全市21个镇(街)474个村(社区)组织放映活动,完成电影放映4590场次。

此外,在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期间,雷州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合节日特点举办“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过节”“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开展了包粽子、剪纸、手工绘画、节日知识问答、雷歌雷剧培训等特色活动200余场。

文 | 记者 余胜容 通讯员 陈文 王家正 余炳金 崔陈元

网址:湛江雷州市:文明乡风劲吹 和美乡村展颜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08764

相关内容

临夏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综述
养猪村建起了攀岩墙 游客来了村民笑了——浙江衢州江山市体育营造文明乡风走笔之二
体验村味生活 乐享乡村之美(走进乡土中国)
美好乡村 创意生活 “2024乡村创意生活季”开启美好乡村旅程
关爱“一老一小”,“家文化”营造和美乡村
恩施市新塘乡:共同缔造谱写美丽乡村新篇章
乡村
“清洁望江”缔造“高颜值”净美家园 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村镇丨“五彩”三岗:慢生活里劲吹文明风
以“庭院小美”点靓“乡村大美”

随便看看